全國科技名詞委發布彗星C/2020 F3的中文名「新智彗星」

2020-09-05 中國科訊

2020年7月,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它從御夫座的鄰側向大熊座北鬥七星的下方快速移動,上旬在黎明前裝點著東方的地平線,中旬之後又轉而給傍晚的天空塗抹上一份瑰麗。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


隨著這顆新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陽,它迅速增亮,7月3日掠過近日點時,視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與五車二(御夫座最亮的恆星)或是織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恆星)相匹敵。全世界觀星者聞風而動,紛紛拍攝,網際網路上到處是晨昏的星空及地面景物襯託下的彗星,美輪美奐,蔚為壯觀。


從一些照片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它的塵埃彗尾和離子彗尾(長約一到數度):塵埃彗尾是來自太陽輻射壓從彗核上剝離出的微細塵埃,拖曳在軌道的側後方,形態瀰漫且帶有彎曲,因反射陽光而偏黃;離子彗尾是太陽風從彗發(fà)帶走的等離子氣體,幾乎筆直地背離太陽方向,細長而泛著幽幽的藍光。


這顆新彗星在整個7月都肉眼可見,隨後將迅速消隱。隨著關注度的持續增高,為規範新聞報導、促進科技交流,給它定一個合適的中文名,已成為擺在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天文學名詞委」)面前的緊迫議題。


按照慣例,近現代的彗星會用發現者的姓氏命名,或用發現團隊、機構的名稱命名。還要有一個系統的編號,起初是用發現年份加上英文小寫字母表示發現的順序,軌道確定後再改為近日點年份加上羅馬數字表示的順序。


由於近年來彗星發現的數目猛增,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從1995年起採用新的命名規則,即用發現年份加上英文大寫字母(除I和Z)表示的發現之半月份,再加上數字表示的半月內發現順序,並且用前綴來標明彗星情況,如P/為周期彗星(周期在200年內),C/為非周期彗星或周期超過200年的彗星,而D/為不再回歸或已消失的周期彗星等。

圖1.發現新智彗星的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藝術想像圖:美國國家航天局WISE項目官網)

這顆新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near-Earth objects of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 NEOWISE)期間,於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編號為C/2020 F3,表示是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


上面所說的天文衛星自2010年發射升空後,用10個月時間對全天球做了深度的近、中紅外成像巡天,成果斐然;此後製冷劑耗盡,僅有近紅外觀測得以保留,任務轉為陸續幾期對近地天體的自動搜尋。事實上,它已發現33顆彗星,但是它們都很暗弱,只有這顆新彗星比較明亮,2020年4月,新彗星的英文名定為NEOWISE。


天文學名詞委的委員們為NEOWISE的中文定名在網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如果將NEOWISE直接音譯顯然不妥,那會讓人誤解為它的發現者是某位個人;如果簡單採用發現任務天文衛星的全稱「近地天體廣域紅外巡天」,過於冗長。大家認為,雖然NEO在此處只是「近地天體」一詞的英文縮寫,但不妨視其為前綴、取其「新」之義;其後的英文縮寫WISE可當作「智慧」「廣域」等來理解,也可反映空間望遠鏡巡天觀測的高度自動化。


委員們陸續提出了「新廣彗星」「近廣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稱。其中孫小淳教授提議的「新智彗星」簡明上口,得到大家的一致贊成。最終,天文學名詞委將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在一個接近拋物線的軌道上繞太陽逆行,軌道面與黃道面的夾角很大,接近129度,近日點不到0.3個天文單位(日地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


根據目前的觀測和推算,它的遠日點在500個天文單位以上,很有可能是源自太陽系最外圍的彗星大本營——奧爾特雲。它可能擁有一個直徑約5千米的較大彗核,這使其能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倖免於解體,這也可以解釋它的高亮度;隨著這次闖入內太陽系並再次遠去,軌道周期可能會從4000多年增加到約7000年。如此說來,2020年7月,無疑是觀測新智彗星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圖2. 美國加利福利亞地平線上方的新智彗星(裁剪前原圖:美國國家航天局APOD網站;拍攝者:Jack Fusco)


為此,此發布稿件執筆人、天文學名詞委委員鄧勁松研究員,引《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特賦詩一首:


新輝客喜欣,

智鑑以窺分。

彗影除時疫,

星奔舊奧雲


本文來源:術語中國

相關焦點

  • 夜空中「最亮的」彗星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
    中 小】 語音播報   7月16日,記者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獲悉,今年3月27日新發現的亮彗星C/2020 F3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 每日科技名詞|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 NEOWISE釋義:美國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 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一顆長周期亮彗星,它進入內太陽系時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500年,於2020年7月先後經過近日點和近地點,由於受太陽引發的非引力效應和大行星引力攝動的影響,離開後的軌道周期大約是6800年。
  • 明亮彗星有了中文名「新智」,7月中下旬仍可觀測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近日,肉眼可見的亮彗星C/2020 F3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記者今天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獲悉,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值得一提的是,7月中下旬,大家可以在傍晚看到它的靚影。
  • 科學網—七月「最亮的」彗星有中文名了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地平線上方的新智彗星 圖片來源:NASA/Jack Fusco   7月16日,記者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獲悉,今年3月27日新發現的亮彗星C/2020 F3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 七月金山嶺長城拍絕美彗星 它的名字叫新智彗星
    【點睛】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是25年前。下一次在地球上看到它要等7000年。日前,肉眼可見的亮彗星C/2020 F3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
  • 6800年一遇的大彗星有了中文名
    記者21日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獲悉,這顆「網紅」彗星的中文名已正式被定為「新智彗星」。「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名詞委委員鄧勁松說。
  • 2020年首枚肉眼可見彗星「新智」現身 再見需等6000多年
    近日,肉眼可見的亮彗星C/2020 F3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透露,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值得一提的是,7月中下旬,大家都可以在傍晚看到它的靚影,7月23日它將距離地球最近隨後會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 彗星明亮: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彗星,中文俗稱「掃把星」,是太陽系中小天體之一類。彗星(Comet),是進入太陽系內亮版度權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
  • 【每日科技名詞】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 NEOWISE釋義:美國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 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一顆長周期亮彗星,它進入內太陽系時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500年,於2020年7月先後經過近日點和近地點,由於受太陽引發的非引力效應和大行星引力攝動的影響,離開後的軌道周期大約是6800年。
  • 邂逅彗星NEOWISE (C/2020 F3)
    儘管三顆很有希望的彗星--2I/Borisov、C/2019 Y4 (ATLAS)和C/2020 F8 (SWAN)今年已經解體,但觀測者們可以期待另一顆明亮的彗星—NEOWISE (C/2020 F3)。
  • 大彗星來啦!仰望極地星空,邂逅「星際流浪者」
    最近,一顆名為C/2020 F3彗星(又名NEOWISE,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確定中文翻譯為:新智彗星)闖入了人們的視野!這是繼海爾波普彗星之後北半球可見最亮的彗星之一。這顆大彗星吸引了眾多天文愛好者的關注。
  • 人生親眼見過的第三顆彗星——新智彗星
    這段時間正值「新智」慧星(英文:Comet NEOWISE,編號:C/2020 F3)到達近地點,夜晚的西北方(北鬥七星下面)或凌晨的東北方可以憑藉肉眼就能看到,這兩天網上的照片多起來,掀起了新一輪的觀星熱潮。我也想加入到這6800年才能得以一見的觀星隊伍中,在庚子年親眼看到這難得的星象,前段時間那次日環食我沒什麼興趣,而這千載難逢的「新智」慧星我卻不想失去。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 新智彗星未來會撞上地球嗎?解答彗星的常見問題
    新智彗星讓北半球的天文觀測者們欣喜不已。為什麼這顆彗星如此特別呢?這顆彗星於7月3日達到近日點,但在此之前,它只能在黎明前的天空中被看到。現在,對於北半球敏銳的觀測者來說,這顆彗星在夜空中越來越高,在北鬥七下方閃耀著。關於新智彗星最令人著迷的細節之一是,它將在6800年後重返天空。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 新智彗星驚豔新疆和布克賽爾夜空
    天山網訊(文/記者 阿依夏木古麗·阿布拉 圖/視頻 巴圖 提供)7月17日凌晨,在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查幹庫勒鄉·蒙古大營,當地攝影愛好者巴圖拍攝到新智彗星(英文:NEOWISE;編號C/2020 F3)拖著長尾巴的身影,在璀璨星雲的點綴下,新智彗星划過天際
  • 2020年過一半了,C/2020 F3能成為年度彗星贏家嗎?
    繼阿特拉斯和天鵝彗星後,C/2020 F3 NEOWISE彗星成為了諸位追星人朋友圈的新寵兒。通常來說,本著不奶不死的原則,我們是不能對一個彗星抱有太大希望的,什麼「亮過金星」啊、「肉眼清晰可見」啊、「世紀大彗星」啊這種話咱們還是少提。
  • 新智慧星與陽關的千年之約
    ,2020年3月27日,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在NEOWISE(近地天體觀測)任務期間,在船尾座首次拍攝到此彗星 。當時彗星尚處於入境階段,亮度遠低於人眼可見極限。4月,新彗星的英文名定為NEOWISE。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 7月11日至22日是肉眼可見的最佳觀測時間。7月16日,全國科技名詞委發布NEOWISE彗星的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 8月下旬後,新智慧星將退回肉眼可視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