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彗星 NEOWISE
釋義:美國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 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一顆長周期亮彗星,它進入內太陽系時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500年,於2020年7月先後經過近日點和近地點,由於受太陽引發的非引力效應和大行星引力攝動的影響,離開後的軌道周期大約是6800年。
學科:天文學_太陽系
相關名詞:彗星 掠日彗星 長周期彗星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黎明前夕,新智彗星出現在甘肅天水卦臺山上空。戴建峰攝於2020年7月12日。
【延伸閱讀】
新智彗星是美國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near-Earth objects of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 NEOWISE)期間,於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編號為C/2020 F3,表示是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2020年4月,新彗星的英文名定為NEOWISE。2020年7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天文學名詞委經過多番討論,以英文名NEO為前綴、取其「新」之義;其後的英文縮寫WISE可當作「智慧」「廣域」等含義,將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隨著新智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陽,它迅速增亮,7月3日掠過近日點時,視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與織女星相匹敵。新智彗星從御夫座的鄰側向大熊座北鬥七星的下方快速移動,上旬在黎明前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中旬之後轉而出現在傍晚天空,吸引了各地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新智彗星在整個7月都肉眼可見,隨後將迅速消隱。
新智彗星在一個接近拋物線的軌道上繞太陽逆行,軌道面與黃道面的夾角很大,接近129度,近日點不到0.3個天文單位(日地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根據目前的觀測和推算,它的遠日點在500個天文單位以上,很有可能是源自太陽系最外圍的彗星大本營——奧爾特雲。它可能擁有一個直徑約5千米的較大彗核,這使其能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倖免於解體,同時也可以解釋它的高亮度。
新智彗星闖入內太陽系後,受到太陽輻射和太陽風的強烈影響,彗核會損失氣體和塵埃,形成彗尾,效果有點類似火箭的噴氣推進。在這兩種作用下,彗星的軌道和周期就會發生改變。比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它的歷次回歸周期一直是有變化的。像新智彗星這類長周期彗星,回歸周期對噴氣效應會更加敏感。根據對新智彗星運行的監測數據,天文學家推算後認為,它這次進入內太陽系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500年,而當它離開,軌道就已經發生顯著變化,周期大約是6800年。(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名詞委委員鄧勁松 )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