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所以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雖然所有的物質都是有一些基本的元素來組成,但是宇宙中的這些物質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各類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星雲、星際物質和星系際物質等都是天體。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利用肉眼就能夠看到許多天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此外還有地球的衛星「月球」,以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
能夠肉眼觀測的「新智彗星」
此外還有一類天體,我們平時在仰望星空時也有機會看到,而且有時候它的形態十分特殊,會拖著長長的尾巴,那就是「彗星」。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彗星通常具有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的結構通常可以分為彗核、彗發和彗尾三部分,彗星通常是由冰、氨、甲烷等凍結的冰塊和夾雜許多固體塵埃來共同組成,就像是一個「髒雪球」。彗星的個頭在天體當中屬於小個子,其彗核直徑大的也就幾千米至幾十千米,而小的彗星彗核直徑只有幾百米。
彗星軌道示意圖
彗星的軌道可以分為橢圓軌道、雙曲線軌道和拋物線軌道三大類,沿橢圓軌道運行的彗星又可以稱為「周期彗星」,其中最著名的周期彗星就是「哈雷彗星」,它的回歸周期為76年,根據推測哈雷彗星下次到訪地球大約是在2016年,而哈雷彗星上一次到訪地球是在1986年。雙曲線彗星和拋物線彗星,通常又被稱為「非周期彗星」,這類彗星一旦靠近太陽之後再次遠離,此後就不會再回歸了,此類彗星很有可能本身就不是太陽系的成員,只是在運行過程中路過太陽系,被太陽引力吸引而改變了行進路線。
NEOWISE彗星的彗尾
由於彗星的個頭很小,所以我們很難發現距離地球較遠區域的彗星,只有當彗星靠近太陽和地球,此時彗星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彗星物質就會升華,並在太陽風的影響下,朝背向太陽的方向拉伸出長長的尾巴,很像一個「掃帚」,所以彗星又被稱為「掃帚星」,彗尾的長度通常在1000萬千米至1.5億千米之間,此時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很容易被我們人類發現,目前人類已知的彗星數量超過1700顆。最近,也就是2020年3月27日,人類利用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觀測巡查任務時,發現了一顆新彗星。
英國巨石陣上空的「新智彗星」(2020.7.14)
這顆新彗星被編號為「C/2020 F3」,表示是在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到了2020年4月,這顆新彗星有了新的命名,英文名為「NEOWISE」,2020年7月16日我國將這顆新彗星命名為「新智彗星」。這顆新彗星此前從未被人類所觀測到,「新智彗星」很可能是一顆來自太陽系邊緣或者是太陽系外的彗星,目前很難確定「新智彗星」是不是一顆周期彗星,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就算它是一顆周期彗星,下一次回歸起碼也要在4000年之後。
國際空間站上拍攝的「新智彗星」
目前,「新智彗星」由於距離太陽很近,所以形成了長長的彗尾,分布在天空中大約有6度的範圍,使得我們肉眼就能看到它,「新智彗星」的亮度遠遠超過哈雷彗星,甚至能夠媲美1997年光臨地球的海爾波普彗星。2020年7月11日到22日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新智彗星」目前位於北天球,也就是說對於北半球生活的我們來說十分幸運,如果天氣允許的話,在日落(日出前也能看到)後來到戶外往西北方向看,在離地平線不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這顆彗星,呈現一條斜指向地平線的暗淡線形光痕,不過隨著地球自轉「新智彗星」也將西沉落山。在接下來幾天,每天日落後彗星出現在西北天空的高度也將逐漸升高,隨著彗星逐漸遠離太陽,也將逐漸暗淡。
瑞士阿爾卑斯山上空的NEOWISE彗星(延時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