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難得一見?近期,一顆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NEOWISE)將路經地球,引發天文愛好者觀測「熱情」。「這是近期最值得關注的天文熱點。」據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寇文介紹,7月上旬,這顆彗星將在日出前一個小時內升起,公眾可在天空的東北方向觀測到。15日之後,彗星會在天黑後出現在西邊低空,建議公眾使用雙筒望遠鏡進行觀測。
拖著「長尾巴」的彗星出現在天空中。攝/寇文
7月一顆「黑馬」彗星閃亮登場
彗星是太陽系裡的一類小天體,主要成分是水冰。據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寇文介紹,彗星的軌道較為特殊,大多數時候在太陽系邊緣,它在遠離太陽時處於冷凍狀態,被稱為「髒雪球」。
當它運行到太陽附近時,受到太陽輻射活躍起來。此時,直徑只有有幾公裡至十幾公裡的彗核會噴出稀薄物質形成彗發,顯得頭兒變大。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彗星會釋放出揮發性的氣體並吹出塵埃,形成彗尾。當彗星和太陽、地球的距離比較合適時,地球上的人們可以看到它。
彗星的數量並不少,但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閃耀天際非常少見。寇文說,上一次給北半球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我上一次觀測明亮的彗星是2013年的ISON彗星。對於公眾來說,彗星出現大概是十幾年一遇的天文現象。」
他說,彗星的預報不像日食、月食那麼準確,目前大家對其規律掌握得還不透徹。今年已經有兩顆彗星被預報稱會很亮,大家翹首期盼,但它們都在離太陽近時分裂瓦解,沒等亮起來就已經「香消玉殞」。
正當大家遺憾之時,今年3月底首次被探測到的NEOWISE彗星在7月迎來「高光」時刻,以「黑馬」之勢給大家帶來了驚喜。
中旬開始將出現在西方天空
彗星並非像流星一樣划過天際,從地球上觀看,它每天在可觀測的時間段內,位於天幕的位置相對固定。
寇文說,NEOWISE彗星7月初離太陽最近,大概4000萬公裡,理論上是其最活躍、最亮的時候。7月上旬,這顆彗星大約會在日出前一個小時內升起,公眾可望向東北方向的天空觀測。彗星的亮度約為一等,看起來比預計的亮,但由於有晨光的襯託,它的觀測條件不算最佳,由於天很快會亮起,彗星可見的時間較短。
目前,這顆彗星經受住了太陽加熱的考驗,慢慢向地球靠近。7月中旬,大約15日之後,彗星會在天黑後出現在西邊低空,日落後兩小時後就看不見了。「此時雖然彗星亮度變暗,但高度更高,且在黑色天幕上出現,觀測條件更有利。」寇文說,7月23日,彗星將經過近日點,距離地球1億公裡。大家近期可用雙筒望遠鏡,在受城市燈光影響少的地方進行觀測。
彗星持續的時間並不相同,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逗留」天幕長達幾個月之久。寇文預測,此次的NEOWISE彗星會短暫停留約一個月的時間。
認為彗星「不吉利」沒有科學依據
彗星如何進行編號和命名?據悉,彗星編號以半個月為單位,去掉英文全部字母I和Z,將剩下的24個字母的順序,如1月份上半月為A,1月份下半月為B,其後再以1、2等數字序號編排同一個半月內所發現的彗星。此次彗星編號為C/2020 F3,說明它是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
「彗星還能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現在很多觀測用望遠鏡觀看,彗星也可以用望遠鏡等命名。」這顆彗星以發現它的巡天計劃命名,稱為NEOWISE。
由於拖著長尾巴,彗星被稱為「掃把星」,在古代被認為會帶來災難。「這只是迷信,在古代,彗星形狀看起來與其他星星不同,且出現沒有規律,可能引起大家的恐慌,從而與不吉利的事情相關聯。其實,說彗星引發災難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大家反倒是盼著彗星到來」。寇文說。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李國君 校對 李項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