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7月攻略!8天象、4行星、1彗星……

2021-01-07 騰訊網

抱歉,這個月視頻又鴿了,下次一定...

圖文攻略

大家好,我是老A,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7月值得關注的天象。

APOD 2020.6.29 夜空與倒影(版權: Will Godward)銀河

觀測指數:

7月1日銀河升落

7月31日銀河升落

本月銀心的升起時間將由18:12提前到了16:14(福州),其中21日新月,將完全不受月光影響。

7月21日所計算無月黑夜以及適合拍攝銀河的時間

但其實從10日左右開始,月光的影響就比較小了,直到24日均適合拍攝與觀測。

以上計算數據來自 天文通小程序

月亮

05日 12時44分 滿月

13日 07時29分 下弦月

21日 01時33分 新月

28日 20時33分 上弦月

「超級月亮小程序查詢月相日曆」

行星

這個月是觀測行星的好時機,不僅金星能達到-4.7等最大亮度、水星西大距,木星與土星也雙雙達到衝位,不妨準備好相機與望遠鏡觀測它們吧!

推薦觀測

「金星」

觀測指數:

7月10日日出之前的東方天空

本月為晨星,日出之前從東方天空升起,地平高度在21°以上,適合觀測。10日進行最大亮度,約為-4.7等,地平高度約27°。

「木星」

觀測指數:

木星衝日當日0:12中天之時

14日,木星衝日,視直徑47.63角秒,亮度為-2.75等,整夜可見。

「土星」

觀測指數:

土星衝日當日0:10中天之時

21日,土星衝日,本體視直徑18.48角秒,帶環視直徑43.04角秒,亮度約為0.1等,整夜可見。

「水星」

觀測指數:

模擬7月22日日出前水星位置

本月變為晨星,22日達到西大距,與太陽最大角距離為20°,日出時地平高度約15°,適合觀測。

其他行星

「火星」

觀測指數:

日出前,火星位於東南高空

本月火星在0時之前升起,日出前的後半夜可見,視直徑由11.4角秒升至14.5角秒,亮度由-0.5等升至-1等。

「天王星」

觀測指數:

模擬7月31日日出前天王星位置

日出之前,位於南方天空,視直徑3.5角秒左右,亮度5.8等。

「海王星」

觀測指數:

模擬7月31日日出前海王星位置

日出之前,位於南方天空,視直徑2.3角秒左右,亮度由7.9等升至7.8等。

查看行星升落

節氣

06日 23時14分 小暑

太陽黃經105°,太陽赤緯+22°44′

22日 16時34分 大暑

太陽黃經120°,太陽赤緯+20°16′

彗星

推薦指數:

本月3日,彗星C/2020 F3 (NEOWISE)將可能以0等的最大亮度過近日點,在這之後,北半球夜晚逐漸有比較好的觀測條件,預計下半月可以在日落之後的夜晚,裸眼看到亮度2-5等的它。

7月日落時分北半球(日本)可見位置參考。(來源:推特 @佐藤常文)

這篇文章可以幫你更多:《等待這顆,7月肉眼可見的彗星。》天文事件5日~6日 雙星伴月

推薦指數:

在人馬座「茶壺」旁,月球將先後接近木星和土星。5日夜晚21時左右向東南方觀看,一輪滿月正逐漸靠近木星。而此時土星與木星彼此也靠的很近,從右向左,月亮、木星和土星連續排列。月球與木星的間距是5.7度,木星與土星的間隔是6.3度。

模擬5日效果

而到了7月6日夜晚,月亮移動到土星下方,月亮和土星垂直排列。月亮與土星的角距為3.8度。木星和土星為6.4度,比5日的寬一點。

10日 金星最亮

推薦指數:

這是今年金星第二次最大亮度,10日16時,金星在太陽以西40度,視亮度為-4.7等,視直徑38.2″。

金星的位置、亮度與相位

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此時的金星呈眉月形狀。

12日 金星合畢宿五

推薦指數:

12日天亮之前,金星與畢宿五靠近,臨時組成了金牛座的一對「閃亮的牛眼」,但因為金星的明亮,這兩顆星星亮度也有差別。

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使用天文望遠鏡觀看,獲得更好的效果。

14日 木星衝日

推薦指數:

14日15時58分,木星位於衝的位置,它日落之後便從東方升起,亮度-2.75等,視直徑47.63角秒。

木星與其伽利略衛星

在衝日前後的半個月到一個月,所見的木星差異不大,建議通過天文望遠鏡觀賞木星以及它的四顆伽利略衛星。

17日 金星、畢宿五伴月

推薦指數:

17日黎明,東方天空將上演畢宿五、金星伴月的天象,殘月在金牛左眼位置與畢宿五對應,而金星在月亮下方,在天空中像是金牛的「三盞照明燈」頗為壯觀,建議早起目睹。

21日 土星衝日

推薦指數:

土星在7月21日到達衝的位置。雖然它比在南方天空同時可見的木星更暗,但土星的亮度也有0.1等的明亮,所以用肉眼很容易找到它。

如果你使用天文望遠鏡,你會發現土星環更有趣。近年來,環已經大大傾斜。

22日 水星西大距

推薦指數:

在此前的東大距,是觀測水星的最佳時間,當然本次西大距觀測條件也不錯。

最佳的觀測時間在23日早上。北緯30°左右地區的民用晨光始時刻約為4時38分,此時水星地平高度已達10°以上,亮度在0.1等左右。

28日~31日 南魚座流星雨、寶瓶座δ南流星雨、摩羯座α流星雨極大期

推薦指數:

這幾群的流星本身亮度不高,即使是流量最多的寶瓶座δ南流星雨,每小時最多也有10顆左右,其他的流星雨也只有1到3顆左右。不要過度期待。

「本月完整天象可查詢天象日曆」

結語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7月天象預報,

老A爭取下次能做個視頻,

祝大家好運。

參考來源

有趣天文奇觀

天文通小程序

Stellarium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中國天文年曆》科學出版社

美國天文年曆《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整理:天文通 / 神秘的老A(查詢更多)

分享、點讚、在看,這次一定給個三連吧!

相關焦點

  • 2018天象預報:7月27日火星大衝 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
    2018年4月至年底,將有哪些精彩的天象值得關注?據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今年將出現幾次行星衝日,數顆行星將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當然還少不了每年的常客——三場流量穩定的流星雨。  行星篇  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相繼衝日的木星、土星、火星,其中火星大衝是近年來難得的觀測拍攝良機。
  • 2019年1月天象大觀 流星雨和日食盡收眼底
    2019年1月3日13時20分,地球行經繞日公轉橢圓軌道的近日點,距離太陽為1億4709萬9760公裡。這天所見到的日面,是一年中最大的1天,大約比7月5日地球通過遠日點時所見的日面視直徑大了3.4%。
  • 《不思議迷宮》秩序域M11天華星行星事件怎麼樣 天華星行星事件攻略
    導 讀 在不思議迷宮手遊中秩序域M11天華星行星事件究竟怎麼樣呢?觸發的條件及任務流程又是什麼呢?
  • 2020年8月天象預報(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進入極大期)
    8月2日,月球先後與木星、土星相合。當日上午7:33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約1.5度,但此時尚在地平線下而不得見,可待晚間21時左右朝東南方觀看。21:10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約2.3度,月亮則是滿月前一日、月齡13.7的盈凸月。而這時木星與月球間距為7.5度,木星與土星的間距為7.8度,這三顆天體排列成像一個細長的等腰三角形。  8月2日下午,南半球南極地區還會發生月掩冥王星,我國不可見。
  • 木星是氣態行星,為什麼1994年的彗星會與它發生撞擊效應?
    木星是太陽系內第一大行星,系內位置排列第5,同時它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與其它氣態星球主要由原始的氫和氦構成一樣,它主要構成是約90%的氫和約10%的氦。我們知道當一個物體與一團氣體相撞,就會直接撞過去,只留下一道空洞的痕跡,不會發生隕石撞擊地球那樣的爆炸效應。
  • 木星是氣態行星,為什麼1994年的彗星會與它發生撞擊效應?
    木星是太陽系內第一大行星,系內位置排列第5,同時它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與其它氣態星球主要由原始的氫和氦構成一樣,它主要構成是約90%的氫和約10%的氦。我們知道當一個物體與一團氣體相撞,就會直接撞過去,只留下一道空洞的痕跡,不會發生隕石撞擊地球那樣的爆炸效應。然而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 彗星軌道和行星的一樣嗎?
    (圖注)根據2017年10月19日及其後的觀測資料計算的星際小行星A / 2017 U1的標稱軌跡。注意到行星的不同軌道(快速和圓形),柯伊伯帶天體(橢圓和大致共面)以及這顆星際小行星。為什麼彗星在拋物線軌道上繞太陽運行,而不像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行星?從奧爾特雲到太陽,彗星從哪裡獲得能量到如此長的距離?此外星際彗星/小行星如何從其母星[系統]中出來,並訪問其他行星呢?
  • 一顆星際彗星逆向駛來,軌道周期4300年,7月3日掠過水星
    但在這百忙之際,又有一種天空觀測者不會放過的天文現象,每當太陽落天后,一顆星際彗星將出現西邊天空,可惜的是現在肉眼暫時看不到,需要專用天文望遠鏡,因為它的視覺強度剛剛接近+7.0,低於肉眼可見度閾值,不過很快就能肉眼可見了,因為它將在2020年7月3日掠過水星軌道內側,到時亮度可以變得像二等星或三等星一樣明亮。
  • 1994年7月18日木星保護地球怒撕彗星,避免了恐龍滅絕悲劇
    相信6500萬前恐龍的滅絕大家都不會陌生,統治地球達到1.6億年的巨無霸恐龍就是因為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而最終導致滅亡的。或許很多人覺得6500萬年前距離我們太遙遠了,其實現在仍然還是有不少的小行星或者隕石與我們的地球擦肩而過,因此地球是幸運的,人類同樣是幸運的。
  • 4月天文奇觀出爐,有你想看的流星雨喲
    ′4/01 一 25.8 15時14分 殘月4/02 二 26.8 蛇夫座R星極大(7.0~13.8等,周期302日)4/02 二 26.8 12時17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亮北2.7°4/03 三 27.8 00時43分 78P/Gehrels彗星過近日點(周期7.2年)4/03 三 27.8 02時40分 水星合海王星,水星在海王星北0.4°4/03 三 27.8 06時51分 海王星合月
  • 彗星撞地球會是什麼結果?木星已告訴我們答案!
    彗星撞地球會是什麼結果?木星已告訴我們答案!1992年7月8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在回歸的途中遇到了八大行星的老大哥—木星,這時該彗星距離木星4萬公裡,於是木星毫不客氣地用其強大的引力之手將這個彗星撕成了手撕魷魚片。
  • 多年難遇的明亮彗星來了,7月上旬可在日出前觀測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難得一見?近期,一顆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NEOWISE)將路經地球,引發天文愛好者觀測「熱情」。「這是近期最值得關注的天文熱點。」據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寇文介紹,7月上旬,這顆彗星將在日出前一個小時內升起,公眾可在天空的東北方向觀測到。
  • 7月肉眼可觀測彗星,錯過要等6766年
    7月8日,NASA 公布一張國際空間站拍攝的照片,「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划過地球上空7月8日,NASA公布了在國際空間站拍攝到的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划過地球上空的照片,明亮的彗星清晰可見。
  • 「麥克霍爾茲」彗星明日閃亮現身 肉眼就可觀測
    中新網1月5日電 上海青年報報導,一顆去年剛被發現的「麥克霍爾茲」彗星本月6號將達到最亮,觀測地點選得好,肉眼就可一飽眼福。  這顆去年8月27日被美國天文愛好者發現的彗星是一顆長周期彗星,回歸周期至少上百年。該彗星目前正慢慢接近地球,1月6日距離地球最近時,亮度將達到峰值,接近4等星,目視也可以直接看到。這種極佳的觀測條件將一直持續到10號左右。
  • 2020年4月!一顆彗星即將「擦過」地球!肉眼可見!
    據消息稱,一顆明亮的彗星將在2020年4月光臨地球,愛好天文的朋友這回可以大飽眼福了!這顆彗星名為「阿特拉斯」或C/2019 Y4,現在可以用望遠鏡和高倍雙筒望遠鏡觀測到,它的亮度可能在4月底就可以用肉眼看到了。科學家猜測這顆彗星是小行星陸基碰撞的最終產物。
  • 4月除了超級月亮和彗星,還有哪些天象發生?古代人也會觀天象?
    現在已經進入到四月中旬了,這個月的超級月亮也在4月8號的凌晨現過身了,本來有一場備受矚目的彗星阿特拉斯,可惜也在前兩天逐漸解體了,難道4月的天文現象到此為止了?當然不是這樣!那麼還有哪些可供觀測的天象呢?歡迎收看本期的三體世界學。
  • 2020年8月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這個月的天文事件表中包含有四顆行星的接近,三場流星雨和一顆小行星。注意了,為了能最後再看一眼彗星「NEOWISE」並且為了能在8月12日觀賞到今年最好也是最活躍的英仙座流星雨的最高峰,記得在日曆上做好標註!  這個月的天文事件在是否需要望遠鏡這一方面具有爭議。某些事件,像英仙座流星雨和觀賞行星並不需要額外的設備。然而其他的像觀測遠距離小行星帶中的鬩神星、穀神星和王后星,則需要設備。
  • 2018年8月天象預報
    預計8月7日到達與地球最近距離,為最佳觀測時機,8月15日過近日點,亮度可能達到肉眼可見程度,甚至樂觀估計有望增加到4等,成為肉眼可見的彗星。不過屆時它將非常接近太陽,只能在日出前很短的時間裡在東方地平線上看到。(詳細預報過兩天給出)國外愛好者拍到的 C/2017 S3 (Panstarrs) 彗星(攝影:Michael J?
  • 得象碳晶板 1個鎮7天銷量5000片
    作為碳晶取暖的領導品牌,得象電器在今年1月起開始了農村供暖調研並開始碳晶電暖試點工作。今冬農村居家、養老不再冷嵐山區黃墩鎮草澗村正在進行「社區化」建設,已入住的4棟住宅及養老公寓中,共安裝了1800餘片得象碳晶板,後續建成的20餘棟住宅還將繼續採用,數量近上萬片。「103平方米的房子15片就可完全滿足取暖需求。」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雖然所有的物質都是有一些基本的元素來組成,但是宇宙中的這些物質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各類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星雲、星際物質和星系際物質等都是天體。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利用肉眼就能夠看到許多天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此外還有地球的衛星「月球」,以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