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2020-07-29 閒論點播

2020年7月,一顆彗星以人眼可見的亮度出現在北半球多國上空,讓天文愛好者讚嘆不已。

報導稱其為「7000年一遇的彗星」。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7月中旬攝於白俄羅斯|圖源:Euronews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The wallstreet journal

據報導,這顆彗星名叫」新智彗星(Neowise)」,於2020年3月27日被NASA的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發現。新智彗星近日靠近太陽,在北半球上空閃耀。

據科學研究,全球南緯45度以北的地區都有可能用肉眼觀測到彗星。

最佳觀測地區是北半球中緯度,即北緯30度到60度的地區。分布在這個區域的地區有美國、歐洲除北歐以外的國家、中國內蒙古、日本等。

據Euronews7月24日報導,人們在中歐多個國家都清晰地拍攝到彗星,包括白俄羅斯、匈牙利、德國巴伐利亞州、義大利等。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7月攝於義大利|圖源:推特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彗星逆襲記:從「小透明」到「閃耀北半球」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報導稱,新智彗星是北半球20多年以來人類望遠鏡可觀測到的最明亮的彗星。上一顆在北半球肉眼可見的彗星是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

在2020年3月,新智彗星被NASA探測衛星發現的時候,亮度僅為17等,距離太陽3億千米,距離地球2.5億千米,並不為人肉眼所見。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NASA

天文學家將這顆「小透明」彗星以探測項目的名字「Neowise」命名,編號為C/2020 F3。「C」的意思是它是一顆長周期彗星,「2020F3」的意思是它是在2020年發現的第三顆彗星。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彗星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圖源:NASA

同年6月,新智彗星逐漸靠近太陽。隨著新智彗星與太陽的距離日漸縮短,它的亮度也在提升,從17等提升到6等。隨後,新智慧星移向太陽背面,神秘地消失在了天文學家的視野裡。

半個月後,新智彗星「王者歸來」,以2.5等的亮度重現。到了7月中下旬,它的亮度儼然接近0度,閃耀北半球上空,比當初被發現時提升了100倍。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推特

新智彗星的亮度提升是由於反射了太陽光。新智彗星與太陽距離縮短,太陽光強度不斷增加。2020年7月3日,新智彗星通過近日點,距離太陽僅4300萬千米,因此有現在的高亮度。

據科學研究,新智彗星有一個直徑約5千米的慧核,這也是彗星維持高亮度的原因,另外,其較大的慧核也在靠近太陽的過程中免於解體。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天文愛好者7月20日攝於德國天鵝堡——彗星經過「迪士尼城堡」,這使彗星帶上了夢幻的童話色彩|圖源:Stephane Guisard

目前,新智彗星距離地球1.09億公裡。彗星的光芒經過約6.5分鐘到達我們的眼中。

據悉,預計在2020年7月到8月中旬,新智彗星會維持人眼可見的亮度。

7月上旬以前,最佳觀測時間是黎明前1到2小時內,在東方地平線可觀測到。7月中旬,最佳觀測時間轉為日落後1到2小時內。從7月下旬到8月下旬,彗星將快速變暗,最終回到人眼不可見的亮度。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新智彗星:「一半是水,一半是塵埃」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新智彗星帶給人類的,不僅是唯美的視覺享受。科學家能通過觀測彗星,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天文學信息。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英國報導將彗星稱為「冰雪訪客」,那是因為彗星的特徵是含有冰,是個混雜著冰與巖石、塵埃的「雪球」。這是因為彗星在形成早期離太陽系極遠。

NASA實驗室科學家團隊的一名研究人員則稱:「彗星一半是水,一半是塵埃。」

「新智彗星上有相當於1300個奧林匹克遊泳池的水。」通過研究彗星,科學家可以獲得豐富的數據。

此前,科學家推測地球上的水可能來源於彗星碰撞。這個猜想可以通過對比地球上水裡和彗星的氫元素的數據來進行驗證。

另外,彗星運行的軌道,也可以讓科學家獲知太陽系的演化信息。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新智彗星會撞地球?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目前,新智彗星運動速度不斷加快。NASA的天文任務執行人員稱:「彗星運動的速度達每秒40英裡,相當於地球繞太陽旋轉速度的兩倍。」

ju ba do

有人擔憂「彗星是否會撞地球」。這個擔憂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1994年7月,彗星「舒梅克-列維9號」與木星相撞,使天文學界大為震驚。

對此,NASA總指揮部的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長官稱:「新智彗星不會撞地球。」

理由是彗星目前距離地球極遠,大約11100公裡。比起地球,彗星距離水星更近。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Space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NASA

但是,由於彗星產生的塵埃會散在與地球重疊的軌道上,產生流星雨。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地球上的「追星族」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新智慧星的出現引發萬眾矚目。報導稱,這是一生才有一次觀測新智彗星的機會,新智慧星「離開」後,約7000年後才會回到地球的天空。

為了不錯過7000年一遇的盛景,世界多國的天文愛好者紛紛」追星「。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Urs Leutenegger

推特上甚至出現「新智慧星」用戶,為人們播報自己的行蹤。目前,「新智彗星」有5000多個粉絲,成為一名特殊的「網紅」。

推特粉絲紛紛上傳自己拍攝到的彗星行蹤,一張張來自世界各地的唯美照片出現在大眾眼前。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圖源:推特網友

還有情侶在彗星底下浪漫求婚。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網上還出現「追星攻略」:「要觀測彗星,需要好天氣、遠離燈光;需要觀測地的西北方有開闊的視野,並且要求人們使用雙筒望遠鏡。」

7000年一遇,歐洲也出現了...

攻略中還指導人們用雙筒望遠鏡先找到北鬥七星,再往下找彗星的蹤跡

相關焦點

  • 7000前年一遇的NEOWISE彗星來了!
    很多人對彗星的記憶可能還停留在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在那之後,夜空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大彗星閃耀過了。北半球新生的幾代人,甚至都沒有機會親眼見過彗星這一大自然的奇觀。圖片引自: APOD|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曾在北半球日落後展現出如此奇觀大自然的戲劇性往往超乎想像。就在最絕望的時刻,一顆同樣發現於今年3月的彗星,已經悄無聲息地向著太陽系內部前進了。
  • 500年一遇日全食7月22日出現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向記者介紹,22日我國將出現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觀。  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預報,22日將發生的這次日食,是從1814年至2309年在中國境內全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最長可超過6分鐘。
  • 北半球將迎「千年一遇」寒冬
    今年夏天,罕見的高溫襲擊北半球,從美東、歐洲到亞洲,都經歷了有氣象記錄130年來最熱的夏天,但入冬後氣溫開始驟降,北半球氣溫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氣象專家警告說,歐洲可能將面臨「千年一遇」的新低溫,亞洲地區也可能難以倖免。這種異常氣候與幹擾大洋暖流活動的「拉尼娜」現象有關。
  • 蝶戀花都是騙人的,蝴蝶比花早出現7000萬年!
    蝴蝶與花難捨難分,但是最新的化石發現卻證明最早的蝴蝶比最早的花還要早了7000萬年出現。 蝴蝶是我們最熟悉的昆蟲,也是最喜愛的昆蟲,它們顏色絢麗的翅膀總是能讓人們想到美好的事情。蝴蝶總是與花同屏出現,因為它們真是以吸食花蜜為食。蝴蝶的嘴巴非常特別,上唇是狹窄的橫片,下顎直接鎖緊頭裡面,倒是外顎發達,不用的時候捲成一個卷,用的時候伸直。
  • 18年一遇月全食將亮相 東亞可見「紅月亮」
    對於12月21日將出現的18年一遇月全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任張暘11月30日告訴記者:長江下遊地區將可觀測到一輪暗紅色的「紅鴨蛋」。
  • 152年一遇!今晚超級藍色紅月亮 上次出現,還在清朝時
    今晚,152年一遇,月亮女神將上演「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實屬不易,所以,大家快出來看月亮,陰天的,怕冷的,晚上看不到的,就快搬個小板凳在朋友圈看吧。152年前是什麼時候?說出來會嚇你一跳,那一年是1866年的清朝,也就是說,上次看過這紅月亮的,還是梳著大辮子的清朝人。所以,今晚能看到的,是多麼的幸運。當這種又紅又藍又超級的月亮碰到一起,會不會有什麼奇異的現象發生?
  • 科技日曆|76年一遇!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科技日曆|76年一遇!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大約每76.1年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這使得人類有可能在一輩子中看到它兩次。上一次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是1986年,預計將在2061年回歸。這顆彗星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研究了一顆彗星接近地球的報告。他得出結論,這三顆彗星實際上是同一顆彗星反覆出現,並預測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再次出現。
  • 研究:西伯利亞出現「八萬年一遇」高溫 或失去永久凍土
    正在湖中玩耍的西伯利亞兒童(美聯社)海外網7月16日電 俄羅斯和歐盟15日聯合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稱西伯利亞地區正在經歷「八萬年一遇」的罕見高溫,永久凍土可能會因此融化,導致一系列地質災害。據英國《經濟學人》15日報導,研究發現,今年上半年,西伯利亞地區的平均氣溫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期高出5攝氏度以上,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市6月20日曾經出現過38攝氏度,刷新了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紀錄。研究指出,罕見高溫的原因之一是冬季的高速氣流較強,導致該地區未能積攢足夠多的寒冷空氣。
  • 152年一遇!「超級藍血月全食」來襲!
    2018年01月31日晚,天空將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可謂是百年一遇,十分罕見!152年來首次"超級藍血月全食"!月全食資料圖上一次出現超級藍色月全食,還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因此說它是一輩子只能看一次的奇觀,絕不為過!
  • 研究:西伯利亞出現「八萬年一遇」高溫 或失去永久凍土
    正在湖中玩耍的西伯利亞兒童(美聯社)海外網7月16日電俄羅斯和歐盟15日聯合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稱西伯利亞地區正在經歷「八萬年一遇據英國《經濟學人》15日報導,研究發現,今年上半年,西伯利亞地區的平均氣溫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期高出5攝氏度以上,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市6月20日曾經出現過38攝氏度,刷新了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紀錄。研究指出,罕見高溫的原因之一是冬季的高速氣流較強,導致該地區未能積攢足夠多的寒冷空氣。
  • 日本海溝出現斷層移動50米?科學家:超級大地震或300年一遇
    文/行走天涯日本海溝出現斷層移動50米?科學家:超級大地震或300年一遇若說到世界上地震發生率最頻繁的國家,那麼日本肯定是首當其衝的。特別是有一項數據顯示,日本的海溝已經開始出現了50米範圍內的斷層移動。這意味著日本很有可能會發生一場300年難得一遇的大地震。級別將很可能超越2011年3月11號發生在日本東北部的9級大地震。一旦地震發生,可顯而知將會給日本民眾帶去多麼大的傷害了。雖說目前地震還沒有到來,但日本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全球上百位的科學家預言,有可能在下世紀末之前遭遇大地震的襲擊。
  • 高溫八萬年一遇!西伯利亞凍土層融化,房屋開裂油管洩漏火災變多
    據歐洲媒體報導,俄羅斯和歐盟7月15日聯合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稱原本十分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如今正在經歷著一場「八萬年一遇」的罕見高溫(也有人聲稱這是記者的誤讀,但至少也是數百年一遇的高溫),可能直接導致此地的永久凍土層融化,並激發一系列的生態環境事件。
  • 152年一遇!「超級血月」逢「藍月」亮相天空
    2018-01-31 20:44 | 人民日報客戶端2018年1月31日傍晚時分,江蘇省淮安市裏運河畔,一輪圓月懸掛在高空。當日是農曆臘月十五,超級月亮再次光臨,並伴有藍月亮和月全食的天文奇觀,是150年一遇的難得好機會。
  • 15年一遇!「火星」與「血月」完美邂逅,美翻了
    27日深夜至28日凌晨,包括「超長待機」的月全食、十餘年一遇的「火星大衝」齊刷刷亮相夜空,給二者拍「合影」的機會可謂千載難逢。什麼是「火星大衝」呢?當火星、地球和太陽依次排成一條直線時,稱為「火星衝日」。而當「火星衝日」時,火星如果恰好位於「近日點」附近,就稱為「火星大衝」。
  • 18年一遇的日食,下次再見便是2038年!
    2020.6.21日觀測天文學家觀測到今日會遇到18年一遇的日環食,很多人都在期待這次日食的出現,那麼我們可以搜索梨視頻,關注,觀看這次日食。
  • 152年一遇的超級血色藍月將現萬那杜
    2018年的元旦,地球已經迎來過一次「超級月亮」。錯過了那次,這次也很近了。因為1月31日晚天文愛好者將迎來一次更為罕見的天文奇觀:超級血色藍月(super blue blood moon)。這次的「超級月亮」將會在南太平洋的萬那杜觀測到。
  • 20年一遇!2020最後一個月這些天象值得期待
    20年一遇!天文專家介紹,12月天宇將上演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日全食、土木相合、小熊座流星雨極大等多個精彩天象,其中,20年一遇的土木相合最值得期待。
  • 今冬60年一遇的寒冬?權威消息:冷空氣活動頻繁
    (原標題:60年一遇寒冬? 權威消息:今冬冷空氣頻繁)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今冬60年一遇的寒冬?
  • 暴雪嚴寒席捲歐洲 專家稱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
    據媒體報導,連日來,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地區出現了強降雪和極端嚴寒天氣,白天氣溫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可低至零下20℃至30℃。烏克蘭、波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有至少58人被凍死,許多人尋求凍傷和體溫過低等疾病的治療,不少城鎮交通癱瘓、電力供應中斷。世界氣象組織對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的許多國家發布了天氣警報。
  • 長江洪水千年一遇、百年一遇,到底是誰說的?有人見過千年洪水?
    百年一遇的洪水,並不是指一百年才出現的洪水,而是指洪水的頻率。一般而言,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平均每100年才出現1次的洪水就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即1年出現這種洪水的概率為1%。頻率其實是一個平均數,所以,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一百年之內或者是十年之內就發生了兩次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情況,比如:清鹹豐十年(1860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我國的長江流域就出現了兩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而從1860年至1870年,不過才10年的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