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晉書·天文志》載有:「彗星所謂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寸,長或經天。彗星本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
彗星,中文俗稱「掃把星」,是太陽系中小天體之一類。
彗星(Comet),是進入太陽系內亮版度權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
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長几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彗星的運行軌道多為拋物線或雙曲線,少數為橢圓。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 1600 多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 76 年。
2014 年 2 月 21 日,日本京都產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彗星上有氨的存在。根據最新報導稱:科學家們近日在追蹤"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羅塞塔號飛行器上發現了屬於該彗星的一些化學殘留物。科學家使用探測器對這些化學物質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主要成份為氨、甲烷、硫化氫、氰化氫和甲醛。由此,科學家得出結論稱,彗星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臭雞蛋、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氣味綜合 。
新華社天津7月9日電(記者周潤健)眼下,一顆編號為C/2020 F3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迎來觀測良機。
彗星是一種環繞太陽或行經太陽附近的雲霧狀天體,主要成分是水冰。彗星大部分都比較暗弱,明亮到能用肉眼看到的比較稀少。
今年5月,被人們寄予厚望的C/2019 Y4彗星原本會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但遺憾的是,在飛向太陽的過程中意外「香消玉殞」,令全球天文愛好者們唏噓不已。
就在人們大感失望的時候,今年3月底首次被探測到的C/2020 F3彗星給了人們再次仰望星空的理由。自發現以來,這顆彗星的亮度提升很快。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在飛抵近日點的過程中,C/2020 F3不僅沒有被太陽的強大引力扯碎,相反卻變得非常明亮。其驚豔的表現隨即引起了全球天文愛好者們的關注,被認為是今年彗星中的「黑馬」,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們近日更是在日出前的東北方天空中拍攝到了這顆彗星的身影。「彗星頭部很清晰,彗尾較長,呈黃白色。」史志成說。
對於北半球來說,如果天氣晴好,7月10日前後的凌晨3時30分至4時30分,在東北方低空就可見到該彗星,而在7月下旬,其觀測條件會變得更好。
「屆時,該彗星將出現在西北方低空。除用肉眼觀測外,我國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如果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效果會更好。」史志成提醒說。
發布單位: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2020年7月,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它從御夫座的鄰側向大熊座北鬥七星的下方快速移動,上旬在黎明前裝點著東方的地平線,中旬之後又轉而給傍晚的天空塗抹上一份瑰麗。
,天文學名詞委將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在一個接近拋物線的軌道上繞太陽逆行,它可能擁有一個直徑約5千米的較大彗核,這使其能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倖免於解體,這也可以解釋它的高亮度;隨著這次闖入內太陽系並再次遠去,軌道周期可能會從4000多年增加到約7000年。如此說來,2020年7月,無疑是觀測新智彗星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圖2. 美國加利福利亞地平線上方的新智彗星(裁剪前原圖:美國國家航天局APOD網站;拍攝者:Jack Fusco)
為此,此發布稿件執筆人、天文學名詞委委員鄧勁松研究員,引《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特賦詩一首:
新輝客喜欣,
智鑑以窺分。
彗影除時疫,
星奔舊奧雲。
近期,還有更多新名詞已經通過審定併入庫,歡迎大家前往天文學名詞網站(https://nadc.china-vo.org/astrodict/),查詢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