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彗星來了」上熱搜 你對彗星了解多少?

2020-11-22 央視網

  中新網客戶端7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大彗星來了」登上熱搜。媒體報導稱,一顆編號為C/2020 F3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據悉,7月下旬其觀測條件會變得更好。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非常明亮」是該彗星受關注的原因之一。這樣肉眼可見的明亮大彗星,大概平均十年會有一次。

  這顆彗星何時觀測條件更好?

  一般來說,彗星是一種環繞太陽或行經太陽附近的雲霧狀天體。彗星大部分都比較暗弱,明亮到能用肉眼看到的比較稀少。

  當地時間7月12日,馬爾他Bahar ic-Caghaq村,當地夜空中可觀測到NEOWISE彗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天文愛好者拍下了編號為C/2020 F3彗星的身姿。從照片可以看到,這顆彗星的「頭部」很清晰,彗尾比較長、也比較明顯,大致呈現黃白色。

  「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有兩條彗尾,一條是等離子態彗尾,筆直地背向太陽,另一條則是灰塵彗尾,由於慣性略有偏移。」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科普主管袁鳳芳介紹。

  她介紹,7月22日,這顆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約為1.03億公裡。到7月25日夜幕降臨時,這顆彗星將出現在西北偏西30度的地平線上。

  「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非常明亮,尤其對北半球來講,很久沒有看到如此明亮的彗星。這也是它受關注的原因之一。」朱進稱,7月下旬的觀測條件會更好一些。

  彗星的結構如何?

  一般來說,彗星由彗頭和彗尾兩部分組成。彗頭又一般包括彗核和彗發,彗核是彗星最中心、最主要的部分。

  朱進說,跟小行星比起來,一般來說,彗核個頭不大,有的直徑可能只有幾百米。從觀測角度說,人在地球上遠遠看過去,彗核是一個亮點。有了彗發,彗星會顯得比一個「星點」胖一些。

  「現在天文領域有很多搜尋小行星的項目,不少彗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的。」他說,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是由NEOWISE衛星發現,因此也叫NEOWISE彗星。

  它們大致有哪些類型?

  關於彗星的起源,朱進介紹,有一種說法是在太陽系外圍有一個很大的彗星區,叫奧爾特雲,「裡面有特別多的彗星,但幾乎都離太陽很遠。」

  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拋物線、雙曲線。朱進介紹,目前認為,軌道運行周期小於200年的一般叫周期彗星,大於200年的,一般稱作非周期彗星。

  朱進舉例道,哈雷彗星就是一顆周期彗星,它的周期是76年。

  因為名字裡都帶著一個「星」字,偶爾會有人把彗星和流星混淆,但二者並不是一回事。朱進解釋,彗星出現的話,一般在很長時間內都能看到;至於流星,是因為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會發光,基本是「一閃即逝」。

  彗星自己不發光?

  有趣的是,雖然照片中的彗星基本都是「亮閃閃」的,但彗星自己並不發光。

  據介紹,彗星在接近太陽時,受太陽輻射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影響,有塵埃噴發出來。這些塵埃會反射太陽光。

  朱進說,古代科技水平落後,當古人看見這麼大、這麼亮的彗星出現在天際時,往往難以理解,才會產生一系列迷信說法。如今以科學的觀點看,古代那些迷信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觀測和肉眼可見是兩個概念,通過望遠鏡、探測器等,人類能觀測的彗星要比肉眼可見的彗星數量多得多。有少數彗星能被肉眼看到,並不稀奇。」朱進稱。

相關焦點

  • 「大彗星來了」上熱搜!專家:不會撞地球,最近相距有1億公裡
    日前,「大彗星來了」登上熱搜。媒體報導稱,一顆編號為C/2020 F3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據悉,7月下旬其觀測條件會變得更好。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非常明亮」是該彗星受關注的原因之一。這樣肉眼可見的明亮大彗星,大概平均十年會有一次。這顆彗星何時觀測條件更好?
  • 大彗星來了:NEOWISE彗星划過金山嶺長城
    近日,「大彗星來了」登上熱搜。媒體報導稱,一顆編號為C/2020 F3(也叫NEOWISE彗星)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這是本世紀以來,北半球出現的最明亮彗星,也是罕見的肉眼可觀測彗星,7月下旬其觀測條件會變得更好。7月19日晚,河北承德攝影師在金山嶺長城上拍攝到了這顆彗星。
  • 張雨劍口碑最好的三部劇,新劇《彗星來的那一夜2》未播先熱
    演員張雨劍可以說是被演戲耽誤的綜藝大咖,此前參加節目《密室大逃脫》淡定撿眼鏡的一幕讓觀眾爆笑不已,近日在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裡的笑點又升級了,沒想到表面高冷的張雨劍性格如此幽默耿直,實在太圈粉了,其實近幾年張雨劍的作品口碑也不錯,其中口碑最好的四部劇,你看過嗎?
  • 大彗星來了
    在7月的北半球,你很有可能抬頭看到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的官方名稱為C/2020 F3,在3月份首次接近太陽時被美國宇航局的NEOWISE衛星發現,因此也起名為#NEOWISE彗星,這是今年第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整個7月NEOWISE彗星預計都會肉眼可見。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彗星打開了平行世界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電影,豆瓣和騰訊視頻的評分都非常高。該片大概講的是八個好友在彗星來的那夜聚會,在磁場產生了很多個平行空間,同時,平行時空引用了薛丁格貓。大概就是人性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以後的每個樣子。結局可以有無限的討論。
  • 彗星來了!
    天文專家介紹,兩顆非周期彗星將分別於本月4日和31日過近日點。如果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嘗試關注,藉助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有望在近日點前後一睹這兩位「天外來客」的風採。 在4日過近日點的這顆非周期彗星,其編號為C/2017 T2。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從今年初開始,這顆彗星就引起了天文愛好者的關注。當時,它的亮度在9等左右,原本預計其亮度會越來越高,但現在看來,即使在經過近日點時,它的亮度也很難超過7等。
  • 彗星來的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周前,一顆號稱「6800年一遇」的世紀大彗星——新智彗星火遍網絡,無數網友被網絡上流傳著的彗星「美照」所震撼,但有更多人卻提出了質疑:為什麼我沒有看見天上這個大傢伙?很多人參照「追星攻略」早早起來,望向窗外指定的方向,但看到的卻只是一片漆黑。
  • 相干性——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又名《相干性》。小成本科幻片。科幻的內核是量子物理現象的其中一種解釋:平行宇宙。     從量子層面說,某個事件,或說變量,在沒有被測量之前,是各種可能性的疊加,量子既在這兒又在那兒,所以有了著名的「薛丁格的貓」,在你沒有打開門觀察它之前,它處於又死又活的疊加狀態,直到你觀察它時,才知道它是死是活。
  • 《彗星來的那一夜》定檔2.13 情人節前夕甜蘇來襲
    電視劇《搜彗星來的那一夜彗星來的那一夜》改編自小說《不可能的世界》,講述的是,男主大明星程浩由於一場車禍來到另一平行時空,遇到女主記者林小小,兩人從相識到相愛的甜蜜愛情故事。《搜彗星來的那一夜彗星來的那一夜》打破傳統青春偶像套路,沒有狗血劇情,沒有心機女二。
  • 新智彗星未來會撞上地球嗎?解答彗星的常見問題
    那麼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是什麼讓新智彗星如此獨特。什麼是新智彗星新智彗星的英文名為NEOWISE,它是在2020年3月27日被NEOWISE望遠鏡發現的,因此它的編號為C/2020 F3。彗星通常被稱為「宇宙雪球」,是由冰、巖石和塵埃組成的冰冷的巖石物體。
  • 細說彗星的命名規則的結構,了解彗星這種迷人的天體
    彗星這種迷人又有點詭異的東西,為什麼質量如此之小的它們卻又如此重要呢?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彗星。首先我們來講一講彗星的命名規則,小行星的發現者擁有命名權,而彗星的命名規則更直接,發現則的名字直接被用到了彗星身上,除了哈雷彗星和恩克彗星。一開始是約定俗成的,後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就有了明確的命名規則,以最早堵路發展著名字命名,最多可以由三個人姓氏來命名,以受到報告的先後順序。
  • 久違了,大彗星
    昨晚拍攝到的帶著綠色彗核的彗星泉州網7月22日訊 (記者 陳起拓)21日晚上9時許,記者在泉州市區東海大街拍到NEOWISE彗星(也稱C/2000 F3彗星,中文名「新智彗星」)的身影,只見它帶著一個綠色的彗核,右上方拖著一條「尾巴」。
  • 5月中下旬,可以看見ATLAS彗星划過天空,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
    追「星」族和宇宙級網紅「明星」見面的機會來了!深圳商報記者從深圳市天文臺獲悉,一顆名為「C/2019 Y4 ATLAS」的彗星在過去兩個月內亮度爆發式增強,有可能超過太陽亮度,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5月中下旬,我們將可以看見ATLAS彗星划過天空,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甚至可以整夜看到這顆彗星。
  • 帷幕即將落在新彗星彗星上
    大約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出現在北半球天空中最亮的彗星即將結束以裸眼物體的形式運行。 3月27日,天文學家在NEOWISE任務期間發現了NEOWISE彗星(又名C / 2020 F3),該任務使用NASA的廣域紅外勘測瀏覽器(WISE)太空望遠鏡尋找小行星和彗星等近地天體。彗星在7月3日最接近太陽(當時稱為近日點)。
  • 百年來最亮彗星將登場 回顧人類認識彗星曆程
    但是每隔四五年或十幾年,在天空中突然出現一顆亮的大彗星,由於它越來越大的奇特外貌,在從前科學還不發達的時候,往往引起人們驚慌和恐懼的感覺,因而在過去,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有人把彗星的出現看成是不吉祥的預兆。例如公元前44年,天空中出現了一顆彗星,當年古羅馬的大獨裁者愷撒被暗殺。公元66年,耶路撒冷城的上空出現了彗星,不久這個城市被毀,當時人們便以為這是彗星預示的結果。
  • 2018年不可錯過的4顆短周期彗星觀測指南!了解短周期彗星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簡單了解了彗星。宇宙中彗星的數量極大,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00多顆,截至2014年末,太陽系內擁有永久編號的周期彗星共有314顆。彗星的軌道與行星的軌道很不相同,它們是極扁的橢圓,有些軌道甚至是拋物線或雙曲線。
  • 「羅塞塔」為什麼要去探彗星?
    圖片來源:ESA北京時間2014年8月6日17時06分,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探測器進入了環繞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以下簡稱「楚-格」彗星)的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環繞彗星運行的探測器,「羅塞塔」在twitter上甚至躍升熱門話題榜首位。耗資10億歐元的「羅塞塔」為什麼這麼火爆?因為它有可能幫助我們回答老祖先們一直在念叨的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從哪裡來?」
  • 與你擦身而過的那些彗星丨NEOWISE彗星下次再來要數千年後,別錯過!
    目前,隨著NEOWISE彗星慢慢遠離太陽,相對地球的位置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接下來到7月底,它已往北天移動,南京地區觀測時間漸變為日落後,如果天氣晴好可別錯過。如此亮度的NEOWISE彗星出現在夜空,有多稀奇呢?一句話,它的亮度吊打1986年的哈雷彗星。那麼,為什麼哈雷彗星如此有名?還有哪些亮彗星走過夜空,你錯過了嗎?
  • 肉眼可見,年輕人的第一顆大彗星來啦!
    本月,C/2020 F3(NEOWISE彗星)將在日出前半小時從東北方升起,直到7月22日,這顆大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為1.03億公裡。
  • 下一顆大彗星何時出現?
    圖片來自Jerry Lodrigussi已經許可使用首先,我們要如何定義大彗星這個概念呢?這並沒有官方定論。大彗星這個標籤,是彗星的亮度,壽命和橫跨天空的寬度綜合決定的。這篇文章就是來解釋南北半球的大彗星以及它們的頻率等相關問題。在我們看來,大彗星的明亮度可以和金星相媲美(-3至-4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