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鹿角上的彩帶》是一部帶有個人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作者芭拉傑依——中國使鹿鄂溫克族最後一位薩滿的女兒,今年74歲,以親身經歷記錄了自己民族已經逐漸消失的文化。這是一位使鹿鄂溫克老人的生命書寫,更是一個北方狩獵民族的古老記憶。
本書以鄂溫克少女達沙和年輕獵人帕什卡的愛情為主線,向讀者展示了1900-1950年代在中國北方的森林中使鹿鄂溫克部族的歷史沿襲及狩獵生活。在小說中,鄂溫克少女達沙在父母和哥哥離開營地,獨自帶著弟弟和妹妹在寒冬中的營地中放養馴鹿,年輕的獵人帕什卡穿越風雪為她送來象徵著真摯情感的彩帶。兩人的愛情幾經波折,終於走到一起,孕育了自己的孩子,帕什卡因病去世後,達沙獨自撫養孩子長大,成長為森林新一代的獵人。
作為親歷者,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讀者展示了鄂溫克族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上鮮為人知的細節,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是研究中國使鹿鄂溫克人的重要素材。
《馴鹿角上的彩帶》一書是一個使鹿鄂溫克老人的「生命之書」,是一部關於中國使鹿鄂溫克人歷史沿襲、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小百科全書,記載了一個北方狩獵民族的古老記憶。
中國鄂溫克族使鹿部落屬於搶救性資源,是中國僅存的馴養馴鹿的部落,也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原型部落,目前僅有幾百人。本書作者芭拉傑依一家三代親歷了鄂溫克使鹿部落走向城市文明的進程,以他們家族故事為主題的紀錄片《神鹿啊神鹿》《犴達罕》《雨果的假期》等多次榮膺國內外大獎,在山林和城市間搖擺的生活動人心弦。本書中使鹿部落在山林中樸實、誠摯、自由、勇敢、有擔當的青少年生活已經成為時代的背影,本次為首次原汁原味的書寫,尤其珍貴,對當下的青少年成長具有獨特的參照價值。
這是中國的「荒野獵人」,是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賽德克·巴萊」,是一條真實的記憶之河。這也是一部關於中國使鹿鄂溫克人歷史沿襲、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小百科全書。最後一位薩滿和最後一頭神鹿已經消逝,我們只能藉由此書聽到來自那片靜謐山林的呼喚--那樣的地方,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安靜,茂密,神聖,遠在都市與當下生活之外。我們都有那種時刻:離開現在,回到自身,「我還是想和我的馴鹿在一起」。
作者簡介:芭拉傑依,原名巴拉傑依,鄂溫克族,1942年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滿歸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深處的馴鹿營地,父親依那·劍奇,母親妞拉(中國使鹿鄂溫克族最後一位薩滿)。1964年丈夫去世後,獨自撫養子女四人,其中女兒柳芭和兒子維加皆是在國際和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鄂溫克題材畫家。曾經擔任過護林員、衛生員,1986年上山飼養馴鹿,直至2012年患病下山,開始搜集整理創作鄂溫克族傳統手工藝品,並以回憶錄的形式還原整理中國使鹿鄂溫克族的民族記憶。
《紀實春秋》每天7點、21點在【AM747】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