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立冬就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很多盆友都很好奇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其實立冬節氣離我們也不遠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天氣都變得
原標題: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立冬就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很多盆友都很好奇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其實立冬節氣離我們也不遠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天氣都變得比較冷,而且天黑的也很早,儘管如此,立冬還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一個節氣。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立冬是農曆幾月幾日?立冬是什麼時間?大家可以和百思特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哦~
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
2020年11月7日,07:13:46,星期六,農曆九月廿二
立冬節又叫「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
立冬節氣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古人十分看重四個帶有「立」字的節氣,立冬節氣是冬季之首,在古代,皇帝會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現在雖然沒有以前講究,但是立冬節氣依然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節日。
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後氣溫下降變化明顯隨著冷空氣的加強,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人們,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5℃。
立冬後偏北風多、風力加強
作為早已入冬的西北、華北、東北等地,此時的大風、降溫可以說是習以為常。
立冬後南北兩方、溫差拉大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溫差更加拉大。
立冬後易有霜霧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出現初霜。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其確定的依據是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左河水《立冬》詩云:「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遍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作冬藏。」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冬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中國北方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中國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中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中國南部則是種麥的 時期。另外,立冬後空氣一般漸趨乾燥,土壤含水較少,中國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
我國古代將立冬節氣分為3個5天,並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立冬節氣的習俗
暖爐會
霜降後寒氣已重,因此各地開爐日期,一般常在農曆十月初。《荊楚歲時記》載:「廬山白鹿洞,遊士輻湊,每冬寒醵金市烏薪為禦寒之備,號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為暖爐會。」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燒暖炕,設圍爐,稱之為開爐節,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爐。暖爐多用不灰利一種耐燃燒的礦物)砌築,該物比礬石更白,輕暖堅固,後來則用薄鐵做暖爐。《歲時雜記》稱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爐中烤大塊的肉,圍著火爐,邊飲邊吃,稱之為「暖爐」。《禮記·月令》記述十月有暖爐會。江蘇崑山、安徽太平、湖北鍾祥等地,也在月初開始用火禦寒,期間有賣糕餅供食或者飲酒舉行暖爐會的。
煎香草
香草為芳草中的一種,用衣袖在草上揮動.便會芳香襲人,可縫製成香囊佩戴。焚燒香草可闢瘟疫、』祛風瘴以及驅除房屋中的穢氣;佩戴香囊則可解鬱悶;熬湯沐浴可以祛風寒;搽在發間可以闢穢汙;以水酒煎制塗於面部,能夠祛黑斑,滋養容顏。蘭慧一類的植物也屬於香草,都是味辛之物,具發散上達之氣,足以闢除穢惡,潤肌肉,散滯結。
戰國時,楚地民間常用香草。《楚辭》中辛夷、蘭慈、杜衡、揭車、薛荔、江離、胡繩、芳芷等,都指香草,不但可縫製佩戴或煎湯沐浴,也可用以供奉神靈並熬製藥膏。用金銀花煮湯沐浴,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去除一切風溼、惡瘡。菊花則能祛風解熱,去溼痺,清頭目。《熙朝樂事》載:「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謂之掃疥。」
採桑葉
桑葉性苦,甘寒,能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以老而經箱的為佳,取其氣足力厚的特點。此時已人寒冬,得秋季肅殺之氣,桑葉更能洩降肝膽鬱熱。《廣濟方》稱立冬日採桑葉一百二十片,如遇閏年,則多採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葉煎湯洗眼,能治療各種眼病。其他如(普濟方)(集簡方)都記載有用桑葉治療青盲眼、風眼流淚以及眼紅澀痛的方法。
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熱,屬火,能補元助陽,治療體虛瘦弱,可禦寒益氣,安心止驚,有很強的營養作用。秋冬後的羊肉味道尤為鮮美。我國除了塞外邊睡,如內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開始吃羊肉,到立春為止。如浙江的長興等地,農曆八月就已經設店,宰羊出售。有民諺道:,月初一羊開刀。」一直到過了除夕才停止售賣。沿太湖流域,盛產綿羊。冬令時節,羊肉也是時令之物。《帝京景物略》稱,明朝時,北平在農曆十月,羊開始上市。
羊肉氣味都屬溫性,善於補虛。《本草綱目》曾經把羊肉與人參並列而稱,張仲景用當歸羊肉湯治療虛勞之症。天氣越冷,食用羊肉便越為佳妙。一般有醬羊肉、白羊肉、羊鍵子、羊餃頭、羊肚湯、爆羊蹄等各種做法。而北平正陽樓的烤羊肉和浙西太湖的羊青,尤其膾炙人口。如果到了春天,夭氣已暖,羊容易啃食毒草,就不宜食用了。
修農具
隆冬時節,農事已畢,農家對所有農具都應該趁閒暇時加以檢查,進行整修。如果發現有損壞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來春貽誤農時。《禮記·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農計擱耕事,修來招,具田器」。所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制肥料
各種植物,除了生長於沼澤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養料,以維持生命。在終年無人的山野,樹木特別繁茂旺盛,正是依賴草木自生的枯枝落葉,日積月累,形成肥料。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區或者家中有園圃的,枯枝敗葉,到處都是,正是農家製造堆肥的 時候。
迎冬
封建社會,朝廷會舉行郊外迎冬的儀式,並賞群臣冬衣、撫恤孤寡。
在《呂氏春秋·孟冬》有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是日,皇帝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裡處迎冬。回來後皇帝要大大賞賜,以安社視,而且要撫恤孤寡。
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關於立冬的相關諺語: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指應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閩南)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幹)土(閩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