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有哪些習俗?要怎樣養生?為什麼很多地方天氣還很熱卻立冬了

2021-01-15 歷史百家爭鳴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意味著進入到了2020年最後6個節氣,也意味著到了收官的階段,各行各業都要最後的奮鬥,然後進行調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立冬節氣,一般都在公曆每年的11月7—8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225,立」是建始的意思。「冬」,當然就是每年的最後一個季節冬季,「立冬」即冬季自此開始,現在很多人會受到祝福,立冬快樂,千萬不要驚訝,在現代,立冬只是一個節氣,但是在古代,立冬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之始,在古代都是重要的節日,也有相應的節日活動。

雖說馬上立冬了,但是南方的天氣依然很熱,都在10度以上,這讓很多小夥伴不解,天氣還這麼熱為什麼就立冬了,立冬不應該很冷嗎?按照現代氣象學劃分四季的方法,當5天連續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時,才視為冬季來臨。按照這個標準,只有黃河流域在立冬前後能滿足這一標準,東北早就進入了冬天,南方則還徘徊在10-25℃之間,不用納悶,因為在古代二十四節氣本來就是中原地區人們制定的,而中原地區就是黃河流域,當時是中國的政治中心。

跟其他節氣一樣,立冬也有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唇。」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最初的五天,水開始結冰了,而第二個五天土地也開始凍起來來了,第三個五天則野雞進入水中變成了大蛤,這是古代不懂自然現象的緣故,到了三候的時候,野雞都躲起來了,但是海邊出現了五彩斑斕的大蛤,古人不了解,還以為野雞變成了大蛤,才出現了「三候,雉入大水為唇」的描述,當然這裡的現象還都是以黃河流域為參考的。

立冬的習俗

吃餃子

立冬有哪些習俗呢?其實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在北方,普遍在立冬這天都要吃餃子,古代我國是一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了,要利用立冬這一天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的辛苦,餃子是必備的,除了餃子以外,有條件的把好吃的都做了,雞鴨魚肉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還是為了進補,因為冬天天氣冷,古代醫療條件又不好,不能因為身體虛弱而生病,生病了是很難治好的。

拜冬

現在的立冬只是一個節氣,古代冬天是一個節日,因此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視立冬,尤其是天子,要做天下的表率,到了立冬這一天,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還要賞賜群臣冬衣,不僅僅是立冬,立春、立夏和、立秋都有這樣的儀式,立冬前三日就開始準備,天氣要沐浴齋戒,到了立冬這一天,天子率群臣到京都北郊舉行迎冬儀式,回來後還要賞賜以安社稷,並且要下令全國撫恤孤寡。因為要舉行祭拜禮儀,因此迎冬也被稱為拜冬。

燒香

燒香的習俗並不是全國都有的,而是滿族人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清朝統治者是滿族,因此全國不可避免地受到滿族的影響。

立冬養生之法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冬天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季節,辛苦勞累了三季,進入冬天就應該休養生息,世界上普遍動物都是如此,冬天能否休息好,意味來年是否有足夠的體力去工作。

因此民間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以平穩的度過冬天。

冬天應該少吃鹹的東西,冬天由於天氣太冷,很少出汗,因此容易造成鹽分堆積,對身體不好,冬天最好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正如《四時調攝箋》裡所說:「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當然到了現代,我們已經不在缺乏食物,醫療條件也變好了,但更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要注意不可吃生冷食物,另外一方面也不能補多了,否則會帶來新的問題。

現代社會節奏非常快,每天都要做不完的事情,甚至連過年都不能好好休息,導致很多人都一直在亞健康階段,但自然規律是不好違背的,咱們在紛繁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否可以在冬天能抽時間好好休息一下,讓自己的身體得到放鬆,才能更好的應對工作。

相關焦點

  • 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這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大家對立冬節氣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據了解,古時候有些地方會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來慶賀立冬的到來,而現在立冬節氣也是有著非常多的風俗活動,除此以外,很多學校還會安排學生做立冬手抄報的任務。那麼,立冬手抄報簡單又好看的都有哪些呢?立冬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有哪些?立冬手抄報內容有哪些?
  • 立冬時間如何計算 2016立冬具體時間:11月7日07:47:38
    立冬的簡介(立冬養生指南)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遊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2016年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這是入冬的第一個節氣。冬季天氣寒冷無比,我們應該吃哪些食物進補呢?下面盤點一些立冬必吃的養生食物。
  • 立冬丨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的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在古代民間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地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慶賀。
  • 2020年立冬是幾月幾號幾點具體時間 立冬是什麼意思 什麼習俗(4)
    這句俗語是根據立冬當天的天氣情況來預測冬季的冷暖。意思是說如果立冬當天是晴天,今年的冬天就是暖冬,如果下了雨雪,就是冷冬。 2020年是暖冬還是冷冬?雖然暫無法確定今冬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20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聽聽村裡老輩人是怎樣運用智慧來預測的。
  • 描寫立冬的古詩句大全和立冬的唯美句子 有關立冬的經典古詩詞24首...
    有關立冬的經典古詩詞24首(圖片來源:本地寶 版權歸原著所有)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2017年立冬是11月7日,立冬後天氣變得更加寒冷,植物停止生長,動物進入冬眠狀態。自古農民就很重視立冬這個節氣,也有許多詩人為立冬創作詩詞。你知道哪些詩詞是描寫立冬情景的嗎?》》推薦閱讀:立冬吃什麼補身體立冬吃哪些養生?
  • 2020年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要會「藏」
    立冬時節,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上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是太冷。 晴朗無風之時,還有一種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 天地顯得格外乾淨,呈現出一種簡單、悽涼的美。
  • 立冬是什麼意思 教你7招立冬養生法
    天氣開始慢慢轉涼了,很多的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慢慢的就進入了冬天,那麼,大家對於立冬的了解有多少呢?立冬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怎麼養生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立冬是什麼意思立冬就是我們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就是代表著冬天的開始的意思。
  •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立冬習俗start of winter>吃餃子有俗語說,「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如今,我國許多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創新,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 立冬養生如何養陰斂陽? 中醫專家送七大冬「藏」妙招
    11月8日,便是24節氣的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開始,這對於本身就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患者而言,更是一大考驗。那麼,立冬後養生保健到底該如何「藏」才能養陰斂陽,預防疾病呢?4.適當吃紅肉補陰藏陽立冬後,羊肉湯鍋、蟲草鴨、板慄雞……無疑是人們最推崇的養生方式之一。蔣參認為,在中醫上,冬令進補有一定冬藏的功效。比如,適當吃些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色血肉有情之品,就可以補陰藏陽。但要提醒的是,要適時、適量、適度,把握好「不及」和「太過」的關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來年春季的生發奠定良好的基礎。
  • 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立冬吃什麼食物最好風俗有哪些
    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立冬代表什麼?立冬的習俗有哪些吃餃子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 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
    今天早上太陽很早就出來了,剛好是周末,能夠多睡一會兒,不過老婆還是起來把沙發套拿去清洗,她說天氣預報顯示周末兩天都是大太陽,要把家裡的被子等都要清洗曬一下,這樣睡起來暖和一些,的確是的,立冬天晴好個冬,適合洗被單,曬被子。
  • 今日立冬|冬天來了,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才能安穩度過寒冬!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義。在古代社會是民間 「四時八節」之一, 不僅是冬季的第一個季節, 古時在我國的很多地方 也被當作重要的節日來慶祝~ 立冬後入冬進程加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 2018年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是怎麼來的立冬有什麼含義
    「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降溫後又回暖;「立冬補冬,補嘴空」,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雞鴨魚肉;宜適量多吃羊肉、慄子、大棗等溫熱食品;儘量早睡,不熬夜。什麼是立冬?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
  •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立冬就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很多盆友都很好奇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其實立冬節氣離我們也不遠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天氣都變得
  • 2017年立冬是哪天時間什麼時候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介紹
    2017年已經進入11月,那麼今年的立冬是哪天幾月幾號呢?下面小編介紹下2017年立冬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還有立冬和冬至得區別介紹。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
  •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秋日已立冬
    立冬是個大節氣,為「四立」之一自古以來就受到官方和百姓的重視古代百官會設壇祭祀行「迎冬」禮民間則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向祖靈祭祀,祈求先祖賜福宋代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清代時士大夫拜賀尊長吉祥《立冬》李白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 2018年立冬後天氣會變冷嗎? 立冬氣候特點了解一下
    2018年立冬後天氣會變冷嗎? 立冬氣候特點了解一下時間:2018-10-11 1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冬後天氣會變冷嗎? 立冬氣候特點了解一下 2018年立冬後天氣會變冷嗎?立冬不僅有冷空氣,還可能會出現初霜凍災害性天氣。
  • 2019年立冬和冬至分別是在什麼時候?
    立冬和冬至是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至那天白晝時間最短,代表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那麼,2019年立冬和冬至分別是在什麼時候?一、2019年立冬和冬至分別是在什麼時候?
  • 農村立冬流傳的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是啥意思
    冬天已經不知不覺來臨,再過一兩個月馬上就可以看到銀裝素裹的世界,在農村,冬天對於農民們來說是決定來年是否大豐收的最重要的季節,這是為什麼呢?農村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有關於冬天的又有哪些呢?第一,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含義
    冬季有兩個很重要的節氣,一個是立冬,一個是冬至。一字之差區別可大,立冬一般是在11月,冬至是在12月。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