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立冬是幾月幾號幾點具體時間 立冬是什麼意思 什麼習俗(4)

2020-11-29 海峽網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立冬來了,也許你在的城市,這幾天已經有飛雪輕敲你窗啦~快跟最美「三秋」告個別,迎接今年最後一個季節。

2020年立冬在什麼時候?

今年的立冬時間是在11月7日07:13:46,農曆九月(小)廿二。而去年的立冬則是在農曆十月十二日。從農曆來說,今年因為有閏四月的存在,立冬比去年早了近二十天。

這段時間的持續降溫似乎也在向大家預警,今年極大概率可能要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季了!之前甚至傳出了「2020年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的說法,不過隨後就被氣象專家闢謠了!雖然「60年來最冷冬天」「最強降雪」的說法得到闢謠,不可信,但也不能說明今年冬天就是暖冬。

除了氣象機構的專業預測之後,在農村也流傳著許多預測冬季冷暖的俗語:立冬晴是暖冬、立冬雨是寒冬。這句俗語是根據立冬當天的天氣情況來預測冬季的冷暖。意思是說如果立冬當天是晴天,今年的冬天就是暖冬,如果下了雨雪,就是冷冬。

 

2020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雖然暫無法確定今冬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20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聽聽村裡老輩人是怎樣運用智慧來預測的。

「九月九陰冬溫,九月九晴冬凌」。

莊稼戶都比較關心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的天氣情況。在他們看來,這一天晴雨天氣或將決定整個冬季的冷暖。如果農曆九月初九當天陰雨,則冬天相對比較溫暖;若九月初九天晴,則可能預示冬季寒冷刺骨。

2020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公曆時間為10月25日。這一天的天氣情況,是莊稼戶們都關心的,屆時是晴是雨將作為他們預測冬季冷暖的經驗。

 - 立冬三候 -● ● ●

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

一候丨水始冰

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二候丨地始凍

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三候丨雉入大水為蜃

與「雀入大水為蛤」相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是什麼意思

習慣上,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這一節氣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因此,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確切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是反映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侯: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意思為立冬之後,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算太冷。

立冬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剛好是秋冬季的接力階段,此時的冷空氣帶給我們的天氣感受,在正常年份,已不再是秋風送爽,而是帶有冬天意義上的大風降溫了。但如果氣候偏暖,這種季節的轉換,冷空氣的強勁程度,也有可能來得不是那麼明顯,那麼劇烈。

 

 立冬是表示冬天開始嗎

立冬節氣到來,依中國傳統來講,從這一天開始一年已經正式進入冬天了。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是什麼 立冬是冬至嗎?

很多人把立冬和冬至混在一起了,下面我們就對比下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就因曆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曆曆法,認為冬至過後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後就 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麼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所用的夏曆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 應該矯正,把正確的曆法傳承才對。

 

- 立冬習俗 -● ● ●

丨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丨入補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時序進入冬令,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古人認為天轉寒冷,要補充身體營養。食人參、鹿茸、狗肉、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

丨羊肉爐

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丨餃子

我國北方,人們則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相關焦點

  •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立冬就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很多盆友都很好奇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其實立冬節氣離我們也不遠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天氣都變得
  • 2020年什麼時候幾時立冬 今年立冬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2020年立冬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11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1月7日7時14分將迎來「立冬」節氣。此時節,水始冰,地漸凍,日照短,寒風勁。
  • 2018立冬是幾點幾分幾時幾刻 今年11月7日今天立冬具體時間
    明天就是2018年的立冬了,那麼11月7日立冬節氣是幾點幾分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說下今年立冬的具體時間,順便介紹下立冬是什麼意思,立冬這一天吃什麼。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 2017年立冬是哪天時間什麼時候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介紹
    2017年已經進入11月,那麼今年的立冬是哪天幾月幾號呢?下面小編介紹下2017年立冬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還有立冬和冬至得區別介紹。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
  • 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2018年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是怎麼來的立冬有什麼含義
    11月7日立冬到。「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降溫後又回暖;「立冬補冬,補嘴空」,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雞鴨魚肉;宜適量多吃羊肉、慄子、大棗等溫熱食品;儘量早睡,不熬夜。什麼是立冬?
  • 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節氣有什麼含義?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那麼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節氣有什麼含義?今天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立冬的時間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作為幹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
  • 2019年冬至是哪一天 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是什麼意思
    前段時候立冬了,漸漸感覺到了一絲寒意,冬至的下一個節氣就是立冬,那麼2019年冬至是哪一天呢?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號?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冬至是哪一天2019年冬至是12月22日,也就是農曆冬月二十七,冬至說明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據說今年冬天是暖冬,所以不會很冷。
  • 立冬時間如何計算 2016立冬具體時間:11月7日07:47:38
    立冬時間如何計算 2016立冬具體時間:11月7日07:47:38  立冬在每年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25°。  那麼,2016年立冬是什麼時候?
  • 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最近氣溫比較低,好像快到立冬節氣了,今年立冬節氣是11月8日,農曆的十月十二。那麼立冬是什麼意思呢?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呢?立冬的含義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對「立冬」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
  • 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立冬這個節氣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這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大家對立冬節氣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據了解,古時候有些地方會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來慶賀立冬   原標題: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立冬這個節氣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
  • 2019年立冬和冬至分別是在什麼時候?
    立冬和冬至是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至那天白晝時間最短,代表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那麼,2019年立冬和冬至分別是在什麼時候?一、2019年立冬和冬至分別是在什麼時候?
  • 2019年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吃什麼食物?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但對於節氣所代表的具體意思卻是一知半解。比如11月8日就是2019年的立冬,那你知道這個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應該是什麼食物呢?它和冬至有什麼區別?還不知道的朋友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立冬吃什麼食物最好風俗有哪些
    冬學:冬天夜裡最長,而且又是農閒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立冬代表什麼?立冬的習俗有哪些吃餃子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
  • 立冬是什麼意思 教你7招立冬養生法
    天氣開始慢慢轉涼了,很多的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慢慢的就進入了冬天,那麼,大家對於立冬的了解有多少呢?立冬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怎麼養生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立冬是什麼意思立冬就是我們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就是代表著冬天的開始的意思。
  • 立冬有哪些習俗?要怎樣養生?為什麼很多地方天氣還很熱卻立冬了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意味著進入到了2020年最後6個節氣,也意味著到了收官的階段,各行各業都要最後的奮鬥,然後進行調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立冬節氣,一般都在公曆每年的11月7—8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225,立」是建始的意思。
  • 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古時候的中國人們普遍都是以務農為生,人們根本就不需要外出去買吃的,因為想吃什麼自己家裡種就行了,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我國歷史上持續了數千年的時間,從而奠定了我國現在堅實的農業基礎,這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2020-11-07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
    導讀: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立冬是「萬物冬藏」,也是寒冷季節的開始,立冬之後:1、白天的時間是越來越短,而夜晚的時間越來越長了,形成晝短夜長。2、立冬之後氣溫下降更快了,我們知道霜降節氣的時候地表溫度達到冰點就可以結霜了,而到了立冬之後,俗話說「立冬一日,水冷三分」,也就是說比霜降節氣的冰點溫度還要冷三分,所以立冬之後可以看到局部地面結冰了。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12-22 23: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南北方,冬至普遍都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餃子,在民間傳言,吃餃子於人的耳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