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立冬

2020-11-25 澎湃新聞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立冬

2020-11-07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細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葉半青黃。」

北京時間11月7日7時14分

「立冬」節氣如約而至

此時節

水始冰,地漸凍

日照短,寒風勁

迎冬:拜祖先、備冬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解釋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即是說,此時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蟄伏起來準備冬眠。

在民間,百姓習慣在此時備好冬衣,以防禦接下來的冬寒。此外,還以時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上蒼保佑來年的豐收。據《清嘉錄》記載,到了清代,立冬之日,士大夫在家拜賀長輩尊者,還互相出去拜謁。男女老少都要更換新衣,相互作揖行禮,謂之「拜冬」。

補冬:吃餃子、釀黃酒

民間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秋收冬藏完畢,迎來了冬閒。因此,要在立冬這天以美食進補,犒勞自己的同時抵禦寒意,稱為「補冬」。

有俗語說:「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人們習慣在立冬這天吃餃子。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因為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在南方,人們在立冬愛吃雞鴨魚肉。在潮汕地區,還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時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在紹興,立冬釀黃酒是傳統習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寫冬:初冬的詩意

立冬不僅拉開了冬天的序幕,也勾起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感慨和詩情。

「詩仙」李白對天氣的變化可謂十分敏感,他的「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分享了自己的冬日生活場景,流露出舒適愜意和慵懶自得;而陸遊的「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則是表達了雖然生活困苦,卻能欣然接受的豁達心情。

立冬的獨特美景,也是詩人爭相描寫的主題。陸文圭的「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描繪了秋末冬初的黃花落葉之美;仇遠的「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道出了一幅南國立冬的優美畫面,給人與眾不同之感。

冬天到了

保護好自己

別感冒哦

來源:知河北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立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二十四節氣詳解【科普必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規律,古人們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上古時代以北鬥星的鬥柄指向辰位為穀雨;現行的「定氣法」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於每年公曆4月19日-21日交節。穀雨,顧名思義也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最近氣溫比較低,好像快到立冬節氣了,今年立冬節氣是11月8日,農曆的十月十二。那麼立冬是什麼意思呢?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呢?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古人問天的智慧——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在高速現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與作用,成為日期上的附註。但「二十四節氣」申遺的成功再度喚醒了這一被日漸淡忘的傳統文化。 一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補充曆法,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2020-11-07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四方風甲骨(一片牛肩胛骨),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2016年11月30日,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歷史上,我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 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節氣有什麼含義?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那麼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節氣有什麼含義?今天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立冬的時間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作為幹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
  •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立冬就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很多盆友都很好奇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其實立冬節氣離我們也不遠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天氣都變得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寒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2020-12-21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 「趣味地理」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可以涉及哪些地理考點?
    立冬了,不代表要進入冬季了立冬只是北方大部分地區完成了秋冬轉換立冬離真正的冬天還有多遠?為什麼有的地方進入了冬,有的地方還是秋?節氣和四季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二十四節氣和四季的劃分,小板凳搬好了嗎?2018年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 如何用英文表達中國二十四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雨水、霜降等「二十四節氣」指導著中國的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
  • 成都民俗老畫家:畫二十四節氣 傳遞風俗人情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曆法的國家之一。在沒有「天氣預報」的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響國人,指導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這一消息令著名老成都民俗畫家戴樹良欣喜又欣慰。他通過手繪民俗畫的方式,對二十四節氣進行解讀。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同樣認為,「從科學層面引領示範,是保護二十四節氣的首要工作」。 氣象科學蓬勃發展,現代農業方興未艾,在急速奔湧的新時代,我們與二十四節氣似乎已經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脫鉤」。
  • 《淮南子》與二十四節氣的創立
    《淮南子》二十四節氣圖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的完整、科學記載,出自《淮南子·天文訓》。本文把二十四節氣的創立和依據,簡要介紹給海內外讀者。二十四節氣的科學依據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研製,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早在《尚書·虞書·堯典》中就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 二十四節氣是何人所創,距今有多少年了?
    「二十四節氣」,肯定不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人單獨創立的。最簡單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儘管「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在西漢才見於古籍記載,但最晚在戰國時期,這一系統已全部形成了。進一步說,「二十四節氣」的雛形,要前推至距今6000年以前。
  • 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 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導語:我國是農業大國,因此曆法很多時候是為了服務農業生產而建立的,我們現在熟悉的二十四節氣就是這樣的曆法,它記錄四季輪迴,也反應氣候物候的變化,同時也揭示了農業生產的時間規律。今天我們就走進二十四節氣,看看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下面就有一份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請查收。
  • 2019年立冬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吃什麼食物?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但對於節氣所代表的具體意思卻是一知半解。比如11月8日就是2019年的立冬,那你知道這個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應該是什麼食物呢?它和冬至有什麼區別?還不知道的朋友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二十四節氣之溯源(圖)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這是每一名小學生都會背誦的節氣歌。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勤勞、智慧的華夏兒女在幾千年漫長的歲月裡,從辛勤的勞動和豐收的喜悅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了眾多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這些文化遺產當中,「二十四節氣」堪稱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