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醬紫蛙 科普醬紫蛙
什麼是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又名著色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是使食品賦予色澤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
食用色素按其來源和性質可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兩類。
食用天然色素是來自天然物質(取材於動植物或者微生物代謝產物)、利用一定的加工方法獲得的有機著色劑,如紅曲米、焦糖色、甜菜紅、紫膠紅、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
食用合成色素也稱為食用合成染料,系採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所得到的有機色素,如莧菜紅、檸檬黃、靛藍等。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了允許使用的色素品種、使用範圍及最大使用量,以及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品種。
食用色素的誤區
對於食用色素的使用,有的人可能存在一些誤區。
例如,有人認為天然色素比人工合成色素更安全,其實不然。
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在原料、提取、加工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而有些天然色素還缺乏毒理學資料,因此並不是天然色素就更安全。
允許使用的食用色素,無論天然的還是人工合成的,只要是在規定的範圍內規範合法使用的,就都是安全的。如果超劑量、超範圍使用,或將非食用色素如蘇丹紅等添加到食物中,就可能造成危害。
注意事項
那是不是含有色素的食物就可以隨便吃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因為含有色素的加工食品,如各色糖果、果凍、碳酸飲料等,從營養的角度來講,不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的主要食物,尤其對於各器官功能不完善的兒童,大量長期攝入肯定是會損害健康的,所以應適當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
\歡迎關注小蛙,和我一起「哇哦」/
編輯|于娟 趙若汐
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飲食誤區|食用色素對人體有害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