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瓜子「走進」實驗室 檢出非食用色素、礦物油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新聞閃回: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銷售的散裝彩色瓜子其實是用色素泡製的,此外,還有商販用拋光手段為瓜子「扮靚」。 

  12月13日下午2時許,大潤發超市2樓內散貨乾果區,一排排已經包裝好的各種散貨乾果擺在貨架上,唯獨沒有了綠茶瓜子。記者 王冠楠 攝

 

  記者將這些外表鮮豔的瓜子送到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檢驗。在孫希雲博士的實驗過程中這些瓜子都褪下彩色的外衣。視頻截圖

  推薦詞:彩色瓜子

  詞解提要: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家樂福、樂購、大潤發等沈城多家大型超市。超市內已均無散裝彩色瓜子銷售。

  昨日下午2時許,大潤發超市2樓散貨乾果區,一排排已經包裝好的各種散貨乾果擺在貨架上,唯獨沒有了綠茶瓜子。

  看到一位理貨員正在工作,記者以「回頭客」身份上前詢問,「綠茶瓜子怎麼沒有了,以前買過的。」當理貨員聽到「綠」字時,突然抬頭打量記者,隨後謹慎地表示,「是沒有了,原來賣過。 」

  當記者追問不賣的原因時,她並沒有回答,而是低頭急忙理貨,之後迅速消失在記者視線內。

  此時,一位同樣在選購乾果的顧客看到記者詢問綠茶瓜子時,好心地提醒,「你還買綠茶瓜子?沒看報紙都曝光了麼? 」

  而在瀋陽市鐵西區家樂福金牛店內,也沒有了綠茶瓜子的蹤跡。在樂購超市鐵西店,理貨員表示,曾經銷售過綠茶瓜子,但是現在不賣了,以後是否還會賣並不知情。

  彩色瓜子走進實驗室現原形

  12月13日上午,記者帶著從市場上買來的多種彩色瓜子來到了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實驗室。該學院的孫希雲博士通過實驗為我們揭開了彩色瓜子的秘密。

  在實驗臺上,非食用色素、礦物油成分現出原形。

  實驗一:非食用色素現原形

  看了記者手中的瓜子,孫博士也覺得顏色有些奇怪,「如果純植物泡製,很難會這麼綠,可能是添加了色素。 」

  孫博士介紹,色素分為食用色素和非食用色素,如果商家使用非食用色素將會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先將記者帶來的紅、綠兩色瓜子分別置於兩個小燒杯中,加入清水。 2分鐘後,與記者之前的實驗一樣,清水分別變成了紅色和綠色。而瓜子本身變成灰白色。

  過濾後,將變紅、變綠的濾液分別收集於潔淨的燒杯中備用。

  分別取紅綠色濾液10毫升,加入濃度為0.1g/ml氯化鈉溶液1毫升,混合均勻,放進脫脂棉0.1克,加熱攪拌片刻,取出脫脂棉,用水洗滌。

  此時,兩塊白色脫脂棉分別變成紅色和綠色。

  將已經變色的脫脂棉放入蒸發皿中,加1%濃度的氨水溶液10毫升,加熱數分鐘,取出脫脂棉水洗,兩塊脫脂棉均未褪色。「脫脂棉未褪色,證明溶液中含有非食用色素。 」孫博士解釋稱,非食用色素在氯化鈉溶液中,可使脫脂棉染色,而這種被染色的脫脂棉經氨水溶液洗滌後不會褪色。

  孫博士告訴記者,如果食品中添加了非食用色素或者過量添加食用色素,對於食用者的健康來說都是很大的威脅,「如果食用過多輕則出現腸胃疾病,重則可能引發癌症。 」

  實驗二:礦物油顯形

  那麼又是什麼讓黑瓜子變亮呢?抓起一把油亮的瓜子,孫博士端詳後發現,不少亮瓜子上掛著白色結晶,「正常煮出來的瓜子絕對不會這麼亮,這白色結晶應該就是問題所在。 」

  將一把亮瓜子放入燒杯,用70℃以上的熱水將燒杯填滿,然後用潔淨的牙籤輕輕攪動一分鐘,加入溫度計放置。

  半小時後,溫度計示數為46℃,燒杯中液體表面出現細微的油珠。

  1小時後,溫度計示數10℃,油珠開始聚集在一起。「這結晶體,就是礦物油。」孫博士介紹,由於礦物油的熔點在50℃以上,在高於50℃的水中,它會溶於水,低於50℃以後,會從水中分離,並且由於比重較低,將浮於水面。「其實,用礦物油為黑瓜子拋光,已經是行業中公開的秘密了。 」孫博士說。

  孫博士稱,市民在吃瓜子時,量都比較小,所以很少有人在吃完瓜子後馬上身體就會有反應得病,「很多時候這些有毒物質都是慢慢在人體內積累,讓人防不勝防,而這恰恰是最危險的。」

  孫博士建議市民在購買瓜子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應選購正規企業生產的產品,切不可貪圖便宜在街頭巷尾的小作坊或小攤販處購買散裝產品;二是在商場購買袋裝瓜子時要看清包裝上的產品標籤、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切記要選有『QS』標誌的產品。」

  染色瓜子為啥沒人管?

  昨日,有多位讀者打電話來向本報發表看法。

  讀者胡曉青看到報導後吃了一驚,她說瓜子曾經是自己最喜歡的零食,彩色瓜子也曾經買過,「當時吃,就覺得味不對,可是沒細想。 」

  讀者李平凡表示以後一定不會再買散裝的瓜子,「過去一直認為包裝好的瓜子沒有散裝的實惠,沒想到有這麼嚴重的問題。」「為什麼發現問題的總是媒體,而不是相關的職能部門? 」讀者曲靜表示,彩色瓜子的出現,職能部門要負主要責任。「這種染色瓜子會長期在市場上銷售,難道就沒人管管嗎? 」讀者徐強認為,乾果市場需要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

相關焦點

  • 德芙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超大幅偏高 或損害肝臟
    然而近日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德芙一款巧克力產品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可能會給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損害。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從第三方檢測機構優恪網獲悉,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檢測結果顯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
  • 德芙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超大幅偏高 或損害肝臟等器官
    然而近日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德芙一款巧克力產品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可能會給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損害。  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從第三方檢測機構優恪網獲悉,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檢測結果顯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
  • 法國、荷蘭、德國奶粉被檢出芳香烴礦物油,國外奶粉還能吃嗎?
    3款德國版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①Novalac(寶怡樂)Suglingsmilchnahrung PRE段,批號:A59522 75②Nestlé(雀巢)BEBA OPTIPRO PRE段,批號:91120346AA③Nestlé(雀巢)BEBA OPTIPRO 1段,批號:9098080621其中,雀巢德國版BEBA OPTIPRO
  • 奶粉中檢出礦物油,這是什麼東西?還能放心吃奶粉嗎?
    礦物油既有工業用途,如用於汽油、柴油等;也有在食品中應用的,食品中最常見的就是石蠟。除此之外,生活中很多化妝品都有礦物油,比如各種保溼油、卸妝油、護膚品等,其實都有礦物油,礦物油在藥品中也有很多應用。02奶粉中為何會有礦物油?
  • ...小藍罐、小蜜媞檢出影響女性生育能力的違禁成分;7款含有礦物油
    而凡士林、Carmex小蜜媞 、曼秀雷敦、科顏氏、LUCAS盧卡氏、Blistex碧唇、依泉等7款檢出一定量飽和烴礦物油MOSH。Carmex、Blistex國內進口及海淘兩種版本均檢出苯酚有海外研究指出,每日塗抹潤唇膏2次,一年可能吞食約4 支潤唇膏。因此,潤唇膏採用的成分是否安全可靠非常重要。
  • 較真丨嬰幼兒奶粉中檢出礦物油,媽媽們該怎麼辦?
    雖然報導中強調了「這些奶粉中芳香烴礦物油的含量暫不會引發任何急性疾病症狀」,但對奶粉早已杯弓蛇影的媽媽們還是在擔心:奶粉中為什麼會有礦物油?它對寶寶有什麼樣的危害?我買的奶粉中有礦物油嗎?幾乎所有食品都有礦物油的存在「礦物油」是一種脂溶性的物質,根據分子結構特徵可以分為「飽和烷烴礦物油」和「芳香烴礦物油」,根據粘度又可以風味高、低、中粘度的礦物油。礦物油作為一種「化學成分」,對於人體來說,攝入量大了總是難免有毒性。整體上說,礦物油的分子越大、粘度越高,毒性就越小。
  • 測45款潤唇膏8成查出礦物油物質,家裡有的趁早扔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有研究指出,如果每天塗抹2次唇膏,你一年可能會吃掉約4支唇膏。所以說,唇膏採用的成分是否安全可靠很重要。  如果按照本次報告檢出,MOSH混合物含量最高的樣本49.7%計算,使用樣本1年就可能攝入10.3克MOSH混合物,這數據真是嚇到我的小心肝,吃進去辣麼多,肝臟每天給我排毒可要累壞。
  • 食品含有礦物油:安全性風險尚未形成統一認識—新聞—科學網
    回放:近日,據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站優恪網顯示,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
  • 45款潤唇膏大橫評:你以為的護唇,其實在吃有害礦物油
    礦物油可以在皮膚上形成薄膜鎖住水分,保溼滋潤,所以允許添加在護膚品和化妝品中,也常用來製作潤唇膏。潤唇膏的礦物油主要是礦脂、礦油、石蠟等。存在風險的是,其中可能含有的礦物油碳氫化合物可以被腸胃吸收,甚至有致癌的風險,其中包括MOSH(礦物油飽和碳氫化合物,碳分子C10-C50)和MOAH(礦物油芳香碳氫化合物,碳分子C10-C50)。
  • 德國公益組織奶粉中檢測出芳香烴礦物油殘留物的專家解讀
    針對礦物油的動物毒性評估顯示,飽和烴礦物油毒性主要體現在其具有生物蓄積性,而芳香烴礦物油可能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碳數大於C16的飽和烴礦物油能夠在腸繫膜淋巴結和肝部蓄積,並可形成肉芽腫;而含有芳香烴礦物油可致突變,特別是包含多於三個苯環的多環芳烴類礦物油具有致癌性(如皮膚上皮腫瘤)。因此,相對於飽和烴礦物油,芳香烴礦物油對人群的健康影響更加受到關注。
  • 奶粉中「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風險有多大?來看歐盟和中國最新...
    之前,笨爸爸曾對這份檢測報告進行過解讀(《雀巢、諾優能、herobaby等多款國外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慌嗎?》)。 總體上,笨爸爸認為,由於芳香烴礦物油目前對人體的危害尚無法評估,檢出值也較低,並不值得特別的恐慌。 不過,後來笨爸爸又陸陸續續接到寶媽們對這個問題的詢問。所以,就再來追蹤一下這個事情的最新進展。
  • 德芙回應礦物油含量偏高或危害肝臟指責:中國尚無規範指標
    近日,某檢測機構發布一篇約5800字的報告稱,美國瑪氏食品旗下的德芙品牌巧克力中,有一款產品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並稱礦物油可能對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危害。而德芙則因礦物油問題得到了最低的「警示」評級。   前述檢測機構稱,其檢測的產品是其於2016年12月採購的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該機構自稱,他們的實驗室在這款德芙產品中檢出了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其中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即「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
  • 「走進實驗室」——彩色的蝙蝠,沒見過吧?
    「走進實驗室」——彩色的蝙蝠,沒見過吧?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21 為了深入了解蝙蝠,記者走進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採訪到與蝙蝠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張禮標研究員。
  • 食品中有礦物油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礦物油產生於石油原油的物理分離和化學轉化以及煤、天然氣或生物質液化等過程,日常我們接觸到的柴油、潤滑油、發動機油、變壓器油都屬於礦物油產品。礦物油主要分為飽和烴類礦物油(MOSH)和芳香烴類礦物油(MOAH)兩類。 食品中為什麼會有礦物油? 把石油和食品聯繫在一起,在很多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 讓雀巢、諾優能中招的礦物油,究竟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大危害?
    近段時間來,一則「雀巢、諾優能等8款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的舊新聞又被炒得火熱,多家媒體轉載稱「礦物油超標恐致癌」,並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在各大社交平臺引起瘋轉,引發公眾恐慌。說到「芳香烴礦物油」,可能大家會覺得比較陌生,它究竟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大危害?接下來一分鐘為你解讀:8款國外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事件真相。
  • 礦物油
    依據習慣,把通過物理蒸餾方法從石油中提煉出的基礎油稱為礦物油。    礦物油加工流程是在原油提煉過程中,在分餾出有用的輕物質後,殘留的塔底油再經提煉而成(稱為老三套(溶劑精製、酮苯脫蠟、白土補充精製))。其主要兩個步驟是溶劑精製去除芳烴等非理想組分和溶劑脫蠟以保證基礎油的低溫流動性。
  • 飲食誤區|食用色素對人體有害嗎?
    原創 醬紫蛙 科普醬紫蛙 什麼是食用色素食用色素,又名著色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是使食品賦予色澤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食用色素按其來源和性質可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兩類。 食用色素的誤區對於食用色素的使用,有的人可能存在一些誤區。例如,有人認為天然色素比人工合成色素更安全,其實不然。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在原料、提取、加工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而有些天然色素還缺乏毒理學資料,因此並不是天然色素就更安全。
  • 讓老乾媽、海天中招的礦物油,究竟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大危害?
    近幾日,一則「老乾媽、海天等品牌油辣椒礦物油超標」的舊新聞又被炒的火熱;說到礦物油,可能大家都比較陌生,礦物油到底是什麼?從哪裡來?對身體究竟有何危害?礦物油為何物?說到礦物油,它其實是動植物油以外所有油的統稱,主要是石油的一種分餾產品。礦物油的用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主要是工業用途,比如說汽油和柴油;另一種主要應用於食品工業,比如說石蠟(分為工業級、食品級和包裝級)。食品當中的礦物油是從哪裡來的?
  • 食用色素吃多了,會致癌嗎?
    食用色素是什麼食用色素又稱為食品著色劑,使食品著色,改善食物色澤的食品添加劑。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天然色素及人工食用色素。食用色素必須經過審慎評估,訂定適當的使用規範,確保產品在規定的使用劑量內,不會危害健康,才能夠被允許使用。
  • 礦物油是什麼 礦物油主要用途
    礦物油這個詞在我們日常方方面面都應用到了,但很少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礦物油是什麼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礦物油是什麼  礦物油通常是指經過石油所得精煉液態烴的混合物,主要為飽和的環烷烴與鏈烷烴混合物,包括輕質、重質燃料油、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