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中「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風險有多大?來看歐盟和中國最新...

2020-12-03 騰訊網

2019年10月24日,德國一家非政府組織foodwatch發布了一份奶粉的檢測報告,指出在其檢測的16款嬰幼兒奶粉中,有8款檢出了可能存在致癌風險的物質——芳香烴礦物油。

(來源:foodwatch官網)

這份檢測報告在國內也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甚至恐慌。之前,笨爸爸曾對這份檢測報告進行過解讀(《雀巢、諾優能、herobaby等多款國外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慌嗎?》)。

總體上,笨爸爸認為,由於芳香烴礦物油目前對人體的危害尚無法評估,檢出值也較低,並不值得特別的恐慌。

不過,後來笨爸爸又陸陸續續接到寶媽們對這個問題的詢問。所以,就再來追蹤一下這個事情的最新進展。

這個最新進展,包括了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對這次檢測結果的最新評估報告,同時,笨爸爸也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中國奶粉中的芳香烴礦物油風險的評估報告。

中國奶粉的情況,估計很多寶媽更關心。

1、檢測結果是否準確?

此前,根據foodwatch發布的檢測數據,購買於歐洲市場的16款奶粉中,有8款檢出了芳香烴礦物油(MOAH),含量在0.5~3mg/kg之間,最高的是雀巢德國版BEBA OPTIPRO PRE段。

這8款產品分別是:

1、Novalac(寶怡樂)S uglingsmilchnahrung PRE段(德國)

2、Nestlé(雀巢)BEBA OPTIPRO PRE段(德國)

3、Nestlé(雀巢)BEBA OPTIPRO 1段(德國)

4、Neolac(悠藍)Biologisch 1段(荷蘭)

5、Hero Baby(美素/天賦力)nutrasense hypo-allergeen 1段(荷蘭)

6、Nutrilon(諾優能)Dieetvoeding bij koemelkallergie 1段(荷蘭)

7、Nestlé(雀巢)Nidal 1段(法國)

8、Danone Gallia(達能佳麗雅)無乳糖配方3段(法國)

(來源:foodwatch官網)

不過,歐洲食品安全局2019年11月21日發布的《芳香烴礦物油 (MOAH)汙染嬰幼兒配方奶粉可能對公眾健康造成的風險快速評估》報告中卻指出,目前還沒有辦法確認foodwatch這一檢測結果的準確程度。

(來源:歐洲食品安全局官網)

礦物油是一類結構複雜的化合物,主要包含飽和烴礦物油(MOSH)和芳香烴礦物油(MOAH),現在最值得關注的是MOAH,並且是MOAH亞組分中3~7個苯環的多環芳烴化合物(3~7 PAC),這才是MOAH可能引起人體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核心部分。

按照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關於MOAH的檢測規範,可以分別檢測食品中MOSH和MOAH的含量,但需要額外的樣品製備來進一步分析MOAH的亞組分,避免其他幹擾導致結果偏高。或者需要通過氣相色譜-質譜法或二維氣相色譜法來進一步細分 MOAH和MOSH的亞組分。

也就說,需要通過顯示MOAH峰值數據的色譜圖,才能夠判斷奶粉裡的MOAH是不是存在可能引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3-7PAC。僅僅是檢測出MOAH的數據,無法確定3-7PAC的含量有多少。

(歐洲食品安全局報告)

然而,歐洲食品安全局表示,他們並沒有收到Foodwatch在這次奶粉檢測中的色譜數據。

對此,Foodwatch回應說,由於其與檢測機構籤署了保密協議,所以相關的色譜數據及檢測機構名稱無法公開,但會儘量聯繫機構嘗試以保密的方式向歐洲食品安全局提供色譜數據。

與此同時,食品安全局的報告中也提到,在事件之後,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和食品安全辦公室,收到了雀巢公司對同一批次奶粉的自檢報告和外部實驗室的檢測報告,按照認證認可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顯示MOAH為未檢出(小於0.05mg/kg)。

在荷蘭,諾優能的母公司紐迪希亞也對同一批次產品進行了檢測,同樣顯示MOAH未檢出。

對此,歐洲食品安全局認為,這些差異可能是由於同一批次產品的可變性或分析方法不同的問題造成的。

也就是說,同一個產品,就算是同一批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檢測結果會不一樣;不同批次的產品,檢測結果也會不一樣。忽高忽低,一會有,一會沒有,都是可能的。

由於Foodwatch和這些企業都沒有把原始檢測數據報告提交給食品安全局,所以,食品安全局也無法準確判斷結果是對還是錯。

在此之前,Foodwatch還敦促那些被檢出含有MOAH的企業下架、召回產品,但到目前為止,這件事情並沒有發生,而且,笨爸爸估計,就算是EFSA有最新的評估結果出來,也不會出現下架和召回的情況。

2、吃了就會致癌嗎?

在這一次的快速評估報告中,EFSA延續了2012年以來的觀點和結論:即使是攝入了芳香烴礦物油(3-7PAC),也仍然無法確定攝入多少量就會引起基因毒性和致癌。因為,目前關於這方面的毒理學研究數據很匱乏。

雖然3-7PAC在動物(小白鼠)的經皮試驗(塗抹在皮膚上然後被吸收)中,發現了可誘發性突變,也就是基因毒性和致癌,但並沒有經口實驗(通過口服途徑被吸收)的數據,更沒有人體的毒理數據。

因此,人體到底攝入多少3-7PAC會出現危害?不知道。「在缺乏相關劑量-響應數據的情況下,不可能描述該危害。」報告裡說。

而且,「即使有足夠的信息來排除食品中存在的3-7 PAC,對可能的非腫瘤性危害進行定性也是不可行的。」

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礦物油的粘度越大,風險也更大。2012年,國際食品添加劑委員會提出高粘度礦物油的每天每公斤體重安全攝入量(ADI)是0-20mg/kg bw,但後來已撤回這一建議。

歐洲食品安全局也曾提出高粘度礦物油和中粘度礦物油的適宜攝入量(ADI)為12mg/kg bw,但這一ADI無法簡單套用到MOAH上。

在這一次的評估報告中,雖然EFSA無法對所有檢測樣本的準確度做出判斷,但由於著急回應公眾關切,仍選擇了目前已經公開的關於奶粉中MOAH檢測的數據(包括Foodwatch、歐洲專業營養機構以及歐盟成員國數據),進行了嬰幼兒MOAH暴露水平的估算。

估算結果顯示 ,歐洲嬰兒在奶粉中MOAH暴露水平的平均值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8~44.6 g;高水平暴露值(P95)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7~78.8 g。

(歐洲食品安全局報告節選)

這個暴露(攝入)水平意味著風險有多大?不知道,不確定。但出於更為謹小慎微的考慮,EFSA認為,「考慮到MOAH中可能存在3-7個PAC,估計嬰幼兒接觸的PAC對健康有影響。」

估計、可能,但說不清,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3、中國奶粉的情況怎麼樣?

在Foodwatch發布這個奶粉芳香烴礦物油檢測報告之後,許多寶媽也焦慮地問:連發達國家的奶粉都這樣,那中國的是不是更嚴重呀?

上面也說過了,由於多大劑量會造成危害沒有依據,因此在全球的奶粉,甚至食品標準中,對此都沒有限量標準,日常也不會進行抽檢。

但中國有沒有相關的檢測和監控數據呢?有。

笨爸爸找來了發表於《生物醫學與環境科學》雜誌2019年2月刊上的一份報告——《嬰幼兒MOAH和MOSH的風險評估》,這份報告由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廣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共同完成,這是國家重點研究開發計劃資助的報告。

(來源:《生物醫學與環境科學》官網)

這份完成於2018年的報告顯示,技術中心對中國市場銷售的230款嬰幼兒食品,其中包括115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樣本,76款嬰幼兒輔食樣品和39款飲用水樣品進行了檢測。共涉及12個國內品牌和15個進口品牌。

通過準確度高的氣相色譜法檢測,檢測結果顯示:

1、42款1段奶粉(0-6個月)中,有10款檢出了MOAH,平均含量1.23mg/kg,含量最高的一款達到6.65mg/kg。

2、38款2段奶粉(7-12個月)中,有17款檢出了MOAH,平均含量1.34mg/kg,含量最高的一款達到了17.35mg/kg。

3、35款3段奶粉)(13-36個月)中,有9款檢出了MOAH,平均含量0.86mg/kg,最高一款為2.27 mg/kg。

4、17款麵條中,有5款檢出了MOAH,平均含量0.65 mg/kg,最高一款為1.25 mg/kg。

5、19款米粉、17款罐裝輔食、23款餅乾,均未檢出MOAH(低於檢出限0.5mg/kg)。也未檢出MOSH(低於檢出限1 mg/kg)。

(《嬰幼兒MOAH和MOSH的風險評估》節選)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在0-3歲中國寶寶的食品中,特別是0-1歲寶寶食品中(不包括母乳),奶粉是MOAH主要的攝入來源,還有一小部分是麵條。其中,1段和2段奶粉中的MOAH含量比3段奶粉的要高。

從這個數據來看,對比德國Foodwatch公布的歐洲8款奶粉的檢出量,在平均值上,foodwatch的平均檢出量(1.36mg/kg)比中國的略高,但從最大值來比較,foodwatch的最大檢出值只有3.0mg/kg,中國的最大檢出值則達到了17.35mg/kg,高出近6倍。

不過,中國的這份報告沒有公布具體的檢測產品名稱,我們無從知道是什麼牌子的奶粉,有這麼高的含量。

根據這些檢測數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做了一個中國0-3歲寶寶膳食中MOAH暴露水平的評估:

0-6個月典型消費者平均值是每天每公斤體重4.99 g,P95值是876.85 g。

7-12個月典型消費者平均值是每天每公斤體重6.25 g,P95值是696.45 g。

13-36個月典型消費者平均值是每天每公斤體重2.9 g,P95值是461.52 g。

(《嬰幼兒MOAH和MOSH的風險評估》節選)

如果扣除掉麵條的數據,粗略的對比(存在不確定性),中國寶寶的MOAH暴露水平平均值可能比歐洲的要低,但代表高暴露水平的P95值比歐洲的要高許多。說明有小部分奶粉品牌的MOAH含量很高,拉高了P95的數值。

如果寶寶恰好是某個含有高濃度MOAH奶粉的忠實消費者,通過反覆的攝入,其攝入量將比大多數人高得多。

從這個角度來講,笨爸爸是贊成中國開展奶粉中的MOAH含量檢測的,因為這可以督促某些奶粉MOAH含量特別高的品牌和企業做出改變,改善工藝,降低含量,減少高暴露人群的風險。

4、總結

回歸到當爹媽的層面,面對奶粉中的芳香烴礦物油,我們要認清兩個事實:

1、在寶寶食品中完全避免芳香烴礦物油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觀點。

食品中的礦物油汙染來源主要包括:食品加工過程(精煉食用油加工、穀物加工用脫模劑、拋光劑等)、食品接觸材料(如麻袋、油墨、回收紙、塑料添加劑、粘合劑等)、食品加工機械用潤滑油和環境汙染(如輪胎、瀝青殘渣、清洗劑等)。

歐洲食品安全局指出,燃料、瀝青、輪胎等產品來源於含有MOAH的原油分餾產物或提取物,它們可能含有比較多的3~7 PAC。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食品,化妝品中也會含有芳香烴礦物油,比如寶寶用的唇膏,這方面笨爸爸接下來也會有另外的文章講。

還有一點,並不是喝奶粉的寶寶才會攝入MOAH,實際上,喝母乳的寶寶也會。EFSA2012年的報告指出,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攝入的礦物油大概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3-0.5mg。估算下來,MOAH的攝入量不見得比通過喝奶粉的攝入量低。

2、攝入多少量有危害,是未知的。原因如上所述。

既是「無處可逃」,又是未知風險,大家不妨心安一些。人類有許多未知的風險,都還沒有發現呢。

好了,這期就到這兒了~還請大家多多轉發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想諮詢,歡迎留言,或笨爸爸將為你單獨解答。

歷史回顧

1、32款國行版奶粉全面評測

2、38款國產奶粉全面評測

3、愛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評測

4、美素佳兒23款奶粉全面測評

5、美贊臣33款奶粉全面測評

6、a2奶粉全面評測

7、66款奶瓶奶嘴測評

8、寶寶防曬霜大測評

9、寶寶驅蚊產品大測評

10、22款寶寶米粉評測

11、13款寶寶維生素D評測

12、20款拉拉褲評測

.......

請在不同欄目中查看,或在後臺輸入相應關鍵字查詢。

歡迎關注「寶寶評測」微信公眾號。6年商品對比檢測經驗,不投機取巧,用科學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譜的消費建議。

相關焦點

  • 德國公益組織奶粉中檢測出芳香烴礦物油殘留物的專家解讀
    摘要:最近,德國某公益組織關於歐盟多國奶粉的調查報告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該調查顯示多款奶粉中含有芳香烴礦物油。據專家介紹,礦物油是一個大家族,食物中的礦物油也可能來自食品包裝,奶粉中的礦物油並非「非法添加」,消費者不必為此恐慌。
  • 8款國外奶粉被檢出潛在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你家寶寶在吃嗎?
    談起選奶粉,寶媽們總有一堆聊不完的話題。 「你們 家孩子喝什麼牌子的奶粉?長得怎麼樣?」 「奶粉不知道該買進口的還是國產的,糾結!」
  • 法國、荷蘭、德國奶粉被檢出芳香烴礦物油,國外奶粉還能吃嗎?
    該組織對16款來自德國、荷蘭、法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包括雀巢、諾優能、herobaby、佳麗雅、悠藍等知名品牌在內的8款奶粉,均檢測出了芳香烴礦物油(MOAH),這是一種可能存在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質。這一結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較真丨嬰幼兒奶粉中檢出礦物油,媽媽們該怎麼辦?
    較真要點:近日,德國「食品觀察」組織對奶粉進行抽檢,發現有8種奶粉含有芳香烴礦物油,含量為每公斤0.5毫克至3毫克,但強調該含量暫不會引發任何急性疾病症狀。這個看似讓很多人懷疑和擔憂的結論,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 奶粉中檢出礦物油,這是什麼東西?還能放心吃奶粉嗎?
    原創: 阮光鋒丨阮光鋒營養師對於無法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奶粉是他們最重要的口糧。最近,德國「食品觀察」組織發布的檢測報告顯示,4種購自德國的奶粉中有3種檢測出芳香烴礦物油;在12種購自法國和荷蘭的奶粉產品中,有5種檢測出芳香烴礦物油。
  • 讓雀巢、諾優能中招的礦物油,究竟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大危害?
    近段時間來,一則「雀巢、諾優能等8款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的舊新聞又被炒得火熱,多家媒體轉載稱「礦物油超標恐致癌」,並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在各大社交平臺引起瘋轉,引發公眾恐慌。說到「芳香烴礦物油」,可能大家會覺得比較陌生,它究竟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大危害?接下來一分鐘為你解讀:8款國外奶粉檢出芳香烴礦物油事件真相。
  • 德芙回應礦物油含量偏高或危害肝臟指責:中國尚無規範指標
    近日,某檢測機構發布一篇約5800字的報告稱,美國瑪氏食品旗下的德芙品牌巧克力中,有一款產品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並稱礦物油可能對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危害。該機構自稱,他們的實驗室在這款德芙產品中檢出了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其中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即「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   該報告援引歐盟食品安全局2013年的評估報告稱:「中低黏度的MOSH類物質(碳原子數為C16-C35)能在動物體內積聚,並在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中產生微肉芽腫。」
  • 食品含有礦物油:安全性風險尚未形成統一認識—新聞—科學網
    2016年,一家德國民間食品監察組織在費列羅旗下健達巧克力倍多、瑞士蓮Fioretto系列巧克力牛軋糖等產品中檢測到了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健達巧克力條的含量最高,達1.2毫克/千克。 繼德芙之後,海天、老乾媽、老乾爹、翠宏等10款油辣椒產品也被該網站曝出含有礦物油、多環芳烴化合物、增塑劑及增味劑等成分。
  • 香港多款奶粉檢出基因致癌物?有必要恐慌嗎?
    ↓ 15款檢測奶粉名稱及包裝圖 ↓檢測項目涉及重金屬、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縮水甘油酯、黃麴黴毒素、三聚氰胺及塑化劑、微生物、能量及34種營養素的含量等。檢測中發現的汙染物、基因致癌物是怎麼回事?港版奶粉還能買?畢竟,在很多寶媽的認知裡,香港奶粉比內地監管更嚴,以前還有很多人專門跑香港背奶粉。笨爸爸來給大家梳理一下這份檢測報告,看看問題有多嚴重。
  • 德芙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超大幅偏高 或損害肝臟
    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從第三方檢測機構優恪網獲悉,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檢測結果顯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
  • 德芙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超大幅偏高 或損害肝臟等器官
    然而近日一份檢測報告顯示,德芙一款巧克力產品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可能會給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損害。  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從第三方檢測機構優恪網獲悉,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檢測結果顯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
  • 香港消委會檢出問題奶粉,含有汙染物和致癌物?
    這種情況下,含量最高的一款奶粉嬰兒攝入也低於 WHO 設定的暫定每日最大可耐受攝入量。03、歐盟的健康風險評估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 2017 年對氯丙二醇(3-MCPD)及氯丙二醇酯更新了其安全評估結果。在 2016 年設定的 3-MCPD 的每日耐受量(TDI):0.8 µg/kg bw。
  • ...小藍罐、小蜜媞檢出影響女性生育能力的違禁成分;7款含有礦物油
    為了保持滋潤,全身上上下下的保溼工作成為了精緻女孩的護膚日常,臉有面霜、手有護手霜、身體有身體乳,而面積小卻極具存在感的嘴唇也是重點保護對象,不管你精不精緻,是男孩還是女孩,潤唇膏幾乎是人手一支。但塗在嘴上的唇膏多多少少都會被吃進去一些,會不會有健康風險呢?這些唇膏的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 香港配方奶粉檢出致癌物?奶粉中的營養成分有什麼?
    來源: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中國質量萬裡行 李穎  前段時間,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了15款在港銷售的一段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測評。15款奶粉均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其中有9款還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 食品中有礦物油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這讓愛吃辣的朋友們非常擔心 食物中為什麼會有礦物油?還能吃嗎? 礦物油產生於石油原油的物理分離和化學轉化以及煤、天然氣或生物質液化等過程,日常我們接觸到的柴油、潤滑油、發動機油、變壓器油都屬於礦物油產品。礦物油主要分為飽和烴類礦物油(MOSH)和芳香烴類礦物油(MOAH)兩類。 食品中為什麼會有礦物油? 把石油和食品聯繫在一起,在很多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 a2、雅培、美贊臣等9款奶粉現致癌物,誰為進口奶粉的消費者買單
    據悉,在本次抽檢的15款產品中,【BELLAMY'S ORGANIC】所含氯丙二醇含量最高。香港消委會指出「若按產品建議食用分量餵哺嬰兒,便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所制定的每日允許攝入量。氯丙二醇是食物加工過程中的汙染物,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氯丙二醇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另外,本次還有9款產品驗出GE。
  • 礦物油是什麼 礦物油主要用途
    礦物油這個詞在我們日常方方面面都應用到了,但很少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礦物油是什麼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礦物油是什麼  礦物油通常是指經過石油所得精煉液態烴的混合物,主要為飽和的環烷烴與鏈烷烴混合物,包括輕質、重質燃料油、潤滑油
  • 嬰兒奶粉又出事了?9款知名奶粉被曝含致癌物!家長需要擔心嗎
    除了幾種值得注意的汙染物,消委會還測試了奶粉中33種營養素,熱量和DHA的實際含量。結果發現,很多品牌還被檢查出其中的營養含量低於奶粉罐上的標識,甚至有的低了40%。 這條新聞一出,便有很多朋友來諮詢我。
  • 多款奶粉檢出致癌物?他們回應了
    測試結果發現,全部樣本均驗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其中1款奶粉氯丙二醇(3-MCPD)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攝入限量。 成年人是可以耐受一定致癌物氯丙二醇,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定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但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