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過的雙縫幹涉實驗,N多年後,在知乎和頭條上經常翻到關於雙縫幹涉實驗特別恐怖的文章,大家都覺得這個實驗打破了因果律,我也蠻好奇的。
具體內容我就不複製粘貼了,由於實驗者的觀察與否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實驗結果。
有的人認為觀察的過程是有幹擾的,但是單光子雙縫幹涉延遲選擇實驗的結論是:即便光子處在半路上,只要前方發生任何改變,它都能立即探知並重新選擇歷史路徑,這就像光子可以時間倒流,去重新選擇路徑走一樣。
我大概翻了一些這類文章,細細想一想也覺得不恐怖,總覺得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東西,這個實驗或者與因果律沒有任何關係,或者說也完全沒有打破因果律。
首先說明一下我不是物理專業的,就是一個普通人,後面的都只是我的想法,會很業餘,希望看到的人不要嘲笑,我和物理的關係最親密的時候是初中的時候,參加過物理競賽,得年級第一以及全國二(好像是三)等獎,然後在後來的日子裡連最基礎的物理知識也全部遺忘變成了物理小白,現在年過30,忙於日常瑣事,但是還是很喜歡物理的。
我覺得這個實驗不恐怖的原因在於我覺得光子是個單純的東西,它還是需要介質的,這個介質不是物理學之前認為絕對世界坐標下的介質,也不是一個簡單理解為一定要有折射率的介質。為了區分,我就造一個詞叫做」光路「吧。
光子在往前跑的時候,它也不知道自己往哪跑, 所有的波動性,在於它是在「光路」上跑,光路應該是一個我們現在還沒有感知的東西,也可能是在四維空間上的存在,光的波動性,在它往前跑之前,光路就已經鋪開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比光是一條河裡一個小球的路徑,它的隨機性,在我們測量的時候打擾了,給了能量,讓他主要為粒子性,往一個方向跑了。就算我們延遲選擇測量,也不過是在河的下流加了一塊擋板的感覺,也一樣影響了球的路徑。
光子在通過雙縫的時候,光路已經在前方鋪好了道路,光子只用沿著路逕行走就行了。
光子在通過單縫的時候,光路已經在前方鋪好了道路,光子只用沿著路逕行走就行了。
人眼在看雙縫與單縫時,只是被動接受信息,前後對光路的幾乎無影響,光路不變。
單縫實驗,單個光子也不是自己和自己幹涉,光子沒有這麼聰明,它只是沿著路跑而已,出現什麼圖案,光路早已鋪開,是什麼樣就什麼樣。
延遲選擇實驗與量子檫除實驗,都對光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光路前後狀態不一樣了,光子的狀態隨之發生了改變。
或者在高維的空間裡,光子並不是直線往前跑的運動 ,或者只是一個靜態或者圓周運動也可能,我們在各種測量的時候,打破了光的時空路徑,與是否延後測量無關。
宏觀上物質導致空間彎曲,影響了光的傳播路徑。微觀上物質阻擋了光路,同樣影響了光的傳播路徑。
不知道會不會被噴,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