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團隊中,論文第一作者都是90後

2020-12-11 合肥發布

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左下方為輸入光學部分,右下方為鎖相光路,上方共輸出100個光學模式,分別通過低損耗單模光纖與100超導單光子探測器連接。(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

12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該成果,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研發「九章」的團隊中還有一群「90後」,其中論文4名第一作者分別出生於1995年、1991年、1997年和1990年。年齡最小的鄧宇皓,1997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四位論文第一作者介紹如下:

鍾翰森,1995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6年加入團隊。致力於基於參量光的量子計算研究,設計新型參量光糾纏源,演示12光子糾纏刷新世界紀錄、同時演示5光子隨機入口玻色採樣。發展高斯玻色採樣理論和實驗方案,初次演示5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驗證可行性。最近,實現 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前排左二王輝,後排左四陳明城。封面新聞 圖

王輝,1991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5年加入團隊,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長期致力於量子點單光子源和光量子計算研究,尤其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在單光子源方面,通過橢圓腔和雙色激發等方式解決由於正交消光引起的50%損耗問題,論文被選為Nature photonis封面;首次在固態量子點系統觀測到強度壓縮現象;首次實現通過時結合高純度、高效率、高保真度、高不可分辨的確定性糾纏光源等等。在光量子計算方面,2017年在國際上實現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入選2018年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科技十大進展等。2019年,基於量子點單光子源實現20光子輸入、60模式輸出的玻色採樣,逼近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重要科學目標。最近,實現 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鄧宇皓,1997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CSST暑研並獲最佳研究獎。2017年加入團隊,首次實現天文尺度的量子幹涉,實驗觀察到量子點單光子和太陽光之間的雙光子幹涉、量子糾纏以及非定域性,把獨立光子之間的量子幹涉實驗擴展到相距1.5億公裡的兩個獨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學尺度上檢驗了量子統計原理的普適性,並給出了熱光場量子化的直接實驗證據。作為中科大學生代表入選參加第70屆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主要致力於發展基於量子點量子光源和參量光量子光源的光學量子計算和量子物理研究,最近,實現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後排左二鍾翰森、右一鄧宇皓。封面新聞 圖

陳明城,1990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2年加入團隊,2017年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科大特任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量子物理基礎和可擴展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特別是在理論探索、設計和算法分析方面擔任團隊負責人。近期提出受量子隱形傳態啟發的經典模擬中大規模隨機量子線路,被谷歌量子霸權實驗論文引用為目前最先進的算法之一;合作發展了高品質單光子源實現了 20 光子輸入玻色取樣量子計算,逼近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最近,實現了50單模壓縮態輸入、100模式輸出的76光子高斯玻色採樣量子計算,相比超級計算機快10^14倍,證明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信息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周悅

點分享

點收藏

相關焦點

  • 「九章」問世,團隊論文第一作者都是90後
    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九章」團隊論文「一作」均為90後 最小者1997年出生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圖源中國之聲)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研發「九章」的團隊中還有一群90後,其中論文4名第一作者分別出生於1995年、1991年、1997年和1990年。年齡最小的鄧宇皓,1997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 「九章」問世!都是「後浪」……
    新華社報導,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九章」問世,超越谷歌「量子霸權」!潘建偉攜90後上Science
    根據現有理論,其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日本「富嶽」快一百萬億倍,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潘建偉團隊將該光量子計算系統命名為「九章」,是為了此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原型機「九章」誕生
    本次研究共有二十位左右研究人員參與,四位第一作者都是 90後。而谷歌的同類研究則有一百位左右研究人員參與。」該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出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實現了 「高斯玻色取樣」 任務的快速求解,而 「九章」的命名旨在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 中科大研發新型量子計算機,一作多為90後
    在「九章」的誕生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和陸朝陽教授以論文通訊作者的身份,接受了記者採訪。陸朝陽介紹「九章」最新進展論文一作多為90後,「中國量子之父」徒弟也是大神但凡對量子力學和量子計算有所關注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潘建偉。
  •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研製團隊成員,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
    這次和團隊一起構建出「九章」,他在延續20多年前的「瘋狂」。  2005年是陸朝陽研究的起點。當時,潘建偉回到中科大不久,陸朝陽加入了他的團隊。  還是碩士新生時,陸朝陽就接到一項高難度的工作——把實驗平臺升級到具備操縱六光子糾纏的能力。實現這個任務,既要造出亮度和純度都非常高的糾纏光源,還要發展新的判據證明六光子純糾纏。
  • "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潘建偉表示,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未來將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潘建偉表示,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未來將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潘建偉團隊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光量子幹涉示意圖 (製圖:文樂,羅弋涵)根據目前最優的經典算法,「九章」對於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日本「富嶽」快一百萬億倍,即「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而且,「九章」還克服了谷歌53比特隨機線路取樣實驗中量子優越性依賴於樣本數量的漏洞。
  • 「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潘建偉表示,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未來將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實現「量子霸權」:了不起的「九章」計算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稱該校學者潘建偉帶領的團隊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在2019年,該團隊又更進一步,在光子數和計算複雜度等關鍵指標上實驗大幅度提升,逼近「量子計算優越性」。而這次,潘建偉團隊通過自主研製同時具備高效率、高全同性、極高亮度和大規模擴展能力的量子光源,最終突破了光子效能的瓶頸,成功構建了「九章」。在「九章」的構建之路上,該團隊經歷的困難遠超想像,該設備對鎖相精度的要求高達十的負九次方。
  •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九章」優勝在何處?裡程碑式跨越如何實現?「算力革命」走向何方?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潘建偉團隊。算力新高度 技術三優勢「量子優越性」——橫亙在量子計算研究之路上的第一道難關。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問題時,「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當求解100億個樣本時,「九章」需10小時,「富嶽」需1200億年。潘建偉團隊表示,相比「懸鈴木」,「九章」有三大優勢:一是速度更快。雖然算的不是同一個數學問題,但與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較,「九章」比「懸鈴木」快100億倍。二是環境適應性。
  • 裡程碑式突破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九章」優勝在何處?裡程碑式跨越如何實現?「算力革命」走向何方?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潘建偉團隊。算力新高度 技術三優勢「量子優越性」——橫亙在量子計算研究之路上的第一道難關。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問題時,「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當求解100億個樣本時,「九章」需10小時,「富嶽」需1200億年。潘建偉團隊表示,相比「懸鈴木」,「九章」有三大優勢:一是速度更快。雖然算的不是同一個數學問題,但與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較,「九章」比「懸鈴木」快100億倍。二是環境適應性。
  •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徐海濤、董瑞豐、周暢在一個特定賽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
  • 「九章」量子計算機這麼牛,到底有什麼用?|【經緯低調分享】
    潘建偉表示,「九章」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中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 不過,這還只是發展量子計算機的第一階段。按業界普遍公認的標準,量子計算機發展共有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的標誌是,研製出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解決超算無法勝任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問題。第三階段,則以研製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為裡程碑。
  • 中國光量子計算機「九章」背後 站著兩名浙江東陽科學家
    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這臺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是第一臺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光量子計算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
  • 觀察 | "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潘建偉表示,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未來將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觀察|「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 為什麼導師和學生搶論文第一作者署名,第一作者有多重要?
    在本科期間對學術論文沒有很大的了解,可是當讀了研以後,才知道只有在一定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後才能畢業,而且獎學金等都需要一定的論文數量才能申請。如果學生寫了一篇SCI,那麼學生和老師之間都會爭搶論文的第一作者署名,那論的第一作者署名究竟有多重要,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