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老師能背一下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
這是來自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齊魯名師翟厚蘭在新疆送教時給當地老師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臺下老師面面相覷,背這個幹啥?
隨後翟厚蘭流利的背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臺下老師驚呆了,這位已經快退休的老教師還有如此好的記憶力?但問題又來了,一個物理老師,背圓周率做什麼?
這就是翟老師要給大家畫的第一個重點,跟小編一起拿好小本本記一下!
背圓周率只是引子,關鍵還要學會情景式教學
已經年近花甲的翟老師是怎麼背過圓周率的?這就要讓翟老師講講她的「法寶」了。她用一張圖為大家揭開了謎底。
在這張圖片裡,原本毫無瓜葛的數字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組成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記憶的興趣,也大大降低了記憶的難度。不到半小時,臺下的老師們也紛紛通過這種方式輕鬆背過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其實這只是情景式教學的一個小例子,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經歷物理的探究過程,體驗物理過程,總結物理規律,往往會事半功倍,這也是翟厚蘭老師一直在探索的教學方法之一。說到這裡,翟老師拿出了自己和物理課堂相關的情境圖,一個實驗全過程的小卡片。
這張小卡片上完完整整的記錄了探究左手定則物理實驗的全過程。看到圖,更加刺激了學生回憶起當時實驗的真實場景,而不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去回憶到底什麼事「左手定則」。像這樣的小卡片翟老師積累了很多。每個重要的知識點她都會請來身邊的同事幫忙,拍視頻、拍照片,製作成清晰可見的小卡片,再通過讓孩子們自己在實驗中的探索,加深記憶,從根本上理解物理學原理,做題時能迅速回憶起做實驗時的情境。
這也是翟老師給大家劃得第二個重點,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老師在教學中就要不斷將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用到課堂上去。這種情境式教學就是翟老師的大膽創新之一。圓周率的記憶方法是翟老師在收看《最強大腦》時偶然得知,將其運用到物理教學中後同樣適應,這位臨近退休的老教師從未放棄過對教學方式創新的探索,這也是讓身邊很多年輕教師佩服的地方。
能做的實驗就不能隨意捨去,能讓學生體驗的教師就不能替代
這次的新疆送教之行,讓當地老師深有感觸的還有翟老師對物理實驗的「執念」。受當地條件所限,翟老師所需的物理實驗用品並不齊全。翟老師想自己從濟南背著實驗用品去新疆,但經過諮詢實驗所需的磁鐵並不能帶上飛機。翟老師堅持必須湊齊這些實驗用品,當地學校也被翟老師認真敬業的工作態度所打動,經過多方協調,求助兄弟學校,終於湊齊了實驗所用的器材。「沒有實驗的物理課是沒有靈魂的。」這是翟老師給在座的物理老師提供的又一個「重點」,雖然已經有近四十年教齡,但在上課的前一天還是提前到達實驗室操作實驗,熟悉設備,自己買材料準備分組實驗,嚴格要求每一個小細節。這也正是許多年輕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哪怕積累了再多教學經驗,仍需要敬畏科學,自己首先要做到對每一個知識點爛熟於心、對每一個實驗過目不忘,才能更好的做學生的領路人。
能擔當起「老師的老師」,也從未放棄過對知識的探索
從教三十多年的翟厚蘭明年即將面臨退休,當小編問起翟老師退休後的打算時,翟老師卻表示還沒有想過退休以後的事兒,倒是身邊的年輕老師們都強烈要求她退休前得給大家留下點「東西」。留什麼呢?教學經驗?教學方法?高分法寶?教學竅門?而翟老師表示,這些,都離不開一個教師自我學習的沉澱,有積累,才能有底氣。這些年來,翟老師讓大家心服口服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既能「高大上」,也能接地氣,既能擔當的起「教育部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這些職務,又能深入課堂每一個小細節,任憑大家隨意「點菜」都能快速展示出一節高水平的優質課。
她被老師們稱為「老師的老師」,她是四位齊魯名師的「師傅」,也是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物理教學領域的大咖。即使有如此多的榮譽加持,翟老師也從未放棄過學習的腳步。這個明年就要退休的「小老太太」如今仍舊堅守在教學一線,每天堅持讀書堅持學習,保持著一顆初心,用大格局去做難事,突破舒適區,「即使退休了也沒想過離開,還是希望有機會能和大家及時交流。」這是翟老師對物理教學的不舍,更是對教育事業的留戀。小編也邀請到翟老師為各位年輕教師總結了自己這些年來的心得。
細細想來,青年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呢?從宏觀方面說就是圍繞一個目標,聚焦兩大任務,從教師個人角度來說就是要練好內功。
一個目標就是在學科教學中時刻關注育人,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科教師往往只注重分數不重視育人,當然也不明確育人到底指的哪些方面,其實教師關注學科育人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注重培養學科素養的同時,養成適應未來發展的智慧,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兩大任務是:科學知識的傳授、學科素養的養成和激發潛能、培養創新能力。物理教學的任務是在重視學科體系、知識脈絡和認知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建立起物理的學科系統、嚴密的概念、規律和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邏輯思維方法,而另一方面,教師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能讓學生傳承前人經典的智慧,學會在遵循學科內在的邏輯的基礎上學習。能做的實驗就不能隨意捨去,能讓學生體驗的教師就不能替代,課堂教學設計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體驗和試錯的機會,讓教學的目標是在原生狀態下的發現和生成,讓課堂不僅僅是學生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的課堂,而是培養學科素養、激發潛能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場所。
最後還必須提到的就是教師的責任心,物理學科也包括化學、生物等一些學科,準備實驗、搜集並積累與物理相關的視頻都是很麻煩的,教師能不能不怕費事,精益求精的準備實驗並收集視頻,並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生活引入物理,用物理揭示生活現象,用物理聯繫高科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最好通過團隊集體分工積累。總之,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為了促成學生個體生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