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葬禮那天,已經90高齡的倪匡步履蹣跚地走到了靈堂前,靜靜地站在那裡,送他一生的知己好友最後一程,他的背影裡,滿是悽涼與落寞。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已經仙逝兩位,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說起倪匡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他的作品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著名角色都出自他的筆下。他早年間寫武俠小說,和金庸、古龍是至交好友,而他最出名的還是科幻小說,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代神話。
1935年,倪匡出生於上海。16歲的倪匡便輟學離家,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了三個月之後草草畢業。隨後作為公安部隊的一員,投身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去。但在內蒙古墾荒的時候,倪匡卻被懷疑是反革命,被隔離調查了。
原來是因為晚上太冷,倪匡就把橋梁拆了當柴燒,生火取暖,當真是「隨性」的很。如果說燒橋梁還只是個小錯誤的話,後來的倪匡可是犯下了大錯,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
被軟禁了幾個月的倪匡惱羞成怒,讓自己偷養的大狼狗把大隊長咬得遍體鱗傷。「畏罪潛逃」的倪匡不斷南逃,在逃亡的路上為了隱瞞自己的身份,他偽造了各種公章、證件、介紹信,直到一年後偷渡到了香港,才結束了這5000多裡的逃亡。
倪匡逃到香港之後,白天去做雜工,晚上去夜校讀書。偶然之間他看了報紙上的連載小說,感覺自己也可以,於是便開始陸陸續續的投稿,出版了很多自己的作品。後來倪匡在金庸的鼓勵下開始創作自己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
在衛斯理系列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衛斯理到了南極,饑寒交迫之下,殺了一隻北極熊充飢取暖。有一位讀者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就不厭其煩地給倪匡寫信,指責他寫作不嚴謹。倪匡本來就是個無賴性子,於是便在明報上回覆:南極沒有北極熊,但世界上也沒有衛斯理。
除了倪匡這個無賴,金庸在這件事上也顯示出了自己無賴的一面,他幫腔說:南極原來是有北極熊的,但是被衛斯理吃掉後就沒有了。這樣的幫腔也能看出倪匡與金庸兩個人之間真摯的友誼,令人羨慕。
倪匡還曾經替金庸寫過小說。《天龍八部》還在連載的時候,金庸有事出差,便請倪匡為自己代筆。而倪匡竟然自作主張地把阿紫給寫瞎了,原因就是自己不喜歡這個角色。金庸後來費盡心思才給了阿紫一個悽豔的愛情悲劇。
後來香港武俠片興起,倪匡也開始寫作劇本。他編劇的武俠片《獨臂刀》大賣,與導演張徹一起,開創了香港武俠功夫片的神話。倪匡也多次在自己編劇的電影裡跑龍套,演戲對於他來說就是閒暇時的娛樂而已,但也留下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熒幕形象。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