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志》河北卷臨西篇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中國影像方志》河北卷 臨西篇

臨西篇 預告片

通衢南北,如夢繁華古運河

臨西自古號稱南北水運的樞紐之地,天下皇倉的國庫之城。北宋時期,一代名臣司馬光途經今日臨西,遙望百裡長堤氣勢宏闊,運河兩岸人煙稠密,運往汴京的貨物堆積如山,不禁有感而發寫下:東郡鯀堤古,向來煙火疏。提封百裡遠,生齒萬家餘……——司馬光·《鯀堤》。

臨西的歷代史志之中,處處貫穿著對大運河的記憶。從兩漢至唐宋,時光跨度長達千年的文化層中,出土了大量磚瓦、陶瓷、骨器與歷代錢幣,見證了臨西歷史上的如夢繁華。

臨西,曾因運河而繁華鼎盛,也因運河而寧靜淡泊,但這一方鄉土始終保持著慣有的從容。

位於今日臨西境內的臨清古城,在唐代囤積了大量軍需物資,是北方邊境守備部隊的重要後勤供應基地,因規模巨大被稱為「天下北庫」。

運河明珠的熠熠之輝,令一座融入了兩千餘年歲月積澱的全新城市,綻放出歷久彌新的勃勃生機。

玉蘭春暉,高風亮節創業史

「我要在陽光下曬黑我的臉,煉紅我的心,誓為建設新農村,爭做第二個徐建春。」——呂玉蘭

質樸的格言,讓孩子們領悟到玉蘭精神的本質與內涵,重溫了家鄉艱辛跌宕的創業歷程。

1955年,呂玉蘭高小畢業後回到家鄉,在第二年被推薦為東留善堌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婦女社長。為根治沙荒,呂玉蘭親自採集樹種、培植樹苗,組織村中的婦女成立了三八造林隊,夜以繼日地投入植樹造林工作。經過三年的苦幹,呂玉蘭帶領東留善堌村民植樹十萬多棵,初步遏制了肆虐的沙荒。

擔任東留善堌村黨委書記後,呂玉蘭組織村民開渠打井,引水灌溉,平整沙荒地4000多畝,使全村基本實現了水利化和大地園田化。

為了讓後人自覺地踐行玉蘭精神,玉蘭小學開設了勞動課,讓孩子們在耕種與收穫的過程中,萌生對家鄉土地的眷戀,把握實幹精神的內涵。

今日東留善堌村,不僅發展起涵蓋了糧食、果品和蔬菜的多種農業種植,而且引入了牧場、乳品廠和飼料廠,冷庫、倉儲和物流產業也隨之興起。東留善堌六十餘載創業歷程,成為臨西新農村建設的形象代表。

颯爽英姿,武技弦歌久傳承

滔滔大運河造就了臨西萬千風物,臨西既有武者的矯健,更不乏鄉土的弦歌。

臨西的亂彈在音樂的用律上採用「純律」的音樂,唱腔與伴奏之間運用「支聲復調」,這在全國各派戲劇的唱腔中獨一無二。

明清時期的臨西,是運河沿岸的商貿重地,百工薈萃,商賈雲集,大批說唱藝人也會聚到當地,臨西亂彈因而在唱腔和伴奏等方面,借鑑吸納了眾多戲劇的風格,終於在清末民初盛極一時。

2009年,亂彈入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爐火,貢磚築就北京城

臨西的風物,不僅來自運河流水的潤澤,更來自家鄉泥土與火焰的凝聚。

衛運河河畔的陳窯村,一座爐窯正在晝夜不熄地燃燒。

製作貢磚如同釀酒,不僅需要優質的原材料與精湛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同樣必不可少。

為了達到修舊如舊、復古如古的效果,貢磚傳承人陳建磊始終堅持採用傳統的古法手工技藝。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為興建新都,朝廷多方徵集建材。因臨西出產優質的「蓮花土」,當地制磚工匠眾多,又有大運河水運的便利,於是被朝廷欽定為貢磚燒制基地。鼎盛的時期,衛運河兩岸爐窯多達數百座。

對祖上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使臨西貢磚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臨西貢磚製作技藝已經被列入邢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唇齒記憶,運河古風十香面

色香味俱佳的十香面,是唇齒之間對臨西運河風情的回味。

吃上鮮香可口十香面,不僅需要廚師精湛的手藝與豐富的食材,更離不開出自尖冢鎮的空心面。相傳,尖冢空心面始於明朝萬曆年間,因麵條之中充滿微小的氣泡而得名。

製作尖冢空心面,從和面到成型,前後共有十八道工序,全部需要用手工完成。根據天氣的溫度和溼度,水分和鹽分要適當增減。只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把握得恰到好處。成型的掛空如竹細如髮長如絲,下鍋即熟久煮不化筋道細膩。

一方食俗,能夠讓人從中品咂出一方水土的地氣之味。看似平平無奇的尖冢空心面,其背後折射出的正是數百年來運河帆檣的舊影、明清商埠的遺韻,蘊藏著一座古城舟通南北、商行天下的歷史畫卷。

工農並舉,運河明珠看今朝

自改革開放以來,臨西的產業結構逐步走上了從傳統農業到新興工業的轉型之路。臨西軸承,已經形成規模化產業,佔據了全國軸承市場份額的十分之一。

臨西軸承工業開啟了從「臨西製造」走向「臨西創造」的產業轉型。2015年,當地與國內十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展開合作,組建了集產學研於一體的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制訂出「依託科技、追求前沿、引領產業、實現共贏」的發展目標。

臨西已建立起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車間式種植,數位化耕作,拉開了臨西建設智慧農業的序幕。

滄桑歲月的厚重積澱與新興城市的蓬勃朝氣,躬耕田園的寧靜從容與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淳樸的民風與開拓的激情,正在這片土地水乳交融。

臨西,大運河畔的一顆明珠,冀魯分野的一座古城。滔滔流淌的千裡大運河,催生了臨西的如夢繁華,更造就了臨西人放眼四方的視野、廣納南北的胸襟與包容並蓄的氣度。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影像方志》河北卷臨西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央電視臺將播出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羅平篇》
    《中國影像方志》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重磅大型紀錄片,作為大型文化影像工程,紀錄片從中華文明的角度解讀地方志、從地方志的角度彰顯中華文明,以局部展示整體、以地方表達中國,從而為時代謳歌,為人民立傳。
  • 中國影像方志| 巧家:藥山守護珍稀動植物 石匠房棧道見證時代變遷!
    每逢春夏之交,原本只在沿海地區生活的「中國最美麗的鳥」慄喉蜂虎,不遠千裡飛來築巢繁衍,婉轉的啼鳴聲時時掠過藥山的天空。每年來度夏的慄喉蜂虎達三萬餘只,巧家已經成為了它們在國內最大的繁殖棲息地。到了冬季,世界上僅存一萬餘只的黑頸鶴也翩然而至,避寒越冬。
  • 古代的百度百科——中國方志的歷史
    從東漢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地「耆舊傳」「風俗記」,「水道記」紛出,當時多稱「地記」,可算是早期方志。也有人將《越絕書》《吳越春秋》《華陽國志》看作最早志書。梁啓超就稱反映西南地區概況的《華陽國志》為「方志之祖」。  隋唐以降,全國性的方志修纂漸成常態。編修的方法基本都是先修一地的方志,再匯總為全國性的總志。  唐宋時期的方志多稱圖經或圖志,有圖,也有文字說明。
  • 學術爭鳴 | 方志地圖的歷史考察與當代應用
    本文作者:張英聘(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教授)原文刊於《上海地方志》2020年第三期(責任編輯 張莉)《上海地方志》雜誌是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的公開出版學術性季刊,旨在加強地方志理論研究、促進地方志學科建設、搭建地方志研究交流平臺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2020)》《阿壩州年鑑(20… 2020-12-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大學2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近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志強和生命科學學院劉秀華老師的2篇科技論文入選,位居全國高校並列第四,並列前三高校均為985高校,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入選高校。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魏輔文院士推介評價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是中國最響亮的名片。它作為世界和平友誼的象徵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譽滿全球。《大熊貓圖志》以高質量的圖文形式展現大熊貓繁衍的一生,從科學發現到保護的150年歷史,它是中國獻給世界的一份厚禮,尤其值得向全世界推廣。」
  •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全世界有石斛1600多種(包括變種),在中國有76種,在四川就有60多種。藥界盛傳:「北有人參,南有楓鬥」,這「楓鬥」即是石斛的別名之一。2010版《中國藥典》中,「鐵皮石斛」被單獨列出來區別於其他石斛。
  • ...推動方志事業轉型發展——宜賓市南溪區地方志辦在全省地方志...
    【方志四川•經驗交流】三抓三強三實現 推動方志事業轉型發展——宜賓市南溪區地方志辦在全省地方志工作… 2020-01-17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黃學清 ‖ 走進南溪古街
    原創 黃學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南溪古街(圖片來源:中國南溪網)走近古街高大寬敞的牌樓門前,映入眼帘的是騎樓、天井、馬頭牆等明清時期風貌建築,一下子就好像聞到古色古香的味道。
  • 方志基礎知識(下)
    七十八、如何使方志語言統一?要使方志語言統一,必須去除以下三方面毛病:1.文白混雜。主要表現為濫用文言句式、使用生僻詞語。2.不適當的口語化。不適當的口語化,是一種語言的倒退現象,是對待現代漢語語法規範的一種隨意性表現,此乃志書編纂之大忌之一。
  • 【方志四川•紅色記憶】孟祥林 楊子昂 ‖ 攀鋼:一部中國鋼鐵...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如大多數人一樣,你一定會想到這裡是中國的鋼鐵基地。 半個世紀前,這裡誕生了一家由黨中央決策、舉全國之力建設發展起來的企業,一家書寫了中國鋼鐵工業傳奇的企業。這個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用汗水、用青春、用智慧締造的中國鋼鐵工業輝煌的傳奇。 這就是——攀鋼!
  • 【方志四川•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張瓊 申福建 ‖ 內江人民全力...
    28隻猛虎,奔騰跳躍追撲一線落日,28隻猛虎象徵中國28省人民威武勇猛、生氣勃勃,落日象徵日寇。珍貴彩色影像:1938年日軍轟炸重慶 驚恐逃亡的重慶老百姓面對兇殘的日本侵略者,內江兒女踴躍報名參軍參戰。從軍者中既有青年學生,也有公務員、教員、警察,還有退役老軍人。安嶽縣中學生陳濟安,因身體不合格不能當兵而上書縣長:「現在國家需要我們這些青年去抵禦敵人、挽救危亡,將我的骨肉,獻身國家去與敵人奮鬥犧牲。」
  • 【河北人物】我國著名的礦物學家、地質教育家王炳章
    【河北人物】我國著名的礦物學家、地質教育家王炳章 2018-07-22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工業大學 方志 等:HMDSO添加對大氣壓Ar等離子體射流陣列放電特性的影響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700527004方志, 張波, 周若瑜, 等. HMDSO添加對大氣壓Ar等離子體射流陣列放電特性的影響[J]. 高電壓技術, 2017, 43(6), 1775-1783.
  • 【方志四川•散文】趙成平 ‖ 寒露冷凝時 巴山秋意濃
    原創 趙成平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大巴山(黃文志 攝,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偏遠的巴山還接納了一位歷史名人——章懷太子。多篇語文教學科研論文、班主任德育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和省市論文評比中獲獎。
  • 【方志四川•生態】殷後盛 魯妮娜 ‖ 四川旋木雀:中國人獨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其中有一隻,正是四川旋木雀,它是由中國鳥類學家獨立發現並命名的第二個鳥種。不過,當中國鳥類學家開始系統研究鳥類的時候,「大發現」的時代已然過去。因此,長久以來在中國鳥類的家譜中,只有1932年在廣西發現的金額雀鶥為中國鳥類學家任國榮先生獨立發現並命名。中國科學家獨立發現並命名鳥類的沉寂於60多年後在雅安被打破,但過程卻充滿了崎嶇。四川旋木雀的發現,還要從20世紀90年代說起。
  • 【方志四川•方言】雷映松 ‖ 渠縣方言之一
    【方志四川•方言】雷映松 ‖ 渠縣方言之一 2020-10-14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中秋特輯】楊奎昌‖今夜無眠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現主要從事組織策劃政企文化藝術活動〕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