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濟南市「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繞城高速大東環即將於11月26日正式通車,標誌著濟南正式跨步邁入「三環時代」,快速便捷暢通的泉城大交通網絡前景可期。
2018年,「三環十二射」正式納入《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由內環、中環、外環和十二條射線組成,總裡程約846公裡。其中,「內環」和「中環」均已建成通車,「外環」即「三環」,由濟南至高青高速濟南段、繞城高速二環東環段、南環段、西環段及北環段組成,全長約272公裡,超北京六環85公裡,「大三環」的稱呼名副其實。
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作為「三環」開工建設的第一段,常被稱作「大東環」。大東環主線全長約23.6公裡,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於京滬高速曹範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途經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建設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裡/時。項目通車後,全市路網布局擴大升級,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對打造濟南「一小時都市圈」,加快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主線自北向南設置了董家、孫村東和曹範北三處收費站,其中董家收費站連接省道102,孫村東收費站連接國道309,曹範北收費站連接章丘連接線和章丘南外環,市民可以行經省道102、國道309和章丘南外環上繞城高速大東環,北向接濟青高速北線,去往北京、青島等方向;南向接京滬高速,去往泰安、日照等方向,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樣的交通路線選擇,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項目通車後,除了方便本市市民出行,同時為過境車輛也提供了更便捷的通行路線,可有效分流現繞城高速東線車輛,例如從北京到上海,可以從青銀直接沿著大東環到京滬高速,無需繞行現繞城高速,既減輕了繞城高速交通壓力,緩解城區擁堵,提高通行效率,也減低了過境車輛的通行成本。同時,路網布局的升級擴大也將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全省第三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萊蕪段改擴建工程項目也將於11月26日通車。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項目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中「縱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全長232.4公裡,起自京滬高速與S29濱萊高速交叉的萊蕪樞紐互通立交,止於郯城縣紅花埠南(魯蘇界),接京滬高速公路江蘇段。項目建成後,山東繼濟青高速、濱萊高速後又增加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將大大提高京滬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魯南城市群經濟圈的產業和經濟聯繫,對加快沿線優勢資源開發,促進沿線地區乃至山東省中南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沂蒙老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濟南市公路通車裡程近18000公裡,其中高速公路739公裡,高速公路密度約7.2公裡/百平方公裡,較2015年增長38%。今年以來,市交通公路部門聚力實施公路「五大行動」,強力推進25項公路重點項目,其中,5條高速公路計劃年內建成通車。截至目前,全市高速公路建設已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除了即將通車的大東環項目,大西環項目已正式啟動,大南環和大北環已啟動立項,正在加緊推進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