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讓年青人說出我國知名的明星和他的作品,大家可能一口氣說出一串,但問到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和他的重要成就時,能詳細地說出來的應該寥寥無幾,那些為國效力科學家的知名度還不如當代的明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中國著名的科學家有很多,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地質學之父李四光、兩彈元勳鄧稼先、航天之父錢學森……大多數的科學家都是「國內著名的」。而錢學森這位科學家可以說是「世界著名的」。一提到「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錢學森,他為中國和美國的飛彈和航天等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能有現在的航天技術、軍事力量,有一半功勞是錢學森先生的,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正是有錢學森回國為國家效力,我國的航天技術、飛彈和原子彈發射技術至少提前了二十年。一些在美國留學的科學家因為美國有豐厚的待遇選擇繼續留在美國,而錢學森則是不同,他回國的原因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境況比較落後,國家處於百廢待興的局面,急需人才。
錢學森和他的夫人得知消息後立即回國為國家效力。但這趟回國之路並不順利,剛到美國的港口就被以國家安全的藉口攔下並關押起來,中國得知情報後便與美國協商,以釋放11名美國飛行員為交換條件救出錢學森,要知道培養1名飛行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11名飛行員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就相當於一噸黃金,但是錢學森的研究成果遠遠高於這些的價值。
回到中國做研究的時候也面臨著危險。在兩彈研究過程中,發現有特務在錢學森的食品裡投毒,為此,國家便特派一名食品檢測員每天為錢學森檢查食品,全力保護他的安全。這樣的待遇在科學家中是絕無僅有的。有了食品化驗員的陪伴,錢學森自然也高壽,於2009年逝世,享年98歲,可以說是一位「世紀老人」。錢學森為國效力,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樣的科學家豈能是當今的明星所能比擬的?
2008年,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與日、美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是錢學榘的兒子。錢學榘是錢學森的堂弟,他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家,曾經擔任美國波音公司總工程師。
錢永健的哥哥錢永佑是神經生物學家,兄弟倆都在十幾年前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錢家大約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僅無錫錢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學部委員——臺灣中研院院士錢穆,中科院院士錢偉長、錢鍾韓(錢鍾書堂弟)、錢臨照、錢令希、錢逸泰以及江陰錢保功,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錢穆長女)、錢鳴高,中科院學部委員錢俊瑞。
他們都是五代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的後代。錢學森是錢王第三十三世孫。
錢鏐祖孫三代、5位國君,以其卓越治理,使吳越國富甲江南。
錢鏐的33個兒子多半被父親派往江浙各州,錢氏家族很快繁衍開來。據民國年間編撰的《錢氏家乘》記載,國內有跡可循的錢氏宗脈有100多支。
自錢王開始,錢家歷朝歷代皆有俊傑,很多狀元,無數進士。日本學者池澤滋子曾對錢鏐家族文人群體的形成和成就做過深入研究。乾隆進士錢大昕被陳寅恪推為「清代史家第一人」。
更令人驚奇的,是近代錢家的人才「井噴」——
錢穆,近代中國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捍衛的是中華民族傳統中的精粹;
錢玄同,「五四」新文化運動猛將,反對文言文,力倡白話文,鼓吹民主和科學;
錢鍾書,他的《管錐編》和《圍城》在他活著的時候已成為不朽之經典;
錢學森,兩彈一星總設計師,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防力量……
同樣令人驚奇的,是錢氏家族的傑出父子檔:錢基博、錢鍾書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穆、錢遜父子,錢學榘、錢永健父子……
《錢氏家訓》中有這樣一句——「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這,或許正是錢氏家族為這個國家供應了眾多巨匠的核心驅動力。
2008年6月,「吳越錢王與長三角繁榮主題報告會」在杭州臨安舉行,錢學森在賀電中說,「我們的先祖,他的政績只是『致富一隅』,而我們的後人的事業,是使整個中國繁榮富強。老祖宗地下有知,是會高興的。」
圖片來源於資料
編輯:錢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