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13:1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韓瓊 編輯 李如
3月5日是農曆正月十八,一年一度的「元宵錢王祭」活動在杭州錢王祠隆重舉行。
來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錢氏後裔和市民匯聚一堂,共同追憶先祖,共行大典。錢王祭是為了紀念五代吳越國的三世五王,即錢鏐和他的兒孫。
杭州人民尤其是錢氏後裔,從宋神宗時起就舉行元宵祭祀,這已經成為杭州特有的民俗活動。
「元宵錢王祭」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自2008年起恢復,每年舉行一次,今年的「戊戌元宵錢王祭」是第十一次。
典禮開始,全場肅立,擊鼓、撞鐘、獻上來自錢王故裡臨安的聖土和聖水、獻花籃、敬香、恭讀祭文、齊唱《錢王頌》、獻祭舞、恭讀《錢氏家訓》等。
宣讀《錢氏家訓》,是「元宵祭錢王」的核心內容之一。《錢氏家訓》由吳越錢王所創立,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篇章,是錢氏家族的珍貴歷史遺產,也是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傳家寶。「元宵錢王祭」,也是杭州人民進行家風家教建設的獨特方式。
《錢氏家訓》
個人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持躬不可不廉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儘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
家庭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嚴謹。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社會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可親,亦不可曲為符合。
國家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也。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
好家風影響的家族,是有多厲害?
錢氏家族延綿千年代有人傑,一句話概括——「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士」。一代代的錢氏子孫,都深受家訓影響。
讀書第一!
再苦、再難、再幸福、再富足……都要堅持讀書
錢氏的家風最值得稱道的,莫過於錢鏐所倡導和精心經營的:宣明禮教,讀書第一。
讀書第一,就是再苦、再難、再幸福、再富足……都要堅持讀書。
錢穆的父親錢承沛考中秀才後,因體弱多病,無意科名。但對兩個兒子卻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讀書入仕。錢穆7歲那年被送到私塾讀書。12歲時,41歲的父親撒手塵世。母親寧願忍受孤苦,也不讓孩子輟學,於是錢穆得以繼續就讀。
錢偉長父親也去世比較早,當時也有很多的鄉鄰勸錢偉長的母親,叫錢偉長早點去做手工,賺點錢來補貼家用,但是錢偉長的母親卻說我們再苦再累,也要讓他讀書,因為我們錢家的家風和古訓是這麼要求的,我一定要為我們錢家留下幾顆讀書的種子。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很多人才輩出的家庭甚至家族,都有著優良的讀書傳統。人才輩出,甚至大師頻出,絕不僅僅是基因決定的,再好的基因,不努力也是白搭,相反,倒是良好的家風容易讓子孫後代耳濡目染,深受影響,把讀書和學習,當成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錢偉長曾經在《八十自述》中說過:「融樂的家庭及長輩的楷模,啟迪著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懂得潔身自好,刻苦自勵,胸懷坦蕩,積極求知,安貧正派。」良好的家風,就是有著這樣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家族成員,安貧正派的同時,積極求知。
(部分內容綜合自杭州發布,原標題《一門18院士!從這個杭州家族身上,我們馬上能學到這些》,編輯 李如)
1520313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