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一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其意思是家族的興盛在三代之後便會由盛轉衰,難以保持以前的盛況。但中國卻出現了一個延續千年人才輩出的名門望族——吳越錢氏家族。
吳越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方一個小國,錢鏐是吳越國的開國皇帝。錢鏐在一統吳越兩浙後,實施仁政,興修水利,保境安民。錢鏐的這些治國政策使得吳越國成為當時最為富庶的地區。
當宋太祖企圖南下一舉消滅吳越統一全國的時候,當時吳越國君為錢鏐的孫子錢弘俶,他為了保護吳越地區的百姓不受戰爭之苦,他選擇放棄王位歸順宋朝。北宋時期編纂的《百家姓》將「錢」姓放在第二位,就是為了紀念吳越錢氏為了百姓選擇放棄戰爭歸順宋朝的舉動。
宋代,吳越錢氏家族中的錢選是當時負有盛名的畫家,他和與趙孟等人被世人稱為「吳興八俊」。錢選最為擅長花鳥畫,將詩、書、畫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對後世文人畫產生深遠影響。
明代,吳越錢氏家族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王陽明的學生錢德洪。是明朝後期著名的心學大師。
清代,吳越錢氏家族中出現了錢謙益、錢大昭、錢大昕等人才。其中錢大昕是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當時整個中國知識最為淵博的大師,被後世尊稱為「一代儒宗」。
到了近代,吳越錢氏家族的人才更是出現了井噴一般的現象。出現了錢穆、錢復、錢基博、錢鍾書、錢學森、錢玄同、錢三強等著名人物。根據據統計顯示,吳越錢氏家族的人口數隻佔全國人口數的千分之二,但其中卻出現了學多院士、科學家、國學大師、外交家,這千分之二的力量卻一直在深深的影響著近代中國的發展。
著名的國學大師錢穆便是出自吳越錢氏家族。因為錢穆本人有著較高的史學素養,後人稱其為國學宗師,並與陳寅恪等人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錢復年少時便渴望從政,有著「外交才子」的美譽,是蔣介石當政期間重要的外交部發言人。錢基博是我國近代有名的教育家,他的兒子便是有著「國民第一才子」之稱的錢鍾書。
新中國成立初期,「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這三位吳越錢氏家族的後人,為我國飛彈、航天科技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其中錢三強的父親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的錢玄同,促進了當時青年思想的轉變,社會的發展。
現如今,吳越錢氏家族的後裔大部分居住在我國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還有部分吳越錢氏家族的後裔移民去了國外發展。不論這些吳越錢氏家族的後裔現身居何處,無一列外的就是他們都在當地發光發熱。
吳越錢氏家族經久不衰,得益於錢家先祖錢鏐留給後代的家訓。家訓包涵「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這四個方面,千百年來,錢氏後裔始終嚴格的遵守著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