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倒在股市門口 折射中國地產企業資金困局

2021-01-09 聯商網linkshop

  

  國際大鱷低調抄底 內資急呼「刺激消費以救活地產一盤棋」

  華燈初上,夜幕下的北京、上海、廣州……依舊霓虹閃爍,燈火輝煌。一幢幢摩天大樓背後,是中國房地產20年發展的無聲陳述,其背後的例例資本故事,是民企、國資、外資、熱錢間幾起幾落的激烈博弈。時間行至2008年,「偶遇」次貸危機,資本角逐宿命般出現了大變局。

  龍湖、富力、星河灣、昌盛、恆盛、陽光100……一個個聲稱2008年登陸資本市場或回歸A股的企業相繼斷送融資夢,為上市而大量囤積的土地儲備與跌至冰點的銷售業績終在此時凝成命懸一線的資金鍊。

  11月,昌盛中國擬出售中華廣場項目以履行對賭協議的消息在市場傳開。上海證券報獨家消息,因負債率過高,昌盛中國不排除整體沽售公司資產,大股東清盤走人。

  然而,昌盛事件僅是房地產資本泡沫的冰山一角。這一場賭局沒有絕對的贏家,但一定有相對的輸家。

  市場博弈還在繼續,最新消息顯示,某國際資本大鱷已經深入上海等地探尋,「淘點便宜貨」成為新一輪洗牌的開始。而在前輪角逐中資金實力消耗巨大的中資房企們坦言,目前唯有寄望於政策救市,快速回籠銷售資金,方是絕地求生,以應新役的關鍵。

  昌盛中國:

  倒下的第一個駱駝?

  廣州中華廣場,被很多廣州人視為當地最具人氣的繁華商業中心之一。中華廣場大股東昌盛中國,曾經於年初高調提請登陸香港聯交所並發布招股說明書,融資額23億至31億港元。此前,昌盛中國相繼拿下廣東中山市中山廣場和山西太原等地塊,欲複製多個中華廣場,打造中國又一商業地產巨頭。

  然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逐漸展現,年初的國際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對中國概念地產心生忌諱。昌盛最後公布的招股計劃,淨集資額僅9億港元,比原先預期的20餘億港元縮水過半。消息人士透露,看到機構與散戶認購均不踴躍,集資金額大幅縮減,昌盛中國上市計劃最終被迫擱淺。

  就像某待上市企業高層所言,「要上市可以,但(資本市場)認可的發行價格實在太低,企業不甘心。最後選擇了不上市,但如此嚴重的未上市後果,是企業沒有想到的。」

  有媒體報導,2006年開始,因為成功運營中華廣場項目,昌盛中國開始醞釀赴港上市。彼時,香港昌盛集團董事局主席、廣州市中華廣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鄒錫昌、昌盛中國與高盛旗下創投基金GSSIA籤訂協議,向後者發行可贖回可轉換債券,利率為7%,約佔當時已發行股本20%,雙方並訂立2008年底之前上市「對賭」協議。

  到2007年11月,昌盛中國與香港蘇格蘭皇家銀行又籤訂的關於中山廣場一期二期土地使用權收購融資的貸款協議,本金為6.48億港元,年利息13%。

  關於第一筆可轉債,若昌盛中國沒有在期限內上市,創投基金可要求其按預定的價格購買其所持全部可贖回可轉換債券。又若昌盛中國未能在年期內償還本金,該項可轉債的利息便按每年21%計算。據稱,該債券經延長後的年期期限為今年12月18日。

  於是,從11月開始,市場上開始流傳昌盛欲賣中華廣場項目以變現還債的說法,中華廣場第二大股東新星實業被傳可能接盤相關資產。

  資料顯示,中華廣場落成於1999年,最高峰期每日人流量達到6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達20億元。物業包括一個10層購物商場、4層車庫,以及分別為17層和52層的A、B兩棟寫字樓,總建築面積約為29萬平方米。

  11月中旬,中華廣場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坦承母公司昌盛中國出現資金問題,不排除為解困而出售中華廣場。

  然而,上海證券報從接近昌盛中國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因為昌盛中國目前負債過高,一個中華廣場項目可能無法解決所有資金問題,昌盛有可能通過整體出售公司資產的方式「平倉」,這些資產涉及昌盛北京、山西、中山等眾多項目,海外資金與國內房企均有接盤可能。

  其實,造成昌盛資金鍊緊張的原因除了對賭協議外,還有擴張帶來的巨大資金缺口。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為了順利在香港上市,昌盛此前也同樣大舉拿地。目前,昌盛位於山西太原的項目土地出讓金至今尚未付清,銀行貸款已經基本無法拿到。如果昌盛選擇通用的退地方式,已經交納的巨額保證金和部分土地出讓金可能面臨無法收回的境況。「相對於清算資產,整體出售,退地的做法可能損失更大。」上述人士稱。

  根據目前公開報導,籤訂了類似對賭協議的房企不在少數。例如,同樣計劃今年年初上市的恆大地產,土地儲備高達驚人的4580萬平方米。其招股說明書顯示,如果公司在今年6月6日前上市,機構投資者回報不少於40%,若在今年12月6日前上市,回報率不少於50%,若在明年6月6日前上市,回報率不少於60%,於明年12月6日前上市,回報率不少於70%。

  另有消息稱,某投資機構與大型房企與籤訂的可轉換債券回報率高達年利40%,而一旦企業無法按期還款,部分項目股權可能隨即變更。「一些企業的第一大股東將在清算之際出現變化。」分析人士稱。

  「看2009年,一定有廣州的大腕級房地產企業轟然倒塌。」一位廣州樓市資深人士稱。

  突遇市場變局 投資協議法律摩擦驟增

  昌盛中國的遭遇在今天的房地產市場絕非個案,也許只是開始。「SOHO中國在上市之前,所有的投行,無一例外地鼓動我們實施兩大戰略,一是大舉拿地,二是全國路線。中國市場有18億畝耕地紅線,土地資源緊缺,人口基數龐大,『有地就有錢』成為香港資本市場審視中國概念房地產企業的重要因素。」SOHO中國董事長潘實屹告訴記者,此間,他反覆強調「所有的投行」與「無一例外」。

  「永遠不與投行打交道。」這是香港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歷經數次市場起落而不倒的秘訣之一。但無疑,這一輪內地地產資本泡沫的興起與破滅,與房地產商緊密聯合投資銀行製造資本神話高度相關。

  專家介紹,在香港資本市場,其對地產企業的估值方式簡稱為NAV估值法,即淨資產價值法。在一定銷售價格、開發速度和折現率的假設下,地產企業當前儲備項目的現金流折現價值,剔除負債,即為淨資產價值。根據此方法,上市前房企土地儲備越多,假設條件下的淨資產價值也就越高。在此影響下,投行不斷鼓勵企業廣積糧,甚至不惜大舉借債拿地建倉。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突然爆發和全球金融危機惡化,國際投資者無限看空房地產市場,房企上市融資路徑突然遇阻,巨大資金缺口一時無法彌合,這成為今天中國房企,尤其是待上市企業資金困境的最重要原因。

  如今,因房企與投資銀行對賭協議中約定的盈利水平無法兌現,此前籤訂的投資協議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法律摩擦。

  「目前房地產企業與投資銀行間的協議摩擦確實增多了。這主要是此前協議對房地產企業約定的盈利水平現在看來根本無法實現。而多數投資銀行也認可這一現實。單方面追究房企責任無益於雙方繼續合作。」上海某大型內資律師事務所房地產部律師告訴記者。

  據這位法律人士介紹,一些房企以經濟形勢不好為理由要求調整以前對利潤預期的承諾,並因此涉及企業資產估值和發行價格的降低。但他也表示,目前還少有遇到解除合作的案例。「變化是漸進的,目前還沒壞到那個程度。」

  投資銀行一邊的想法也較為微妙,「當時投資人都是在行情看好的時候進來的,要求的回報就高。所以現在他們的壓力是維持高利潤還是向現實妥協。一般都會妥協,不然大家不討好。」上述人士表示。

  對賭協議開始修改可能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房價進一步下跌。「此前,準上市房企為了上市不願意降價促銷,因為這樣會影響公司向投資者承諾的利潤。一旦投資人認可修改協議,房企的降價促銷不可避免。」市場人士表示。

  反思此前風行一時的對賭協議,今日資本總裁徐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擬上市企業向機構投資人要求的價格過高,投資者為保護自身利益,需要一定的對賭協議規避部分風險。「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人,當下都應該更加冷靜清醒地思考:公司價值到底在哪裡,承諾的價格多少者合適的。」普凱投資主管合伙人姚繼平此前表示。也就是說,房地產企業融資的目的在於發展,而不是忽悠資本。

  國際大鱷低調抄底 資產甩賣漸成風

  危機到來,一部分在高位時進入的企業和投資機構可能備受煎熬,但另一些企業可能迎來轉機。

  上海證券報獲得消息,某來自美國的投資銀行大鱷已經開始積極在上海等尋找可茲收購的優質物業,最低投資標的5000萬美元,投資方式不拘一格,可以股權投資,也可以項目合作或參建。

  「以往想收購些項目,企業要求都很高,比如在短期內付清全款。現在不同了,只要很少比例的現金支付,其餘哪怕是給點出資方的股票也可以。項目都是好地段,上海的淮海路、南京路、陸家嘴,北京的金融街、王府井、CBD……」一位手握百億的房地產企業董事長告訴記者。

  一邊是極度悲觀的銷售市場,一邊是資本大鱷覬覦的眼光開始聚集,其背後的關係不難理清。「目前進入市場者均是至少五年的持有戰略,五年後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仍然被廣泛看好。目前不是內地房企不想接盤,只是他們沒錢。」一位投資機構高層告訴記者。

  一些有遠見的投資人正把資金從資本市場甚至PE市場收縮回來,進入VC市場投資。「從投資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好的時機,股票和VC的投資時間是反著的,股票最火爆的時候,我們最難投,因為企業的期望值太高了,開天價,投資成本太高,現在股票跌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企業的心態就放好了,這反倒是我們投資的好時機。」深圳東方富海投資總裁程厚博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介紹,從VC角度來看,境外資金都表示現在是投資的好時機。「因為VC和證券不一樣,它是相對長線的,看好。」上述人士稱。據了解,外資投行目前仍然專情於投資那些"註冊在境外、但總部在內地、市場也在內地"的企業。因為涉及A股一些退出的技術問題,投行更願意幫助內地企業實現海外市場上市,以方便其退出。

  解決之道:刺激消費+增加融資管道

  一日,某地產界大腕與央行高層在論壇上碰面,「行長,不要再猶豫了,趕緊放錢吧。」企業家焦急地向央行領導表示。數日前,中國4萬億元拉動投資計劃啟動,但商業銀行從控制風險角度考慮,一些貸款類別仍謹慎收緊,房地產正位列其中。

  「很多商業銀行不看好短期內的房地產企業貸款,覺得有風險。」一位接近銀行業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在此環境下,兩大提振房地產市場的思路基本形成。一是開闢其他融資管道,比如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甚至併購貸款。二是不遺餘力地拉動需求。

  12月9日,銀監會公布《商業銀行併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併購貸款開閘。對於併購貸款能否提供給房地產龍頭企業,助其開展行業併購整合,某商業銀行地產金融部總裁記者,目前併購貸款還沒有很明確的意見就行業做出規定,同時,有關房地產併購貸款業務的需求也還沒有開始接觸。

  數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9項政策措施。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作為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的措施之一被正式提及。此前有消息稱,REITs方案已在央行、證監會及建設部等各大部委會籤完畢,並獲得了國務院的批覆。且央行、證監將於近期出臺相應細則,擇機出臺。「討論了十餘年的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一定會在近期正式露面,以解房企融資難題。」一位地產界人士稱。

  不可否認的是,融資渠道增加並不會短期內解決房企流動資金問題,以拉動需求的方式加大銷售回款,成為拯救房地產產業鏈的關鍵。「根據我們的判斷,接下來還將有兩次降息過程,二手房交易免契稅周期延長至五年,二套房限制在執行層面基本解除。」一位大型房企董事長稱。

相關焦點

  • 中國昌盛集團2019年度院線電影新聞發布會
    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李統書,原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周長瑚,老前輩張國英,中國昌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遼寧省昌盛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林、執行主席田鬆化,中國昌盛集團常務副總裁、前海智天昌盛(深圳)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總製片人翟一銘,國際武術總會、世界拳道聯盟總會總會長、著名影視演員黃家達,世界華人商貿聯誼總會商業品牌評選委員會主席兼名牌企業委員會主席和傑出企業家委員會主席
  • 2016年中國股市十大預言
    2015年中國股市遭遇了異常波動,進一步暴露了治理軟肋,但「改革釋放紅利——企業承載紅利——投資分享紅利」的大邏輯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國股市過往的「習慣性低迷」是不合理的,應當進一步完善體制、補齊短板,對核心投行要實施「打鐵工程」,重塑中國股市的價值發現、價值維護體系。  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即6.5%-7%區間的前提下,加上結構性改革的紅利繼續釋放。
  • 2009年股市大片 股市潛伏"風聲"基金"十月圍城"
    ,國共兩黨展開全面較量,但最終天平還是倒向了順應時代潮流和民意的共產黨一邊。 《變形金剛2:捲土重來》———恆大地產香港上市絕處逢生【主演】恆大地產主席、中國新首富許家印恆大地產和其掌門人許家印也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上演了,一部變形大片:從資金鍊斷裂企業,岌岌可危,到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並成為中國新首富,許家印的捲土重來惹人關注。11月5日,恆大地產在港交所上市,擁有恆大地產68%股份的許家印總身家也升至479億港元(約合422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內地新首富。
  • 鄧海清:銀行MPA資金大考將過 股市繼續看好長期「健康牛」
    股市方面,全球股市多數下跌,其中,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微幅下跌1.52%,上證綜指上漲0.99%,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下跌1.19%,日經225指數下跌1.33%。  (4)從我國市場情緒來看,債券市場正在適應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操作思路,對資金面利率變化反應並不悲觀,雖然MPA臨近貨幣市場長端利率有所抬升,但國債市場收益率下行。  展望未來,我們維持股市「健康牛」、債市 「震蕩市」的觀點:  (1)債券整體維持「震蕩市」判斷,但階段性配置需求可能增強。
  • 中國股市——「改革牛」還是「大水牛」?
    首先我們說,對中國而言,最近幾年中出現的一個最大的變化是人口紅利的拐點,按照中國統計局的官方數據,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峰值出現在2011年,之後每年都開始下降。因此,2012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分水嶺。  人口紅利拐點的出現有兩大影響,首先會影響到地產市場,意味著地產市場出現歷史性拐點。
  • 指數成份股調整折射經濟轉型升級 增強股市「晴雨表」功能
    市場人士認為,股市是反映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新興經濟行業股票在相關指數中的權重不斷增加,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趨勢,也有助於引導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股市中設立的各種指數,主要是為了充分詮釋或體現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也為了讓投資者更好的理解股市這一重要作用。
  • 昌盛影視院線 2019 年度院線電影盛大發布
    金羊網訊 2018 年 12 月 22 日, 2019 年度昌盛影視院 線電影 《冰郎》、《朝陽似火》、《重拳出擊》、《打出頭》、《房誘何防》全國新聞發布會在深圳隆重舉行。 中國昌盛集團董事長嶽林中國昌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008 年成立於香港,註冊資本為 10000 萬人民幣。
  • 光大首席經濟學家:股市虹吸效應成復甦最大障礙
    製造業帶動整體投資增速小幅回升,但地產投資狀況令人擔憂。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增長在去年12月小幅加快。製造業投資是其中的亮點,增長加速超過5個百分點。不過,考慮到大規模產能過剩格局對製造業企業投資意願的抑制,12月製造業投資增長的加速極可能像過去幾年中的反彈那樣,是曇花一現。
  • 樓市回暖危險邏輯:股市、樓市「循環論證」?
    「股市各路資本熱捧房地產,樓市回暖整體氛圍啟動」的論調,反過來又刺激著購房者堅守一年多的神經。一種類似於「循環論證」的氛圍突然間瀰漫著中國房地產。  資本或助推兩市聯動  隨著今年前兩個月樓市數據出爐,成交量出現一定幅度回升,以開發商為代表的市場參與者,立即集體唱暖樓市。
  • 全球股市大幅震蕩的背後 中國股市拒做提款機
    全球其他股市緊緊跟隨美國股市的腳步,香港、印度的股指都創出了歷史新高,俄羅斯、巴黎、倫敦、日本等市場也都在歷史高位徘徊,全球股市漲幅非常可觀。   因此,2007年初以來的全球牛市就吸引了各種渠道的大量資金,並積累了豐厚的獲利盤,而對一些短期資本來說,尋機獲利套現的要求非常迫切。
  • 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頒 「2016中國光伏電站企業20強...
    近日下午,由PVP365發起並主辦的「2016全球光伏電站20強排行榜發布會」暨「第三屆中國光伏電站領袖企業浦江對話」在上海浦東隆重召開。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領先的光伏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投資運營服務商,已在全國19個省、2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67個地市布局,在全國籤署了總量超過5,000兆瓦的投資開發協議。2015年度新增項目備案規模1,100兆瓦,其中700餘兆瓦已進入項目落地階段。
  • 地產方法論|宏觀和企業行為視角下的地產新舊周期之變
    隨著房地產與金融周期脫鉤,貨幣對地產的驅動力將減弱。在新周期裡,銷售端的供需關係將有所扭轉,地方政策調控和企業推盤節奏將成為房地產新庫存周期下的兩個主要驅動要素,我們基於這兩個驅動要素進行了行業基本面推演及地產周期預判方法論的迭代。
  • ...新股分流市場資金,另一方面,流動性過剩又推動股市上漲,到底誰...
    本期節目討論的話題是大盤股和流動性誰將左右3000點以上的股市行情。6月19日IPO正式開閘,桂林三金和萬馬電纜順利IPO,家潤多準備於明天正式登陸中小板,向配套的新股發行正式開啟,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築將於7月22日在網上發行,目前大盤正在3000點,IPO開閘,大盤股重啟,會分流市場資金,流動性又推動股市上漲,兩個因素相互博弈,到底哪個因素會左右股市行情?
  • 帳面大量貨幣資金卻大舉融資 資金收益率低折射使用效率
    我國的活期存款基準利率為0.35%,如果康得新一直以來的貨幣資金都是放在銀行收利息,那麼資金的利用效率未免太低,同時還要支付負債融資大額的利息費用,不是正常企業會採取的融資策略。那麼如果不是這樣,不禁引人懷疑,帳面貨幣資金是否真實存在?
  • 昌盛日電蟬聯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
    □記者 薄克國 報導  本報青島訊 12月12日,2018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揭曉,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成為光伏行業中崛起的民營企業骨幹。
  • 中國幹細胞庫牌照困局解析
    困局問題之一:不合理的臍血庫牌照分布幹細胞的作用和存儲的意義已經獲得了全球公認。中國只有7個省擁有合法合規保存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權益,而剩下的24個省就沒有這樣的權益,不能享受這項「再生醫學」技術的保障。記者打電話給河北省衛計委諮詢在河北是否可以合法保存臍帶血,得到的回答是「河北省不在國家規劃之中,所以河北沒有一家合法的臍帶血庫」。困局問題之二:臍帶血公庫背後的私營面目那麼在已經頒發牌照的7個省份,是否臍血庫依然是公益性質的公共庫呢?
  • 2019-2020中國租賃地產MBI頒獎盛典暨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2020年7月23日,由商業空間產經研究媒體 - 邁點網、商業空間資產戰略研究諮詢機構 - 邁點研究院聯合數百家全國主流媒體舉辦的「2019-2020中國租賃地產MBI頒獎盛典暨高峰論壇」在上海阿納迪酒店召開。
  • 股民評劉士餘兩會答問:不宜在中國股市搞「休克療法」
    這樣一方面導致銀行普遍不敢對企業提供必要的貸款,社會生產陷入停滯,另一方面儲戶輕易不敢把錢存入銀行,銀行即使想支持企業生產也有心無力。即使是資金雄厚的銀行,為避免擠兌的破產風險,長期不敢增加對企業的貸款。社會融資正常鏈條被打斷,金融系統不斷萎縮,社會生產陷入停滯。
  • 銀行地產保險,大A三傻今年還有救嗎?
    具體而言,房地產板塊中,有16家房企(包括*ST企業)暴跌超過30%,34家跌幅超20%,58家跌幅超過10%,就連老江湖萬科也倒跌7.5%。銀行板塊中,除了寧波、招行、平安等小部分銀行表現較好外,其餘銀行大多跌的稀裡譁啦,其中跌幅超過20%有4家,跌幅超10%的有18家銀行,包括工行、農行等國有大行。2021年前2個交易日,三傻繼續撲街。
  • 劉蘆萍 江西昌盛大藥房有限公司董事長
    昌盛大藥房先後被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江西省AAA價格誠信單位」、「江西省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扶貧助學愛心企業」、「全國藥店最具價值品牌百強」、「全國藥品零售企業綜合實力百強」。  劉蘆萍個人先後獲得第十二屆「萍鄉市十大傑出青年」、江西省「再就業明星」、萍鄉市「愛心人士」「優秀共產黨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13年入選「最美萍鄉人」年度人物,入圍2014年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