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分流市場資金,另一方面,流動性過剩又推動股市上漲,到底誰...

2021-01-07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北京觀察。本期節目討論的話題是大盤股和流動性誰將左右3000點以上的股市行情。6月19日IPO正式開閘,桂林三金和萬馬電纜順利IPO,家潤多準備於明天正式登陸中小板,向配套的新股發行正式開啟,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築將於7月22日在網上發行,目前大盤正在3000點,IPO開閘,大盤股重啟,會分流市場資金,流動性又推動股市上漲,兩個因素相互博弈,到底哪個因素會左右股市行情?

另外,新股上市依然遭到爆炒,這是否意味著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失敗?同時,在這個時點管理層加快新股發行節奏,政策意圖又是什麼?對此,我們今天邀請到兩位專家對此一起討論,我左手邊這位是中央財經大學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另外一邊是來自宏源證券研究所的所長程文衛。

上周五兩支新股上市,桂林三金上市受日漲了82%,萬馬電纜漲了125%,新股依然遭到爆炒,上市之前深交所發了四篇風險提示文章,並在新股發行首日實行兩檔停牌制度,但依然沒有改變新股遭到爆炒的局面,新股爆炒令人相當尷尬,這是否宣布著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失敗?兩位專家怎麼看?

郭田勇:新股爆炒肯定不是管理層希望看到的,管理層希望新股開閘,多給市場注入供給,注入新鮮血液,又不希望價格漲得太快、太高,這也是他們的良苦用心,但如果用新股爆炒這件事情來衡量發行制度改革失敗作為論據並不充分,因為新股爆炒並不僅僅是在這次新股發行改革後出現的,以前若干年來,炒新股一直是中國股市一貫性的做法,特別是這次,停閘九個月以後開閘,很多股民都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那麼長時間沒有上新股了,大家盼望已久,好不容易弄出了兩個,桂林三金和萬馬電纜,肯定會對它有很高的預期,渴望獲得滋潤,好不容易出來一個,大家的預期本身就比較高,比如說漲幅達到80%,在我看來,發行價本身就偏高了,漲幅又達到這麼高,在現在由於過多流動性而推動的特定股市階段以及新股開閘兩股渴望相互疊加就形成了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較大的情況,但並不能以此論證新股發行制度就是失敗了。

網易財經:但這次新股發行改革兩個核心的因素一是解決新股爆炒的問題,二是提高中小散戶的中籤率,但桂林三金中籤率只有0.17%,萬馬電纜只有0.13%,這個目的沒有達到,是否說明發行制度不成功,程老師您怎麼看?

程文衛:一個公司能夠成功上市,整個發行就沒有問題,就算已經成功了,至於上市以後的上漲空間,我覺得這是市場的因素,剛才郭老師也提到了,流動性、投資者的熱情和中國股市一直以來對於新事物的追捧,與這些因素都有關,不能直接下簡單結論,而且後續還有一些公司也準備要上市了,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對於這些發行都抱有極大的熱情,大家都在積極參與,從中籤率也可以看出來,大家還是很認可這件事情的,如果不認可的話,一支新股推出以後不能成功發行,也就說明了它的失敗。所以反過來看,還是成功的。

網易財經:新股發行首日遭爆炒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制度壓力、市場供給還是投資者不夠理性?

程文衛:我覺得應該更多從行為金融學和行為投資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確實有很長時間沒有新公司上市了,所以就會出現追捧的現象,隨著新股發行越來越多,市場會逐漸回歸理性的。

網易財經:您說的還是市場供給的問題?

程文衛:投資的心態和市場供給。

郭田勇:現在整個股市處在一個上升期,通脹預期、流動性偏多、銀行信貸高速增長……烘託出了一種經濟不景氣的牛市心理,因為經濟現在還沒有完全好轉,但股市的牛市心態已經形成了,有句話是「牛市不言底」,既然已經形成了牛市心理,大家會覺得再高的價格都是合理的,接受它的人也會非常多。其實桂林三金這個股票在發行前還有很多質疑之聲,認為企業在發行之前還有一些治理上的問題、不是很完善,但發行以後也沒有人質疑這件事了,這就是牛市心態導致的。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能夠趕上IPO開閘第一單,又恰逢這樣的市場狀態,我覺得這些上市公司首先應該為此感到幸運,因為你的發行價本身就高了,募集的資金量也多。但我們的確要看到,這種情況並不是常態,未來隨著發行量的增多,爆炒的現象就會漸漸減少。

網易財經:7月22日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築網上申購,融資426億,如果今年農行不上市,它可能會成為今年亞洲最大的IPO,在這個時點上發行超級大盤股,管理層的意圖是什麼?

程文衛: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的需求,需要新鮮的血液、新鮮的品種,第二也反映了投資者的熱情,好的品種出來,大家一定會去追捧,而且從同類板塊、同類上市公司中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時間整個市場表現不錯,它作為H股回歸,假如要去推測管理層的意圖,我覺得是這樣的,證券市場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資功能,單支股票融資400億和幾支股票融資400億,包括全流通不停的有大小非減持、解禁,都是想通過證券市場達到融資的目的,在市場比較高的時候連續發行一些股票都是為了平衡市場供給,使之達到均衡狀態,這樣可能是最好的,不要在某個時間內出現失衡狀態,不管是上漲失衡還是下跌失衡,對於整個市場,包括對投資者來說,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不利於市場正常成長。

網易財經:郭老師認為呢?

郭田勇:相對於股市的供給面來講,市場的確處於求大於供的情況,這樣的情況管理層一定要平衡,管理層也有一種試探的做法,開閘前一開始就有人預測中國建築會是第一支IPO的股票,但不是這樣,先搞了一個小的來投石問路,這說明管理層擔心一開始就出現供求傾斜的情況,會適度加大供給籌碼。今天上午我們開會,會議中還透露農行現在改制呈現了加速狀況,今年農行有可能在A股上市,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談戰略投資者。農行如果上市,肯定是今年最大的IPO,一年多前光大銀行、光大證券都說要上市,說要在奧運會前上市,後來他們自己也不提這事兒了,股市跌下來你就是上市也籌不到多少資,對於農行來講,他們一定會在現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上市,現在上市對他們更有利,而對於管理層來講,弄幾個農行這樣的超級大盤股窩在手裡,萬一股市出現急劇上漲就可以向外扔,否則如果手裡沒有籌碼也不行。通過我們對資本市場的判斷,農行肯定會加速上市。

網易財經:現在超級大盤股成為管理層調控股市的手段了?

郭田勇:超級大盤股以前就是管理層的調控籌碼,他們有意無意的把超級大盤股作為調控籌碼,因為這是一個非行政方式,股市漲起來,提高印花稅等手段是行政行為,超級大盤股是非行政性的,和央行採取公開市場業務似的,這樣爭議會更小,管理層肯定更喜歡用。

網易財經:2007年10月,中國石油在頂峰時發行新股籌資688億元,此後A股從6024點的最高點暴跌,至2008年11月的1664點。中國建築在3000點時發行,會否成為本輪股市漲跌的分水嶺?

程文衛:市場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人們往往把發生在那一時點上的一件或幾件重要事情作為導火索,然後進行歸類、總結,因為那件事出現,所以可能會出現歷史上的拐點。確實像大家所說的,07年9、10月份連續發了中石油、中國神華,市場出現了急劇下跌,但我們不要忘記,07年10月份大盤處於6000多點,它本身的流動性是怎樣的,當大家都忘記風險時管理層在不斷向你進行風險提示,大家不要忘記那個背景,回想那時的背景和現在進行對比,大家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和當時的情況是不太一樣的,剛好在07年時又趕上了美國次貸危機,直接轉化為金融危機,這次中國建築的發行可以說是增加了市場的供給,對市場的資金鍊是一種考驗,對大家投資的信心也是一種考驗。但我覺得是這樣的,一旦投資者的信心經過這場考驗之後,可能會承受未來的市場給他帶來的更大的心理壓力,也就是說未來市場在經過這次承壓之後表現出更加穩健的向上趨勢。

網易財經:兩位老師,目前3000點的市場是否過熱,現在需不需要給市場降溫?超級大盤股來調控,是不是管理層想給股市降溫?

郭田勇:對這個問題,機構的看法和我們的看法不完全一樣,機構一般都認為股市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但我們覺得不是這樣,從估值角度來看,很多股票的市盈率確實偏高一些,在我看來,有時候並不會完全按照估值等合理價格來走,股市一旦走出一個行情後就會成為一個長波,還沒有形成一波行情,該賺錢的人沒有賺到手,沒有做完一波行情,僅僅看這時的市盈率是高還是低,這樣的分析可能過於學術化、機械化了,但從學術角度來講,我們的確認為,儘管現在中國的經濟環境在企穩向好,但還不支撐大牛市,所以我們並不想把頂看得太高,上一輪到6000多點,這一輪到3000點時我們覺得就差不多了,因為現在的經濟形勢和那時的經濟形勢、企業效率沒法兒相比。

但從股市自身的運行規律上來看,也不一定完全按照這樣的估值分析向前走,可能會走出一波中期行情,會有一波完整的漲幅,我只能這麼綜合判斷。

網易財經:程所長,你覺得管理層有沒有必要對現在的股市降溫?

程文衛:判斷點位實際是比較難的事情,給一個公式吧,股票價格=資產內涵價值+股民精神勞作。什麼意思呢,股票的資產力和價值是動態的,每一個時點都在發生改變,3000點上PE是靜態PE,有人估25倍,有人估28倍,有人估30倍,基本在25倍到30倍之間,但這是一個靜態的過程,暫且把25到30倍作為靜態的,但還必須要加上一個股民的精神勞作,每一個市場投資者和參與者每天都在對股票進行分析,有很多體力和精神勞作,這也要作為一個參考係數,對市場向上或向下都會有一個影響,當有積極影響時就+30%,有負面影響時就-30%,所以往往會出現股市一漲漲過頭、一跌跌過頭的情況。

來看3000點是不是高了,在經濟低谷時往往PE很高,經濟好轉時往往PE又降下來了,如果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進入了復甦通道,那麼就可以看到,隨著股市不斷的上漲,上市公司的PE應該是逐漸下降的。這樣就能夠支持中國股市不斷上漲。從歷史上來看,中國股市基本是在20到60倍PE期間運行,超過60倍就很高了,低於20倍,它的價值就充分顯示出來了,3000點對應的是30倍,你說是高還是低?

網易財經:我聽明白兩位的意思了,股市和目前經濟的情況還是比較匹配的,今年上半年GDP增長7.1%,一季度是6.1%,前兩天披露的外貿數據連續下降,CPI連續六個月下降,PPI連續四個月下降,種種跡象表明,宏觀經濟好象沒有明顯好轉,剛才兩位談到經濟形勢是否能夠支撐目前3000點的點位,廣大網友還是有疑問的,郭老師再給我們講一下吧。

郭田勇:剛才程所長講了一個道理,雖然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這個晴雨表不太準,或者有時候往往會放大一些,有一些偏差,從這輪行情來講,股市形成健康牛市,是在大家對經濟向好的預期下推動的牛市,大家認為中國經濟會持續向好、企業效益會持續增長,因為大家形成這樣的預期而導致的牛市應該是很健康的;現在的牛市恐怕不是這樣的,現在牛市的行情是在基於對通脹的預期下,大家認為未來會有通脹,然後對於資產類的投資熱情比較高,包括股市和黃金,在這種通脹預期下以及僅僅是流動性增多的情況下,包括這幾個月貨幣信貸總量連創歷史新高,在寬鬆的貨幣環境下(行情)被推動(了起來),但好象沒有人說這輪牛市是大家對經濟向好預期而形成的。這幾個月以來,出口也好、企業經營效率……比之去年都是負增長,所以這輪行情並不是建立在經濟向好預期下推動的行情。當然,從股票指數上漲反映出來的情況來看都是一樣的,但從背後的推動力來考慮……

網易財經:您是說這輪行情是流動性推動的?

郭田勇:對,萬一央行這邊出現釜底抽薪,把火關小一點,那麼水的沸騰度馬上就會降下來,現在央行的確有把火關小一點的意圖,考慮到這種情況,我還是不太敢把股市點位看得太高。

網易財經:剛才我們從宏觀角度分析了現在的基本面還不能支撐3000點,從微觀來看,上市公司半年報快報已經披露了,按照披露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還是虧損的,鋼鐵甚至出現了全行業虧損,有市場預期上半年市場平均增長只能達到30%,在經濟回暖不明顯的情況下,(上漲)是否能有公司層面的支撐?

程文衛:剛才進來的時候我們聊天,可以看到很多微觀層面正在發生積極的改變,很多產業在整個宏觀經濟過程中表現出了不同的發展趨勢,剛才你提到的鋼鐵業,確實,國家注意到了這種情況,也在進行重大的結構性調整、重組,我們也可以看到了一些新興行業,比如網易這樣的公司,它面臨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階段所面臨的機遇是不一樣的。一方面關係到國計民生、對大盤指數影響非常大的權重類股票受到了國內4萬億投資和信貸超規模擴張的好處,他們業績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業績環比的增長對於大盤指數有非常正面的影響作用。

第二,一些新興行業,包括新能源、生物科技、網絡,這類行業機會很大,國家也在投資,一旦這類行業的市場需求展現出來,也會對股市有良好的推動,這兩個因素加起來,你想會有什麼效果?

網易財經:上半年流動性新增信貸達到7萬多億,貨幣供應量的增速達到了25%,新增信貸分流股市,推動股市上揚。對於資金推動型的股市來說,資金也早晚作鳥獸散,充裕的流動性推動了股市上漲,但這讓我們想到07年流動性泛濫直接導致股市暴跌,現在的情況和07年時很像,會不會出現07年的風險?

郭田勇:總體來看,如果我們把它稱之為牛市,這輪牛市還是資金推動更明顯一些,剛才程所長講的我覺得也有道理,大家對未來有一些好的預期,比如新能源、新材料,一些企業還有未開墾的地,開墾以後增長空間可能會比較大;但從主流來看,我覺得的確和我們寬鬆的貨幣政策關係非常大,現在我特別質疑一個問題,7萬多億的銀行信貸,但這裡面是不是有大量資金並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中去,雖然央行去企業搞過調研,調研以後回來對外說「經過調研,沒發現有企業把錢投到股市中去的情況」,但沒有發現並不等於沒有。

我曾經講過一個觀點,我經常舉一個例子,社會貨幣供應量增長這麼快,讓這麼大量新增的貨幣完全流入到實體經濟中去,這本身也是一個很高的奢望,好比在打仗的時候給你一箱子彈,讓你在短時間內突突突把槍打完,每一發子彈都打到敵人身上,和這個道理一樣,這是非常難的,肯定會出現一些流彈。同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增加這麼多貨幣,你希望每一分錢都能流入實體經濟中,但和我剛才舉的那個例子一樣,這本身是很難達到的。

網易財經:您的意思是可以容忍一部分進入股市?

郭田勇:可以容忍一部分,但要有一個量的把握,不能說打了一百發子彈只有一顆子彈打中目標,其他的都流走了,那就出現本末倒置了。從理論上來講,在貨幣信貸增加這麼快的情況下,恐怕會有一部分資金流入到股市、房地產等領域中去,我們要承認它存在的合理性,也正是有了這一部分實打實的資金,同時再加上貨幣信貸形成社會普遍的通脹預期,由於通脹預期存在,又會調動其他方面合法的資金,比如居民個人的錢,合法的資金,在這種通脹預期下也流入了股市,這樣就形成了資金面大幅度走高的情況。但我們的確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如果資產價格出現泡沫,泡沫意味著價格偏離了真實需求的價格,當出現過度偏離時,就容易助長社會中的投機情況,使得大量資金從生產領域流入到虛擬經濟中來,如果不加以控制,時間長了就會出問題,所以現在央行要控制這種情況。但央行又投鼠忌器,一方面想控制資產泡沫以及使未來通脹的可能性降低,但又擔心如果把貨幣政策收得太厲害會對實體經濟有傷害,讓企業融資碰到困難,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所以央行一是在總量上進行微調,同時在結構上針對股市和房地產出一些單獨性的政策。

網易財經:從種種跡象來看,貨幣政策好象是在收緊,目前的現狀是,IPO開了、大盤股也上了,但股市絲毫沒有想調整的意思,一直迎頭向上、屢創新高,如果再這樣下去,管理層是不是會加快新股發行的速度?

程文衛:我覺得市場的供需最終會由市場來決定,一旦供給量太大,市場承受不了,自然就會向下,出現深幅調整,如果市場能夠承受得了,那就不斷發行。從發行節奏上我們還是能夠看到,先是小的,成渝高速屬於中等規模,然後再是高、再是大,之後再看市場反應,如果市場還是能夠保持比較穩健的上漲趨勢,不妨再採用下一步節奏。我覺得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市場具體的發行節奏,根據這種猜測來判斷市場的點位,從而決定自己的投資風格。我覺得一旦趨勢確立完之後,跟著趨勢來運行就可以了。俗語說得好「熊市不言底」、「牛市不言底」,不要試圖判斷頂和底,頂和底都是人為操作出來的,有人從2600點空倉到現在,不要試圖去判斷點位,一旦市場向上或向下的時候你再採取動作,這個時候是可以的,特別忌諱在2000點看多然後進去,2600點看空又出來,3000點看多進去,3100點看空馬上又出來,這樣會增加投資的成本。

郭田勇:創業板也要上了,挺快的,今天開始就可以去開戶了,管理層手中也有一批企業,都已經準備好了。從宏觀面來講,貨幣政策要關注資產價格,但從中央銀行來講,如果我們講資產價格,中央銀行關注投機和泡沫的問題,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的投機和泡沫比對股票市場要更關注,相對來說一方面銀行信貸資金量沉澱較少,不像房地產,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人都要用銀行的錢,銀行承擔的資金量大,出問題以後銀行的風險大,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如果房地產的價格漲上去,讓廣大中低收入者沒有房子住,給社會穩定會帶來很大的問題,所以央行會把房地產作為資產價格調控的重點,對於股市還是呵護得多,但證監會會把大盤股和發行股票作為主要的調控方式。

網易財經:我明白郭老師的意思,如果再漲下去,管理層會更多地發行新股。最後回到主題,大盤股開了之後到底能夠走多遠,流動性和大盤股在博弈中誰更佔上風,這將決定3000點以後的行情到底是向上還是向下,請兩位老師總結一下。

郭田勇: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流動性和大盤股的確存在相互博弈的情況,流動性多了能夠消化大盤股,大盤股發多了又把流動性稀釋了,但從未來的方向上來說,流動性會不會持續出現上半年高速增長的情況,恐怕並不具有可持續性了。而大盤股相對來說也在這裡面變得更強一些,我們的確還有很多大型企業希望上市,再加上我們承諾要讓國際上的海外公司入市,滬市上升為國際版,未來空間非常大,不要把股市未來上漲的希望像上半年一樣寄托在資金推動型的市場上,我們還是要進行更加理性、更加價值性的投資,選擇一些真正具有成長性、未來有高回報的股票進行投資,這才是最安全、也是最可靠的方式。

網易財經:我明白,郭老師的意思是現在大盤股略佔上風?

郭田勇: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強,因為流動性的增長速度不會那麼快了。

程文衛:總得來說,大盤上漲的趨勢不會因為某一個單一因素來決定它的轉向,必須是多因素的;第二,想提醒未來幾個關鍵點,第一是政策的轉向,這個比較關鍵,第二要看幾個超級大盤股是不是連續發行。第三要看監管層會不會連續發出市場過快上漲以後的風險提示。這幾個指標非常明顯,其他的可以關注,但對市場權重的影響不是很大。

網易財經:好的,這次訪談就到這裡,再次感謝兩位老師的到來,謝謝,再見。

相關焦點

  • 任澤平:中國流動性從過剩轉為短缺 概念、層次和度量
    如,不能解釋沒有期限的資產價格上漲的原因(如黃金、房地產)。同時,也不能說期限越長偏好越大。我們認為,流動性過剩是指在當前的利率和資產價格下,貨幣資產供給超過了貨幣需求,而非貨幣資產市場的配置需求又低於其合意水平,過剩的流動性從貨幣市場流向非貨幣資產市場,從而導致價格上漲。反之,即流動性不足。流動性過剩/不足不僅與短期資產的量相關,還與人們的風險偏好、預期收益相關。
  • 新股常態化發行:注重投融資平衡 市場改革應有之義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多家媒體從權威渠道獲悉,證監會將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重視市場投融資平衡,推動發行、註冊和市場承受力的有機統一銜接,切實防控各類風險,不搞大躍進式的集中核發批文。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一直關注投融資的平衡狀態,關注市場流動性。
  • 2021年A股流動性展望:宏觀環境易緊難松 股市資金供需仍強
    投資的擴張推動對國內大宗商品的需求,並帶動國內生產成本上漲,PPI在2010年大幅上行。另一方面,2009年和2010年國內流動性總量擴張,M2保持了高速增長,超發的流動性流入房地產市場,帶動房價上漲。而由於自然災害等因素,基礎農產品價格接連上漲,帶動CPI上行。2010年5月CPI當月同比增速開始超過3%。直到2012年,CPI和PPI才開始明顯回落,通脹壓力緩解。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A股或打破「牛不過三」
    另一方面,在「炒股不如買基金」效應推動下,間接入市漸成趨勢,投資者尤其是年輕人參與公募基金的積極性提高,帶動投資者結構改善。這些變化發生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國證監會2019年制定實施《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推進交易、退市等關鍵領域的一攬子基礎制度改革,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進一步增強。
  • 牛年行情常在虎虎生威 關於虎年股市「捕獵」秘笈
    對於所有股民來說,大家希望虎年股市能有老虎的活力,騰躍上高崗;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虎年股市中會有兇猛老虎,吃人銀兩,讓投資者的利潤甚至本金安全不保。  說起虎年兇猛的老虎,有三隻不得不防。一是2009年積累的巨大獲利盤到底何時會宣洩殆盡。
  • 【重磅】粵開策略深度 | 2021年投資策略(資金面篇)——A股慢牛有...
    在股市的流動性方面,2021年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供需緊平衡的基礎上邊際改善,居民財富結構變化、外資持續配置、保險養老金入市為推動流動性改善的三大原因。預計上半年的流動性要好於下半年,下半年隨著經濟平穩恢復,政策或將逐步平穩有序退出。
  • 新股常態化發行不會是大躍進,把握節奏和力度!提升投資端活躍...
    來源:金融投資圈作者:程丹券商中國從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證監會將按照發展股權融資、優化上市公司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整體需求,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重視市場投融資兩端的平衡,明確市場預期,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推動發行、註冊和市場承受力的有機統一銜接,切實防控各類風險。
  • 連續大額資金回籠後 央行7月份首次開展逆回購操作
    央行13日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保持2.2%水平,鑑於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淨投放500億元。進入7月中旬,接近繳稅高峰期,面臨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政府債券發行壓力、股市上漲帶來的「虹吸」效應等因素,而在500億元逆回購重啟後,市場資金面明顯邊際轉松,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操作的效應明顯。
  • 本輪牛市是流動性推動?簡單說下股市和債市的流動性有什麼不一樣
    股票市場上說的市場流動性和債券市場將的宏觀流動性,不是特別一樣。但是很多做打雷資產配置的同學經常會通過論證你媽給你的流動性直接來導出來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實際上這倆東西區別還挺大的,被決定的因素也不一樣。
  • 股市大幅震蕩 四大動因誘發"黑色星期二"
    到最終收盤時,滬指收於2915.80點,下跌77.63點,下跌幅度2.59%,233家上漲,4家平盤,636家下跌,深成指收於11688.17點,下跌387.62點,下跌幅度3.21%,215家上漲,26家平盤,569家下跌。兩市總共26家漲停,2家跌停,總成交量2425.85億,較上一個交易日有所增加。
  • 新股發行「排長隊」大為減少
    創業板註冊制是A股市場從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新股發行註冊制全面推廣的重要突破,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後,A股市場生態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體現在新股發行和股票交易兩個層面。在新股發行市場方面,創業板註冊制實施後,新股發行效率顯著提升,傳統IPO核准制和審核制出現過的「堰塞湖」現象幾乎難覓蹤影。
  • 早知道:歐美股市全線收跌 三新股今可申購|a股|創業板|股指|港股|...
    MSCI:疫情期間 中國A股與全球和區域性股市之間呈現出低相關性MSCI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A股與全球和區域性股市的相關性發布短評:在整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A股與全球和區域性股市之間呈現出低相關性。2020年初至4月30日,MSCI中國A股在岸可投資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基準可投資市場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為55%,遠低於全球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數據。
  • 安信證券高善文:市場公允價值3000-3500點
    但如果A股股價上漲完全來自於企業內在價值的上升,那為什麼在香港市場上,這些具有完全相同內在價值的標的,其價格漲幅要小得多?  我們也知道,所謂資金牛、大水牛等假說,本質上試圖論證流動性過剩等導致了股票等資產價格的上升,但它似乎無法很好地解釋為什麼在滬港通背景下,北上資金要遠多於南下資金?
  • 你也許不知道當時PTA的那輪上漲 到底是因為什麼
    另一方面,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儘管今年的PTA開工率較去年同期水平大幅上升超過10%,但經歷了之前的大幅去庫,無論是PTA還是聚酯各產品的庫存普遍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因此聚酯開工率的彈性相比去年較好,對於原料有小周期內的補庫動作,此外,市場對於今年的需求相對持樂觀態度以及部分PTA裝置的意外檢修故障,對於PTA價格的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A股午間特供:指數弱勢次新股受追捧 機構稱結構性行情特點明顯
    板塊上,短線資金聚焦創業板,其次新股、低價股及有辨識度的人氣標的受資金青睞,可轉債持續火熱,網紅經濟、螞蟻金服、第三代半導體等題材表現活躍,銀行、保險板塊調整,個股上,早盤大多以低開為主,繼續下跌動能衰竭,浩豐科技、因賽集團2隻創業板空間板個股走勢較強,提振市場短線人氣,整體看,市場投機情緒較為濃厚,可關注短線情緒回暖機會。
  • 分化概率加大 三類暴利次新股浮出水面
    3月17日,本輪次新股反彈行情的引領者張家港行被交易所要求停牌自查,市場對這一事件的解讀分歧較大,主要矛盾在於:對於上市僅兩個月就被停牌自查5次、且市盈率高達77倍的銀行股,其復牌是否會導致資金出逃、股價大跌的情況出現,同時市場也擔憂其調整可能引發次新板塊的集體回調。
  • 當下中國股市的坐標:新常態將成為A股新邏輯
    人們對財富的渴望從來就伴隨著股市的漲落,牛熊交替。  滬指自1664點歷史性底部一路走來,此前也幾度造訪3000點。但塑造牛市的外部力量卻大相逕庭。2009至2010年間,4萬億投資及其餘波帶來大量新增流動性進入股市,結合市場由此產生對宏觀經濟迅速走出低谷再次起飛的預期,造就了一波短暫的牛市行情。
  • 2016年中國股市十大預言
    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股市將保持穩定向上趨勢。我們預計,上證綜指將突破2015年創造的5178點,創出新高,上限將在5300點一線。而投機者可能藉口註冊制改革擾動市場,促使大盤下跌;但受到價值規律驅動,下限將保持在3300點一線。  在主板市場價值中樞上移的同時,創業板市場繼續分化,創業板指上漲平穩。
  • 內循環之後,股市和商品有哪些機會?
    3.交易機會在哪裡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想要實現經濟內循環方面做的一些事情以及國內所具備的特定背景,例如,海南自由島,免稅概念,股票市場上相關的股票也都非常火爆,漲上天了;當然還有跨境電商,各種網紅帶貨,這些都是促進消費的方式,股票市場上也有各種相關概念股。
  • 股票點數什麼意思 股市上漲一個點多少錢
    在股票市場中,經常出現的一個數值就是股票點數,但對於炒股新手來說,壓根就不知道股票點數什麼意思?更別說在股市上漲一個點多少錢?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股票點數上漲 通常來說,股票點數就是股票價格指數的簡稱,是通過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來編制,用來反映反映股市的總體價格或者某一大類股票價格變動和走勢的指標。而點是百分點的簡稱,是股票價格指數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