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牛市是流動性推動?簡單說下股市和債市的流動性有什麼不一樣

2020-12-03 民工看市

股票市場上說的市場流動性和債券市場將的宏觀流動性,不是特別一樣。

但是很多做打雷資產配置的同學經常會通過論證你媽給你的流動性直接來導出來股票市場的流動性。

實際上這倆東西區別還挺大的,被決定的因素也不一樣。

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的決定條件比較簡單

當然有的人為了賣鏟子(因為現在靠這個東西挖金子,肯定是賺不到錢了)會跟你講上基本面,技術面,政策面,消息面,情緒面,大碗寬面等等決定了這個流動性寬裕不寬裕,但是實際上這並不是特別直接。類似於分析天氣冷不冷,來需不需要穿衣服。

但是實際上,穿不穿衣服直接的驅動因素就只有一個,就是你媽覺不覺得你冷。

至於你媽為什麼覺得你冷,跟天氣真正的冷不冷,關係往往沒有那麼大,有可能是天氣真的冷,也有可能是你媽覺得你大冬天的不穿棉褲就穿個裙子肯定很冷,實際上你並不冷。

所以如果你通過一個很細小的數據或者科學,來說服你媽,你真的不冷,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意義的,你媽肯定會覺得你不僅冷,而且心懷不軌。

比如說,你說你上身加拿大大Ne羽絨服,下身是日本自熱遠紅外絲襪,自己肯定不冷,你媽肯定是不會聽你的,你媽又不會穿這個。

或者說你用你的小霸王學習機模擬了西伯利亞冷氣流,預計未來的天氣不會太冷,實際上你媽肯定也不會聽你的,你媽又不懂這破玩意。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通這個事情,而且能握住自己的錢包和時間,避免被各路賣鏟子的,乃至於賣給你鏟子生產線的人的來浪費你的時間:

預測你媽的行為其實比預測天氣,比如大洪水,厄爾尼諾等容易多了,只要你把她當做你媽,雖然可能是後媽。

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其實也不是能搞得清楚

很遺憾,這個東西沒有啥觀測指標,這就是為什麼總有人拿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來講股市的流動性,因為債券市場流動性就是可以看M0,看看OMO,看看DR001就看出來了。

股票市場是真的沒啥特別直接的數來證明這一點。

但是你用心體流勢還是能感受到的:是真的在撒幣啊

6月30日,7月1日行情開始啟動,陸股通交易關閉買不了,到7月2日憋壞了,幹進來170億,還不過過癮,第二天又幹進來130億,去年全年每天才流15億,今年平均下來日均起碼20多億。

從來都是外資領著大家買買茅臺,這次怎麼反過來了?外資也追漲了?

公募5月份發了900億的偏股類產品,6月發了1400億偏股類產品

不買股票等著趴帳上吃CD利息麼。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配啥也只能配啊,不敢配抱團股還不敢打個底倉麼,幹一幹賠率高低估值的品種,打麻將一樣,你不指著胡牌,你肯定不想著急點炮,你說你著急排名,你又不是老產品,你新產品著什麼急趕著去做時間管理麼。

這就是直接流動性的體現。

但是你可能很難衡量這些東西對市場的影響,因為公募基金新發只能是前期市場情緒的事後驗證,與指數大部分情況下是同步的。資金流本身的慣性是非常短的。

而且北上資金其實也挺難預測的,北上資金內部的區別可能比公募和散戶的區別還要大。北上資金每單平均成交金額其實只有3w~4w塊錢,在你的同花順上資金流分類上,3w多塊錢只能是是比較大的散戶,如果不是特別多的拆單高頻衝稀了,那就只能說裡面的人們的口味還是差別挺大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他跟R001,DR007啥的真的不是一個東西。

銀行間流動性和股票市場流動性有啥關係

你得看到明確的、直接的通道啊

比如說地產成交很不錯,有不少人從銀行騙了貸款買房子,賣房子的人拿了一筆憑空出來的現金去炒股了,這個鏈條就有點間接但是也不是完全不通;

或者是傘形信託+配資,銀行的錢去股市去了,也比較直接

或者是你在網貸、P2P,糞泰克上擼口子,借了消費貸去滿倉證券ETF,這也算比較直接;

但是你要說央媽把錢給大銀行,大銀行把錢給小銀行,小銀行把錢給企業,大企業把錢給小企業,企業發錢給居民,居民拿到錢去炒股……

我只能說真的是太屈才了,你應該去演雜技。

(文/韭菜核子)

相關焦點

  • ...新股分流市場資金,另一方面,流動性過剩又推動股市上漲,到底誰...
    郭田勇:現在整個股市處在一個上升期,通脹預期、流動性偏多、銀行信貸高速增長……烘託出了一種經濟不景氣的牛市心理,因為經濟現在還沒有完全好轉,但股市的牛市心態已經形成了,有句話是「牛市不言底」,既然已經形成了牛市心理,大家會覺得再高的價格都是合理的,接受它的人也會非常多。
  • 流動性充沛支撐中短券走強,期現貨走勢漸趨穩定|債市綜述
    交易員稱,在短期資金面確定性較強的背景下,中短券依舊是機構配置首選。周三,國債期貨小幅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03%,5年期主力合約漲0.01%,2年期主力合約接近持平。國內股市方面,A股震蕩中繼續攀升,兩市成交額連續三日突破1萬億元。上證指數收漲0.63%報3550.88點,錄得五連陽;創業板指漲0.55%,深證成指漲0.26%。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核心結論:①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我國長期股權投融資時代已徐徐展開,權益投資出現三大特徵:賽道化、龍頭化、機構化。②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1年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即「股」舞人心。③A股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和內需是中期主線,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或源於港股補漲。
  • 2021年A股流動性展望:宏觀環境易緊難松 股市資金供需仍強
    在多因素推動下,資源品漲價推動PPI上漲,2016年12月PPI同比增速達到5.5%,最高漲至6.9%,2018年PPI開始回落但一直到2018年11月才回落至3%以下。在此期間,央行在2017年至2018年4月有四次上調逆回購&;;MLF利率。
  • 任澤平:中國流動性從過剩轉為短缺 概念、層次和度量
    伴隨著金融去槓桿,我國流動性總體已由過剩轉為短缺。流動性從上到下傳遞,貨幣流動性首先由松轉緊,導致銀行流動性的總量和監管角度來看流動性較好,但內部超額準備金率、同業利率都接近階段性緊狀態,市場流動性由於採用高頻數據,且敏感性最強,指標顯示流動性已處於歷史底部,但企穩有回升態勢。
  • 人生財富靠康波,股市大繁榮時代已經來臨,你一生最重要的機會
    2014年10月,他發報告認為2015年二季度會發生二次衝擊,二季度之後股市暴跌2016年他發報告,認為在2017年中期或者三季度之後,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並在2019年達到最終低點,股市在2019年1月達到2440點,之後一路上漲的,目前看來也是正確的。
  • 本輪比特幣牛市原因是什麼?
    11月以來,灰度信託等海外投資機構持續釋放加持比特幣的消息,比特幣也距離突破2017年12月的高點越來越近,市場上關於這輪牛市的定義則是機構牛,相較於過去兩次牛市來講更加穩定。然而在比特幣價格狂歡期間,市場情緒似乎並不高,與以往兩次牛市相比存在巨大反差,甚至有網友調侃這次牛市是「餅哥」一個人的寂寞。
  • 李迅雷:本輪危機與1929大蕭條比較
    1.1 「十年牛市」的驅動:低通脹+寬鬆環境下,三大部門資產負債表的擴張  本輪美股上漲始於08年金融危機之後,至20年2月,標普500指數漲幅395%,形成「十年牛市」。從漲幅和持續時間看,本輪美股牛市在美股歷史上漲幅和持續時間分別名列第2和第1。
  • 「新人類」基金vs「巴菲特」:誰將在流動性盛宴中跑贏?
    他說,目前在市場上,「新人類」基金經理們所想的只是博取短期炒作下的股價漲幅,並認為自己不會接到最後一棒。這與巴菲特這類長期價值投資者有很大的不同。美股牛市裂縫已現目前人們在關注,美股牛市究竟能持續到多久?目前需要擔憂嗎?雖然不認同「新人類」的玩法,但王國輝也認為,美股牛市仍將持續一陣。
  • 除非暴跌 否則7天後美股這波牛市將成史上最長牛市
    伴隨著十年來的金融和政治動蕩,牛市仍然保持蓬勃發展,部分原因在於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主持的全球流動性盛宴。現在美聯儲已經轉向收緊貨幣政策體制,多年來困擾市場的風險,包括估值過高,仍然存在,使得一些權威人士預測牛市即將消亡。
  • 全球疫情升級,多國股市熔斷,減半牛市還在嗎?|總編時刻特No.69
    William:根本原因在於全球發生了系統性風險,流動性嚴重不足。流動性不足不僅關乎貨幣性資產的量不足,還與人們的風險偏好、預期收益有關。這也是美聯儲在進行了長達近十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後,本輪危機一爆發,全球從流動性過剩迅速轉變為流動性不足的原因所在。
  • 鵬揚基金楊愛斌:兩年內中國債市必有一輪牛市
    但是我覺得大類資產配置,如果只是簡單的看GDP同比數據,來看經濟是一路回落,那我覺得有可能在明年的大類配置資產輪動的過程中,有可能會犯重大的錯誤。我們覺得看經濟的環比的方向,可能會對股和債的輪動更有影響力。
  • 廣義流動性不松 狹義流動性不緊
    □鄞州銀行 段蘇   一行三會和外匯局日前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下稱「127號文」)。除關心同業業務的發展趨勢以外,機構也十分關注「127號文」對流動性的影響。我們認為,該文的正式實施,將使得年初以來「廣義流動性不松,狹義流動性不緊」的趨勢延續。
  • 中信證券明明:債市二階導的拐點
    「股債蹺蹺板」體現的情緒因素是前期債市加速下跌的主因,基本面因素或政策的成分較小。隨著監管政策對於股市和樓市邊際收緊的信號顯現,近幾個交易日股市陷入小幅調整,而債市在快速下跌後,也已經跌出了性價比,股市對於債市的影響開始邊際弱化,這一點從本周的股債表現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 債市正值牛熊轉換時「螺螄殼裡做道場」將成投資者常態
    「雖然下半年還會有降準降息的可能,但如疫情沒有大的反覆,降息、降準力度也將不會太大,」盤和林認為,其原因在於央行貨幣政策傳導不夠通暢,尤其疫情之後,實體經濟的水渠不「保水」了。即便央行「放水」給中小微企業,屆時資金將不知流向何方。「所以『央媽』估計也是干著急,因為知道下的藥無法直達病灶,所以也就無法下猛藥,因此央行這次在貨幣寬鬆上還是偏保守的。」他說。
  • 諾亞GP觀點|鵬揚基金楊愛斌:兩年內中國債市必有一輪牛市
    但是我覺得大類資產配置,如果只是簡單的看GDP同比數據,來看經濟是一路回落,那我覺得有可能在明年的大類配置資產輪動的過程中,有可能會犯重大的錯誤。我們覺得看經濟的環比的方向,可能會對股和債的輪動更有影響力。
  • 任澤平:流動性分層的成因、度量、影響和應對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 任澤平 文 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甘源石玲玲劉宸實習生李欣怡、孫紫馨對本文亦有貢獻導讀近期金融體系流動性出現分層,實體經濟流動性分層加劇。那麼,流動性分層的成因是什麼?如何傳導?如何度量?帶來哪些影響?如何化解?
  • 明年海外會發生什麼:央行退出?財政懸崖?不,是流動性「洪水滔天」!
    Matthew Hornbach承認,央行的流動性是不斷上漲的市場中最關鍵的構成部分:它既有利於交易型金融的運轉,也改變了投資者可獲得的機會組合。而這一點,正是他所領導的團隊看多2021年股市的一個重要理由:在流動性方面,我們既關注「狹義」指標,也關注「廣義」指標……我們預計,以這兩種指標衡量的流動性都將在2021年擴大。
  • 海通策略荀玉根:本輪調整是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回撤,急跌後反抽很...
    故將上證綜指3288點以來的這波調整定性為牛市第一階段估值修復上漲後的回撤休整,基本面暫難接力是本輪調整主因。參考歷史,調整時空還不夠。馬克﹒吐溫講過「歷史不會重演細節,過程卻會重複相似」。股市不會完全重複之前形態,但大致規律值得借鑑。
  • 內循環之後,股市和商品有哪些機會?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股市是有機會的,我對股市不悲觀,我對我們的國家更是充滿希望。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股市的上漲,並不一定都是盈利性驅動的,也有可能是流動性驅動的,如果是盈利+流動性同時驅動,那麼就可能是大牛市,如果只是流動性驅動,那麼可能是階段性的小牛市,因為流動性收緊之後,上市公司的價格又沒有盈利作為支撐,就容易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