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銀行 段蘇
一行三會和外匯局日前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下稱「127號文」)。除關心同業業務的發展趨勢以外,機構也十分關注「127號文」對流動性的影響。我們認為,該文的正式實施,將使得年初以來「廣義流動性不松,狹義流動性不緊」的趨勢延續。
非標業務受限後,全社會的信用擴張速度可能放緩,部分企業的融資難度將增加,社融增速短期內或繼續下滑。在非標業務受到限制後,市場普遍預期非標業務將向標準業務轉變,但是,這一過程將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首先,部分非標業務達不到標準業務的要求。一方面,之所以通過非標業務提供資金,很大程度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發放貸款。除非存貸比取消或放鬆產業指導,否則非標轉貸的難度不小。另一方面,非標業務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大程度上依靠銀行信用支撐,但目前信用債絕大部分都必須依靠自身的信用發行,屆時市場接受度存疑。其次,標準業務對於資本消耗更高。非標業務擴張迅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風險權重只有20%。在轉為標準業務後,風險權重將提升為100%,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一大考驗。
同時,非標業務萎縮後,存款派生減少,銀行存款將繼續遭受壓力。非標業務與存款業務的關聯性相當強,通過非標業務發放的資金,絕大部分都留存在了銀行。可以看到,股份制銀行的存款增速走勢與非標增速走勢基本一致,高於國有大行的存款增速。非標規模壓縮後,派生存款的能力將大大減弱。
此外,非結算性同業存款存在被徵收準備金的可能性,貨幣乘數將相應下降。
因此,「127號文」對於廣義流動性不利。尤其是社融增速下來後,經濟增長也將受到抑制,企業的盈利形勢可能進一步惡化,信用創造能力削弱,這與去年寬信用的融資環境大相逕庭。
不過,「127號文」對於狹義的銀行體系流動性構成利好。首先,央行貨幣政策沒有了緊縮的基礎。去年,在經濟下行、通脹率較低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仍然大幅收緊,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影子銀行」的擴張。今年,伴隨非標回落的大趨勢,貨幣政策無需再度收緊。從近期公開市場操作也可看出,央行維持流動性平穩的意圖明顯。其次,機構的剛性資金需求下降。配置非標資產時,機構對於資金具有剛性需求,只要有一定的盈利空間,必然會進行配置。而對於信用債,影響配置需求的因素很多,如對未來市場行情的預期、可用資金的穩定性等等,並不存在剛性的配置需求。
綜合來看,今年的貨幣環境與去年剛好相反,去年「寬信用、緊貨幣」的特徵明顯,儘管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很緊,不過企業的融資難度並不算很大;今年則轉變為「寬貨幣、偏緊信用」,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適當,但部分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可能暴露。對於債券投資來說,總體利好,同時也需提防部分企業的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