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類」基金vs「巴菲特」:誰將在流動性盛宴中跑贏?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新人類」基金經理vs「巴菲特」們:誰將在流動性盛宴中跑贏?

「大約一個月前,我遇到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加拿大大型養老金客戶,他談起,一半在美國的基金經理都沒有經歷過 2008年金融危機。」 這是一個在環球股市擁有超35年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王國輝(Wong Kok Hoi)的感嘆。近期,美股又創新高。

「巴菲特」遭「新人類」突襲

王國輝現為畢盛(APS)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曾任花旗旗下Cititrust(日本)首席投資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高級投資官等,畢盛是最早(2004年)通過QFII額度參與境內A股投資的外資機構。他的感嘆很容易就會得到眾多秉承價值投資理念的老牌基金經理的共鳴。

全球金融危機後,在量化寬鬆(QE)政策下,全球流動性泛濫、公司瘋狂回購股份,美股上漲持續,近期又創新高。自然而然地,牛市導致了基金經理嚴重短缺。在 2-3 年內,年輕的新生代基金經理出現了,他們當然沒有體會過危機的滋味,他們也被王國輝這樣的人稱為「新人類」,

「他們的遊戲規則是要在決策過程中運用非理性思考的模式快速購買,這是唯一重要的規則,出售是只有失敗者犯的禁忌。當時對股票的判斷是最終將上漲10倍或20倍,但不久之後,這樣的想法就顯得是錯了。」王國輝說。

除了狂熱的「新人類」基金經理,市場上還有另外一頭大象——ETF基金經理,他們佔美國交易量的50%。他們的套路直截了當,只要有新的資金流入就買入重的指數權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美國五大科技股(FAANG)的成功。

「關於 FAANG 最成功的股票之一是蘋果公司。儘管收益連續三個季度下降,但該股在10月第二個周末創下新高。在過去,每當一家消費電子公司顯示出其主要產品的銷售放緩跡象時,在收益開始減少之前,股票就會被拋售。 」王國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持續的股票回購和ETF 購買,再加上「新人類」基金經理的力量,似乎已經超越了舊規則。

同時,算法交易的普及也在扭曲了價值投資——他們往往尋找小的定價錯誤以套利,交易的時間跨度可能從幾個小時到幾天或幾周不等。這些新物種已經不僅僅只在美國市場上被發現。「許多賣方分析師建議我不要看6個月以後的事態發展,」王國輝說。

但30多年來信奉長期價值投資力量的他,對這些賣方分析師的觀點表示不敢苟同。

他說,目前在市場上,「新人類」基金經理們所想的只是博取短期炒作下的股價漲幅,並認為自己不會接到最後一棒。這與巴菲特這類長期價值投資者有很大的不同。

美股牛市裂縫已現

目前人們在關注,美股牛市究竟能持續到多久?目前需要擔憂嗎?

雖然不認同「新人類」的玩法,但王國輝也認為,美股牛市仍將持續一陣。邏輯很簡單,在全球央行持續寬鬆的背景下,國債收益率又已處於低位,負利率資產也不斷擴容,因此資金仍將流向權益市場以尋求收益。高估值本身通常不會結束牛市,通常是流動性的逆轉或趨緊使「動物精神」被削弱。如果再遇到加息,那麼多頭很可能將在經濟停滯之前爭相奪門而出。

即便美聯儲並不會加息,美股牛市也已出現了裂縫,這是不容忽視的。王國輝認為,9月美國回購市場的「資金荒」已經敲響了警鐘。所幸,美聯儲為了維護市場穩定,決定重新「擴表」。

最近另一個令人擔憂的「裂縫」則是美國IPO市場的表現。王國輝提及,即使在牛市中,WeWork的IPO依舊折戟,而有些勉強成功IPO的公司,在亮相首日就破發下挫。這似乎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這場對於高科技公司估值虛高的擠兌即將開始。

迄今為止,亞洲的網際網路行業,特別是電子商務板塊,與其真實業務相比更像是資本市場的遊戲。這是什麼意思呢?王國輝說,在資本市場中,想成為馬雲的人會從私募股權投資人那裡籌集資金,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收入,最快的方法是在價格敏感的市場中虧本地銷售產品或服務。比如有的電商,在3年內上市,創始人更是賺了超過100 億美元。在IPO年度,虧損大於收入;在IPO 之後,公司立即兩次籌集了20億美元。

其實目前對於市場上的種種跡象,享受盛宴的「新人類」可能並不那麼在意。但在全球經濟增速下行、不確定性愈發強化的背景下,即使美股並不至於崩盤,但要持續斬獲超額收益,仍需自下而上的主動選股,「調研、調研再調研。」王國輝說。

集中持有高品質A股有望長期跑贏

對於A股投資, 目前的估值已經到了頗具吸引力的狀態。眾多外資認為,A股的超額收益將更加誘人,但在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重視基本面和價值投資仍是長期跑贏的關鍵。

在此前的避險情緒下,食品飲料、家電等消費行業股價持續攀升,儘管目前估值已經大幅攀升,但王國輝認為,在盈利為王、不確定性未消的當下,例如茅臺、格力等的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盈利固然重要,對於長線投資者,公司的「護城河」和盈利的可持續性也同樣重要,為此,就科技企業而言,王國輝尤為重視研發投入這一塊。目前,半導體產業鏈成了「國產自主、進口替代」的熱門概念。以華虹半導體和中芯國際(SMIC)為例,「有些投資者更偏愛華虹,因為過去五年,華虹的ROE比中芯國際高、估值又更低,但對價值投資者而言,不能只看短期的利潤。在科技方面,如果不大幅投入設備、人才,公司是不會成功的。」王國輝說。

在王國輝看來,無論是A股還是美股,從風險回報的角度來看,一個更為集中於高質量股票的投資組合更有望跑贏,而不是像「新人類」基金經理那樣,為博短期收益而在組合中加入不確定性很強的品種。

「可以肯定的是,我敢打賭巴菲特的職業生涯將比『新人類』們的更長。」王國輝說。

相關焦點

  • 2020年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為何大幅跑贏指數?
    數據很清晰地顯示,在發達市場的牛市,大部分主動投資跑輸指數(這也是著名的「巴菲特賭局」的基礎,就連巴菲特本人過去十年也難以跑贏指數),但在熊市裡主動投資的表現相對佔優。 不過,在中國股票市場,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大部分時間跑贏指數,既有特殊的原因(例如指數編制的問題),也有市場發展階段,競爭強度的原因。
  • 景林高雲程發聲:警惕流動性盛宴「裸泳者」!器官化電子產品定價有...
    2020年3月初全球市場巨震之時,高雲程火速與持有人交流,指出當時市場環境不同於2008年金融危機,並不存在流動性缺失問題。他還給出中國消費復甦快於想像、人民幣有強烈升值預期等研判,事後均獲得市場驗證。據三方數據,高雲程管理的私募基金2020年跑贏滬深300指數15個點,費前超額收益明顯。
  • 想學巴菲特,但定力不夠?建議考慮一下這種基金
    2015年,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講到:早在50年前,本格雷厄姆與多德寫出《證券分析》一書時,價值投資策略就公之於眾了,但我實踐價值投資長達35年,卻從沒有發現任何大眾轉向價值投資的趨勢,似乎人類有某種把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更加複雜的頑固本性。
  • 投資怎樣贏在擇時?看巴菲特的「慢守、快攻」
    投資怎樣贏在擇時?弗裡德曼之後又誕生了一位宏觀經濟學大師——羅伯特·盧卡斯,他將預期的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發展出了「理性預期學派」。在經濟分析中作出理性預期的假定並不是認同在現實世界中人們真的會完全理性地預期未來,而是說經濟分析不應該建立在人們會犯系統性錯誤這個假設之上。不是所有人都是自私的,但如果假定人們做決策時不自私,那麼所得出的判斷會比假定人們做決策時自私所得出的判斷要不靠譜。
  • 富時中國A50更新了,指數有多厲害,秒殺華爾街基金經理!
    富時中國A50將新納入東方財富、萬華化學、中公教育、隆基股份、智飛生物,剔除中國中車、中興通訊、國泰君安、溫氏股份、韋爾股份。京東方A、比亞迪、寧波銀行、瀘州老窖、雙匯發展進入備選名單。備選名單有啥用呢,就好比籃球或者足球比賽,是用來替換上場球員的,比如到了下一個季度審核時,如果有成分股被剔除富時A50,就把備選名單的股票換進去。
  • 史前巨獸龍王鯨vs巨齒鯊,誰能贏?
    那麼這兩頭巨獸相遇,誰會贏呢?龍王鯨可以摧毀1600公斤重的頭顱龍王鯨,又稱帝王蜥蜴、械齒鯨,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被認為是現代鯨的祖先。龍王鯨為肉食性動物,體長(length)約為15~20米,約生活於晚始新世4500萬-3600萬年前,這種史前巨獸現已滅絕。
  • 這樣買指數基金賺得更多?你不知道的指數基金定投策略
    巴菲特曾經說過:對於個人投資者,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定投指數基金,因為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基金經理到最後都沒能跑贏指數。在股市上一直流傳著「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七成的股民是虧損的,可以保本的有兩成左右,而只有一成的股民才能賺錢。也就是說90%的股民在股市裡都是賺不到錢的。
  • 專題研究:從AlphaGo獲勝看量化基金未來
    基金商城1折起購   人機圍棋大戰的結局已定,雖然人類沒有「得0分」,但人工智慧開賽即連贏三局的事實足以讓人震撼。在人類生活的很多場景中,計算機運算能力的巨大進步也在「碾壓」著人類曾經引以為傲的方方面面,金融市場也不例外。當下,巴菲特與人工智慧之間的投資收益率的較量正在成為投資界人們津津樂道的新話題。
  • 陳九霖評巴菲特股東信:時間和複利成就了巴菲特
    然而,今年,當你翻開致股東信時,你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2019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帳面價值的增幅是11.0%,而他一直對標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增幅則高達31.5%,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跑輸了20.5個百分點,其業績不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亮麗,似乎有點兒「差」。每逢這樣的時候,總有人會說:「巴菲特老了!」
  • 對衝基金大佬艾克曼清倉伯克希爾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28日消息,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CEO比爾-艾克曼周三表示,他已退出了在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大約10億美元頭寸,試圖在疫情衝擊美國金融市場之際尋求更高的回報。這意味著其在伯克希爾的投資只持續了大約一年。
  • 定投指數基金,真的那麼完美嗎?真相在這裡
    其中的內容千篇一律,大致有以下幾大理由:第一,放眼世界,指數投資都是重要的投資方式,巴菲特曾經和好些基金打賭,打賭他們跑不贏指數,最後贏了。第二,指數定投可以不擇時,克服人性弱點。第三,拿出大量的數據作為例子,計算出在中國股市過去定投取得的良好收益。
  • 做中國的隱形巴菲特——《巴芒演義》讀後感
    (P47)1993年、1996年,巴菲特曾兩次在致股東信中談論指數基金,指出「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教基金」。2003、2004、2005年,巴菲特更是直接指出「把你所有的錢都投資到像先鋒500指數基金那樣的低成本指數基金上」。而且,巴菲特在遺囑中叮囑,自己去世後,遺產的10%放進短期國債,90%的配置先鋒500指數基金。
  • 一個績優基金經理選股策略:將ROIC與ROE雙修
    芒格相比巴菲特略顯低調,有關他的聰明才智在暢銷書《窮查理寶典》中得到了鮮活的體現。後者記錄了他基於證券投資議題進行的20多場的精彩演講內容。在《窮查理寶典》中,芒格對資本回報率有一段很經典的論述。他稱:上市公司的股價增長,長期平攤下來的回報率很難比它的年均利潤增長高出很多。也就是說,投資者長期持有的回報約等於企業的長期淨資產收益率(ROE)。
  • 正負差27%半數以上跑輸市場 次新基金收益差異大
    □本報記者 江沂 深圳報導   為了迎接「跨年度行情」的來臨,去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是基金髮行的「高潮期」,特別是被動型基金,更是出現了十基齊發的罕見局面。不過從去年四季度成立的基金的收益看,卻是冰火兩重天,成立時間相差一周的基金,收益之間差距達到27%。建倉速度快,而風格轉換未能出現,跨年度行情落空是一些次新基金業績落後的最主要原因。
  • 巴菲特自曝洽巨額交易 農機生產商成為潛在目標
    近日在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作為伯克希爾公司董事長的巴菲特說,他因為價格問題放棄了一筆大約220億美元的潛在收購交易。「那筆交易沒法做,」巴菲特說,「我們沒能達成一致。」他補充說,那筆交易要是做成的話,他就得賣出一部分他不想賣出的證券。  巴菲特正在尋求通過併購提高手中大筆現金的回報率。截至3月31日,伯克希爾帳上的現金已經增至378億美元。
  • 什麼樣的指數增強基金更可信?——指數基金研究報告!
    指數增強主要集中在滬深300和中證500兩大指數,目前跟蹤滬深300的增強基金數量為32,跟蹤中證500的基金數量為23隻,而排位第三的中證1000指數僅5隻增強基金,與前兩大指數差距較大。考慮到可選樣本容量,本文將集中於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指數增強基金展開討論。 二、滬深300和中證500,誰更容易跑出超額?
  • 柯潔vs阿爾法狗結果:2017alphago對陣柯潔誰贏了(最新)
    柯潔vs阿爾法狗結果:2017alphago對陣柯潔誰贏了(最新)  4月10日報導,Google在中國棋院召開發布會,宣布5月23日-27日在烏鎮主辦「中國烏鎮·圍棋峰會」,去年戰勝韓國職業棋手李世石的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將挑戰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
  • |對衝基金|美股|斯坦利·德魯肯米勒|美聯儲
    3月中旬以來,美聯儲多次突破「紅線」,包括直接入市購買投資級企業債ETF與垃圾債ETF,以及採取無限量QE措施觸發美元流動性泛濫與資產價格迅速回升,令他的沽空策略「鎩羽而歸」。值得注意的是,與斯坦利·德魯肯米勒處境類似的知名對衝基金經理不在少數。
  • 夏春:酷愛「雪球」的巴菲特,為什麼投資「雪花」?
    美聯儲雖然保持量化寬鬆,但7月以來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增速明顯放緩,而貨幣基礎已經較高峰減少了3200多億美元,市場流動性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寬鬆,已經難以對資本市場發揮助推效果。而銀行對企業的貸款融資正在收緊,這使得企業無論是發債還是回購股票都遇到阻力,而新一輪刺激難以出爐,利好消息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