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MK工作室】,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麻瘋樹,聽名字就讓人有點不舒服,從這個名字也能隱約猜出來,麻瘋樹長得非常醜陋。而且麻瘋樹的莖、葉和皮都含有一些劇毒的汁液,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有關誤食麻瘋樹的果實而中毒,甚至最終喪命的新聞。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對麻瘋樹提不起什麼好感。
麻瘋樹的拉丁文學名為Jatropha curcas L.,屬大戟科,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可以生長在一些並不是那麼肥沃的的土地上, 目前主要分布 在我國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份。
麻瘋樹適應的海拔,最低大約為300米,最高可達1600米,其強健的生命力讓它可以適應很多荒蕪的環境。
以麻瘋樹之名
麻瘋樹有很多異名,比如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黃腫樹、假白欖、芙蓉樹、滑桃樹、桐油樹、水漆、木花生、假花生、白油果、亮桐等。
有研究者建議,最好還是將麻瘋樹定名為小油桐,這樣既符合我們命名一種植物的慣例,也能夠展現植物本身的特點。只不過時至今日,依舊有太多太多的人稱呼這種植物為麻瘋樹。
麻瘋樹的故鄉是美洲的熱帶地區,如今在全球各地的熱帶地區都有分布。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大力推廣種植麻瘋樹。一些非洲國家將麻瘋樹視作發展經濟的重要引擎,如烏幹達、馬裡、加納等地區都曾在麻瘋樹上受益。
莫三比克可持續基礎能源公司Odeveza, 在2008年計劃用六年時間投入1.5 億美元來發展麻瘋樹產業。(1)
Fernando Azevedo公司的董事是這樣解釋他們的動機的:「1.5億美元的投資, 目的是對位於莫三比克 馬尼卡省和布濟在索法拉省的Barue和 Gondola地區, 面積超過七萬公頃(七百平方公裡) 的麻瘋樹進行加工生產,提取出生物柴油。」(1)
是的,生物柴油,這是麻瘋樹口碑反轉的真正原因。2010年,英國「太陽生物燃料」公司也推出了在莫三比克投資1000萬美元,從而提高公司的生物柴油產量的計劃。
我國與越南也展開了一些合作,開發越南的麻瘋樹資源。這些計劃試圖通過保持深度的交流,達成雙邊正式的合作協議,讓雙方都能受益。
麻瘋樹的歷史
上文提到,麻瘋樹的故鄉是美洲的熱帶地區,後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葡萄牙的航海家們大展拳腳,有一些到過美洲的葡萄牙航海家將麻瘋樹製作成植物標本帶到了歐洲,後來麻瘋樹被慢慢擴散到很多地區。
但人們剛剛認識麻瘋樹的時候,給予它的待遇實在稱不上有多好。比如深受外來物種入侵困擾的澳大利亞,就拒絕這種植物進入澳大利亞,原因是麻瘋樹對人和動物有害。
直到後來,人們發現麻瘋樹可以製造生物柴油,於是前文提到的那些麻瘋樹開發計劃紛紛湧現,人們都想分一杯羹。
我們這個時代對能源的需求是空前的,無論是蒸汽時代冒著濃煙在鐵軌上咆哮的蒸汽機車,還是電氣時代給千家萬戶帶來光明的白熾燈,離開能源也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我們總是希求源源不絕的能源,麻瘋樹在未來或許是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一把鑰匙。
麻瘋樹與醫藥文化
麻瘋樹的液體有毒,但也可以用來抗菌,故而在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麻瘋樹有著悠久的入藥的歷史。在非洲,人們會用麻瘋樹當作肥料,增加土地的肥力。法國的香皂,則有時候會使用麻瘋樹的種子油來製成。
麻瘋樹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居民的眼裡,也是可以入藥的,尤其是壯族地區,麻瘋樹入藥是很常見的事情。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中記載,麻瘋樹有清熱、解痙、止吐、止血、排膿生肌的功效。《廣西中草藥》記載麻瘋樹的鮮葉能治跌打瘀腫、創傷出血、皮膚瘙癢、溼疹等。(2)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關於麻瘋樹的記載尤其詳盡,其功效有散瘀消腫、止血止痛、殺蟲止癢等,可以用來治療治跌打瘀腫、骨折疼痛、創傷出血、麻風、疥癬、溼疹、癩頭瘡、下肢潰瘍、腳癬、陰道滴蟲等病症。(2)
麻瘋樹與「涅面文身」文化
麻瘋樹還與我國黎族「涅面文身」的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麻瘋樹籽灰是黎族文身時常用到的顏料。
具體的方法是,將麻瘋樹籽剝出來,用竹籤穿成串,然後曬乾,保存起來。需要文身的時候時將其點燃,在那上面倒扣一個鍋,點燃後產生的煙會將鍋燻黑,並且形成一層灰,把這些灰刮下來用水攪拌,就可以成為文身顏料了。(3)
除了麻瘋樹籽灰以外,其他用來文身的顏料,還有些是用螺殼灰、藍靛草等加水後發酵而製成的。
文身是個很古老的文化現象,據說黎族的祖先被人們稱為「駱越」,是屬於古代百越的一支。在古代的史書中,越人的習俗被描繪為「斷髮文身」。想來,這樣的習俗一直保持到了現代。
據說,黎族女性文身的原因,就是因為害怕死後祖先不與其相認。當然,這一點並非共識,具體的說法有很多種。
比如,傳說女性文身和很多民族都存在的兄妹結婚的神話有關。在黎族神話中,一場災難之後,世界上只剩下姐弟二人。弟弟不同意和姐姐結婚,於是雷公將姐姐的臉上畫上花紋,弟弟認不出姐姐,於是二人結合了。(3)
另一種說法是,黎族女性文身是為了紀念傳說中對黎族祖先有養育之恩的的神鳥「納加西拉」,於是她們在身上紋上與神鳥有關的花紋。(3)
還有的說法是,為了防止在皇帝挑選秀女時被選中,而無法和心上人在一起,於是黎族女性選擇了文身。(3)
如今,文身現象正在逐漸消亡,有關這種文化是否該繼承下去的爭論卻依舊未能結束。支持傳承下去的人們認為,這種紋身現象是黎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海南黎族的敦煌壁畫」。反對者則認為,這種文身的行為給婦女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是註定要消亡的。
而在這其中,麻瘋樹扮演的,究竟是文化傳承的使者,還是給婦女帶來痛苦的幫兇?我們現在或許還不得而知,抑或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結語
麻瘋樹是複雜的,它醜陋、有毒、不受人喜歡,但同時它也用途廣泛、很有價值。二者都是麻瘋樹真實存在的特性,都是應當被我們看清楚、想清楚的。
【參考文獻】
[1].莫三比克投資麻瘋樹[J].化工中間體,2008(09):46.
[2]楊栩,溫海成,韋松基.民族藥麻瘋樹的化學成分及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醫藥雜誌,2018,24(04):58-60.
[3]王沫. 海南黎族文身及其社會性[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