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從今往後,不要在乎這兩點,未來便能活出真我,活得開心

2020-12-05 清念花來

人生在世,總會有人讓你悲傷,嫉妒,甚至咬牙切齒。並不是他們有多壞,而是因為你太在乎。所以想心安,首先就要不在乎。所以佛說:從今往後,不要在乎這兩點,未來便能活出真我,活得開心:

從今以後,不在乎年齡

孟子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老與不老的問題,不是取決於你的年齡而是決定於你的心態。只要一個人還有追求,他就不算老。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這世上有的人不到二十便已白手起家,有的人三十多歲仍在為生活發愁,可少年得志的人不一定可以保證往後一直這麼風光下去,甘羅十二歲拜相,然而也是年僅十二歲離開人世;傷仲永四歲出口成詩,可也落得江郎才盡的下場。

這世上有的人三十多歲還一事無成的人,但誰又敢保證不會大氣晚成,姜子牙80歲助武王伐紂;百裡奚70歲才助秦國稱霸天下;黃忠60歲在定軍山一役計斬夏侯淵,他們大半輩子平平無奇,但卻從沒因為年紀而放棄自己的追求。

心若年輕,即使經歷坎坷,人生與天地不老;心若老去,就算經歷平靜,人生已步入荒年。佛家講: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再看如今的人們,總認為壓力大,總認為這個世道很市儈,所以拼命的賺錢,轉眼年過三十,被家人逼著到處相親,起初認為沒什麼,過後被這個說說,被那個說說,因為自己的年紀越來越不自信。

後來這些恨嫁的女子,這些想成家的少年,開始不斷降低自己的要求,最後勉強跟不在一個平行線的人結婚,結果不僅委屈了自己一輩子,還害的下一代在沒有感情的環境下長大。

所以,不要把什麼都看得那麼重,人生最怕什麼都在乎,什麼都放在心間。繁華三千,看淡即是雲煙;煩惱無數,想看便是晴天。何必太執著,從今以後,試著放下,學會釋然,放寬心態,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從今往後,不在乎得失

達摩祖師云:「若得榮謄好事等,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定在慈悲,自然吉祥如意。」

生命中任何的得失,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愚痴的人只會用有限的見解去排斥,而智者選擇接受、理解與包容。同樣面對逆境,愚痴的人只會怨天尤人,而有智者除了接受面對,往往能轉禍為福,因為智者早已看清了生命的本質,不會因所謂的得失而動搖心志。

如今的時代,很多人太過在意得失,一遭富貴後不斷的追求人往高處走,這固然沒錯,但誰的人生可以逃過起起伏伏,每逢遭遇波折後便茫然失措,心灰意冷,好像已經被世界拋棄,完全不知道怎麼辦。須知風光的景象皆是自己的努力,而落魄的現狀也是自己造成的啊。

人生有鮮花,自然也會有泥沼,由奢入儉是很難,但難的並不是東山再起,而是自己的心能否可以放下,看淡一些得失,試著換個心情重新看看身邊一直都在的美好,得空的時候多去看看那些曾經相見卻沒有時間的人,從前忽略的,現在珍惜還不晚。

來到這個世界,我們沒有帶來什麼,自然也就不會失去什麼。很多東西,能夠失去的,那它本來也就不是你的。即便是得到了,也只是暫時的擁有,等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統統都要放下。

得失隨緣,閒淡由之。人生在世,不必執著於得失。要知道,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給的,內心滿足即圓滿;若內心不知足,就很難得到真正的幸福。

看人生得失,一切因命中注定,不必過於在意。生命本是虛幻,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你對事不在乎,它就傷害不到你;你對人不在乎,他就不會令你生氣。學會隨緣接受一切,包容一切,心不隨境轉,才會是自在人生!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心中若無煩惱事,便是人生好時節。摒棄心中的雜念,過自己最想要的生活,這才是你的人生啊!

相關焦點

  • 讓人活得很累的五種特性,希望你一個都不佔,會活得很輕鬆
    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人要儘量活得輕鬆一點,活得快樂一些,但有的人卻總是活得很累,不是因為生活上的壓力有多大,而是因為自己的一些特性讓自己活得特別累。每個人對人生的態度都不一樣,有的人看重的事物比較多,在乎的東西也比較多,所以就很容易活得特別壓抑、特別累,有這些特點的人往往會比一般人活得累一些。
  •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放下,是擁有,是解脫,是頓悟,一念之心,能夠放下,萬事就會得到解脫與自在,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塵世間,煩由心生,愁從心來,唯有放下,便得從容!人生好事壞事,皆成往事,世間本無物,何處染塵埃,面對過往請你學會接納生活,所有的一切不愉快此刻已經煙消雲散了,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你抱著過去生活一輩子,錯過了太陽不可惜,可惜的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太陽也錯過了月亮,生活到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放下過去才可以看到未來,放下苦惱你才可以接納快樂,放不下昨天,今天再美好你也看不見,所有到苦惱都是源於得不到但是又想得到茅盾的心理
  • 有人說你好,有人說你不好,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當他們是空氣!
    1、 有人說你好,也有人說你不好,但只要我們問心無愧,就不必在意別人的判斷。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要一味的討好他人。那樣做的話會讓你更累。當有人對你說無禮的話時,請不要在意,走開就好了!狗衝你叫喚,你不會也要回敬幾句吧!對不對2、 只要迷失方向,就不會迷失自己。
  • 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
  • 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
    師:這條小魚想活,那條小魚想活,所有的小魚都想活。一個小男孩明白了小魚的心願,大家來讀一讀這段話。(學生讀句子)師:誰能用一句話告訴大家小男孩在幹什麼?生:小男孩在撿魚、扔魚。師:扔到哪裡去了?把句子連起來說。生:小男孩撿魚、扔魚,把魚扔回了大海裡。師:一個多麼有愛心的小男孩啊!你想當一當這個小男孩嗎?
  • 佛說:做人貴在人品,做好這三點,不悲過去非貪未來,百福自來集
    人生在世,為人處世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品質才是在這世間生存的根基,唯有人品與努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從長遠來看,人生路靠的還是人品和打拼,想贏得人生,必須靠自己;生活要想美滿幸福,必須靠努力,亦如佛說:生活人生路漫漫,貴在有三品,錢權名利轉成空,萬事還需靠自己。
  • 不要因為一片雲,而指著天空說沒太陽
    不要因為一片雲,而指著天空說沒太陽一、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想起那段曾經就無比心酸與疼痛。二、 有一種祝福叫無言,有一種牽念叫永遠,無論天涯海角,你若安好,我便晴天。四、人越是怕丟人,就越是在乎別人的看法。越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就越是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越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就越是像木偶一樣拼命活給別人看。最後,一步一步將真實的自我囚禁在了深深的黑暗裡。五、我想你,有一點點深,有一點點頻繁,還一天比一天更濃。
  • 讓自己開心,是最好的活法
    因此,讓自己活得舒服,比什麼都重要!正如張小嫻所言:「你不過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若有人因為你喜歡做的事而覺得噁心和取笑你,那是他們的事。」人這一輩子,與其費力去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 佛說: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華嚴經》裡有一首偈頌: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若想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真實境界,就應該去用心觀察,法界之中一切法,皆是由人的心識顯現出來的。「一切唯心造」,一切苦樂也皆由人的心念感知。所以,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 人生無法重來,請珍惜當下,無懼未來;活出自己的精彩
    當我們回首過去:「如果能感到,過去的不後悔,珍惜當下,無懼未來,便無愧於此生。」小和尚覺得這辦法不錯,於是就照做,想著今天打掃完後明天就不用打掃了,很開心。結果第二天,小和尚依然看到院中落滿了樹葉。老和尚看到後,對小和尚說:「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搖樹,明天的落葉還是會一如既往的落下來。」
  • 佛說:人可以真實地活著,但不要太認真,認真其實是一種折磨
    佛說:人可以真實地活著,但不要太認真,認真其實是一種折磨一個人什麼時候是最乾淨的呢?是剛洗完澡的時候嗎?還是心裡有了什麼大徹大悟的東西時呢?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個人對於自己要求高一點,這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太過追求完美,活得太過虛幻,雖然認真,但是一點也不真實,想要的永遠都是甜的東西,喜歡的永遠都是昂貴而又華麗的奢侈品,從來也不願意放低姿態去品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也不願意去嘗試痛苦和失敗的感覺,所以好像是給自己包了一層虛假的外殼一樣。
  • 太在乎面子的人,活得很累
    他以為這樣就能活出自己的尊嚴,就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為了表面的風光,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其實是得不償失。太在乎面子的人,往往會活得很累,活得很沉重。別林斯基說:「過度的自尊則使我們越發敏感,作繭自縛,最終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給人的美好印象,不在於華麗的外表,而是有內涵的氣質。可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只一味地用物質上的富裕,來粉飾自己內心的貧瘠。
  • 做人沒必要計較太多的說說句子大 不要太計較的名言經典語錄
    做人不要太計較的名言經典語錄  21、好人:一個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一個可以佔他便宜的人,一個好欺負的人。  22、上班不要遲到,工作努力做好,一日三餐吃飽,家人勤加關照,健康十分重要,抽菸喝酒丟掉,為人忠實厚道,不與他人計較,生活一定燦爛美好!
  • 佛說:不管是什麼,都不要怕,不要躲,不要慌,該來的都在路上
    而且從很小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們也在不斷教育我,要多做好事,保持善良,從此在我稚嫩的心靈裡便種下了一顆善的種子。因此,這些年來,本人一直重視對自己品行的修養,日常工作生活中對自己也特別自律,常常以仁慈、謙讓、忍耐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些時候,甚至委屈求全,逆來順受,以息事寧人。反正,不主觀傷害人,還以德報怨。
  •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面對過去、現在和未來,人生應有三種姿態
    過去能支撐未來,卻代替不了明天。明天或許更好,人生更加精彩。忘掉不開心,記住精彩的。人活一世,不過草木一秋,在面對過去、現在和未來,人生應有三種姿態過去,釋懷無論你過去過得好不好,都不重要,因為那些事情已經過去了。
  • 佛說:「這是個娑婆世界」
    人生,就是一場執意地奔忙,若能放下執著一念,在平常中,求一份簡單,一份隨和。讓思想釋然,讓心靈明淨而曠達,將心事於忙碌中收撿,在幽靜中停歇。悠閒處,便多了一些舒逸,少了一些嘈雜。用微笑,看風落塵香,看雨繞籬牆,風景這般靜好,溫馨而從容。這就是心靈的歸宿。
  • 活得太累的人,旁人一眼就看穿,他們身上有這4種特徵,無法掩飾
    當我們發現,人到了成年後,便開始覺得越長大越孤單,越來越不安。儘管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寵辱不驚,但內心的苦悶卻不敢訴說。活得太累的人,多數是從心累開始。心承載太多,負荷就加重,如果無法調節好,就容易累出心病,對你的身心都無益。
  • 往後餘生,靜而不爭
    作者 / 韓九叔 圖 / 網絡 本文系國學文刊原創,轉載請註明人這一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恍惚之間,已過半生。前半生是貪婪,一直索取,患得患失。到了某個年齡才發現,那些曾經讓我們耿耿於懷的,早已變得不再重要。
  • 終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終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早安!4、一個不懂得奮鬥的人,那將註定成不了大事,過著渾渾噩噩、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猶如失去了靈魂後僅存的空空如也的軀殼,機械地重複著每天的生活。所以,為了不碌碌終生,我們將需要奮鬥終生。早上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