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我曾經問師父,為什麼人這一生要這麼苦,不是吃這方面的苦,就是吃那方面的苦,總之都要吃苦受累。
師父告訴我,人都是因為有業力才來到這娑婆世界,如果福報足夠大,就不會來到這苦海世間,是由業力牽引,來欠債還債、結緣了緣。業力大小,決定福禍之深。苦就是人生的本質,如果感知不到苦,人就容易被世間虛妄名利假相所迷惑而顛倒妄想,在六道裡不斷輪迴,這不是好事。因為知苦,所以才會發出離心,才會覺悟,離苦得樂。
《法華經》裡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畏怖。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熱不息。三界之內是不安定的,生老病死諸苦充滿其中,當發願精進,脫離苦海,不住輪迴。佛教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一切明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就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假的,所以佛說要「借假修真」,不著相,更不要執著自己這個色身。
人因為有執著,所以生苦惱,因為看不破生死,所以產生痛苦的念頭。佛教裡有句話我非常喜歡,說你怎麼看待死亡?答曰:去去就來。如此達觀和開闊。人生這一世,除了生死,一切都只是擦傷。「生」時,眾生歡喜;「老」時眾生惆悵;「病」時 眾生哀愁;「死」時眾生恐懼。其實,這種種皆是生命再正常不過的輪迴。「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自然規律 誰都無法打破,就連佛陀也有涅槃離世往生。
色身終究會敗壞,我們不必感到畏懼,學佛之根本就是要「了生死」,真正念佛修行的人,面對死亡應該是坦蕩的,因為死亡也面臨著下一世的輪迴或者究竟解脫輪迴。下一世是得生天界,還是再渡輪迴,那就要看我們今生的因果業力了。但是,雖然色身是假相,也不要無度消耗它,沒有好的色身,人是無法一心修行的,不執著代表隨意無謂。
人生吃苦是必然的,不但要忍受身體上疾病的折磨,還要承受來自內心世界的無明煩惱,常常是「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佛說,有求皆苦。命裡一尺,難求一丈;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我們這一生能有多少福報,和誰有什麼樣的因緣都是命中注定的,都是自己的因果,躲不掉,只有接納,惜緣了緣。萬事因緣和合,是因果業緣。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我們學佛念佛就是在解救我們的心,心若得不到解脫,那就是身處地獄苦海,縱使身在極樂也是枉然。人生很苦,不要活得那麼糾結,不要活在過去的執念裡,也不要活在未來的妄想裡。佛菩薩教導我們,光有善良還不夠,還要有一顆智慧的心、慈悲的心、愛人的心,才能化解所有的逆境。我們要學會寬恕眾生,更要學會放過自己,不折磨自己,這也是慈悲。
曾經收到過很多網友的私信,告訴我說自己活得很痛苦,諸事不順,不知如何化解?我告訴他,多懺悔,然後心懷光明。心裡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裡放不過別人,是沒有慈悲。讓你痛苦的從來不是外在,而是你自己,你的心不清淨,心中掛礙太多。心中沒有正能量,到哪裡去尋找「佛光普照」呢?
不要一痛苦就想要出家,佛門不是世人消極的避難所,你心裡不明白,迷惑顛倒,就是天天守著寺院也不會有歡喜幸福可言。「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你自己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你心地不覺悟,誰也幫不了你。佛不是神靈,佛是眾生的導師,不是佛不渡,而是你偏偏不聽他的話啊。你要覺悟,才能離苦。
人吃苦,未必是壞事,「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吃苦是消業也是積福。沒有誰活得更輕鬆如意,光鮮亮麗的背後也是無止盡的辛酸,我們要知苦,而後了苦。「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希望大家歡喜充滿,活得自在。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