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2021-01-11 明月天心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我曾經問師父,為什麼人這一生要這麼苦,不是吃這方面的苦,就是吃那方面的苦,總之都要吃苦受累。

師父告訴我,人都是因為有業力才來到這娑婆世界,如果福報足夠大,就不會來到這苦海世間,是由業力牽引,來欠債還債、結緣了緣。業力大小,決定福禍之深。苦就是人生的本質,如果感知不到苦,人就容易被世間虛妄名利假相所迷惑而顛倒妄想,在六道裡不斷輪迴,這不是好事。因為知苦,所以才會發出離心,才會覺悟,離苦得樂。

《法華經》裡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畏怖。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熱不息。三界之內是不安定的,生老病死諸苦充滿其中,當發願精進,脫離苦海,不住輪迴。佛教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一切明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就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假的,所以佛說要「借假修真」,不著相,更不要執著自己這個色身。

人因為有執著,所以生苦惱,因為看不破生死,所以產生痛苦的念頭。佛教裡有句話我非常喜歡,說你怎麼看待死亡?答曰:去去就來。如此達觀和開闊。人生這一世,除了生死,一切都只是擦傷。「生」時,眾生歡喜;「老」時眾生惆悵;「病」時 眾生哀愁;「死」時眾生恐懼。其實,這種種皆是生命再正常不過的輪迴。「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自然規律 誰都無法打破,就連佛陀也有涅槃離世往生。

色身終究會敗壞,我們不必感到畏懼,學佛之根本就是要「了生死」,真正念佛修行的人,面對死亡應該是坦蕩的,因為死亡也面臨著下一世的輪迴或者究竟解脫輪迴。下一世是得生天界,還是再渡輪迴,那就要看我們今生的因果業力了。但是,雖然色身是假相,也不要無度消耗它,沒有好的色身,人是無法一心修行的,不執著代表隨意無謂。

人生吃苦是必然的,不但要忍受身體上疾病的折磨,還要承受來自內心世界的無明煩惱,常常是「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佛說,有求皆苦。命裡一尺,難求一丈;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我們這一生能有多少福報,和誰有什麼樣的因緣都是命中注定的,都是自己的因果,躲不掉,只有接納,惜緣了緣。萬事因緣和合,是因果業緣。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我們學佛念佛就是在解救我們的心,心若得不到解脫,那就是身處地獄苦海,縱使身在極樂也是枉然。人生很苦,不要活得那麼糾結,不要活在過去的執念裡,也不要活在未來的妄想裡。佛菩薩教導我們,光有善良還不夠,還要有一顆智慧的心、慈悲的心、愛人的心,才能化解所有的逆境。我們要學會寬恕眾生,更要學會放過自己,不折磨自己,這也是慈悲。

曾經收到過很多網友的私信,告訴我說自己活得很痛苦,諸事不順,不知如何化解?我告訴他,多懺悔,然後心懷光明。心裡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裡放不過別人,是沒有慈悲。讓你痛苦的從來不是外在,而是你自己,你的心不清淨,心中掛礙太多。心中沒有正能量,到哪裡去尋找「佛光普照」呢?

不要一痛苦就想要出家,佛門不是世人消極的避難所,你心裡不明白,迷惑顛倒,就是天天守著寺院也不會有歡喜幸福可言。「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你自己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你心地不覺悟,誰也幫不了你。佛不是神靈,佛是眾生的導師,不是佛不渡,而是你偏偏不聽他的話啊。你要覺悟,才能離苦。

人吃苦,未必是壞事,「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吃苦是消業也是積福。沒有誰活得更輕鬆如意,光鮮亮麗的背後也是無止盡的辛酸,我們要知苦,而後了苦。「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希望大家歡喜充滿,活得自在。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人生有八苦」,看看你正在經歷哪一苦?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八種苦,沒有誰能逃得過?任誰都要去嘗一遍。只不過各人福報大小不同,則所受痛苦的深度也會不同。人來此娑婆世界,苦大於樂,眾苦充滿,「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走的路。
  •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佛說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一、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除了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業障病等,很多疾病都是四大不調引起的。四、死苦:不光人是貪生怕死的,一切生命都是如此。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終時是最苦的,四大解脫,痛如生龜剝殼。
  • 佛說:使你痛苦的,都是來成就你的!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每個人來這世間都要經受「成住壞空」這個過程,沒有誰能夠例外。人生八苦,苦苦不盡相同。有人說,人們幸福的樣子總是相似的,但是苦卻各有各的不同。
  • 佛說:佛教人生八苦雖苦、娑婆世界雖難,但能做到十善業也可自渡
    同時也告誡世人佛教中人生有八苦,而且還有所謂的娑婆世界,這些雖苦雖難,但能做到十善業也可自渡。下面就先來分別認識一下吧:人生八苦八苦分別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一、生苦。字宙由無數個大千世界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靜止。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時時有佛出世,教化著那裡的眾生。我們所在的大千世界稱作「安婆世界」。
  • 佛說「人生是苦」的真相!
    世人都說,佛教是消極的,悲觀厭世的,這種觀點多來自於佛說「人生是苦」,佛陀講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不懂的人,看見一個苦字,就覺得佛教把人生看得太灰暗了,何況你還講出八苦來,按你所說人活著便沒有意義了,這不是消極悲觀是什麼?但其實,佛教講人生是苦,是有著三層含義的,有著極為積極的態度與因由。第一、人生真苦。
  • 佛說人生經典語錄,分享一些感悟人生的經典哲理句子
    佛說人生道理:為何不必?佛嘆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我的感覺感受,正因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佛說人生道理: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我逃了。佛說人生道理: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我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 佛說: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正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娑婆世界就是充滿無常諸苦,如《法華經》中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慎可怖畏。娑婆世界是不安定的,是充滿痛苦無常的,我們當須覺悟,早日脫離苦海。我師父曾經告訴我,凡是來到這個世界,託生到人世間的人,都是因為有業力。
  • 佛說:佛身三十二善相,凡夫身三十二惡相!
    一說佛與凡夫的區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尤其是三十二種殊勝大人相,古往今來,只有佛與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方可全部具足。其實,凡夫也有三十二相,佛言:「三十二相者,其義有二:一者在凡夫中,名為三十二種惡相;二者在賢聖中,名為三十二種善相。」今天七葉君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先說三十二種善相,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佛身三十二相」。
  • 佛法:佛所說的宇宙範圍有多大?
    佛法也說人生觀和宇宙觀,人生觀是指人的正報,這個正報身會有許多的煩惱,煩惱來自人所造的業,這些業是苦因,也是人被束縛的工具,不同的造作生起不同的業,這個業使眾生當前所受的苦,不同的分別業帶來的三苦,八苦,讓眾生在苦中不自由,無法自己做主,不同的正報身帶來不平等的地方。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以下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一、孝順父母、知恩報恩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為人子女的義務和本分,若不孝父母,就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在折磨自己。佛說,孝順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一個知恩報恩、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大福報在後面。
  • 人生八苦:詩歌原創,生老病死之生苦
    ,但沒有人給你佩戴王冠慢慢地,眼耳鼻舌身意已含苞待放你在狹窄的肚子中漆黑一片四肢蜷縮,臭氣撲鼻母腹是一口灌滿一切風的小房子有冷,有熱,有河流,有大山還有你的苦楚坐牢十月,母親的身子打開有人在外面念觀世音菩薩你倒懸而出小小身體,細嫩柔滑感受風,感受所有的碰觸和移動是針刺和焚燒你哇哇大哭
  • 佛說人有三苦,除此之外再無苦,那三苦是什麼苦?
    佛說人有三苦,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這三種苦。什麼叫「苦苦」?佛家常講的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是六道凡夫欲界裡沒有法子避免的。我們有個身,身它就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你不能避免。另外身外的,第一個求不得,你的欲望很多,得不到,你生煩惱,你有求不得苦。
  • 何謂四苦、八苦、苦苦、壞苦?
    在這個人間,你能有也好、無也好,生也好、死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大也好、小也好,哪裡都好,如是觀之,那麼你就擁有這美妙的世界,擁有空的世界、空的人生。我們對於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人生是苦」是佛教常講的一句話,而苦有好多種,比方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
  • 如果你覺得過不下去了,不妨試試佛系人生
    人生是巨大的能量場,而當你有一天能量缺失,你會怎麼辦?是否有勇氣和信心走好你後面的路?佛系,不是消極和逃避,隱遁和頹廢,相反,它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別樣智慧。如你在工作,試著佛系工作,不求步步高升,只求安穩度日;如你在戀愛,佛繫戀愛,不求主動出擊,只求有緣千裡來相會,一切隨緣;又如選擇佛系人生,不必慌慌張張,只求知足常樂......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利人者最終都利益了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能夠「舍」的人終有「得」,把自己的福報舍給他人,那麼自身的福報才會加倍。
  •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與人之間沒有緣分是不會見面的,「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凡有出現,皆有使命。世間萬千,皆因緣和合,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 「色心二十四相」,佛說:有這些表現的人,「色慾」重,得警醒
    "色心二十四相",佛說:有這些表現的人,"色慾"重,得警醒。1、 欲望深厚一個人的欲望太過多,就是一個人業障深厚的表現。而靈性和智慧也就會因為業障而變得淺少,因此不容易悟道。人的心不清淨之後就會變得失去理智,沒有原則和底線,也容易為了達到自己的欲望而不擇手段。都說世俗裡面的陳婉非常的多,不論是功名利祿還是金錢和美女,社會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都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 智慧法語:佛說這樣做就能遠離各種人生痛苦
    ——《雜阿含經》 【經文解釋】在佛經中經常說到,人生有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貧窮的苦,「壞苦」是富貴的苦,因為財位終究會失去。「行苦」是不貧不富的苦,因為人最終會死亡。另外還有生老病死等八苦、無量苦等,而一切諸苦,都是由於人不斷的妄想執著而有,不斷的佔有貪取,此即「集」,為招感,為苦的生起之因。
  • 人生究竟有多苦?來了解下
    …母生之時疼痛已是這個世界最高等級的痛感,十月懷胎也是非常的辛苦…所以請善待自己,他人,以及最可敬的母親,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人生八苦之老苦:有句俗語「歲月催人老」,老~是人人都要經歷的,很多時候都是在人老枯黃回首往事時才會反省自己亦或是怨恨周遭,而這…也只是對昔日光輝的眷戀還有得不到或已失去的執著罷了
  • 佛說:人為什麼哭著來,哭著離開?這樣解釋你就明白了
    乃至成年,則由壯而老,遂又感受種種痛苦,如六根漸壞,身體衰弱不能享受人生圓滿之幸福,此為佛之所說「老苦」。若壯年時四大輕安,環境順適,似足稱為樂矣,乃忽然疾病發生,身體上感受種種痛苦。而與老年、童年時無異,此為「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