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生有八苦」,看看你正在經歷哪一苦?

2020-12-05 明月天心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八種苦,沒有誰能逃得過?任誰都要去嘗一遍。只不過各人福報大小不同,則所受痛苦的深度也會不同。人來此娑婆世界,苦大於樂,眾苦充滿,「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走的路。

所以,人這一生實在是不容易,不僅要忍受身體疾病的痛苦,還可能要經歷心理精神上的折磨,與煩惱對抗。但這就是修行,必要經歷種種磨難,才能磨練心智,才能真正清醒和覺悟,勇猛精進修行,發出離心,脫離輪迴,究竟離苦得樂。佛家講: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吃苦未必是壞事,世上的事也都是福禍相依的,給你痛苦也是給你消業修福的機緣。吃苦而了苦,知道苦的根源是自己的業障,明白因果不虛,應知行善積德。

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福報都是有限的,如果總是活得順風順水,未必是好事。因為享福就是在消福,福報一旦有一天耗盡,該想想以後會有多苦?佛陀當年出家修行,放棄了他本該享受的優越的貴族生活,而出家苦修,日日在外漂泊,食不果腹,身上忍受各種痛苦,飢餓、寒冷等等,而且還有小人時不時地傷害,破壞他修行。如此種種,佛陀吃盡苦頭,從中覺悟真理,明心見性,得到大解脫。

苦痛是人生覺悟的契機,不是宣揚苦難,而要懂得在苦中覺醒,不能白白受苦。人生八苦,首先體現在「生老病死」。人人都認為人在出生時是值得慶賀的,其實人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標誌著這一生的苦要開始了。成長的過程當中,避免不了要受到疾病的折磨,小病大病都是非常痛苦的。感覺人生沒有動力的時候,可以去醫院裡看看,那裡就上演著人間「地獄」。在生病的時候,才會體會到健康是多麼幸福的事。

舉凡世間,沒有人可以永遠存在,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切事物都要經歷「成住壞空」這樣一個過程,人也不例外,「生老病死」乃是常事。再美的容顏也會有衰老的那一天,再健康的身體也會有衰老病亡的那一天,人人概莫能外。而我們學佛,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了脫生死,不害怕死亡,因為死亡不過是生命換了一種存在方式罷了。有人問弘一法師:怎麼看待死亡?他說:去去就來。這是怎樣的一種超然脫俗的境界。人生無常、生死看淡。

「愛別離、怨長久」,活著的時候最害怕親人朋友之間的分離,但每個人其實都是孤獨的,沒有誰可以永遠陪著誰,包括父母子女夫妻,再深的愛,待因緣散去也要學會放下釋然。再大的仇怨,不要將恨深埋心中,人生這一趟不過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愛恨情仇,愛也好、恨也罷,都是因緣使然罷了。一切隨它去,慈悲待人、善待自己。

「求不得」苦,許多人喜歡到寺院裡拜佛求佛菩薩賜這個、保佑那個,都是帶著功利心、利己心,其實,佛菩薩幫不了你,你修多少福,就有多少得。該是你的東西,誰也奪不走,不該你的東西,強求也無益。做人不要太貪心,貪得無厭是苦,自找苦吃。與其算計得到,不如多行布施,這更讓人安心,更讓人有福氣。萬事隨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放不下」苦,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罷了。放下一念,會自在於心間。人生很多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自己和自己較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我折磨。走不出自我的觀念,到哪裡都是囚徒。學佛在於渡心,你的心自在了、解脫了,極樂世界就在眼前。所以,佛門裡有一種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轉念,轉變你的念頭,活在當下,心無掛礙。

《金剛經》裡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無法改變,常修懺悔;未來的充滿變數,不必憂懼。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人生的敵人是自己,人生的貴人也是自己,「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若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放過自己,是最好的放生。

「天下人活得都好,才是佛意」,願大眾廣做善事、平安喜樂,覺悟人生、福慧增長。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
  •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佛說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一、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五、愛別離苦:生死離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老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六、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
  • 佛說:佛教人生八苦雖苦、娑婆世界雖難,但能做到十善業也可自渡
    佛教中又講人死後會經歷多個世界,如西方的極樂世界便是世人爭相前往之地,而十八層地獄卻又是大家避之不及的所在。同時也告誡世人佛教中人生有八苦,而且還有所謂的娑婆世界,這些雖苦雖難,但能做到十善業也可自渡。
  • 佛說:使你痛苦的,都是來成就你的!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每個人來這世間都要經受「成住壞空」這個過程,沒有誰能夠例外。人生八苦,苦苦不盡相同。有人說,人們幸福的樣子總是相似的,但是苦卻各有各的不同。
  • 佛說人生經典語錄,分享一些感悟人生的經典哲理句子
    佛說人生道理: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佛說人生道理:承認自我的偉大,就是認同自我的愚疑。佛說人生道理: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一樣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好把他看做是壞人。
  • 佛說「人生是苦」的真相!
    世人都說,佛教是消極的,悲觀厭世的,這種觀點多來自於佛說「人生是苦」,佛陀講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不懂的人,看見一個苦字,就覺得佛教把人生看得太灰暗了,何況你還講出八苦來,按你所說人活著便沒有意義了,這不是消極悲觀是什麼?但其實,佛教講人生是苦,是有著三層含義的,有著極為積極的態度與因由。第一、人生真苦。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以下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一、孝順父母、知恩報恩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為人子女的義務和本分,若不孝父母,就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在折磨自己。佛說,孝順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一個知恩報恩、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大福報在後面。
  • 佛說:佛身三十二善相,凡夫身三十二惡相!
    一說佛與凡夫的區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尤其是三十二種殊勝大人相,古往今來,只有佛與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方可全部具足。其實,凡夫也有三十二相,佛言:「三十二相者,其義有二:一者在凡夫中,名為三十二種惡相;二者在賢聖中,名為三十二種善相。」今天七葉君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先說三十二種善相,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佛身三十二相」。
  • 佛法:佛所說的宇宙範圍有多大?
    佛法也說人生觀和宇宙觀,人生觀是指人的正報,這個正報身會有許多的煩惱,煩惱來自人所造的業,這些業是苦因,也是人被束縛的工具,不同的造作生起不同的業,這個業使眾生當前所受的苦,不同的分別業帶來的三苦,八苦,讓眾生在苦中不自由,無法自己做主,不同的正報身帶來不平等的地方。
  • 佛說:在生死海中,只有七種人!看看你屬於哪種
    在某佛學論壇中看到部分網友大放厥詞,說如今人人信佛供佛,卻從不見佛度人於水火苦難,認為佛的慈悲是假慈悲為此到處數落著佛陀的不是,把十方諸佛貶得是一文不值。 我想解釋的是,對於任何正信佛教的人而言,佛從來不是所謂的神祗,他是無法直接度人厄難的。
  • 何謂四苦、八苦、苦苦、壞苦?
    在這個人間,你能有也好、無也好,生也好、死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大也好、小也好,哪裡都好,如是觀之,那麼你就擁有這美妙的世界,擁有空的世界、空的人生。我們對於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人生是苦」是佛教常講的一句話,而苦有好多種,比方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
  • 佛說:人之所以做夢,不外乎這五種,看看你是哪一種
    在佛家看來,人之所以做夢,皆起源於以下這五種原因,看完之後我恍然大悟,今日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夠解除大家心中的疑惑,在了解的同時,大家也不妨看看自身到底屬於哪一種吧。 01想夢者 顧名思義,「想夢」其實就是我們平日裡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人生八苦:詩歌原創,生老病死之生苦
    ,但沒有人給你佩戴王冠慢慢地,眼耳鼻舌身意已含苞待放你在狹窄的肚子中漆黑一片四肢蜷縮,臭氣撲鼻母腹是一口灌滿一切風的小房子有冷,有熱,有河流,有大山還有你的苦楚坐牢十月,母親的身子打開有人在外面念觀世音菩薩你倒懸而出小小身體,細嫩柔滑感受風,感受所有的碰觸和移動是針刺和焚燒你哇哇大哭
  • 人生究竟有多苦?來了解下
    …母生之時疼痛已是這個世界最高等級的痛感,十月懷胎也是非常的辛苦…所以請善待自己,他人,以及最可敬的母親,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人生八苦之老苦:有句俗語「歲月催人老」,老~是人人都要經歷的,很多時候都是在人老枯黃回首往事時才會反省自己亦或是怨恨周遭,而這…也只是對昔日光輝的眷戀還有得不到或已失去的執著罷了
  • 佛說: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無論我們想什麼,做什麼,都有因果,而這些因果又決定了人一生的福報與命運。想要有大智慧,遠離煩惱、災難、厄運就要從當下做起,努力去培植自己的福報,自開發自己的智慧,佛說這三種人,是最有智慧的,看看你有嗎?一、不妄語,不起妒忌之心。佛經中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 「色心二十四相」,佛說:有這些表現的人,「色慾」重,得警醒
    "色心二十四相",佛說:有這些表現的人,"色慾"重,得警醒。1、 欲望深厚一個人的欲望太過多,就是一個人業障深厚的表現。而靈性和智慧也就會因為業障而變得淺少,因此不容易悟道。都說世俗裡面的陳婉非常的多,不論是功名利祿還是金錢和美女,社會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都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就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在色慾當中呈現和沉迷,最終難以自拔,才會使自己喪身失命。
  • 佛說人有三苦,除此之外再無苦,那三苦是什麼苦?
    佛說人有三苦,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這三種苦。什麼叫「苦苦」?佛家常講的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是六道凡夫欲界裡沒有法子避免的。我們有個身,身它就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你不能避免。另外身外的,第一個求不得,你的欲望很多,得不到,你生煩惱,你有求不得苦。
  • 佛說: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是消除惡業、積攢福德,人有了懺悔心,就是在自我覺悟、自我救度。《華嚴經》裡有一首偈頌: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若想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真實境界,就應該去用心觀察,法界之中一切法,皆是由人的心識顯現出來的。「一切唯心造」,一切苦樂也皆由人的心念感知。
  • 佛說:這5種人,命苦福薄,沒有福氣,看看有你嗎?
    但是也不要害怕,有一種消災叫做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若人真心悔過、改過遷善、行善積德,命運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善業而發生扭轉的。「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命自我作,世間最公平的莫過於因果。以下這五種人,命苦福薄,沒有福氣,看看有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