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鏈衛星:搭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
這得益於一套完備的「天地一體化全自動運行系統」。這套系統可以24小時自動受理天鏈衛星資源申請,並以「時間+事件」為約束條件,驅動任務自動執行,確保天鏈衛星及時到達捕跟等待點,隨後即可精準捕捉到太空飛行器。同時,天路團隊為天鏈衛星系統設置了較為完善的故障自動診斷與處置功能,保證其運行的穩定性。
-
鋪設"天路"助力"問天"——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成功保障"天問一號"發射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34;,火箭飛行過程中,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採用&34;方式,對運載火箭進行遙測數據中繼傳輸,天鏈二號01星與天鏈一號02星接力跟蹤火箭發射,實現整個軌道的天基測控全覆蓋,保障&34;順利&34;。
-
中國第四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成功發射(1)
原標題:我國第四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成功發射2016年11月22日23時24分04秒,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4星送入太空。
-
28次同步觀測,73個站位調查,首次使用無人船測量…海洋一號D衛星海上同步觀測試驗完成
圖為試驗隊員開展無人船測量作業。韓 冰 攝 本報訊 近日,6名試驗隊員搭乘的「潤江1」號船在浙江省舟山碼頭靠岸,圓滿完成了為期34天的海洋一號D衛星在軌測試海上現場同步觀測試驗。 據悉,海洋一號D衛星是我國業務化運行的海洋水色衛星,與之前發射的海洋一號C衛星進行組網觀測。
-
中國成功發射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系統首星
中國成功發射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系統首星 2019年04月01日 08:06:09 來源:新華網 > 3月31日23時5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鏈二號01星送入太空,衛星成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
-
中國成功發射首顆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二號01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月1日發布的消息,中國於3月31日成功發射首顆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二號01星,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消息稱,天鏈二號01星是中國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的首顆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為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等載人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為中、低軌道遙感、測繪、氣象等衛星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為太空飛行器發射提供測控支持。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 猜猜是啥?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 在4月24日舉行的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上,我國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的名字正式揭曉——「鵲橋」。它將在地面測控站與未來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之間,搭建一座傳輸信號與數據的橋梁。
-
中繼衛星運控系統首次支持太空飛行器多目標天基測控任務
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科研人員探討任務細節 鄒芳 攝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李婉鈺 王然 郭超凱)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參與了衛星的早期運行段任務,並採用天鏈一號02星同時對3顆衛星進行實時跟蹤與遙測。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據介紹,火箭升空飛離祖國陸基測控視線後,天鏈中繼衛星和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上空搭接海上測控弧段,遠望7號船及時捕獲跟蹤,並利用測控數據計算相關飛行參數,同時完成了各類信息交換傳輸,圓滿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星箭分離後衛星測控任務。
-
我國中繼衛星運控系統首次完成多目標天基測控任務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李國利、王然)我國26日夜通過「一箭三星」方式,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通過天鏈一號02星同時對3顆衛星的早期運行段進行實時跟蹤與遙測,標誌著我國中繼衛星系統具備同時為更多目標提供測控和數傳支持的能力。
-
中國第4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由長徵三號發射
2016年11月22日23時24分04秒,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4星送入太空。 天鏈一號04星是我國第四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將與天鏈一號01星、02星、03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為我國神舟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提供數據中繼與測控服務,支持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同時為我國中、低軌道資源衛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為太空飛行器發射提供測控支持。
-
中國「鵲橋」中繼衛星揭秘:美國都不敢這麼玩
5月21日凌晨,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星「鵲橋」。隨後的幾天裡,「鵲橋」號中繼星將飛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並在那裡穩定地運行,為下半年發射並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通暢的地月中繼通信支持。為什麼發射嫦娥四號之前要先架設「鵲橋」?對於月球背面探測這一世界難題,中國給出了怎樣的解決方案?
-
物理常識---地球同步衛星
地球同步衛星地球同步衛星即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又稱對地靜止衛星,是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人造衛星,
-
解碼北鬥三號:和前兩代衛星相比,它有何不同?
那麼,北鬥三號與前兩代「北鬥」導航衛星,即北鬥一號、北鬥二號有什麼不同?它都採用了哪些新技術?我國北鬥一號為地球靜止軌道導航衛星,而北鬥二號和三號導航星座都由地球中圓軌道導航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導航衛星和地球靜止軌道導航衛星組成。目前,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導航衛星都運行在地球中圓軌道,印度和日本的導航衛星星座均由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導航衛星和地球靜止軌道導航衛星組成。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據新華社西昌3月9日電今天19時55分,我國在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 射北鬥系統第 54 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 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 入網提供服務。這是北鬥三號第 29 顆全球組網衛星,同時也是 第 2 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此類衛星在星基增強、 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 作用。
-
通天蓋地45年——中國衛星通信事業發展的偉大徵程
他便是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1917—2008),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因此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它成功地進行了橫跨大西洋的美國與英法兩國的首次電視中繼轉播、照片傳真和電話通信試驗,驗證了阿瑟克拉克的絕妙構想,衛星通信這種遠距離通信方式開始大範圍進入人類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
日本成功發射中繼衛星 雷射通信系統帶寬達1.8千兆
北京時間11月29日15點25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火箭發射了一枚JDRS-1高軌中繼衛星,用於為日本的軍用、民用遙感衛星進行數據中繼。JDRS-1中繼衛星預期壽命10年,搭載了由JAXA(日本宇航研發機構)研發的雷射通信系統,通過近紅外雷射束與遙感衛星連接,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帶寬達到1.8Gbps。在它之前的Kodama中繼衛星通信速度僅為約240Mbps,服役15年後已在2017年退役。
-
衛星通信系統是什麼 衛星通信系統特點介紹【詳解】
近年來為大多數讀者耳熟能詳的幾個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國際移動通信衛星(ICO)、銥(Iridium)和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都屬於中軌道(MEO,5000km~15000km)、 低軌道(LEO,500km~1500km)衛星通信系統。通信衛星按工作區域可分為國際通信衛星、國內通信衛星和區域通信衛星。
-
中國氣象衛星探路者孟執中:一生「風雲」、兩代衛星
中新網上海8月2日電 題:中國氣象衛星探路者孟執中:一生「風雲」、兩代衛星 作者 鄭瑩瑩 1934年出生的孟執中,自1965年開始邁上航天路。他不僅曾參與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還是中國兩代風雲氣象衛星的探路者。
-
如果54年前,我國沒有下決心發展衛星通信事業……
這篇論文首次用清晰的術語解釋同步衛星系統在通信中的運用,在當時的學術領域引起過不小的反響。他對衛星通訊的描寫與實際發展驚人的一致,幾十年後,這位全球衛星通信理論的奠定人,成了當今最著名的太空題材科幻作家。他便是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1917—2008),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因此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