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系統首星

2020-11-26 浙江在線

中國成功發射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系統首星

2019年04月01日 08:06:09 來源:新華網

  3月31日23時5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鏈二號01星送入太空,衛星成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新華社發 郭文彬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3月31日23時5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鏈二號01星送入太空,衛星成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新華社發 郭文彬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標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同步軌道;運載火箭 責任編輯:王藝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功發射首顆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二號01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月1日發布的消息,中國於3月31日成功發射首顆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二號01星,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消息稱,天鏈二號01星是中國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的首顆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為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等載人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為中、低軌道遙感、測繪、氣象等衛星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為太空飛行器發射提供測控支持。
  • 中國第四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成功發射(1)
    原標題:我國第四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成功發射2016年11月22日23時24分04秒,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4星送入太空。
  •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2018-05-215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5月21日在西昌成功發射。
  • 日本成功發射軍用衛星進行數據中繼
    打開APP 日本成功發射軍用衛星進行數據中繼 上方文Q 發表於 2020-11-30 12:06:50 北京時間11月29日15點25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火箭發射了一枚JDRS-1高軌中繼衛星,用於為日本的軍用、民用遙感衛星進行數據中繼。
  • 日本成功發射一顆具備雷射傳輸功能的數據中繼衛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東京11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11月29日下午,日本在位於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發射一顆具備雷射傳輸功能的數據中繼衛星(DRS)。據NHK電視臺報導,11月29日下午16時多,H2A火箭搭載該數據中繼衛星發射升空,飛行約30分鐘後星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該衛星今後將依靠自帶引擎,最終進入高約3.6萬公裡的地球靜止軌道,將地球觀測衛星的數據及圖像傳輸到地面基站,同時也將負責傳輸「內閣衛星情報中心」的情報。日本H2A火箭的出色表現也備受矚目。
  • 發射成功!亞太6D衛星——我國首個全球寬帶衛星通信系統首發星!
    2020年7月9日20時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三號工位,用長徵三號乙遙六十四運載火箭,將「亞太6D衛星」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首發星,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亞太6D衛星是亞太星通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的首發星,預計將定點於東經134°,衛星可視範圍全覆蓋。
  • 中國第4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由長徵三號發射
    ­­  2016年11月22日23時24分04秒,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4星送入太空。­  天鏈一號04星是我國第四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將與天鏈一號01星、02星、03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為我國神舟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提供數據中繼與測控服務,支持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同時為我國中、低軌道資源衛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為太空飛行器發射提供測控支持。
  • 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實現零的突破,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這家公司是...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時間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虹雲工程首星是中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其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打造天基網際網路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中繼衛星運控系統首次支持太空飛行器多目標天基測控任務
    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科研人員探討任務細節 鄒芳 攝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李婉鈺 王然 郭超凱)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參與了衛星的早期運行段任務,並採用天鏈一號02星同時對3顆衛星進行實時跟蹤與遙測。
  •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原標題: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史嘯 攝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京時間11月1日深夜23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
  • 日本成功發射中繼衛星 雷射通信系統帶寬達1.8千兆
    北京時間11月29日15點25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火箭發射了一枚JDRS-1高軌中繼衛星,用於為日本的軍用、民用遙感衛星進行數據中繼。這是H-2A火箭自2001年首飛以來的第43次飛行,也是日本今年的第4次宇航發射。
  •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星成功發射
    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一同發射的還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搭載衛星。
  • 鋪設"天路"助力"問天"——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成功保障"天問一號"發射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34;,火箭飛行過程中,天基測控系統團隊採用&34;方式,對運載火箭進行遙測數據中繼傳輸,天鏈二號01星與天鏈一號02星接力跟蹤火箭發射,實現整個軌道的天基測控全覆蓋,保障&34;順利&34;。
  • 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虹雲工程」首星
    ,成功地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顆低軌寬帶通訊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徵十一號歷次發射記錄   2015年9月25日,長徵十一號遙一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箭四星」將1顆「浦江一號」和3顆「上科大二號」衛星準確送入481公裡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首飛獲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空白。
  • 兩代中繼衛星系統同步為試驗船搭建信息天路
    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我國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為確保目標安全飛行,北京空間信息傳輸技術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員採用&34;方式進行數據中繼傳輸服務,這是我國兩代中繼衛星系統首次同步為載人航天任務提供天基測控數據支持。天鏈衛星被稱為&34;,主要對我國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實施跟蹤與數據中繼。
  • 我國中繼衛星運控系統首次完成多目標天基測控任務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李國利、王然)我國26日夜通過「一箭三星」方式,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通過天鏈一號02星同時對3顆衛星的早期運行段進行實時跟蹤與遙測,標誌著我國中繼衛星系統具備同時為更多目標提供測控和數傳支持的能力。
  • 科技時政之衛星發射
    星,發射失敗。衛星依據其功能不同分為很多種,如導航衛星、通信衛星、中繼衛星、對地觀測衛星等。其中我國的導航衛星是北鬥系列衛星,我國北鬥衛星發射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00年,建成面向中國範圍提供服務的北鬥一號系統;到2012年,建成面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的北鬥二號系統;到明年,也就是2020年,建成面向全球提供服務的北鬥三號,也是全球定位系統
  • 【國際在線】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12月11日0時11分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該星是中國高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同時裝載了四種先進儀器設備,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投入使用後,可大幅提高中國的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力。
  • 中國巧用三體問題,發射全球首顆月球中繼衛星,美國都不敢這麼玩
    《三體》是中國經典的科幻巨作,而作者劉慈欣之所以產生靈感的契機,是因為閱讀了關於物理學「三體問題」的文章。「三體問題」號稱科學史上永遠無解的難題,但是中國卻利用三體問題成功發射了全球首顆月球中繼衛星,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
  • ...支出遠超中國;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1.HoloLens首個醫療應用獲FDA批准:將用於術前規劃據報導,OpenSight增強現實(AR)系統是3.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據悉,11月1日深夜,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