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業正發生可喜變化 彩電巨頭髮力核心技術

2020-11-23 智能電視網

  導讀:從規模到品牌價值的轉變,從放棄價格戰到擁有核心技術,這是彩電品牌從做大到做強的必經之路。

  中國彩電業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這一次,參與的四個主角分別是海信、TCL、創維和長虹,而標誌性事件是這四巨頭最近20天之內,分別推出不同品類高端產品和新的舉措。

  表面上看,是四巨頭之間獨立的品牌發布,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中的端倪,這就是中國品牌越來越意識到核心技術與高端產品的價值,而正在摒棄毫無價值的低價格戰。

  用高端產品挖掘品牌溢價,用核心技術樹立全球化標準,這是中國彩電業正在發生的可喜的轉變。

  彩電巨頭髮出做高端最強音

  中國彩電業是時候轉變了。

  從規模到品牌價值的轉變,從放棄價格戰到擁有核心技術,這是彩電品牌從做大到做強的必經之路。

  中國彩電經歷幾十年的發展,早已有了做大的基礎。2018年全球電視機的出貨量共為2.4億臺,其中,中國就貢獻了1.6億臺,全球佔比達到了67%。這意味著,全球每賣出五臺電視機,其中可能就有三臺是由中國製造,中國的電視工業已經成功站在了世界之巔。

  但因為液晶同質化競爭白熱化,中國品牌缺少核心競爭力和定價權,雖然出貨量提升了,但利潤並沒有達到預期。這其中,還有很多OEM產品在苦苦支撐中國彩電做大的基礎,所以中國彩電還沒有做強的強力支撐。

  為了應對這種狀況,TCL和海信選擇了同一條路,即用新技術、差異化產品的布局高端。TCL藉由自身在智能家居行業的全品類的優勢,在AI與IoT方面進行了融合併賦能於8K,利用5G網絡的高速與低延遲將電視作為了智能家居物聯網的入口。

  幾天前,在中國8K超高清工作委員會成立當天,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EO王成對業內現狀表示擔憂。他說,中國的顯示行業,包括中國的電視行業,在去年的下半年開始到今年,實際上是正在經歷著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不斷有各種各樣的驚爆的低價來衝擊市場,很多廠家用各種創新的營銷手法,在推動整個行業往前發展。

  顯然,通過低價推動行業發展是沒有前景的,而且這一現象在業內形成的共識越來越清晰。TCL以8K作為突破口,率先在行業中扛起技術大旗,這是中國彩電業發出的一個良好的信號。

  海信則推出雷射電視和全球首臺疊屏電視,一舉打破了液晶顯示技術的天花板,打開了液晶電視新的畫質提升空間,從屏到芯,核心技術全部由中國企業掌控。以雷射電視為例,《「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將雷射顯示確定為未來10年我國重點發展的新型顯示技術。

  與國家高度和戰略一致,海信雷射電視其實肩負著國家使命。目前,中國彩電企業掌控的雷射電視顯示專利位居世界第一,並成為雷射顯示系列國際標準的牽頭制定者。

  「海信作為國際標準的牽頭者,也希望以雷射電視的發展把中國品牌帶入產業鏈競爭的頂端。價格戰只會是死路一條。」海信雷射顯示公司總經理高玉嶺說。

  無獨有偶。7月14日,長虹旗下ARTIST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可以實現量產的大屏8K電視品牌正式亮相。這款ARTIST新家居藝術電視全面搭載長虹第四代人工智慧系統,可作為家庭AIoT核心實現——開機智能電視,關機物聯音箱,覆蓋八大場景和海量設備。

  從彩電業近期的跡象可以看出,上述幾個品牌強調核心技術而非價格驅動,這才是中國彩電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從歷史上看,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品牌,他們的成功都不是建立在低價和OEM基礎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核心技術、行業標準和自有品牌基礎之上。

  創維用價格反哺市場

  和上述三個品牌相比,創維的路徑不同。

  創維是最早介入OLED研發的中國品牌企業,應該說最近幾年的堅持取得了一些成效。不過,由於大環境導致,OLED銷量還是增長緩慢。

  奧維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240萬臺,全球OLED電視滲透率僅1.1%。雖然一直強調「中國市場每賣出兩臺OLED電視,就有一臺是創維」,但OLED電視在國內上量緩慢是事實。

  其實,並非OLED沒有市場。2018年第二季,20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中,OLED電視在日本滲透率已達59%,在北美佔44%,在歐洲佔45%,即全球高端彩電市場中近一半是OLED電視。

  OLED雖然在歐美日佔比高,但創維並沒有殺入海外市場。當索尼進入OLED電視陣營後,無論是其首創的屏幕揚聲技術,還是其定義的極簡產品設計風格,都可以說佔領了市場的絕對份額,這對創維在全球範圍內推廣OLED可能會是一個很大的阻力。

  7月10日,創維對外宣布55寸OLED彩電S8A的價格從11999元降至7999元,65寸的S8A則從20999元降至15999元。

  這次降價行為,按照創維高層的說法是為,終極目的是普及OLED電視,並且本次降價行為也當成創維對整個行業的品牌投入,是為了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中國彩電發展幾十年,經歷CRT到背投到平板,現在又到了顯示技術的分水嶺。當海信、TCL、長虹近乎巧合達成共識,「組團」擁抱技術和品牌,用面板、晶片、雷射電視、8K打上中國製造的烙印時,創維也在舉旗OLED高端,並且試圖通過降價普及OLED,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但市場會有怎樣的態度我們還不得而知,還需要把裁判權交給市場,但從彩電業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在核心技術、高端品牌和價格之間,真正能打動高端人群的、能成為行業標準的,一定不能是低價。用低價打開市場規模的,可持續性存疑。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半年,彩電業的「至暗時刻」?
    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00萬臺,同比下降2.7%,零售額規模為640億元,同比下降11.8%,零售面積在大尺寸化影響下增長3.3%,達到1604萬平方米。彩電業的壓力,如今從銷售端已經蔓延到產業鏈甚至整個市場,奧維雲網(AVC)預測2019年全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4678萬臺,同比下降2.0%,零售額1365億元,同比下降8.4%,這意味著企業經營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競爭將進一步焦灼。這個行業迎來「至暗時刻」了嗎?
  • 雷射電視呈現三大陣營,專業投影大廠和彩電巨頭,誰的機會更大?
    雷射顯示產業進入新節點後:產品結構有了哪些新變化?  雷射電視是當下彩電行業唯一正增長的品類,甚至在某些廠商看來,雷射電視已經爆發了臨界點。  進入這個節點可以說是雷射顯示產業發展一個裡程碑階段,這固然值得欣喜,但同時也在預示著雷射電視下一步要繼續保持「奔跑」,更需要廠商進入「紮實做好產品」的新狀態。
  • 手機製造商對電視虎視眈眈,傳統彩電陣營能否自救?
    儘管在全部家電市場佔比近18%,但中國彩電業與其他家電市場狀況完全不同,不論在空調、冰箱、冰櫃、洗衣機還是油煙機等領域,都存在處於支配性市場地位的壟斷者,領導品牌市場份額高達30%甚至更多。在彩電市場上,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金額,多年來都沒有一個品牌成功佔據過2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8年,彩電品牌多達78個。
  • 市值不及對手3%,淨利率不足2%,中國彩電大王不行了?
    但由於日本電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出現,這導致國產品牌迎來大面積產品積壓。數據顯示,1989年上半年長虹倉庫積壓了20萬臺彩電。這時,長虹開啟了價格戰,每臺彩電降價350元。要知道,當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97元。所以,長虹這次降價,成為了國內家電業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降價。降價的效果是明顯的。很快,長虹積壓的彩電銷售一空。
  • 關鍵材料國產化,萬元彩電跌落神壇
    軟磁材料很神奇,締造了一系列從前難以想像的變化。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長30.48米,寬1米,佔地面積170平方米。而不過20年後,第三代電子計算機開始發展,體積縮小千倍以上。 這種像「魔法」一樣的變化,除了與集成電路的現世有關,還與電源技術密不可分。
  • CRC2019年度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成功召開
    行業基本擺脫了「缺芯少屏」局面,在面板領域,中國大陸已有9條8.5代以上高世代面板線投產,國內面板產量已經佔到全球近一半,未來還至少新增6條10.5代線;在核心晶片領域,晶辰半導體和華為海思迅速崛起,並佔據市場的半壁江山。第二,顯示技術迭代創新,臨近新舊交替關鍵窗口期,蘊藏產品智慧化機遇。
  • 2012年中國彩電市場回顧與未來展望
    技術零售量(單位:萬臺)零售額(單位:億元)  2011年 2012年同比變化2011年2012年同比變化  CTV4186.0 4262.8 1.8%1561.3 1482.8 -5.0%  CRT216.3 84.2 -61.1%22.7 9.9 -56.5%  LCD3710.3 3927.5 5.9%1394.2 1353.1
  • 新技術能助彩電市場走出寒冬嗎
    美國當地時間1月11日,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在線上開幕,國內外知名的彩電廠商都隔屏參與這次盛會。近幾年,彩電市場一直表現低靡,存量市場的競爭造成價格戰流行,去年又遭遇疫情影響,新型顯示技術與產品的不斷湧現也沒能讓彩電廠商渡過寒冬。
  • 買中國彩電的歐洲人是怎麼多起來的
    目前,法國是TCL在歐洲最核心的市場,TCL在當地彩電市場份額達到8%~9%,是法國彩電品牌的TOP3。安託萬說:「我們希望成為4K、曲面電視的領先者,繼續保持歐洲市場TOP3的地位。法國之外,德國、義大利也是我們核心的目標市場,我們會儘量在這些市場加大投入。」
  • 又一國產彩電巨頭成功崛起!衝擊全球第一:書寫中國電視品牌新時代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和崛起,越來越多的手機、PC、電視等廠商都紛紛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我們所能夠看到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海信、TCL、海爾等眾多中國企業,都不斷地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而最近幾年,最受國內網友們所關注的便是華為,由於受到了一些
  • 如何讓彩電重回客廳C位?熊貓電視雙管齊下樹立標杆
    如今,在手機、pad、電腦等設備的衝擊下,彩電已經讓出家庭娛樂中心的寶座,下面兩組數據的鮮明即是明證。《95後手機使用心理與行為白皮書》顯示,95後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為8.33小時,而同時,電視機的日均開機率已經由3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如何讓彩電重回客廳C位?
  • 中國彩電搶灘數位電視市場
    不久前的一天,滿載著康佳數模一體顯像管彩電的貨輪從深圳鹽田港碼頭緩緩駛出,前往美國。這是我國向美國出口的第一批數模一體顯像管彩電,標誌著繼日本、韓國之後,中國彩電企業在美國CRT數模一體機市場也佔有了一席之地。據了解,這也是康佳集團今年繼成功向美國出口3萬臺數模一體平板電視產品後,在美國數位電視市場取得的又一項突破。
  • 中國寬屏CRT彩電前景看好 比重達到10%
    CRT彩電在全球市場衰退,但中國市場仍是絕對主流。中國幅員遼闊,經濟水平相對較低,城鄉收入差距巨大,必然導致中國市場彩電需求的巨大差異,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是現階段中國彩電市場的基本特點。     隨著中國數位電視終端顯示設備標準的發布和高清信號源(16:9)的確定,這給寬屏彩電市場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對於逆市中CRT彩電來講,無疑是沙漠中的綠洲,久旱過後的一絲清泉。
  • CRT(顯像管)彩電一年後將絕跡京城
    「CRT(cathode-ray tube,即我們常說的顯像管)彩電一年後將絕跡京城。」昨天,創維、海信、夏普等12位家電的北京老總聚集在蘇寧談京城彩電業發展趨勢時,語出驚人。蘇寧電器副總裁範志軍表示:「隨著今年價格不斷走低,液晶電視已經佔據了京城大半江山,大有取代CRT彩電之勢。」
  • 首次隔屏相望CES,新技術能助彩電市場走出寒冬嗎
    近幾年,彩電市場一直表現低靡,存量市場的競爭造成價格戰流行,去年又遭遇疫情影響,新型顯示技術與產品的不斷湧現也沒能讓彩電廠商渡度過寒冬。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CES各廠商展現出的新技術,也只是基於以前技術的升級,並沒能真正戳中消費者的痛點,彩電行業實現復甦還很難。
  • 疫情下,彩電企業向左還是向右
    另一方面,居家辦公和居家教學的發展,讓彩電、顯示器產品的家用需求,產生了差異化爆點。蘇寧易購大數據顯示,春節至今受疫情影響,彩電的線上訂單量有所「前置」,其中教育類智能電視銷量攀升超過200%。教育、社交、智慧屏等新「價值」在疫情影響下加速成長,反而逆轉了近年來彩電開機率逐年下滑的局面。
  • 全球彩電這樣拼:前三季LG、TCL老二之爭升級
    文|視聽圈2020年國內彩電市場從第一季度開始就一直「低迷」相伴,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中國區前三季度出貨下降10.2%,因整機漲價,品牌廠商促銷空間有限,四季度出貨預計仍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國際市場上,彩電行業卻「一掃多年頹勢」!
  • 奧維雲網預計2021年中國Mini LED彩電規模將突破25萬臺
    創新顯示技術是彩電行業發展的基石,也是推動彩電行業前行和變革的動力。每一次創新顯示技術的更替必將帶來行業的顛覆,從液晶取代CRT到現在創新顯示技術百花齊放,彩電行業正處在變革的關鍵時期。雖然目前智能電視的出貨量依然以LCD為主,但是在中高端市場卻是創新顯示技術的「天下」,特別是近幾年興起的OLED、量子點、雷射等顯示技術。但是,近兩年,創新顯示技術市場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說前幾年還是量子點、OLED以及雷射等創新顯示技術競爭,搶佔未來「第一」顯示技術的頭銜,那麼隨著近年來Micro/Mini LED技術的興起,這一格局有望被快速打破。
  • 日本「彩電之父」發力中國市場 百年東芝高端首秀一戰成名?
    10月27日,東芝電視攜高端力作重新「殺回」中國市場,推出了包括睿智系列X9400、睿享系列Z840、睿動系列Z740在內的REGZA家族系列新品。以新科技、新智慧、新品質為關鍵詞全面升級,直指高端佔位,在電視產業技術迭代和需求迭代同步發生的關鍵節點,「回歸」中國市場的東芝電視,究竟準備了哪些「大招」?
  • 用示波器維修液晶彩電的方法
    打開APP 用示波器維修液晶彩電的方法 發表於 2019-05-28 11:19:34   用示波器維修液晶彩電的方法   根據波形的故障特徵確定故障範圍   在有故障的液晶彩電中,波形的變化是千差萬別的,但仍有一些規律可循,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無波形   這種情況反映出信號沒有送到檢測點,可能是電路有開路,使信號中斷,也可能檢測點與地之間有短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