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接觸|我們都曾固執地仰望星空

2020-10-10 湘行觀影

01


一陣喧鬧的現代電子樂,我們看見地球正在公轉。地球變小,接著我們看見了明亮的太陽,看見了火星。畫面似乎在後退。直到看見火星與木星的小行星帶,我們終於確定畫面像是有人從很遠的地方打量著地球,因為聲音解說的年代在變化,它們不斷倒退。



這隻有在光年之外才能做到,根據相對論,這時我們多年以前的信息才傳遞到別的恆星,如果那裡有人居住的話。畫面還在倒退,沒有了聲音,太陽系、銀河系、銀河系之外,鏡頭向後拉,原來是一顆眼睛,它是屬於小艾莉的,一個對著外太空生命著迷的小女孩。



如今回頭再看這一幕,它更是代表了艾莉巨大的渴望,這股探尋的欲望攫取著她,迫使她不斷採取行動。我們小時候仰望星空許下很多願望,大部分都被忘記了,但艾莉永遠記得。


1994年,羅伯特·澤米吉斯一躍登上至尊寶座,可謂風光無限。因為在「永恆的1995」當中有部電影撥得頭籌,它叫《阿甘正傳》。三年之後,他拍攝《超時空接觸》。


這部電影明顯可以看出《第三類接觸》的影響,主人公同樣是神經質、偏執,像是中邪般對追尋外星生命,並對他們抱有天真般的好感。只不過《第三類接觸》史匹柏的興趣點似乎都放在了特技上面,故事本身反而乏味。而澤米吉斯則兼顧了故事層面,而且至少不是一個爛故事。



澤米吉斯以編劇身份出道,為史匹柏寫了多年劇本之後,轉型導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其執導、史匹柏做製片人的《回到未來》三部曲,至今還有餘熱,2015年的未來年,大批粉絲狂歡。


從《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年)就可以看出,澤米吉斯對於技術很感興趣,《阿甘正傳》中阿甘從越南森林跑出來,身後連環爆炸,就是使用數位技術做出來的。



這也難怪在拍過寫實的《阿甘正傳》之後,澤米吉斯想做點「技術活」。看看艾莉坐在機器中穿越蟲洞那段,四分鐘的旅行路程,美輪美奐,讓人沉浸其中。「種種仙境奇觀,沒有語言可以形容,只有詩歌。」艾莉的眼中滿是不可思議。澤米吉斯是在向《2001:太空漫遊》大衛穿越星門那段五光十色之路致敬。


02


艾莉(朱迪·福斯特飾演)是一位天文學家,多年以來致力於外星文明探索,可是政府在這方面已經耗盡了耐心,他們縮減了預算,艾莉和她的團隊只能找投資跑去租用荒無人煙的新墨西哥射電望遠鏡。四年過去了,艾莉被當地人「沙漠女巫」。



有一天,艾莉接收到來自仙女座星雲方向信號,故事發生戲劇性轉折。


在沙漠中的新墨西哥站點擠滿了人。對外星文明狂熱的人、痛斥外星文明的人、學者、宗教人士、政府,像是蜜蜂見到蜂蜜一樣蜂擁而至,甚至還有剛出爐的以仙女座命名的歌曲。



如今我們對這一幕已不熟悉,在1951的黑色電影《倒扣的王牌》中,一個記者借著山洞裡埋著的人進行炒作,山洞外從一無所有到遊樂園、帳篷、樂隊,火車,全國人民一起狂歡和見證,從而耽誤了最佳營救時間。比利·懷爾德尖銳的諷刺了記者和消費事件的群眾。



政府的手果然伸了出來,他們奪取了艾莉科學成果,上臺發言人也換成了官方天文學家布魯姆林,正是他停掉了搜尋外星文明計劃的預算。


哈登先生幫助艾莉破解了夾雜在電波裡外星文明傳送的信息,它是一張三維的設計圖紙,用於建造接觸機器。哈登的形象讓人毛骨悚然,他總是從畫面右側進入,讓人產生不適,在太空艙中他甚至倒著出現,違反視覺秩序。


他代表了父親和指路者的角色,可能還有更多。他總是在主角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出現,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守護者。澤米吉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守護者:《回到未來》裡的博士、《極地特快》裡的神秘車頂人。


哈登作為世界性商業巨頭,被各國視為頭號敵人,為了延緩死亡,他先坐飛機,後乘太空艙。也是他多年以前在艾莉絕望的時候投資了她的探索項目。哈登的目的似乎不是為了不死,據他說是「給人類一份禮物」。他最後死在了太空艙中,諷刺的是當時政府正在控訴他。哈登讓艾莉重返了被政府排擠的賽場。



在這部電影中澤米吉斯格外謙虛。圍著桌子,政客、學者、宗教人士大談特談如何應對這次事件,政客已經做好國防準備,每個人都有喋喋不休各有理由。像不像庫布裡克《奇愛博士》的圓桌場面?


外星文明是威脅,還是友好?當兩種文明相遇,是交流還是碰撞?艾莉抱有一種盲目的堅信和狂熱認為外星文明是友好的並且比我們高級,「我們不對他們造成威脅,就像我們不會興師動眾去東非消滅山上的微生物一樣」。從這點看,艾莉承載了史匹柏在《第三類接觸》中的理念,諾伊高高興興踏上了外星船。


03


朱迪·福斯特扮演的艾莉有一種男性氣質以及不同尋常的粗野,她的穿著是通常一件T恤,長褲,頭髮挽起。看看她和帕默爾好過之後那場對話的戲,她隨便套了件寬鬆難看的T恤就走出了家門。



這是一位假小子。準備建造機器之後,艾莉緊張的對總統秘書說,我有一個很大的麻煩。秘書以為她又有什麼重大的發現。她緊張的問道:「您知道在哪能買到漂亮衣服嗎?」



她永遠都是那個站在自家小屋陽臺用望遠鏡看星星的小女孩,自始至終都是。


艾莉的心靈從沒有長大,所以她才對外星文明如此執著。大人只認現實考慮得失,小孩才夢想幻想不計代價。


如果從兒童角度觀看此片,也就理解了為什麼全片有一股暗藏洶湧、不為我們理解的躁動。艾莉為何如此狂熱?為何她堅信自己是對的而不顧別人反對?


我想我知道了原因:我們都長大了,忘記了兒童如何看待世界。他們想要公正,對未知的事物好奇,受到不公正會委屈,喜歡分出好人和壞人,做事不顧後果,憑藉一頭熱情。


艾莉一直都是這樣的小孩子,她一直都在仰望星空。



這是一部成人童話,而不是關於外星人的科幻故事。澤米吉斯像是兒童的夥伴,他知道用兒童的思考來表現電影,這就是為什麼朱迪的表演給人一種不適感,這是兒童的表情出現在大人臉上的不協調。


《回到未來》三部曲主人公馬丁只是一位高中生、阿甘的智力表現就是兒童、《極地特快》(2004年)《聖誕頌歌》(2009年)是送給孩子的禮物、《貝奧武夫》是給孩子的故事。


這就是澤米吉斯提供的角度,他用自己的魔法棒點亮兒童世界。


接觸外星人的想像讓所有人都不滿意,這也不是澤米吉斯的關注點。我們沒有看到他們,也沒有看見他們的文明,我們只看到艾莉小時候的畫和她的父親。更為關鍵是,接觸之後,我們與他們完全沒有影響,就像是單純為了打聲招呼。


化作艾莉父親樣子的外星人對艾莉提問的回答


政客、學者、大人們不滿意,他們什麼都好處都沒撈著。但小孩子已經心滿意足,小孩子去很遠地方找朋友,也就是為了打個招呼。


04


最後一幕艾莉的表現頗為耐人尋味。因為攝像和錄音設備沒有記錄下來接觸情況,艾莉面對數千億美元被浪費的指控。艾莉承認這一切有可能是自己的幻覺,但她辯解道:


「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我無法證實它,也無法解釋,但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全身心感覺到的,都告訴我那是真實的,我被賜予這樣美妙的東西,它將改變我的一切。一個預見,一個關於宇宙的預見,肯定的告訴我們,我們是何等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然後我們又是何等的稀罕和珍貴。一個預見,我們屬於這樣的事物,它比我們自身更偉大,它使我們不再孤單。我希望有人可以與我分享。」



這也是她的男友世俗僧侶帕爾默體驗上帝時候的感覺。就像艾莉問的「這是不是你身體器官某一部分的需要?」


這也是澤米吉斯的疑問,或許也是帕爾默這個角色出現的原因。科學與宗教是對立面,但它們都在尋求真理,無論這個真理是一個預見,還是上帝。



在相逢的酒會,艾莉拉著帕爾默走出屋子仰望星空。



艾莉說:「光銀河系裡就有四千億顆恆星,如果百萬分之一的恆星具有行星,只要其中的百萬分之一具有生命,再只要其中百萬分之一具有智慧生命,那就有一百萬個文明世界。」


帕爾默接下去說:「如果沒有的話,那太浪費地方了。」


作為人類,澤米吉斯不知道有沒有外星文明,他似乎也不在乎接觸之後的結果。他想要的是保持夢幻,保持純真的幻想,保持著單純的好奇之心。孩子抱有天真,哪怕是不可思議的念頭也願意相信,成年人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只看見也只相信現實。



從童年到成年,我們丟失了太多東西。就這個角度而言,艾莉始終都固執地仰望著星空。


————

電影延長三倍生命,世界之大,相遇美好。我是,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解說文案
    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電影,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這是一部22年前的電影了,放到今天依然可以算頁級科幻片我差不多是在十年前看了這部電影,當時看完之後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從此對宇宙太空外星人非常痴迷好了不賣關子了,開始說電影吧這是上映於1997年的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
  • 仰望星空的智者在拯救世界,而見識淺陋的「智慧」卻成了「真理」
    最終研究者們發現,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生存法則與我們信奉的正好相反,永遠是絕大數劣等生物戰勝了優良生物(比如人類視為低等物種的老鼠,其生存能力卻遠遠超過人類)。在這裡就不舉例了。因此,優勝劣汰只是我們掩飾自身缺陷或劣性本質的謊言。人類每向前邁進一步,都將付出沉重的代價,甚至伴隨著腥風血雨。或許這是上帝刻意給人類的詛咒。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哲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探索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哲理;科學家仰望這片星空,發現宇宙無盡的奧秘;文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書寫來自天外的故事;地理學家仰望星空,從日月星辰的運轉中探索地質變化的真諦;佔卜者也仰望星空,或許是他們試圖從星座中窺探人生的秘密。其實,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複雜得多,許多宇宙現象也許是我們連做夢都無法想像的。
  •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 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像映在頭頂的星辰大海 照耀著無數埋頭疾走的後人 試想,當你仰望星空 曾幾何時出現在時間和空間的某處
  • 從仰望星空到閃耀星空,這是浙大學子的奮鬥徵程|我和我的學校...
    從仰望星空到閃耀星空,這是浙大學子的奮鬥徵程|我和我的學校·記住這些年 從門外漢到專家 「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要爭分奪秒
  • 「治癒系」之仰望星空 鄭超、葉梓頤跨界雙個展
    鄭超以繪畫及繪畫燈光裝置、葉梓頤以攝影及多媒體分別呈現了各自對星空的獨到見解,他們這次合作也為彼此今後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不知何時,都市人的詞典裡多了焦慮。無論怎樣努力,未來似乎都充滿未知,對未知的恐懼吞噬了平和與冷靜。兩位藝術家也曾同樣迷茫、焦慮,可當他們站在黑暗中仰望星空,發現面對無限未知的宇宙,內心竟然只有震撼和震撼之後的安寧。
  • 哲學|從仰望星空開始
    我們每個人都曾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如果你仔細看歐洲地圖,有一塊像是雨點打在車窗上,支離卻又想團抱在一起的土地,那裡是希臘。那裡海島縱橫,公元前2000年,那裡商業和貿易極為活躍。擁有著不同種族和不同信仰的人們紛紛來到這裡,為的是生存與發展。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 仰望星空,我們能看到什麼?——讀譯林出版社《望向星空深處》
    在這本書中,作者從童年和父親在沙灘上尋找衝上岸的東西開始,先是記述了觀星的業餘愛好者和專業愛好者的故事,然後從太陽說起,對星星、月亮、火星、隕石、木星、外行星、夜空、銀河、星系、宇宙,分別進行了生動細緻的講述,讓讀者對浩瀚的星空有了一個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層次分明的認識。附錄中介紹了觀測技巧以及觀星的一些基本知識,讓新手能夠較快地入門,頗具實用價值。
  • 2021年,仰望星空,精彩的節目早已安排上了!
    剛剛過去的2020年令人印象深刻,頭頂那片星空上演的精彩也不例外。「細到極致」的日環食在「最長白天」跨越了整個中國南方;二十一世紀百年裡僅出現六回的「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也如約而至;年末的「大流量」雙子座流星雨是對堅持仰望星空人們的最好褒獎……地球依舊在孜孜不倦地環繞太陽公轉,我們也向複雜的2020年揮手作別。
  • 對於地外文明嚴謹的科學假象,硬科幻《超時空接觸》揭秘地外文明
    (我們這裡姑且將其稱之為「人」)我想很多人心中都是肯定的答案。僅我們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行星更是多之又多。這句話也在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電影《超時空接觸》中多次用到。這部影片我也出了視頻解說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主頁看一下。
  • 為什麼《超時空接觸》是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
    當您縮小太陽系併到達距離我們26光年的名為Vega的恆星時,地球發出的聲音拼貼會與您一起行進。這就是1997年電影《超時空接觸》的開始方式。在隨後的場景中,九歲的艾莉·愛羅維(茱迪·福斯特飾)坐在床上,與父親談論太空的廣闊空間以及地球上的人是否獨自一人。他回答說:「宇宙是一個很大的地方,如果只是我們,那似乎是對空間的巨大浪費。」
  • 周末推薦經典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
    超時空接觸◎簡  介  埃莉是一位對宇宙生命充滿探索欲望的天文學家。尤其是對她產生深遠影響的父親去世時,她對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對父親的強烈懷念。跟這部電影裡的女主執著於利用無線電通訊接受地外文明的訊息很相像,而且女主也確實探索並接受到了來自織女星的信息。
  • 仰望星空之時,我們又與誰對視
    人一出生就是腳踩大地,頭望星空。可是當我們抬頭看見滿天星有著說不出來的孤獨感,難道真的沒有其他文明的星球嗎?我們就仿佛井底之蛙,沒有跳出「井」的能力只能覺得這個世界就像我始終相信我們並不孤單,這個宇宙存在其他文明。那麼就會有網友提問了,那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看見外星人呢?這個問題就像《三體》裡面說的」黑森林法則「和」技術爆炸「,就像歐洲人發現美洲,歐洲人的做法是奴役和殺掠。在此期間歐洲人是不會讓其發展的,外星文明也是如此。不是每個外星文明跟鄭和下西洋一樣為了和平發展,所以外星文明來臨那時除非我們也足夠強大否則就是毀滅之日。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星系、創生之柱、太空禮花的絕美和震驚仰望星空
  • stellarium:用來仰望星空的手機app
    可是,真的當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天上的星星你又能認識幾顆呢?  除了天上的月亮,摔鍋以前只認得北鬥七星,然後還有北極星。我們大多數人,雖然不能像孫連城區長那樣有閒情逸緻,但是當你抬頭看到天上那幾顆很亮又很熟悉的星星,卻又叫不出名字來,這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吧。  現在福利來了,有這麼一款手機app和電腦軟體推薦給大家。Stellarium是一款虛擬星象儀的軟體。
  • 劉慧根:星空下的仰望者
    其中,麥耶和奎洛茲的獲獎原因是他們曾於1995年發現首顆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即51Pegasi b。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曾有過無數次遐想,但他們二人的發現顛覆了我們對太陽系外的行星世界的固有看法,並引發了天文學歷史上的革命。
  • 仰望星空,追逐一個細分市場
    【品橙旅遊】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在大地之上的這片神秘之所在,一直被嚮往、研究,與讚嘆。而當下,觀星已不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旅遊體驗,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總有這樣一群人,不斷地追逐著星空,記錄著星軌,探尋著星河。
  • 《築夢天下》仰望星空——歐洲南方天文臺
    世界上出名的天文臺很多,有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天文臺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等等,其中歐洲南方天文臺是全球首個國際性天文學研究機構,由13個歐洲國家組成,主要觀測設備位於南美洲的智利,總部在德國慕尼黑的加興,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選址工作,始於1950年代中期,那時曾向卡羅沙漠派出考察隊
  • 仰望星空,那是天上的海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星星,就像是在天空中編織成了一張網,罩住了我們這顆藍色的星球。又像是匯聚成了一條條銀色的河,從那遙遠的天際,墜落在了遙遠的地頭。看吧,你永遠看不到星空的盡頭,因為它深不可測,超乎你的想像。數吧,你永遠也數不清天上星星有幾顆,因為它數不勝數,數量之多,不是人間數學所能承受的。
  • 仟葉教育:送給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孩子
    那麼此刻,正在驅動我們邁向星空、探索宇宙的原動力,就是好奇。對地球以外的世界,人們充滿了好奇與想像。雖然科技已經發達到可以讓人類探索的步伐無限延展,可廣袤無垠的宇宙仍充滿著太多神奇和神秘的未解之謎。每個仰望星空的孩子,都有探索宇宙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