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裡面裝的是漿糊嗎?」語言暴力,比你想像的要多,危害要大

2020-12-04 木蓮媽媽

01看到一檔名為《少年說》的綜藝節目後,其中一個片段讓我十分不好受。

片段內容是一個小女孩對自己母親的哭訴:

「你為什麼總是喜歡拿我和其他的學生作對比,為什麼你就從來看不到我做出的努力?」

可是女孩的媽媽卻只是很簡單的回了一句:「我也知道我確實一直都是在打擊你,但是我看你的性格特點,要是不打擊你,你可能會有點飄。」

女孩心酸的擦著眼淚說:自己並不是適合遭受打擊的性格。

但女孩的媽媽想法一直沒有動搖,還說:「當你強勢的時候,我要拍打你一下,但是當你弱勢的時候,我也會推你一把。」

女孩這下也是發現,不管她說什麼,都無法改變媽媽的看法,只好哭著走到了臺下。

不久後,這段對話就馬上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好多網友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從這個女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不知多少孩子像她一樣,就是這麼一直遭受打擊。」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也說過:

「雖然我們總是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方式充滿暴力性,但語言,確實也會經常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痛苦。」

大多數的家長都會經常忽略這一點,他們總是不遺餘力的對孩子施以嘲諷。可他們沒有想過的是,語言暴力對心靈一種多麼大的傷害。

02面目猙獰的你,是造成孩子自卑和懦弱的主要因素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大多數的家長都肯定是愛自己孩子的.

可是,在好多情況下,他們雖然是滿嘴愛意,可是面目上卻十分猙獰。

參照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來看,把家長在一天中和孩子說過的所有話都算在內,其中最多兩成的話才是表達正面意義上的積極和鼓勵。

孩子每天大約會經歷下四百多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的評論僅僅才三十幾條。

「你為什麼這麼笨?」

「你為什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為什麼別人可以做的,你卻做不好!」

「你腦袋裡面裝的都是漿糊嗎?」

「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對!」

「你不要再哭了,再哭我就自己走了。」

相信好多家長都不對這些用語有任何的陌生感。

好多家長心裡都十分清楚,自己的哪些話會給孩子帶去傷害,而且他們也不是單純因為情緒失控,必須要發洩。

只是理所應當的認為,對孩子說了太多好話是並不適合的,如果現在連幾句批評都受不了,那等以後長大了該怎麼辦?

語言暴力會產生的傷害,看過下面兩條後,你可能會產生新的認識度。

①心理傷痛和肉體傷痛在腦迴路上幾乎都是一樣的

根據一項實驗來看:

如果一個人被施加了語言暴力,那麼他心理上的傷痛和肉體上的疼痛,有著幾乎完全相似的大腦區域反應。

②語言暴力對大腦結構造成的改變

一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博士,有如下發現:

他說語言暴力主要對人體大腦的胼胝體、前額葉和海馬回帶來影響。

因為孩子年紀還很小,他們的大腦也處在發展階段,如果他們生活的環境是嚴苛的,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自動形成一種「求存模式」的狀態,以適應周圍環境,而這也就是自卑性的人格。

所以經常會發現,那些童年不幸的人,就算長大後的情況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轉,可是他們的思維模式卻鮮有變化。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那些很早就承受心理壓力的孩子,他們的內心素質不但不會得到提高,還反倒使得孩子變得膽怯和懦弱等等很難被改變的負面影響。

03你的話語中,其實蘊含著孩子的未來方向

「永遠不要輕視你的話語對孩子今後造成的影響」

家長的話對於小孩子來說就是正確的,甚至是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孩子的性格養成產生重大影響。

我記得當自己還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見隔壁打罵孩子的動靜。

有次媽媽帶我去鄰居家拜訪,正好趕上鄰居給她的女兒買了雙新鞋,因為這時女兒正好在睡覺,被匆匆叫起床後,還有些起床氣,配合度也不是很高。

媽媽看到女兒如此表現後,火氣一下就上來了,各種各樣的難聽的話,一股腦全都說出來了,弄得旁人都十分尷尬。

又過了幾年,她們一家就搬走了,後來又聽說她女兒初中後因為成績不好,就沒有再上學了。其實她女兒小學的成績還不錯,但是在媽媽的語言暴力下,卻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心理學中的暗示原理也是一個有效說明,來自於家長的打擊,都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心理作用,接著再變為孩子心裏面不斷重複的批判的聲音,最後又會形成「反自我」的心理。

《中毒的父母》中有句話:「孩子總是相信家長說出的有關自己的話,接著還會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觀念。」

04你隨口而出的批判,可能會把孩子的一生都葬送掉

除了自卑性人格外,語言暴力導致的不良情緒還能表現出攻擊性的行為。

「語言暴力就是兇器」

2014年,謝勇導演在的一部獲獎作品《語言暴力》,就主要講述了其中關係。

影片的內容是對幾位少年犯的採訪,無一例外的一點是,這些孩子小時候都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語言暴力,而這些人入獄原因有搶劫或故意傷害等等不同的罪名。

也有調查結果顯示,少年犯中的40%都有過被語言暴力的經歷。

05只有正確的溝通方式,才是非暴力的

1、觀察

觀察是開始非暴力溝通的首要措施,家長需要先觀察孩子的行為,然後再總結觀察後的概論,但是觀察需要細緻,千萬不可急於下定義。

2、感受

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都是一個急性子,就像拔苗助長一樣,可是這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3、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受

當家長聽到自己不喜歡的話後,通常都會有三種反應。

比如孩子說媽媽做的飯菜味道不好。

第一種反應是憤怒,「這麼辛苦的給你做飯,竟然還嫌棄。」

第二種反應是推脫和指責,「嫌我做的不好,那以後你自己做飯吧。」

第三種是真實用心感受孩子的需要,先看看孩子今天是不是哪個地方不太順心,如果無異常,確實要審視自己的烹飪手法了。

4、明確的提出要求

家長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要怎麼做才行。

因為與孩子的良好溝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由於兩者年齡和閱歷上的差距,父母和孩子對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樣。

這就需要家長們能多一些耐心,先觀察孩子的行為,然後分析孩子心理,再得出原因,最後明確的提出要求。

等真正做到以上幾點後,也許你就會發現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相關焦點

  • 陳喬恩高燒39.7度:腦袋裡像燒焦的漿糊
    陳喬恩發高燒  搜狐娛樂訊 2月18日晚,陳喬恩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稱連續兩天發燒至39.7度,腦袋像燒焦的漿糊,「跟大家說千萬要小心這次病毒性的感冒,實在是太難受了,我都幾年沒發過燒的人了,39.7連燒2天也是刺激,我現在覺得腦袋裡都是燒焦的漿煳,我大概腦子燒壞了,不過我朋友說,我腦子本來就不太正常,燒一燒 much better……也是有樂觀啦!」
  • 飯後一支煙,5個危害超出你的想像!再不戒菸,你的肺就廢了
    吸菸危害健康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可以引起心血管疾病、支氣管炎、消化道潰瘍甚至肺癌等疾病。抽菸不是可以提神嗎?抽菸的讀者或許會不服:「我腦袋一片漿糊、工作學習不下去的時候,出去抽一支煙,整個人就精神了,效率也提高了。」但實質上,「抽菸提神」就是菸癮發作,得抽菸才不難受。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
  • 語言暴力實驗:植物30天被罵死,你還敢對孩子惡言惡語?
    學生可以透過現場錄音的形式,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參與實驗,這些話每天在綠植「耳邊」被循環播放:「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你還活著嗎?」「你就是廢物,你一無是處!」「沒人喜歡你!」左邊綠植每天「聽著」惡狠狠的辱罵。「一見你我就特開心。」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不止會傷害感情,也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很多父母自認為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正確的,沒有用任何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孩子。但語言暴力往往被家長忽視了:你幾句一時過激的批評與辱罵,可能孩子一生的陰影都揮之不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請你記得像語言暴力這種打壓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 微博「約架」:從網絡語言暴力到現實的拳頭
    周稱:「吳法天,你丫別猖狂,你出來一次老娘抽你一次大嘴巴,你敢嗎」。  語言暴力喚醒實體暴力  幾輪唇槍齒劍後,140個字的微博,已無法容納吳周之間的戾氣,周燕率先下了「約架(相約打架)書」。  7月4日,周燕發布微博,表示要與吳法天當面較量。吳表示應承,兩人約定7月6日13時在北京市朝陽公園南門口見面。
  • 【天文物理】宇宙比你想像的要大的多
    你所有知道的事物都在這裡,但是跟整個宇宙比,你會發現的確有多麼的渺小,讓我們從最近的宇宙鄰居月球開始,你可能會認為月球離地球很近,因為它主宰著我們的夜晚,但是實際上月球就沒有如此的你以為光速度的就是這樣,這是從火星上拍攝地球的照片,那個小小的點是從火星表面看地球的樣子,平均而言火星距離地球,有驚人的2.25億公裡,但是這段距離最高可達4.02億公裡,這代表當人類好不容易抵達火星的表面,他將比太空人登陸月球的距離多上
  • 吃葡萄要小心這些"斑"!裡面全!是!蟲!
    吃葡萄要小心這些"斑"!裡面全!是!蟲!張白點的葡萄嗎? 果欄老闆好"貼心"咁聽你講 "唉呀,運輸得唔好,我便d俾你啦" 你還以為撿到大便宜,打算回家洗乾淨就算了
  • 從"教授門"事件看網絡語言暴力的警示
    近段時間,「屁眼教授」的新聞和評論在各大媒介此起彼伏。竊以為,「屁眼教授」事件,是一場非理性學術批評中的「下半身敘事」,是一次難有掌聲的人格自經。網絡的語言暴力的問題,很有必要提到學術爭鳴的「議事日程」。    語言暴力,是這次事件的「焦點」。動不動就問候對方的老媽,動不動就問候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這些年,網絡「語言暴力」的例子,可謂屢見不鮮。
  • 你知道,「上癮性的行為」對學生的危害有多大嗎?後果不敢想像
    你知道,在生活中,「上癮性的行為」都有哪些嗎?加拿大的一位心理治療師曾這樣對「上癮行的行為」進行描述:「一種暫時讓你放鬆快樂,但長期卻對你有著傷害,而你卻無法放棄它的那種行為,這就是上癮性的行為。」還有就是沉迷於某些視頻、遊戲,一開始覺得隨便刷刷娛樂一下就好,到後面你發現已經無法擺脫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去刷視頻了,每天動一動手指划過去,後面一看殊不知已經過了還幾個小時。現在,你們想像一下這樣的做法會不會令父母感到痛心、難過呢?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的應該不斷學習、進步,並且做出一些讓自己感到有意義的、充滿正能量的事情中度過。
  • 現實版吸血鬼啄木鳥,將幼鳥腦袋活活啄開,吸食裡面的腦髓!
    文/仗劍走天涯現實版吸血鬼啄木鳥,將幼鳥腦袋活活啄開,吸食裡面的腦髓!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種動物的存在都是有著雙面的影響,既有有利的那一面也有不利的那一面。就拿啄木鳥來說,很多人都認為啄木鳥就是森林的醫生,幫助樹木吸取害蟲,使得樹木可以更加茁壯健康的成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現實版方式,啄木鳥將幼鳥腦袋活活啄開,吸食裡面的腦髓,簡直可怕至極,這樣的吸血鬼版啄木鳥還配稱為森林的醫生嗎?
  • 真正的蜻蜓比你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蜻蜓這樣的小動物在我們生活中還是很常見的,如果想見到蜻蜓這可愛的動物,那麼夏天你在水邊,就有相當多的機會看見蜻蜓。有大的、小的,各種顏色。想到蜻蜓,它可能在人們心裡的感覺,不就只是一隻昆蟲嗎?那我們今天來好好認識下這樣的昆蟲。
  • 你有「戀愛暴力」傾向嗎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你遇到過以下哪種的「戀愛暴力」嗎?(多選題)         沒遇過戀愛暴力  24%性暴力、強迫性親熱  10%毆打等肢體攻擊  9%用尖銳的語言辱罵對方  13%言語威脅  10%長時間不理對方,冷戰  20%長期偷看對方簡訊、聊天記錄等  6%
  • 哈佛醫學院:語言暴力改變大腦結構!你的滿目猙獰害孩子懦弱自卑
    語言暴力的可怕,很多家長都未曾預料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言語暴力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的胼胝體、海馬回和前額葉三個區域。這是三個區域分別影響到孩子的動機傳遞、感覺和認知信息,情緒管理以及思考和決策。輕度與重度的言語侮辱都會損傷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 女性朋友要注意了 血液太粘稠危害大
    健康的保養身體,對於每個人都是非常的重要了,怎麼才能更好的保養自己的身體,大家還是要多了解一下了。對於一個血管健康、血液溶度正常的人來說,他身體中血液的流動是非常順暢的。而人到中年的時候,血管壁會慢慢出現硬化,而影響了血液的流動,如果這個時候患者的血液過於粘稠的話,那就會出現心血管疾病了。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中風、腦梗阻、甚至是死亡。
  • 當初肯定是腦袋被門夾了,才在家裡裝這些東西,入住才知道有多坑
    當初肯定是腦袋被門夾了,才在家裡裝這些東西,入住才知道有多坑本來住新房是件很開心的事,不過如果裝修的時候沒注意的話,那入住後就會麻煩不斷,當初我家就是這樣,為了使家裡的裝修看起來美觀實用,裝了很多東西上去,但是有些東西卻沒裝,導致入住後生活起來非常的不方便
  • 染髮劑的毒性大嗎 要怎麼避免
    會對我們的健康有所影響嗎?這樣的問題就會出現,那麼現在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染髮劑吧。染髮對於女性來說,已經是一件比較平常的事情。很多的女生為了好看,都會選擇去染髮,染髮可以給自己更多的新鮮感,也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出挑一些。經常染髮的女士應該知道,在染頭髮的時候,可以聞見染髮劑有一股很刺鼻的味道。那麼染髮劑有毒嗎?
  • 這3種表現透露他(她)有暴力傾向,提醒你要當心
    尤其,錯交有暴力傾向的人,或者與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組成家庭,會使生活增添吵鬧、矛盾,甚至可能威脅到自己的人身安全。當然誰都知道要遠離暴力傾向的人,可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受到暴力的危害呢?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暴力傾向的人在人前不會表現出來,他臉上也沒有寫暴力這兩個字。
  • 直腸裡的大便太髒了,我要每天用手摳出來,這樣有危害嗎?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曾哥每日科普前幾天曾醫生收到一封私信,是一位女生發給我的,她幾乎每天上午9點多準時排便,但是,晚上洗澡的時候,習慣性用手把肛門裡面殘留的大便摳出來,不摳出來就感覺不舒服、不乾淨,有強迫症,請問這種做法可取嗎?有沒有什麼危害?
  • 像愛因斯坦一樣聰明,你的腦袋裡該裝些什麼?
    小時候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夢想著可以成為一名科學家,可要成為科學家,究竟該往我們的小腦袋裡裝些什麼,誰也不知道。
  • 7000多噸垃圾,太空汙染遠比你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大連海關共退運「洋垃圾」3700多噸。垃圾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地球的生態環境,但你以為只有我們居住的地球空間才會出現這些情況嗎?實際上,有此「特長」的人類同樣沒有放過浩瀚的宇宙。從1963年,人類徵服太空的副產品——太空垃圾,就開始讓人類頭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