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太陽風吹、彗星撞擊,還有希臘神話

2020-12-05 句理pro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體重要組成成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誕生於水中,早期人類沿水而居,靠水而生,河流孕育了早期人類文明,地球若沒有水,將是一個死寂的蒼穹,就不會有這生機勃勃的世界。

充足的水源是地球上生命得以繁衍生息的基本保證,時至今日,地球表面積的71%被水覆蓋,如此多的水到底從哪來?

在古希臘的神話故事裡,海水是海神波塞冬憤怒時揮動金光閃爍的三叉戟猛擊地球後從山巖裡噴射出來的。《聖經》裡說,地球上的水是上帝創造的。

雖然以上兩種都是古人對生命之水的幻想和猜測,但能看出先人們對於水的來源有了探索的欲望。只不過在缺乏科學知識的年代,主觀意識佔據主導地位。

就這一個問題,說法不一。有彗星撞擊說、火山噴發說、地球脫水、脫氣說等,大致可分為兩類:外源說和內源說。

地球上的水是「擠」出來的?

46億年前,太陽形成後殘留下來的氣體和塵埃形成初具雛形的地球。形成初期,地球像個大熔爐,巖漿翻滾,隨著溫度的降低,地球從外到內逐漸冷卻,大部分水被封存在地球內部,大氣層中的氣態水部分凝結為液態,積聚在地表,形成最早的江河湖海。

隨著地質演變,頻繁的地質活動,如火山噴發、地震將地球內部的水帶到地表。儲存在地球內部的水,在重力和擠壓力的作用下,滲出地表。時間改變著一切。

其實,海洋、山脈的形成都是地球收縮的結果。地球收縮做功,產生大量的內能,內能使地球局部破裂,存在於地球內部的水會被「擠出」,便形成海洋。

地球內部的水被「擠出」的過程,由於混合物的內能極高,會伴隨著複雜的化學變化甚至還存核能的變化,所以海水成分比較複雜;存在於地球內部的複雜混合物被「擠出」,除水之外的物質會形成山脈。

所以山脈應該是地球內部的高能混合物被「擠出」,該區域地面附近塌陷,形成明顯的高度差,就是高山和平地。所以有山水相連的說法,山脈來自於地球的內部,水也來自於地球的內部,地球收縮時,「擠出」的物質中,形成山脈的過程中,水流向低洼區域形成海洋、河流。當然也可能一部分水被封閉在山脈中,所以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說法。

地球上的水是彗星小行星「撞」出來的?

除了來自地球本身,關於地球上水的來源還有一種猜想——來自彗星和小行星,太空中的補給讓水資源更豐富。

彗星因由冰塊和固體塵埃組成,故被稱為「髒雪球」。彗星進入地球大氣層,由於空氣摩擦產生高溫,冰塊融化變成氣態,為大氣層帶來水分及其他成分的補給。

根據現有研究,有些小行星也含有水,一般為0.5%—5%,有的可達10%以上,其中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當它們墜落地球時,也將其中冰封的水資源帶入地球。

地球上的水是太陽風「吹」出來的?

外來水源的另一個候選者就是太陽風。

太陽風是指從太陽日冕向星際空間輻射的連續的等離子體粒子流,是典型的電離原子,有約90%的質子(氫核)、7%的α粒子(氦核)和極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組成。

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層,帶來大量的氫核、氧核等原子核,與大氣層中的電子結合稱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通過一系列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層高層,每年產生約1.5噸這種「宇宙水」,然後,以冰霜雨雪的形勢下到地球表面。

照此計算,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長河中,也不過形成69億噸的水,這與地球表面的水儲量相比,可謂九牛一毛。

關於地球上水的來源地探秘還在繼續,這就是科學認知的一個過程,循序漸進。也許,時間會給出答案,也許永遠沒有一個可靠準確的答案,因為對於過去,人們回不去。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水是從何而來的?答案就在獵戶座內部
    引言:十幾億年前生命開始在地球上出現後,地球就變得越來越生機勃勃了。地球生命的誕生無法離開液態水,因此人類也將海洋看作是「生命的搖籃」。但是你是否想過地球上的水是不是地球自身產生的?如果不是的話,地球上的水又是從何而來呢?
  • 地球早期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帶來水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了生命
    陸地生命也有可能是從海洋而來,由此可見,對於地球生命來說,不是生命之源,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水,人類的生存更離不開水。當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時代之後,開始探索宇宙,探索生命的來源,自然對於地球早期水的來源也充滿了很多疑問。那麼地球形成早期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 后羿射日其實是一次彗星撞擊地球事件
    然而今人在廟觀中祭拜的東華帝君又何嘗不是太陽呢?神話起源於生產生活,神話的意義也是服務於生產生活的。中國神話大多發源於北方,其內容是先民對生產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原始幻想。后羿射日的神話傳說應該也是如此。《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裡,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
  • 專家:地球的水來自彗星撞擊 每分鐘新增兩千噸
    地球擁有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翻滾的雲、充沛的雨,與月球相比,其水量可謂無窮無盡,是太陽系中名副其實的「水球」。地球上如此之多的、孕育出生命的水,也是從太陽風中得來的嗎?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麼地球上的水又是來自哪裡呢?
  • 地球剛誕生沒有一滴水,那麼生命之源從何而來?
    有人就納悶了,為何只有地球的表面擁有液態水呢?這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所決定的。要是地球離太陽距離太近的話,表面的液態水便會被蒸發乾淨。如果離太陽太遠,表面又會因為溫度太低,水又會全部結成冰塊。值得一提的是,地球在太陽系中也不是唯一有水的星球,更算不上含水量最多的星球。但是地球正好處於比較宜居帶內,溫度也比較適宜,才有了表面海洋的存在。所以有人就會提出疑問,地球表面大量的液態水究竟從何而來呢?
  • 地球上的水 是從何而來?
    火山活動時所釋放的水汽總量相同的水汽釋放量那麼幾十億年來累計總量將是現在地球水汽和海洋總體積的100倍,所以他們認為其中99%是周而復始的循環水,但卻是有1%來自地幔的初生水,正是這部分水構成了海水的來源,而地球的近鄰 貧水是由於其引力不夠,或溫度太高不能將水保住,更不能由此推斷地球早期也是貧水的,也有人認為水來自太空,水從太空來到地球,有兩個捷徑,一是落在地球上的隕石,
  •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面對這個資源匱乏,而且環境在不斷惡化的地球。我們人類也在不停地採取措施,希望能挽回一些過失。但是這個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會耗光。不過這些星球無一例外的都在太陽系外,所以距離我們地球實在太遠了。以我們人類現在的宇宙航天技術,是很難達到那些星球上的。那麼我們人類在挑選這些超級類地行星的時候,是按照一個什麼標準來的呢?那當然是以我們地球為模板來尋找的,首先就是要看上面有沒有水資源,然後就是看這個星球上有沒有氧氣了。不過氧氣這個東西,只要有水就可以製造出來。
  • 地球的水是從哪裡來的?來自地球內部?來自彗星?據說還來自太陽
    水也許是我們在地球上見過的第一豐富的資源,因為四大洋的水總量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但水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麼,當然還有從地下冒出來的,好像都對,因為前者是雨水,後者是泉水,兩者都是我們常見的水的來源,但事實上這個解釋並不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仍然沒有解決水的真正來源問題.
  • 地球原本沒有水,那麼四大洋的「水」從何而來?看完長知識了!
    從外太空中來看地球,地球呈現的是藍色的,這是因為我們地球上70%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也就是我們上學時期認識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但專家們在對地球進行探索時卻發現,地球原本是沒有水的,那麼四大洋的「水」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 趣味科普:地球上的水來從何而來?
    既然地球上的水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也不是後來在地球上製造出來的,那麼水一定是從遠方來的。藉助流星、彗星或是其它在太陽系以外形成的天體,在距離太陽夠遠的地方,水才能夠結冰。在地球上每一百萬個水分子中,大約有150個是帶有氘。而一般彗星上帶有的水中有兩倍的水分子是氘,這些在化學上不相符的特徵表示地球上的水不是彗星帶來的。
  • 地球上原本沒有水,那麼四大洋的水從何而來?原來是這樣!
    原來如此眾所周知,從外太空看我們地球就像一顆水球一樣,確實,我們地球上70%被海洋所覆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4片海洋總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世界上海洋面積太平洋將近佔一半,我們都知道要想繁衍一個生命,除了要有氧氣之外還要有水資源,地球上的水絕大多數都存在於海洋裡,地球的四大洋是相互聯通的,海水通過洋流運動不停的交換,科學家猜測地球上原本沒有水
  • 科學新進展:地球上的水主要來源於地球本身而非彗星
    眾所周知,水對生命至關重要。但是,對於遍布地球的水自何處來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並未搞清楚,科學家對此有兩種猜想:這些水是地球誕生之時存在的;地球上的水是由富含水分的彗撞擊帶來的。近期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水很可能來自構成我們的星球的原始材料中,而不是外太空。
  • 超級彗星可能撞擊地球,是真相,還是謠言?
    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雜誌中的文章《半人馬對文明的危害》提到,英國白金漢大學和阿爾瑪天文臺的天文研究者表示,這種巨型彗星---又被稱作「半人馬」---在不穩定的軌道上移動,穿越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運行軌跡,這些行星的引力可能會使它們偏向人類的生存家園--地球。
  • 地球生命起源如何,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誕生於46億年前,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探索。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來源於早期的彗星撞擊。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太陽系還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星系,那個時候有著很多的彗星從太陽系邊緣而來,它們來到內星系之後,於各個行星發生碰撞,地球也遭到了彗星的撞擊,那個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不久,還沒有水,彗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生命的種子也帶到了地球。
  • 彗星威脅性最大:撞擊地球 生命大滅絕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危險的較大型彗星的數量可能要比我們原先估算的更多。目前美國宇航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於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可能構成的威脅,但這項研究表明或許我們也應該將目光投放到更加遙遠的木星軌道之外,在那裡的無邊黑暗中隱藏著很多的彗星。
  • 地球上的生命從何而來?人類能出現在地球上,可能並不是巧合
    我們的地球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後的90億年左右,而宇宙中的星體剛形成的時候都是荒蕪的,就像太陽系裡其他的行星一樣。如果地球上想要誕生生命,首先需要的不是陽光,也不是水,而是組成最簡單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元素:C、O、H、 N、 P、 S等等。19世紀7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洛德·凱爾文就提出了一個猜想。
  •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1994年7月,天文學歷史上,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這便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探測顯示,撞擊產生的火球,其瞬間溫度高達24000K,不過又迅速膨脹變冷,40秒後便降到了1500K。遺憾的是,由於撞擊的地點位於木星背對地球的一側,所以地球上的觀測設備,都未能捕捉到撞擊發生的一瞬。而過了幾分鐘之後,撞擊的疤痕才轉到地球這一側,這下地球人可就驚呆了,因為這個疤痕之大,甚至連一些小望遠鏡都可以看得到。觀測顯示,撞擊所形成的暗斑的直徑約為6000km,相當於地球半徑大小。
  • 黃河之水天上來,地球的水從何而來?「外生說」誕生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水球」,當人們看見地球的真實模樣的時候,「水球」也漸漸地成為地球的另一個標籤,據統計,地球表面有71%以上被水覆蓋,所以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水的出現和人類的出現一樣十分神秘,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那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呢?科學家給出「外生說」的解釋!
  •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在地球上有很多生命存在,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普通的生命,不過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人類誕生數百萬年前,不過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來自於地球本身,而是從其它的星球上誕生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1994年的彗星撞擊地球,為什麼沒有發生?結果是被它截胡了
    而且在太陽系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彗星,彗星的同樣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的,但是它們的軌道卻是一個橢圓,離太陽近的時候非常近,遠的時候又是非常遠的。在1994年之時,一顆彗星的軌道是要與地球相撞的,但是為什麼沒有發生呢?結果是被它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