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誕生人類,跟地球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地球海洋的面積佔到了全球面積的71%,根據科學家的探測研究,認為地球早期的生命可能也是誕生於海洋中。
陸地生命也有可能是從海洋而來,由此可見,對於地球生命來說,不是生命之源,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水,人類的生存更離不開水。當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時代之後,開始探索宇宙,探索生命的來源,自然對於地球早期水的來源也充滿了很多疑問。
那麼地球形成早期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對於地球豐富水資源的來源,科學界有兩個觀點,一個認為是地球本身孕育而來的,地球形成穩定下來之後,游離的氫原子和氧原子結合形成了水,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早期的水可能來自於天外,也就是太陽系邊緣地帶的彗星。
這兩個觀點到底哪個正確,科學界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不過更多的科學家認可第二個觀點,即地球早期的水是由彗星帶來的。科學家之所以認可第二個觀點,自然也是有相關的科學論點,根據科學家的探索發現,太陽系因太陽而生,太陽是一顆燃燒的恆星。
太陽的溫度及輻射,導致靠近太陽附近的地方是很難存在於游離的水分子,這個影響範圍包括整個內行系,而處在宜居帶內的地球,相對離太陽的還是比較近的,在這個距離上,是很難有水分子的存在,自然地球早期的水也很難自然形成。
在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水在宇宙的存量如何,可是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通過探索才發現,其實太陽系並不缺少水,雖然星球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只有地球,但是存在冰蓋以及地下液態水的星球可是非常多。比如離地球較近的火星,現在也發現了水存在的痕跡,有可能在火星的地表之下也存在大量液態水。
而木衛及土星的不少衛星都有大量冰蓋的存在,比如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六,土衛六等,太陽系邊緣地帶存在冰晶的星球那更是非常多,像天王星,海王星基本都是一個冰的世界。宇宙中的水從哪裡來的?對於宇宙水的來源其實並不複雜,都是由游離於太空的氫原子和氧原子結合形成水分子,最後降落到星球上,形成了冰晶。
而宇宙中的水分子要想存在並降落到星球上,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離恆星要遠,如果離得太近,即使能夠形成水分子,也很快就被恆星的高溫給消化了,基本上不會有機會降落到星球表面。從太陽系邊緣地帶存在很多的冰晶天體就能夠很好地說明。
太陽系的水資源自然也是這麼來的,太陽系形成之後,水分子開始大量形成,而內星系由於離太陽近,大部分都被太陽風給消化掉,沒有落到星球表面,而遠離太陽的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這裡的水分子大量形成後,開始落在各個天體表面,形成了很多的冰晶天體,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彗星。
由於太陽系剛形成不久,天體的運行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太陽系邊緣的很多帶著大量冰晶的彗星向著內星系飛來,它們攜帶著大量的冰晶經過土星,木星,有一部分彗星被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吸引,要麼成為了它們的衛星,要麼撞擊在周圍的其它天體上,這也是為什麼木星和土星的衛星裡,有不少都有大量的冰晶存在的原因。
剩下的彗星繼續前進,經過火星,地球,金星還有水星,地球的水資源有可能就是來自於其中的一個彗星,彗星進入地球大氣層,一部分冰品留在了大氣層融化形成了降雨雲層,一部分落到了地面上形成了最初的海洋。這可能就是地球早期水的來源。事實上,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地球的生命起源也可能跟撞擊地球的彗星有關,彗星有可能給地球不僅帶來了水資源還帶來了生命的種子。
這些彗星除了撞擊地球帶來了水資源之外,有可能也撞擊了火星,金星,至於為什麼火星和金星表面現在如此荒蕪,科學家也沒有確定的答案,科學家猜測,火星在很早以前可能也和地球一樣,是一個有著大量液態水的星球,只是後來可能遭遇了小行星撞擊,破壞了火星的生態結構,才慢慢變成現在這樣。
而金星就更加神秘了,要知道金星和地球可以稱得上是姐妹星,兩者不管是體積,質量還是重力等,都非常接近,按道理來講,金星現在的軌道位置應該也是一個溫暖的環境才對,而且金星也有著厚厚的大氣層,也會下雨,只不過下得是酸雨。
金星變成現在這樣,主要跟金星大氣層充滿二氧化碳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造成的,可金星這種溫室效應到底是如何演變而來,直到現在也是一個謎。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