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水是從哪裡來的?來自地球內部?來自彗星?據說還來自太陽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水也許是我們在地球上見過的第一豐富的資源,因為四大洋的水總量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但水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麼,當然還有從地下冒出來的,好像都對,因為前者是雨水,後者是泉水,兩者都是我們常見的水的來源,但事實上這個解釋並不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仍然沒有解決水的真正來源問題.

那麼水的真正源頭在哪裡呢?水是與生俱來與地球一起誕生的?還是半路夫妻,後來才遇到的?又或者兩者兼有,我們來簡單做個分析!

一、與地球一起誕生

1、水的來源一

只要各位留意下,只是會聽到各種編號的彗星,比如剛剛過去的8月底達到7等的彗星:322P/SOHO彗星,還有傳說10月會達到-2.6等P/2008 Y12,以及12月可能會達到5.2等的289P/Blanpain,這是我們用小型望遠鏡能觀測到的,這些都是傳說中的髒雪球!

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形成太陽系的星雲開始坍縮的早期,恆星還沒有開始發光,太陽系也沒與所謂的雪線,那麼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不是也累積了大量的含有水的彗星物質呢?

2、水的來源二

當然除了早期這些直接含水的髒雪球以外,還有大量的水合礦的形式存在於地下。似乎隨著地球個頭逐漸增長,這些似乎被封存在地球內部和巖石中的水是怎麼跑到地面上來的呢?

3、水是怎麼從地下跑到地面的?泉水從地下冒出來?非也!

準確的說是從天上下下來的,是不是很難理解這個過程?這是因為地球從誕生到行星會有一個必須跨越的門檻,也就是它形成之後必須要清理自身所在的軌道,否則它的下場就像冥王一樣,成為矮行星。

上圖是阿卡塔瑪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對金牛座HL Tauri的連續成像,我們可以從處理後的圖像上清晰的看到同心圓結構,這是行星形成的標誌,如果在46億年前有一個超級文明在觀測太陽系,那麼他們也將看到地球的同心圓。

這同心圓結構很美,但為了清理自身的軌道,地球付出的代價難以想像的,數十萬年的隕石雨,可能甚至更久,一直被撞擊,地表一片火海,到處都是地殼破裂湧出的巖漿。

而此時被封鎖在地球內部的水以及水合礦物,在這個極致的高溫下,受熱與礦物分離成了水蒸氣,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等地球這顆行星慢慢清理完自身的軌道,撞擊逐漸減少,表面也慢慢冷卻,最終這些飄在天上的水蒸氣凝結成雨,落下來形成了海洋,從這個觀點來看,早期的海洋可能是淡水哦......

其實從現代火山噴發中大量水蒸氣比例(75%以上)也能為此佐證,地下熱泉被認為是海水進入地熱循環,但大多數火山噴發卻和這個循環沒有多大關係,因此地球形成之初就飽含了大量水的說法是的支持度比較高。

二、來自太陽?

水怎麼可能來自太陽呢?是不是太能扯了!還真不是,因為每地球每天都在遭受「太陽風」的轟擊,而太陽風中的帶電質子進入地球後和氧結合形成了水,質子為什麼能和氧結合呢?其實一個質子+一個電子的就是氫,和氧結合就是水。為此好事的科學家還計算過,從地球形成到現在從太陽風中得到的質子總量約為1.7×10^17噸,與地球上的氧結合後形成水是1.53×10^18噸,和當前地球上的水總量1.66×10^18噸相差無幾。

不過這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科學家有沒考慮地球磁場對太陽風的偏轉作用,絕大部分高能帶電粒子會被地球磁場偏轉而遠離地球。

三、彗星助力?

每年都有大量的彗星物質進入地球,而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水資源,1997年5月,美國依阿華大學物理學家路易斯·弗蘭克博士,發現「波拉」號衛星拍攝的照片中有些奇怪的斑點,經過研究發現這是彗星進入大氣層後受到高溫分解成的水蒸氣團!

據測算每隔1-2萬年,地球從這些彗星獲得的水量可以讓海平面上升2.54cm。這是個不小的數字,因為地球存在已經超過40多億年了,累積目測能超過5000-10000米,看起來這個思路是對的,但總量似乎有些偏多了。

四、木星助力說

這個理論是水來自彗星的增強版,2005年時法國尼斯天文臺4位天文學家發表了3篇系列論文,提出了一個模型,這就是尼斯模型。它說的是什麼呢?太陽系行星軌道的引力共振模型,大意是太陽系內的行星都在互相牽制的引力下圍繞太陽公轉。

他們認為木星開始形成時並沒有在當前的軌道上,而是比現在要更遠一些,但由於引力共振的關係它逐漸遷移到了現在的穩定軌道。這木星總質量高達所有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以上,這一發牽動整個太陽系,導致了柯伊伯帶的大量小行星和彗星前往內行星軌道,其中彗星就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

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哪種理論佔有絕對優勢,或者原本就是這幾種來源的綜合,但這都不重要,因為現在地球上的水已經誕生了生命,而且在正向更高級的文明發展。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
    有好多小夥伴們問過這個問題,就是啊,我們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我們仰望夜空尋找答案。一、地球上的水來自彗星說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地球上的水來自彗星。天文學家曾多次在宇宙總捕捉到彗星的身影,並且發現彗星在飛行的時候,會拖著一條長長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尾巴,據計算,彗星上的水資源最多可以達到彗星總質量的十分之一。因此他們認為,在每次彗星撞擊地球的時候,這些水資源也會隨之帶到地球,成為地球的一部分。這一觀點認為,彗星既然有水,撞擊地球後就會把水留在地球上,尤其是地球剛剛形成時期,一片混沌,到處撞擊才形成我們的地球。
  • 地球的水來自哪裡?
    當跨過星際空間來到河外星系時,搜尋水變得難能可貴,在地球上水是生命進化的關鍵。然而,在其他宇宙空間想要尋找到水的蹤跡,似乎很渺茫。多年來,科學家們致力於研究暴露在白矮星環境下的行星的組成。氫和氦元素相對教輕,聚集在恆星表面,一些重元素隱藏在恆星內部。除了氫和氦以外,被檢測到的元素都必定來自其他吸收的行星碎片。由於這個發現,天文學家更能了解這些白矮星的內部結構,相較於地球。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反正不是彗星
    有關地球誕生的模型暗示,大約46億年前地球在剛剛形成的時候相當熾熱,因此科學家認為,地球表面現有的水不太可能回溯到地球創生之時。然而,此前的研究已經暗示,地球在形成大約8億年之後,經歷過一段被稱為後期重轟炸期(Late Heavy Bombardment)的動蕩歲月,當時發生的天體碰撞能夠輕易將水帶到地球上來。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科學家們推測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
    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之源——水來自哪裡嗎?你是否想過佔地球上面積四分之三的水來自哪裡呢?科學家推測這些水可能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的彗星。沒錯,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M78星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科學家們推測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
    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之源——水來自哪裡嗎?你是否想過佔地球上面積四分之三的水來自哪裡呢?科學家推測這些水可能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的彗星。沒錯,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M78星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柯伊伯帶之外,在相當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數十萬倍的地方,就是奧特星雲,那裡也許聚集著數萬億顆彗星。
  • 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哪裡?
    我們的地球是目前已知眾多行星中唯一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地球表面70.8%的面積被水所覆蓋,表面上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大水球。水以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於地球,大多數水存在海洋裏海水佔全球水量的97.5%主要分布於四大洋中。陸地淡水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左右,其中70%是固態冰川。
  • 專家:地球的水來自彗星撞擊 每分鐘新增兩千噸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  核心提示  近期,美國研究人員對阿波羅11號、16號和17號飛船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其中所含有的氫氧基中的氫原子,其同位素比例等特徵與太陽風中的氫原子相似,並據此推斷,月球上的水可能部分來自太陽風。
  •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哪裡?發現彗星通往內部太陽系的門戶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由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Gal Sarid及其合著者報告了許多彗星在接近太陽系之前通過的軌道「門戶」發現。這個入口是模擬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混沌軌道上移動的小冰體。
  •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哪裡?發現彗星通往內部太陽系的門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由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長期以來,彗星從最初形成位置向內朝向太陽的路徑一直存在爭議。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薩裡德問道:在木星的影響下,新彗星如何取代那些消失的彗星?居住在太陽系外的小休眠體和活躍內部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過渡在哪裡?它們表現出廣泛的氣體和塵埃彗發和尾巴?這些問題至今仍是一個謎,研究發現,把「網關模型」作為『彗星的搖籃』,將改變我們對冰體歷史的思考方式。
  • 地球上的水怎麼來的?是自己產生,還是來自外太空?
    地球上的水怎麼來的?是自己產生,還是來自外太空?地球上的水都是從哪裡來的?一直是科學家不斷討論的問題,這也是小編也是比較的好奇,我們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命,生命的出處我們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知道了,那水呢?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科學家給出新答案
    8月31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水可能並不是來自彗星,有可能是來自太陽系內部的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眾所周知,地球的表面約有四分之三都是海洋,正因為如此,它在太陽系中也是獨一無二的。但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
  • 地球表面的水來自哪裡?這個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說到這裡,很多人有一個疑問:地球表面的液態水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地球自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並不具備自己誕生水的條件,這跟地球所處的位置有關,地球是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這個位置離太陽不近也不遠,宜居帶內的星球想自己生產出水幾乎是不可能的,太陽強烈的輻射和溫度是不允許周圍的空間中游離水分子的存在。
  • 地球上的水來自何方,根據最新的研究,「冰彗星」的來源比較靠譜
    你知道我們每天喝的水來自哪裡嗎?並不是水龍頭、也不是淨水廠……問題是地球上水的根本源頭在哪裡?也有人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於是找到了很多答案,只有一個來源靠譜些。你可知道這是因為什麼?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地球上的水是來自於雨雪水、水循環嗎?畢竟大家都明白,水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固態的冰,第二種是液態的水,第三種是氣態的水蒸氣。
  • 地球上的水來自何方,根據最新的研究,「冰彗星」的來源比較靠譜
    你知道我們每天喝的水來自哪裡嗎?並不是水龍頭、也不是淨水廠……問題是地球上水的根本源頭在哪裡?也有人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於是找到了很多答案,只有一個來源靠譜些。你可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要想了解地球上的水,首先我們要了解地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從外觀上看來,是一顆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 地球早期的水來自於哪裡?科學家猜測可能有三種起源
    可是很少有人會去想這樣一個問題:「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雖然我們普通人都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科學家們其實一直在研究探索地球早期水的來源。如果要追蹤宇宙早期的水來源,那可能要從宇宙大爆炸的時候說起,當宇宙大爆炸發生的時候,質子、中子和電子都在高達100億度的高溫下擠成一團。僅僅過了數分鐘,氫原子和氦原子這兩種輕元素便開始成形,這一過程名叫「核合成」。
  • 地球早期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帶來水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了生命
    陸地生命也有可能是從海洋而來,由此可見,對於地球生命來說,不是生命之源,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水,人類的生存更離不開水。當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時代之後,開始探索宇宙,探索生命的來源,自然對於地球早期水的來源也充滿了很多疑問。那麼地球形成早期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是和地球一起誕生的,還是來自宇宙之中?
    地球上之所以可以孕育出生命,除了大氣層的保護、適合的溫度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地球上存在著豐富的液態水。如果不是原始海洋的出現,可能一直到今天,地球上仍然沒有生命的存在。那麼,地球上的水究竟來自於哪裡呢?
  • 生命來自水,水從哪裡來?科學家對水來自彗星理論表示懷疑【BBC英語】
    科學家對水來自彗星理論表示懷疑 Scientists have cast
  • 來自地球內部的秘密
    事實1:如果沒有水的話,地球的形狀會是什麼樣? 我們生活的地球,到處都是水。但你有沒有想過,假如地球的水突然都沒有了,它會是什麼樣子?很難想像? 它看起來並不是很熟悉,對嗎? 奧,對,沒有水的地球,看起來笨重、崎嶇,長得還有點像顆馬鈴薯!完全沒有了,平時我們眼中藍色,充滿神秘的樣子。
  • 地球上的水,來自外太空飄落的一個巨大雪球……
    其實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一直是一個讓科學家也迷惑不解的問題。為了解開這個謎,科學家們進行了艱難的探索,試圖為人類解開這個懸而未解的難題,為解決人類的水危機奠定基礎。目前,科學家提出了以下幾種觀點:一、地球之水來自地球內部。依據是:根據地震波對地球內部的測量,橫波在地下2900人公裡完全消失,得出地球的地核基本是液體,這是地球水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