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壯觀的彗星來自哪裡?可能產自這三個地方,給地球帶來水資源

2021-01-15 探索宇宙說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藍色的生命星球,之所以呈現藍色,那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資源,而水又是生命之源。正是地球有了大量的液態水,才會有後面生命的誕生,人類的誕生。

地球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水,那麼早期地球的水是來自於哪裡呢?對於地球水的來源,科學界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來自於地球本身,地球早期形成的過程中,地球內部釋放出大量的氫氣與氧氣,再加上太陽發出的粒子流,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氫氣和氧氣,這些物質混雜在一起,發生了化學反應,因此形成了水。

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地球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地球早期的時候,有彗星撞擊了地球,將大量的水資源帶到了地球,從而讓地球成為了一顆充滿液態水的世界。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不過大部分科學家認可的還是第二張,也就是地球的水是由彗星帶來的。

對於彗星,相信每一個天文愛好者都不公陌生,它是宇宙中一道美麗垃觀的風景線。彗星在民間還會一個名字叫「掃把星」,原因就是它有一個長長的尾巴。當有彗星經過地球的時候,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彗星那長長的尾巴,這也是獨屬於彗星的特色和美麗。

彗星的這個尾巴長度可是十分驚人的,至少都長達幾百萬公裡,有的甚至可以達到上億公裡以上,可能有人會說,彗星的有如此長的尾巴,那彗星一定很大吧,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彗星的本體處於尾巴的前端,它其實是一個不大的星體,直徑一般不會超過五公裡,甚至小一點的彗星直徑只有幾百米。

那為什麼如此小的彗星卻有如此長的彗尾呢?這主要跟組成它的物質有關,組成彗星的小星體通過都是由水冰和塵埃組成,它在快速前行的過程中,會噴出水汽,這些水汽受太陽風反方向吹拂的影響,會落到彗星後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形成了長長的彗尾。

那麼這些壯觀的彗星都是來自於哪裡呢?對於彗星的來歷,科學家認為主要是三個地方,一個地方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裡存在於不少於10萬顆小行星,其中就有彗星的存在。另一個來源就是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這裡的小行星等天體更是多到無法估計,裡面也有不少的彗星存在。

最後一個地方就是太陽系更外圍的奧爾特星雲,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最神秘難測的地方,它的直徑可達2光年,是太陽系的外殼,在如此廣闊的區域內,雖然物質分布比較稀疏,但由於它的範圍夠大,所以存在的天體數量也是無法估計的,進入太陽系內行星的彗星有一部分就有可能就是來自於這裡。

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彗星只會產生於這些遙遠的地方,宜居帶範圍內就無法產生嗎?這個其實也不難解釋,我們都知道,形成彗星的主要物質是水冰,可是在宜居帶內,由於離太陽較近,這裡的溫度較高,很難有游離的水分子存在,更不要要形水冰了。

只有在宜居帶外,離太陽越遠,溫度越低,宇宙空間才能存在於大量的水分子,形成水冰,這些冰晶和塵埃一起凝聚成星體,就形成了彗星這樣的獨特的小天體。

科學家通過對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的觀測發現,這裡的很多天體表面都含有大量的冰晶,這也應證了科學家的預測。由此也說明太陽系內行系,尤其是宜居帶內是很難有游離的水分子存在,那麼處在這個範圍內的行星想要形成大量的水資源也是極其困難的。

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對於地球大量液態水的來源更傾向於是由彗星帶來的,早期地球形成的時候,太陽的溫度要比現在還要高,那個時候的地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熱的星球,靠自身形成水基本不可能。後來地球形成穩定下來之後,地球的周圍也沒有穩定的水分子存在,更不可能降到地球上形成水。

這個時候,太陽系由於剛形成不久,還不是太穩定,很多太陽系邊緣地帶的天體脫離自己的軌道向內星系飛來,其中就包括攜帶著大量水冰的彗星。最後彗星撞擊了地球,大量的水冰也留了下來,而地球又是一個溫暖的星球,這些水冰一部分留在了大氣層形成雨層,一部分降落到地面液化形成了海洋。

早期進入太陽系內星系的彗星不僅撞擊了地球,可能還撞擊了金星,火星等其它天體,因此科學家懷疑金星和火星在很早的時候可能也是有液態海洋存在的,只是後來不知發生了何種災難,才讓水流失了。除了地球有大量的水之外,木星和土星的不少衛星表面也有大量的冰凍水,它們的含水量可能比地球的水還要多。

科學家猜測,土星和木星現在幾個含有大量水資源的衛星,有可能就是早期進入太陽系內行星的彗星,它們在經過木星和土星的時候,被強大的引力捕獲,成為了衛星。

彗星給地球帶來了水資源,才讓地球有了生命誕生的可能,因此我們應該感謝彗星,是它們給地球帶來了生機,否則地球也可能會是一個荒蕪,毫無生命的星球,也不會有人類的出現。現在彗星已經非常少見了,由於太陽系已經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星系。現在這些彗星都有自己的運行軌道,只有等它們運行到離地球近的時候,我們才能看到它美麗壯觀的景象。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地球早期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帶來水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了生命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誕生人類,跟地球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地球海洋的面積佔到了全球面積的71%,根據科學家的探測研究,認為地球早期的生命可能也是誕生於海洋中。
  • 地球的水是從哪裡來的?來自地球內部?來自彗星?據說還來自太陽
    二、來自太陽?水怎麼可能來自太陽呢?是不是太能扯了!還真不是,因為每地球每天都在遭受「太陽風」的轟擊,而太陽風中的帶電質子進入地球後和氧結合形成了水,質子為什麼能和氧結合呢?其實一個質子+一個電子的就是氫,和氧結合就是水。
  • 地球早期的水來自於哪裡?科學家猜測可能有三種起源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也是一顆美麗的藍色生命星球。從太空中看地球就像一顆美麗的藍色玻璃球,之所以呈現這種景色,跟地球表面有著大量的水資源有關。而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早期的生命誕生於海洋,如果沒有水,可能也不會有生命的誕生和人類的誕生。對於我們來說,水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物質,它無處不在,雨雪冰霜,江河湖海等,我們身邊處處可以見到水的身影。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
    有好多小夥伴們問過這個問題,就是啊,我們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我們仰望夜空尋找答案。一、地球上的水來自彗星說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地球上的水來自彗星。天文學家曾多次在宇宙總捕捉到彗星的身影,並且發現彗星在飛行的時候,會拖著一條長長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尾巴,據計算,彗星上的水資源最多可以達到彗星總質量的十分之一。因此他們認為,在每次彗星撞擊地球的時候,這些水資源也會隨之帶到地球,成為地球的一部分。這一觀點認為,彗星既然有水,撞擊地球後就會把水留在地球上,尤其是地球剛剛形成時期,一片混沌,到處撞擊才形成我們的地球。
  • 地球上的水,都是彗星帶來的嗎?其實還可能是它「吹」來的
    對於我們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來說,有兩樣東西我們離不開,那就是水和氧氣。這兩樣東西也成為了我們人類,尋找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依據。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液態水是非常多的,海洋面積佔據了地球表面積的71%。而且從衛星圖來看,我們地球也是一個藍色的水球。
  • 地球上的水來自何方,根據最新的研究,「冰彗星」的來源比較靠譜
    你知道我們每天喝的水來自哪裡嗎?並不是水龍頭、也不是淨水廠……問題是地球上水的根本源頭在哪裡?也有人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於是找到了很多答案,只有一個來源靠譜些。你可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從這裡看來,地球上的水資源太豐富了,那為什麼在生活當中,大家還要提倡「節約用水」呢?這是因為在地球水資源中,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只有5%,所以可以飲用的水還是很珍貴的。
  • 地球上的水來自何方,根據最新的研究,「冰彗星」的來源比較靠譜
    你知道我們每天喝的水來自哪裡嗎?並不是水龍頭、也不是淨水廠……問題是地球上水的根本源頭在哪裡?也有人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於是找到了很多答案,只有一個來源靠譜些。你可知道這是因為什麼?這是因為在地球水資源中,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只有5%,所以可以飲用的水還是很珍貴的。當然了,飲用水越珍貴的地方,也就是下雨越少的地方,好像在降雨、降雪頻繁的土地上,大家都不會面臨缺水的困擾。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地球上的水是來自於雨雪水、水循環嗎?畢竟大家都明白,水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固態的冰,第二種是液態的水,第三種是氣態的水蒸氣。
  • 太陽系外圍有一個空間,有上千顆彗星,總質量相當於100個地球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而人類的誕生也讓這顆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始探索地球的奧秘,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那麼地球早期的生命是如何來的呢?要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目前發現只有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而且物種非常豐富。為什麼地球會成為一顆如此美麗不凡的生命星球呢?
  • 地球的水來自哪裡?
    那麼這些水究竟來自哪裡呢?我們都不知道地球的水來自哪裡。儘管太陽系內4顆巖石行星被認為是潮溼的,但是因為它們有些表面太熱而存不住水。不知道什麼原因,遠古的地球和火星,甚至可能是金星,炎熱的沙漠世界變成了充滿活力海洋的行星。當金星和火星再次失去水時,水卻留在了地球,讓地球充滿生機。如果當時地球就已經乾涸了,那麼它的水來自哪呢?
  • 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哪裡?
    我們的地球是目前已知眾多行星中唯一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地球表面70.8%的面積被水所覆蓋,表面上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大水球。水以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於地球,大多數水存在海洋裏海水佔全球水量的97.5%主要分布於四大洋中。陸地淡水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左右,其中70%是固態冰川。
  • 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不太可能撞擊地球
    新建模表明,從太陽系寒冷的外圍到達地球附近的一些彗星可能遵循不同的路線。這項研究的結果詳見7月31日的「科學」雜誌,對我們的星球來說是個好消息(特別是考慮到木星最近的影響):來自這個地區的彗星應該很少穿越地球的軌道,因此不是碰撞問題。
  •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哪裡?發現彗星通往內部太陽系的門戶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由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Gal Sarid及其合著者報告了許多彗星在接近太陽系之前通過的軌道「門戶」發現。這個入口是模擬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混沌軌道上移動的小冰體。
  •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哪裡?發現彗星通往內部太陽系的門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由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Gal Sarid及其合著者報告了許多彗星在接近太陽系之前通過的軌道「門戶」發現。這個入口是模擬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混沌軌道上移動的小冰體。研究小組模擬了來自海王星軌道之外,穿過這顆巨大行星的區域,以及木星軌道內的天體的演化。這些冰體被認為是太陽系誕生以來幾乎原始的物質殘留物。
  • 尾巴上億公裡長的「掃帚星」產自太陽系這仨地方,給地球運來了水
    可能很多朋友都看到過夜空中的掃帚星,它們往往形似一把長長的掃帚,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彗星了,然而這樣的「掃帚」長度十分驚人,至少長達幾百萬公裡,有的甚至長達1億公裡以上,但是在這種「掃帚」的最前端,其實往往只是一個直徑頂多幾十公裡,甚至只有幾百米的小星體,大部分的彗星的直徑都在五公裡內
  • 羅塞塔探測結果出爐:地球水並非來自彗星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地球水的起源之謎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羅塞塔號」探測器最新勘測結果顯示,地球水資源並非來自於彗星,很可能來自於小行星。今年11月,羅塞塔號探測器著陸在67P彗星表面,勘測數據表明該彗星上的冰塊不同於地球冰水。歐洲航天局發射羅塞塔號探測器細距離探索67P彗星,之前科學家曾認為地球40億年前水資源來自於彗星。目前在這顆彗星上發現了水資源,但是彗星水比地球水「更重」。羅塞塔號探測器勘測結果顯示,該彗星的水中包含較多的重氫。瑞士伯恩大學凱薩琳-阿爾特威格說:「地球水究竟來自於彗星,還是其它來源?
  • NEOWISE彗星正划過地球上空,地球的生命真是由彗星帶來的麼?
    這段時間在北半球一些地方或能在傍晚看到天上出現一顆彗星,這是今年第一顆近距離從地球附近飛過的NEOWISE彗星,科學家在今年三月就發現了這顆可能對地球有潛在危險的流浪天體,NEOWISE彗星的直徑約為5公裡,雖然體積不大但釋放出的慧尾會在天空留下很長的軌跡
  • 地球表面的水來自哪裡?這個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說到這裡,很多人有一個疑問:地球表面的液態水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地球自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並不具備自己誕生水的條件,這跟地球所處的位置有關,地球是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這個位置離太陽不近也不遠,宜居帶內的星球想自己生產出水幾乎是不可能的,太陽強烈的輻射和溫度是不允許周圍的空間中游離水分子的存在。
  • 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於行星本身,而不是彗星或小行星
    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於行星形成時存在於太陽系內部的物質,而不是彗星或小行星所提供。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於行星形成時存在於太陽系內部的物質,而不是遙遠的彗星或小行星所提供。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期刊,這意味著地球可能一直都是含水的 。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反正不是彗星
    有關地球誕生的模型暗示,大約46億年前地球在剛剛形成的時候相當熾熱,因此科學家認為,地球表面現有的水不太可能回溯到地球創生之時。然而,此前的研究已經暗示,地球在形成大約8億年之後,經歷過一段被稱為後期重轟炸期(Late Heavy Bombardment)的動蕩歲月,當時發生的天體碰撞能夠輕易將水帶到地球上來。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科學家們推測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
    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之源——水來自哪裡嗎?你是否想過佔地球上面積四分之三的水來自哪裡呢?科學家推測這些水可能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的彗星。沒錯,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M78星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