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超美蘇,嫦娥五號刷新我國紀錄,眾多成果會刺激到誰?

2020-12-05 迷彩虎

自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的登月競賽之後,人類已經44年沒有再從月球帶回外太空物質了。而這樣重擔就落在了我國的嫦娥五號的身上,當然嫦娥五號的這次任務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為困難的。當年美國和蘇聯從月球帶回的標本要比我們多得多,美國一共帶回381.7公斤的月巖標本,這都50年過去了仍有200多公斤封存,而蘇聯歷次無人飛船登月也有20多公斤。但這都是40多年前的成績,他們現在也都沒有能力再上月球了,人類登月的重擔現在由我們中國接手了。

此次嫦娥五號登月刷新了我國紀錄,眾多成果都屬首次,都刺激到了美國。嫦娥五號的測控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從三號落月開始,到四號月球背面通過中繼衛星測控落月,再到嫦娥五號的落月,當然五號還有返回、對接以及第二宇宙速度的水漂彈道返回!美國認為,這些技術能用在登月上,當然也能用在飛彈上,特別是笨重的返回太空飛行器都能使用水漂彈道方式,那麼氣動效能更佳的飛彈彈頭操作起來不是更得心應手?

所以從嫦娥五號採樣到返回地球,過程中每一個亮點都讓美國看到了威脅,當然他們也是想多了,我國在外太空探索方面一直都秉承著和平理念,所有研究就是科學探索而已,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而且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人一直都在發動戰爭。以美國這種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然見不得我國的好。

這次我國帶回的土壤和美國登月那次完全不同,屬於深層次的土壤,研究價值較高,說不定對我們科技產業有巨大幫助,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將這種潛在推動技術發展的高價值內容分享出去是不合適;其次,我們帶回來的數量並不多,只有大概2KG左右,這點數量說起來也就夠自己本國做做研究,還要分出去那就是不合適了。

美國在空間技術領域一直拒絕和我國合作。很多人只看到美國當年給我們的那點月球土壤,但從來就看不到在空間技術上美國對我們想法設法的打壓和阻擾。當前,我國現在搞的航天技術,空間技術,很大程度都是給美國給逼出來的。比如北鬥衛星,當年直接關掉了我們一些設備的GPS導航,同時想和美國、歐洲合作導航衛星時也被拒絕,他們只允許我們出錢出力,但不能獲取技術。

再如空間技術,早前我們希望參與對應的國際合作共同開發,但歐美國家直接採取歧視性政策,拒絕我國加入對應技術開發,不允許參與國際合作。也因為如此,我們之後才不得不踏上艱難的自研道路,這裡面的艱辛絕不是我們普通人能看到的。今天的成就是航天航空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取得的,憑什麼我們現在要拿出去和美國分享?現在NASA竟然還有臉來要求分享數據,也是不知廉恥,這很美國!(文/山峰)

相關焦點

  • 超越嫦娥五號?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前端時間嫦娥五號並且,只要嫦娥五號能在規定的時間裡返回地球,那麼,我國的探月任務也就完美的畫上了句號。這對於整個航空領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蹟。但是,日本卻搶先於我國一步,他們6年前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儀,成功返回了地面,並且「滿載而歸」。
  • 嫦娥五號有多厲害?俄專家先發話:從未有人像中國這樣做過
    中國在各方面的進步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在軍事力量上的突破,在科技上中國也在趕超發達國家。嫦娥五號的發射已經給中國帶來了太多的驚喜,不僅是中國,就連俄羅斯也是對嫦娥五號的技術讚不絕口。12月2日的時候,嫦娥五號帶回了重達2000g的月球土壤,並且完成了採樣和封存的任務,這一舉動給俄羅斯帶來的極大的震撼。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蘇聯的遺產,在科技上俄羅斯也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的,蘇聯44年前的科學成果依舊被俄羅斯封鎖在保險柜裡,所以說俄羅斯的讚嘆不僅僅是面子工程而已。
  • 月球出現五星紅旗,刺激了誰?美媒:中國或將改寫全球太空秩序
    本月3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帶著月球的「土特產」成功返航。如果這個任務全部按照預定計劃順利完成的話,那麼,中國將會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世界第三個帶月球「土特產」回來的國家。在這一探月任務的過程中,最讓國人為之感到振奮就是「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上展現我國五星紅旗的瞬間。不得不說,這一舉動的確值得驕傲。然而,我國深空探索的任務不止於此,登月並不是我們終點。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美蘇兩國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向月球進軍。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於2004年正式開始以月球探測為起點的深空探測活動。這是我國在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後的又一個重大的航天項目。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美蘇兩國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向月球進軍。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於2004年正式開始以月球探測為起點的深空探測活動。這是我國在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後的又一個重大的航天項目。 回顧我國的探月曆程,在月球探測正式立項之前,我國科學家已經開展了十多年的前期準備工作,可謂是「十年磨劍」。
  • 比嫦娥五號更高一籌?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俄:創造人類新紀錄
    日前,航天界發生了許多的重磅新聞,其中最令國人振奮的,莫過於近日於我國發生上天的「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實現在月球採取月壤目標一事。隨後「嫦娥五號」也完成了最難階段的任務,即實現上升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在太空分離的任務,並進入到環月軌道。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目前,探測器已經被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5號的整個任務時間約為23天,共計11個階段。如果這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將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分別是:①首次月面自動採樣;②首次月面起飛上升;③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④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嫦娥五號發射日期初擬 將於2017年海南發射
    嫦娥三號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建忠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而選擇從文昌發射嫦娥五號,一是因為長徵五號火箭尺寸比較大,用內陸發射塔很難解決運輸問題。在文昌發射,火箭運輸可通過海運到海南。二是因為從文昌發射場向東發射,海南往東是大洋。火箭發射,落場區要選擇在人口稀疏的地方。此外,文昌緯度較低,靠近赤道,也有利於航天發射的。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這一年科學高度不斷刷新
    ●存算一體架構在手寫數字集上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6.19%●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嫦娥五號經歷了11個階段、23天的在軌工作,採集了約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計算「高斯玻色取樣」問題
  • 嫦娥五號「摘月」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嫦娥五號月球取樣,美國上演緊張刺激的矛盾心理,究竟為何?
    實際上,對美國,尤其是美國NASA來說,嫦娥五號此次採集月球土壤,帶給他們的期待遠比緊張更多,如果採樣順利,老美指不定也能跟著喝喝湯。美國的期待在何處嫦娥五號採集月球土壤,不僅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更是近幾十年來唯一一次月面採樣。
  • 中國嫦娥五號會帶來什麼?NASA著急了:希望向全球分享數據
    而嫦娥五號從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速度接近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所以是加速度模式進入到地球表面,如果這個速度控制不好,可能會導致任務的前功盡棄,所以控制速度是最為關鍵的,要讓速度絲毫不差,這也是體現技術的關鍵點。
  • 嫦娥五號大展絕活,或刷新全球對月球既有認知,令美俄印為之折服
    據央視最新消息,近來我國嫦娥奔月的五姑娘一切工作正常,此前採集的月壤順利地從上升器轉移到了返回器中。後續,這一月球採樣將伴隨返回器被帶回地球。屆時,我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探月計劃的太空國家。
  • 嫦娥五號將帶回「無價之寶」,美航天局:希望中方與全世界分享
    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激發了中國人民的熱情,一時間嫦娥五號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當中刷屏。人們感嘆於中國航天水平發展的迅猛,為中國航天人的付出點讚。與此同時,在國外疫情愈發嚴重的情況之下,中國不僅控制好了國內的疫情蔓延,還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帶回中國人自己第一份地外土壤,讓人感到無比的自豪。但是美國國家航天局卻做起了伸手黨,希望中國能夠分享取回的樣本。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對於火星探測任務,今年的窗口大約是14天,每天30分鐘;而嫦娥五號任務在今年的窗口總共只有3天,11月兩天,12月一天,每天僅50分鐘。
  • 雙紀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刷新速度、深空探測器重量紀錄
    7月23日下午,國家航天局舉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的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在這次任務中,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刷新了我國運載火箭的速度、搭載深空探測器的重量兩項紀錄。
  • 嫦娥五號挖的月壤有多珍貴,登月多次的美國也搶著要,給還是不給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曾在蜜月期時,美顧問布熱津斯訪華時向我國贈送了1g月球巖石,就是當時這麼珍貴的月壤,還被一分為二,一半放在了北京天文館進行展覽(下圖中只能通過放大鏡才能看到的月巖),一半放在了科學院進行研究。地質學家在歐陽自遠是擔任月巖研究的負責人,他相信這0.5g月巖一定會改變命運。
  • 嫦娥五號新突破,俄專家先發話:從未有人像中國這樣做過
    嫦娥五號的最新進展被披露出來,轟動的不只是國人,其他國家也是一樣。俄專家這一次就忍不住要去發聲,稱還沒有誰像中國人這樣做。本月2號,嫦娥五號帶著兩千克的月壤,完成了採樣與封裝任務,對於此事,俄羅斯極有權威的米特羅法諾夫發話了。
  •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置在哪?嫦娥五號登月時間什麼時候
    從選擇著陸點到順利著陸月球嫦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經歷了什麼?嫦娥五號的落月點又為何選擇在這兒?嫦娥落月的技術原理又是什麼?來一起漲知識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嫦娥三號落月的地方就在這裡,名字叫「虹灣」。它位於月球第二大月海「雨海」的西北角,是一個直徑達260公裡的巨型隕石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