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第一城:坐擁最牛核電站創造3大全國第一,發電500億千瓦

2020-12-05 雨融YUKON

核電站對於強國來說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對於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此前我們還沒有以此為主題來仔細的討論過。當前國內其實已經建設了不少的核電站,但是規模或大或小,都在其境內區域發揮著不小的作用。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卻能在這些坐擁核電站的城市之中脫穎而出,被譽為是「核電第一城」,其數量和質量都佔有不小的優勢,這城市就是位於浙江的嘉興。

縱觀這裡的核電站,雖然聽起來只有一座,但是卻被分為了一期、二期、三期,聽上去似乎就跟一座似的,但是其實力卻堪比三座。並且這核電站也確實是不簡單,它包攬我國核電站3大最,分別是擁有數量最多的核電機組、最豐富的堆型以及是裝機第一大的核電基地,並且規模也是全國第一,雖然有些地方與國外進行了合作,但實際上各個方面都已經是世界先進,光是建設這核電站據說就花費了7年的時間。

事實證明這核電站發揮的作用也是不一般的,不僅僅是促進了其所在城市嘉興的經濟發展,更是對於推動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有著一定的力量。在這十幾年的運行時間中這裡還開拓了國際市場,與「巴鐵」就有密切合作。而最重要的是也正是因為當年這核電站的成功,讓咱們國家成為了全球第7個有實力自己設計並且建造核電站的國家,就如裡程碑一般的存在。所以其所在的城市嘉興也因此成為當之無愧的核電第一城。

除此之外嘉興本身也同樣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其濃鬱的文化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座城市確實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在文化上都是很出色的,2000多年以來這裡一直都是比較繁華富庶的地方,被譽為是魚米之鄉。這樣一片風水寶地,自然從這裡走出來的名人是不少的,有一眾名家都來自於這座城市,他們的作品都廣為流傳,不信你去查查就知道了。

而筆者對這座城市印象最深的則是這裡獨特的溫潤之美,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坐擁潮、湖、河、海幾大奇觀就足以讓人難以忘懷。這裡的古鎮情懷更是無比迷人,作為一座二線城市這裡其實發展得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可貴的是其境內的古鎮、名人故居都還是保持著質樸、比較原始的樣子,沒有經過很多現代化的修飾,最為迷人。而這裡的紅色情懷、紅色印記更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這座城市的古鎮中最出名的有兩座,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烏鎮了,畢竟這裡可是一直被譽為最美的文旅小鎮,而來到這裡的確也會讓人覺得確實是名不虛傳的。鎮子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其特別的地方在於一半開發了一半古建築仍舊是民居,所以一半更加的熱鬧,有著各種精美文藝的店鋪,各種精彩的表演,另一半則適合賞景觀光一些。而這裡每年還會舉行戲劇節,非常的熱鬧。

另一座則是同樣名氣非常響亮的西塘,這裡被譽為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樣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水鄉古鎮,並且還曾經還是國際大片的取景地,讓人記憶深刻。這裡的特點是其所有的臨河街道都是有廊棚的,千米廊棚的畫面讓人感覺像真的穿越到了古代,午後陽光暖和的時候拿一壺小酒在廊下觀景,實在是在愜意不過。而傍晚的這裡更是一幅漁舟唱晚、燈光搖曳的美景,實在是很有韻味。

不得不說,核電會在這麼一座城市中如此發達還真是會讓人有些意外,而這裡的實力倒是也的確絲毫不遜色,的確配得上核電第一城的這個稱號,不知道你們對於這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核電第一城,坐擁最牛核電站創造3大全國第一,發電500億千瓦
    中國核電第一城,坐擁最牛核電站創造3大全國第一,發電500億千瓦,雖然核電站對強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但至今為止沒有詳細討論過這個主題, 現在,國內已經建設了很多核電站,但規模、大小和大小在那個國內地區發揮了不少作用, 今天要說的這個城市,在擁有這些核電站的城市中很突出
  • 我國最大核電基地累計發電6000億度
    風起錢塘江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35年前的今天1985年3月20日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
  • 核電仍是發電成本最低選擇
    俄羅斯近年來克服了切尓諾貝利核事故後公眾強烈反對核電建設的障礙, 並且繼續實行其強大的核工業發展計劃。俄羅斯 2004 年有 10 個核電站的 30 座反應堆在運行,總功率為22. 242 GW ,目前核電佔全國發電量的 16 %[3]。   亞洲國家中 ,韓國是發展中國家中發展核電最成功的國家之一 , 核電發電量已佔全國發電量的 40 %。
  • 中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中國報導》記者索鏈在秦山報導。  主持人: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導》。結合中國第一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的首次成功併網發電,圍繞中國核電工業發展的相關問題,現在我們開始採訪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康日新先生,您好康總,首先歡迎您到我們的演播室來接受我們的採訪。
  • 2019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874萬千瓦,核能替代燃煤發電前景廣闊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核能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3位。資料來源:世界核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比較完整的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
  • 《中國製造!全球第一座四代核電站》|核反應堆|核燃料|核電站|高溫...
    這座核電站由於採用了結構獨特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使其安全性與熱效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那麼這種新型核電站,有哪些特點?它在安全性上,又真能做到萬無一失嗎?用核反應堆產生熱去燒水,然後再推動蒸氣輪機發電。雖然核能發電與火電一樣,都是產生熱量推動汽輪機發電,但是核電卻屬於清潔能源。這首先是因為核能發電不產生溫室氣體,其次核能發電對化石燃料的用量極少。
  •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核電工業大蛋糕濟南能否分杯羹?
    記者郭堯 攝  「華龍一號」最近很火,因為它讓核電成為繼高鐵之後,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張國家名片;在國內,採用「華龍一號」技術的福建福清5、6號與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也正在建設。根據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30年,山東要形成三大核電基地,且煙臺海陽核電站年內有望發電;業內預測,核電裝備製造將形成一個萬億級市場。
  • 核電利好接踵而至 據稱未來10年中國要建超60座核電站
    9月20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家核電)傳來消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   更為勁爆的是,坊間傳聞,某核電人士透露,中國擬在未來10年,興建超過60座核電站。不過,就這一消息,截至發稿前,《證券日報》記者尚未獲得官方確認。
  • 核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上升空間非常巨大
    億kW,核電發電量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0.6%,在不少國家,核電是國家電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是最早進行開發建設民用核電站的國家,目前有99臺運行核電機組,核電機組數量和發電量同時位居世界第一,之後的排名依次為法國(58臺)、日本(42臺)、中國(37臺)、俄羅斯(35臺)以及韓國(24臺),根據目前各國核電建設速度和規劃,中國未來有望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核電國家。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截至**日本法國等經濟發達國家人均電力消費在800W以上,美國甚至超過1500W,而中國預計在未來**年的電力需求將是現在的兩倍,到**年將是現在的3倍,中國的電力缺口是非常大的。那麼為了環境保護,我們發電不能再採用火電,而水電受地域限制已經趨於飽和,風力、太陽能等發電量太小,截至**看,技術上唯一可行的只能是核電。
  • 『能源「十四五」系列報導』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內陸核電重啟可行否我國核電在「十三五」期間並未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福島核事故,國內曾經批准的一些核電項目也未能如期開工。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澤、湖北大畈三大內陸核電站在福島核電站事故後被叫停。
  • 2020年1-9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9億千瓦
    2020年1-9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9億千瓦 發布時間: 2020-11-02 09:54:00   來源:  作者:
  • 中廣核發布首份核電生態報告:核電站已成動植物生態圈
    核電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這就跟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一樣,這個結論顯然會有很多人本能性地反對,這種反對根源上還是談核色變,充滿了對極小概率的核輻射的恐懼。中廣核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或許可以讓某些人更了解核電站的生態安全問題,這份名為《大亞灣核電基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的報告是全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獲得了公益組織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支持。
  • 山東擬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山東將推進海陽、榮成石島灣兩個核電工程建設,同時適時啟動省內新核電廠址的開發,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10月30日,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在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 山東將成為中國第四個新興核電大省
    「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能源大省,山東有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核能的現實需要,也具備培育壯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條件。」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在上述會議上表示。 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指出,煙臺市裝備製造、通訊電子、現代物流等產業發達,具有核能產業發展所需的廠址資源、技術資源、裝備支援和人才資源等優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核能的應用,而核能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核能發電。我們中國是一個極度貧鈾國,已經探明的鈾量僅有約10萬噸,這個嚴重不足的,截至**國內的核電廠仍依靠部分進口鈾來發電。其他國家如果不發展核電的話,我們可以大量採購鈾燃料存下來。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永茂3月14日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認為日本的這場「核震」會對世界的核電發展產生警醒作用。正因為如此,日本對核電站的建設非常謹慎,並通過一系列立法保證核電站安全,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國。  日本的核能開發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1966年日本投產了第一座核電站。據日本政府新的能源發展計劃,到2030年,核電的比重要佔全國總發電量的40%,即日本還要建設至少10多座核電站。這次發生事故的福島地區有兩座核反應堆正在建設中。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人類歷史上慘烈的核災難並不止這一起,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2011年3月15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使約59萬民眾背井離鄉。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不同國家「棄核」、「挺核」態度不一,但主要核能利用國家仍致力於進一步深化核能的研究與利用,表示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核電,中國更是加速上馬核電項目,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 新能源發展前景可期 2020核電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
    綜合觀察中國的股市行業,也正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綠色能源類股票價格飛揚,更多的閒散資金紛紛投入新能源以及環保行業。同時,中國將超過歐洲,成為世界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長市場。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行業應該抓住這次契機,積極發展風電、太陽能等,提高新能源的比重。   據估算,每年輻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能為17.8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500~1000億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能利用的甚微。
  • 紅沿河核電站為振興發展帶來「核動力」
    屆時,紅沿河核電站全部6臺機組年發電能力可達450億千瓦時,相當於大連年用電量的1.5倍,接近長江三峽工程年發電量的一半。  作為國家級的大工程,遼寧紅沿河核電站迄今創造了許多第一——東北地區首座核電站,東北地區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准建設的核電項目,中國首次一次同意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標準化、規模化建設的核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