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蓬勃發展,為何得利的有日本三菱重工?

2020-12-04 撿史官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大慶油田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而為大慶油田提供設備的廠商便是日本的三菱重工。

在當時,可以說三菱重工早在大慶油田公布之後,就開始從多方面尋找突破口,不過因為我國對大慶油田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日本人根本沒有機會收集到大量的和大慶油田相關的情報。但是,最終三菱重工還是從和大慶油田的交易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當時在我國發現大慶油田之後,我國僅對外宣稱發現了一個大油田,並沒有把油田的具體位置透露出去。

那個年代,可以說日本對我國的關注一直都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在重要資源上的發現上,所以油田消息發出之後,日本立刻組織了專家組對此進行分析和研究。

不過,出於我國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完美,日本的情報機構一無所獲,甚至一度懷疑我國的這個消息是不是真實的。

直到後來我國一篇名為《大慶精神大慶人》的文章發表,這才讓日本人的疑問解開了,我國真的在石油資源方面獲得了重大發現。

不過,確認歸確認,一開始為日本人所知的不過就是「大慶油田」這個名字罷了,就連位置在哪裡日本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說關於油田儲量的信息了。

時間又過去了兩年,大慶油田湧現出的英雄人物王進喜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中,我國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了王進喜的優秀事跡,也正是從媒體對王進喜的報導中,日本人找到了突破口。

從報紙上的王進喜照片中,日本人大致確定了王進喜的工作地點在北緯46—48度之間,在我國的版圖中,最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在初步確定了大慶油田的具體位置之後,日本人如獲至寶。

隨後,日本人又在對王進喜的報導中找到了兩句話,一句是「用肩膀將幾百噸採油設備扛到了工地」,從這句話中,日本人嗅到了既然可以用人工搬運的方式運輸設備,那這個油田肯定和交通樞紐離得很近,根據當時我國的情況,這裡肯定離著火車站非常近。

另一句是「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丟到太平洋去」,這句話是王進喜在馬家窯說的,基本上日本人確定了大慶油田的具體位置:北起海倫的慶安,西南穿過哈爾濱市與齊齊哈爾市鐵路的安達附近,同時這也告訴了日本人整個大慶油田的範圍。

這一篇報導和一戰照片,就完全把大慶油田的位置暴露給了日本人。 但最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並非上面說到的這兩件東西,而是日本人在得知了位置之後,對王進喜的照片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照片中王進喜和井架的距離,居然進一步確認油井的直徑,從而推算出了大慶油田的石油儲量。

要知道當年我國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僅憑不起眼的一篇報導和王進喜的照片,居然完全「出賣」了大慶油田,進而讓三菱重工在大慶油田的投標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不得不說令人細思極恐。

相關焦點

  • 日本佔領東北幾十年,為何沒找到大慶油田,得知真相後指揮官自殺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石油曾有著「工業之血」的稱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因石油資源開戰。我國東北地區的大慶油田,曾為祖國的工業建設提供了大量資源。我們都很清楚,近代以來,日本曾佔領東北幾十年,為何當時的日本人沒有找到大慶油田,他們沒有進行尋找嗎?
  • 揭秘日本軍工巨頭:三菱重工世界排名第13(組圖)
    2005年底,三菱重工已完成了300輛90式主戰坦克的批量生產。  國防大學 李大光  新聞事件  據報導:日本正加強空間軍事技術。三菱重工是日本空間產品的重要生產商。1884年該公司創始者從政府租借了長崎造船局,此後涉定軍品生產,才真正壯大起來,一次大戰後發展成三菱造船公司;至二次大戰前的1934年,業務已拓展至重型機械、飛機、鐵路車輛等領域,正式更名為三菱重工株式會社。  二戰前和二戰中,三菱重工是日軍武器製造的主力,從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武藏」號,到最先進的「零式戰鬥機」。以及各種重型、微型坦克、步兵戰車,可謂軍火產品涵蓋陸海空。
  • 日本人通過一張照片,「破解」大慶油田的位置?到底是咋回事?
    說到中國的石油資源,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大慶。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始建於1959年。它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油田,儲量為56.7億立方米,對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慶油田這麼珍貴的資源,一開始卻因為一張照片而「洩露」了,而「解密」這張照片的國家就是日本。而日本商人也通過他們的情報從中國賺了不少錢。
  • 日本三菱重工凍結SpaceJet支線客機 適時止損是明智之舉
    2020年5月,三菱宣布暫緩研發76座的M100飛機,並將其投入運營時間調整為2023年。此外,三菱還透露了開發第三種機型的計劃。2019年6月25日,三菱重工以5.5億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CRJ支線飛機項目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達成最終協議,三菱重工還將承擔約為2億美元的負債。此項交易已於2020年上半年完成。
  • 我國東北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日本得知消息後悔,感嘆錯過了良機
    我國東北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日本得知消息後悔,感嘆錯過了良機我們國家在東北發現了大慶油田之後,可以說更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因為解放以後,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是離不開石油的,再加上打了抗美援朝這一戰,我們國家對於石油缺乏是越來越多
  • 如果日本當年發現大慶油田,歷史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其面積就跟我國的雲南省那麼大,所以日本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鐵礦之類的戰略資源特別匱乏。而日本為了維持國內生產以及戰爭的需要,必然需要大量的石油資源作為支撐,於是30年代之後,日本就在佔領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找油行動,以期解決短缺的石油資源以及減少美國石油禁令的影響。
  • 日本滴油不產,當年為何沒發現大慶油田?100米的深度決定了歷史
    一股黑色的液體從地下噴湧而出,隨著現場的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正式結束了我國的油荒歷史,而它便是「大慶油田「!而在那之前,大多外國專家通過對中國地質勘探,認為中國的地貌是產不出石油的,一個國家產不出石油便必須依賴進口,這樣工業現代化將會受到極大的阻擾,更何況是中國這樣面積大的國家,而大多數中國地質學家並沒有因此而失望,經過多年的勘探,認為中國的東北平原是最有可能出現石油的地方,經過老一輩的石油人的努力成功在1959年發現的儲量高達56.7億噸的大慶油田
  • 大慶油田被發現時,為什麼日本人慾哭無淚?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大慶油田被發現時,為什麼日本人慾哭無淚?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我們都知道,石油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種必需品,也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命脈。我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就被認定為是無石油國家但是大慶石油的發現對日本來說可以算是很震驚了。
  • 日本人最先知道中國的大慶油田,心機婊一張照片中的玄機
    大慶油田的發現在我國那是劃時代的事件,這從根本上把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石油的嘴全給縫上了。不過呢,這種事情,在開發階段的時候,肯定得要保密,不能讓國外知道,因為一旦洩密,我國在油田上還沒有控制能力,一旦外國力量有滲透,損失將會是巨大的。
  • 大慶油田的前世今生
    經過複雜的地質化學變化,生成了今天的石油,這就是陸相生油理論的實踐證明,從大慶油田的巖芯樣品中還能清晰看到各種生物,三葉蟲、貝殼之類化石。松遼盆地的石油分布較廣,從內蒙的海拉爾到吉林省的松原市,再到大慶市的肇源縣、肇州縣及綏化的肇東市均有油田,如頭臺油田、朝陽溝油田、榆樹林油田,和大慶的薩爾圖油田,喇嘛甸油田等等。
  • 日本三菱重工宣布凍結SpaceJet支線客機項目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30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網站10月30日報導,三菱重工今天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正式確認凍結日本第一架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SpaceJet項目的開發。在中期經營計劃中說明稱「暫時停止」。
  • 日本侵華期間,為什麼沒有發現大慶油田?專家表示只差200米
    很快,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建設完成了。到1963年底,大慶油田共開發出薩爾圖、杏樹崗和喇嘛甸三大油田,原油產量從此呈井噴式增長。到70年代時,大慶油田已經能年產原油5000萬噸了。至此,我國算是徹底脫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各位,大慶油田的發現和開發,其實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楊虎城的長子楊拯民。據史料記載,楊拯民受楊虎城親自培養,能文能武。
  • 媒體揭秘「鐵人」王進喜照片洩露大慶油田機密
    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襖,頂著鵝毛大雪,握著鑽機手柄眺望遠方,在他身後散布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日本情報專家據此解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  當今數碼攝影技術的發展,不僅讓人們能在旅遊時留下更多美好瞬間,同時還可利用網絡讓世界各地的人分享美景。
  • 二戰時期,日本沒有發現大慶油田,那麼使用的石油是從哪裡來呢?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小大國,而就是這個島國造成了全世界幾個國家的損失。雖說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經濟和軍工業的發展還是非常樂觀的,但是對於日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石油。當時日本是有油田的,但是這些石油根本就不可能支撐日本急需戰鬥。
  • 中國發現大慶油田之後,日本人嘆息:若他們早發現,歷史將會改寫
    美軍知道石油是日本人的軟肋,便開始重點攻擊日本在東南亞的油田和油輪。日本人被壓制的毫無辦法,日本人投降之後,這些人還一直耿耿於懷,他們甚至認為如果當初日本擁有足夠的是有絕對能夠和美國一戰,說不上早就佔領了中國。日本人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就控制了東北,對於這麼廣大的一個地區,他們自然也想找到石油,不過儘管日本人派出了很多石油勘測人員,卻還是一無所獲。
  • 大慶油田深挖緻密油「寶藏」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雲普)緻密油資源家底豐厚,大慶油田全力「砸」開緻密油層,為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大慶油田緻密油勘探及開發動用有序展開,截至1月8日,已開闢緻密油試驗區14個,投產10個,累計建產達20萬噸。
  • 趙文津院士:大慶油田發現真相,中國獨創理論不容抹殺
    如今一種新的觀點認為,大慶油田並非中國人自主發現,匈牙利人起的作用很大,功績卻被抹殺。大慶油田發現的真相到底為何?匈牙利人的貢獻到底如何評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津日前投書本報,補充有關大慶油田發現的史實材料,供讀者參考。
  • 大慶油田提前完成儲量勘探任務
    本報訊(記者蒙輝)日前,大慶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代表大慶油田提交的石油天然氣三級儲量報告順利通過中石油集團公司儲量委員會審查,提前兩個月圓滿完成了油田公司年度儲量勘探任務,標誌著大慶油田可開採「餘糧」更足了。
  • 大慶油田精細油藏描述技術追蹤剩餘油紀實
    開發了50多年的大慶油田,要想摸清哪裡有剩餘油,就如同繡一幅十字繡,需要拿起「繡花針」,在細小的網格裡穿針引線。這根「繡花針」,被專家稱為精細油藏描述技術。  目前,大慶油田長垣主力油田綜合含水率已達94%,尋找剩餘油尤其需要好「眼力」。精細油藏描述技術,如同給油田開發工作者增添了一雙「千裡眼」、一副「透視鏡」。
  • 大慶油田到底是誰發現的?李四光並不是第一個
    曾幾何時,以訛傳訛,大慶油田的發現,歸功於李四光的地質力學,但事實上是依據黃汲清的陸相生油和多期多層生儲油理論,中國才相繼找到大慶、勝利等高產油氣田。應用黃汲清的理論,有了一張《我國含油氣遠景分布圖》,圈定含油地區125萬平方公裡。 1955年,黃、謝共同建議先在準噶爾、柴達木、鄂爾多斯、四川、松遼等大型陸相沉積盆地進行石油普查。但地質部只組織了5個石油普查大隊,對松遼平原沒有作出安排。松遼平原也是一個陸相沉積的盆地,日本人在那兒找了整整30年,沒見到一點兒油。但依黃汲清的理論,松遼是最值得查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