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佔領東北幾十年,為何沒找到大慶油田,得知真相後指揮官自殺

2020-12-04 觀於歷史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石油曾有著「工業之血」的稱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因石油資源開戰。我國東北地區的大慶油田,曾為祖國的工業建設提供了大量資源。我們都很清楚,近代以來,日本曾佔領東北幾十年,為何當時的日本人沒有找到大慶油田,他們沒有進行尋找嗎?

其實在入侵東北時,日本人就抱有侵佔資源的目的,自然不可能不尋找重要的石油、煤炭等重要資源。其實現在有一些人知道,日本本國的石油儲量就非常高,但是當時的日本人一直認為自己資源稀缺,而且現在即便知道自己資源儲量高,日本也很少開採自己的石油。

日本在上世紀對中國發動戰爭,對於東北地區的資源開採,做了一系列的計劃,他們的很多頂級專家和隊伍被隨軍帶到東北,經過對幾個非常可能的地方進行勘測,他們找到了一些小油田,但是完全不能供給軍隊所需。

為了找到更多石油,他們繼續找了很多地方,大慶油田之所以能夠倖免,是因為在長時間尋找後,日本人都沒有在東北發現大型的油田,於是認為東北沒有大型油田,他們並沒有對小油田進行深入挖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高。

日本需要大量石油供應軍事行動,但美國卻不願再出售石油給它,希望通過資源制裁日本,迫使其停止戰爭,沒想到日本突然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戰後日本人依舊認為東北沒有大型油田,主要原因是上世紀50年代前,國際上曾出現過「中國貧油論」。

日本這個國家向來的傳統是,將強國的言論奉為圭臬,就如同在中國唐朝時,唐軍將日本人打得很慘,結果日本人對唐朝文化非常痴迷,近代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學習起西方文化。

在我國成功找到大慶油田時,國內外很多人是不敢相信的。據聞,得知大慶油田就在自己曾開採的,小型油田附近的真相後,當時的日本指揮官羞愧自殺,見多識廣的你, 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國東北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日本得知消息後悔,感嘆錯過了良機
    我國東北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日本得知消息後悔,感嘆錯過了良機我們國家在東北發現了大慶油田之後,可以說更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因為解放以後,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是離不開石油的,再加上打了抗美援朝這一戰,我們國家對於石油缺乏是越來越多
  • 大慶油田被發現時,為什麼日本人慾哭無淚?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當初日本在入侵中國時,就到處尋找石油,據說他們已經在大慶找到方向,只不過他們挖的太淺,並沒有往深處挖掘,所以就並沒有發現大慶石油。可以想像,當日本得知中國大慶有石油的時候,他們是多麼的後悔。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日本,在得知大慶有石油時,會那麼欲哭無淚呢?
  • 日本滴油不產,當年為何沒發現大慶油田?100米的深度決定了歷史
    一股黑色的液體從地下噴湧而出,隨著現場的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正式結束了我國的油荒歷史,而它便是「大慶油田「!而在1964年我國將之前高度機密的大慶油田公開宣傳,比中國人情緒更激烈的就是日本人了,而他們不光是震驚,更是感到深深的遺憾。
  • 中國發現大慶油田之後,日本人嘆息:若他們早發現,歷史將會改寫
    在二戰的時候,日本最作為一個島國到了戰爭的中後期已經承受不了戰爭對於國力、經濟和資源的消耗了。那個時候日本的戰艦、飛機要想發揮作用當然需要油了。但是日本非常缺乏石油,為了得到石油,日本佔領了東南亞。美軍知道石油是日本人的軟肋,便開始重點攻擊日本在東南亞的油田和油輪。日本人被壓制的毫無辦法,日本人投降之後,這些人還一直耿耿於懷,他們甚至認為如果當初日本擁有足夠的是有絕對能夠和美國一戰,說不上早就佔領了中國。日本人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就控制了東北,對於這麼廣大的一個地區,他們自然也想找到石油,不過儘管日本人派出了很多石油勘測人員,卻還是一無所獲。
  • 大慶油田蓬勃發展,為何得利的有日本三菱重工?
    在當時,可以說三菱重工早在大慶油田公布之後,就開始從多方面尋找突破口,不過因為我國對大慶油田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日本人根本沒有機會收集到大量的和大慶油田相關的情報。但是,最終三菱重工還是從和大慶油田的交易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當時在我國發現大慶油田之後,我國僅對外宣稱發現了一個大油田,並沒有把油田的具體位置透露出去。
  • 趙文津院士:大慶油田發現真相,中國獨創理論不容抹殺
    如今一種新的觀點認為,大慶油田並非中國人自主發現,匈牙利人起的作用很大,功績卻被抹殺。大慶油田發現的真相到底為何?匈牙利人的貢獻到底如何評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津日前投書本報,補充有關大慶油田發現的史實材料,供讀者參考。
  • 李四光在東北能找到石油,為何日本卻徒勞三年?日本學術界的笑話
    這頂帽子事實上是當時的日本侵略都給我們扣上的,原因在於他們在東北及華北佔領區,費盡周折都沒有能找到石油,故爾得出結論:中國沒有石油。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著名科學家、世界知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經過艱辛的努力之後,打破了「中國貧油論」這個洋神話,為我國摘掉了「貧油」的帽子。
  • 如果日本當年發現大慶油田,歷史會變成什麼樣?
    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國進行了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悍然發兵侵略周邊國家,到了1931年,更是把觸手伸到了我國的東北,隨後開始了對中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戰爭。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其面積就跟我國的雲南省那麼大,所以日本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鐵礦之類的戰略資源特別匱乏。而日本為了維持國內生產以及戰爭的需要,必然需要大量的石油資源作為支撐,於是30年代之後,日本就在佔領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找油行動,以期解決短缺的石油資源以及減少美國石油禁令的影響。
  • 日本人通過一張照片,「破解」大慶油田的位置?到底是咋回事?
    說到中國的石油資源,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大慶。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始建於1959年。它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油田,儲量為56.7億立方米,對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慶油田這麼珍貴的資源,一開始卻因為一張照片而「洩露」了,而「解密」這張照片的國家就是日本。而日本商人也通過他們的情報從中國賺了不少錢。
  • 大慶油田到底是誰發現的?李四光並不是第一個
    曾幾何時,以訛傳訛,大慶油田的發現,歸功於李四光的地質力學,但事實上是依據黃汲清的陸相生油和多期多層生儲油理論,中國才相繼找到大慶、勝利等高產油氣田。 黃汲清在瑞士獲得博士學位後,1936年初回國,歷任北京大學和中央大學兼職教授、國民政府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的首批院士。 在四川找到第一個工業氣田 黃汲清擔綱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祖國急需各類戰略物資,為祖國尋找石油便成了他和同仁們魂牽夢縈的事。
  • 日本人最先知道中國的大慶油田,心機婊一張照片中的玄機
    大慶油田的發現在我國那是劃時代的事件,這從根本上把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石油的嘴全給縫上了。不過呢,這種事情,在開發階段的時候,肯定得要保密,不能讓國外知道,因為一旦洩密,我國在油田上還沒有控制能力,一旦外國力量有滲透,損失將會是巨大的。
  • 日本侵華期間,為什麼沒有發現大慶油田?專家表示只差200米
    很快,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建設完成了。到1963年底,大慶油田共開發出薩爾圖、杏樹崗和喇嘛甸三大油田,原油產量從此呈井噴式增長。到70年代時,大慶油田已經能年產原油5000萬噸了。至此,我國算是徹底脫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各位,大慶油田的發現和開發,其實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楊虎城的長子楊拯民。據史料記載,楊拯民受楊虎城親自培養,能文能武。
  • 二戰時期,日本沒有發現大慶油田,那麼使用的石油是從哪裡來呢?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小大國,而就是這個島國造成了全世界幾個國家的損失。雖說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經濟和軍工業的發展還是非常樂觀的,但是對於日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石油。當時日本是有油田的,但是這些石油根本就不可能支撐日本急需戰鬥。
  • 大慶油田的前世今生
    經過複雜的地質化學變化,生成了今天的石油,這就是陸相生油理論的實踐證明,從大慶油田的巖芯樣品中還能清晰看到各種生物,三葉蟲、貝殼之類化石。松遼盆地的石油分布較廣,從內蒙的海拉爾到吉林省的松原市,再到大慶市的肇源縣、肇州縣及綏化的肇東市均有油田,如頭臺油田、朝陽溝油田、榆樹林油田,和大慶的薩爾圖油田,喇嘛甸油田等等。
  • 中國60年代的「照片洩密案」,日本間諜破解後,日商靠此大發橫財
    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有這一樁著名的「照片洩密案」,日本間諜破解照片後,讓日商大發橫財。 在如今的世界裡,石油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源。這種能夠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以前的古埃及的物質,引發了全球的重視,每一處油井都潛藏了無限商機。1950年,我國也開始了對這一「工業的血液」的開採,越早發現它們就能夠給我國帶了更多的利益。
  • 揭秘大慶油田勘探發現始末
    直到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才讓共和國的石油工業挺起了脊梁,讓新中國一舉甩掉了「貧油」的帽子。60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了近24億噸原油,創造了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的奇蹟。大慶貢獻的原油,與新中國的工業發展血脈相連;大慶第一代石油人「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精神,更是激勵後人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財富。
  • 日本如果發現大慶油田,不會去招惹美國?實際上還是會和美國開戰
    有一種說法說是日本沒有發現大慶油田,因此在後來美國對它實行石油禁運的時候,他就鋌而走險轟炸珍珠港,最終開啟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據說當時美國的公司已經發現大慶地區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因為那個時候那個地方屬於是日本的勢力範圍,一旦公布的話,只會讓日本佔便宜,而美國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 「鐵人」王進喜照片洩密,讓日本一舉中標?謠言!
    「9·18事變」後,日本政府經營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內有一個名為「滿鐵調查部」的機構,它的探礦隊在東北肆無忌憚地尋找戰略資源,石油是主要目標。當時,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的高橋純一是公認的石油權威,他的石油生成理論是所謂的「海底腐泥起源說」。根據這個理論,日本將找油重點放在遼寧南部地區。日本選擇的集中勘探區是遼寧阜新地區,就是後來屬於遼河油田的邊緣構造帶上。
  • 一張普通的「鐵人」王進喜照片,為何日本人能根據它獲利千萬
    最後日本製造商贏得了大單,為大慶油田供貨裝備,牟利千萬元。日本人為何能贏得大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日本人只是靠著我國「鐵人」王進喜的一張照片,他們從這張照片看到了信息。在專業的情報人員眼裡,無論多麼普通的照片,都能讀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非常重視情報的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