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的朋友圈瘋傳蒿屬類植物引發鼻炎?有關部門回應了!

2021-01-19 青銅峽微生活


朋友圈裡總不乏「是XX就轉」的消息,因為內容似乎都是涉及到了民眾生活,這不,銀川人的微信朋友圈最近就出現了「是鼻炎的人就轉吧」!


「整個寧夏地區的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而且越來越低齡化,成為地方性疾病,其罪魁禍首就是蒿屬類植物,希望引起政府有關部門重視,採取措施進行幹預……」


就是這條消息↑  ↑  ↑  你朋友圈裡有嗎?




9月8日,銀川市林業局就此事做出回應,強調這條信息系謠言。



朋友圈截圖

實際上,類似的信息在陝西榆林、內蒙古等地區都被當地網友熱傳過,各地的版本基本一致,都強調當地鼻炎患者越來越多,是艾蒿造成的,只是換了地點。


但無論哪個版本,這條信息都能得到當地網友的強烈共鳴。

微博部分截圖


在中國,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約為38%,這個比例非常大,意味著每10個人當中,有將近4個人患有過敏性鼻炎。這說明過敏性鼻炎並不是一種地方病。

但不管是鼻炎還是哮喘,究其原因,都跟過敏有關係。


由於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過敏源不一樣,花粉、灰塵、冷空氣是比較常見的過敏源,蒿屬類植物的花粉只是誘發過敏性鼻炎的因素之一。


據粗略統計(非流行病學調查統計),銀川地區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約為13.2%,由於氣候乾燥,颳風天氣多,銀川地區在臨床上最多見的過敏原是塵蟎。


而到了7、8、9月,季節性過敏比較多發,大多由植物引起,實際上,任何植物的花粉都可能導致一部分人群過敏。


據銀川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沙蒿是大自然中最適宜自繁生長的草本植物,主要是林木伴生種,常作為牛羊等的飼料,具備很好的固沙效果。


在北方地區,只要有風、有黃河水灌溉的農田,隨著風、隨著水種子都可以飄散並自身繁衍,不用林業部門專門引種。



隨著沙丘的固定,在自然環境中最先出現的植物便是沙蒿,同時也是最多出現在人類的生活環境中的植物。


蒿類植物屬於菊科植物,常見的包含紫苑、蒲公英、野菊、菊花、向日葵、萵苣、茼蒿等,在西部地區自然分布就百種以上。


在城市中,隨著人類的耕作 ,我們環境中存在的野生蒿子品種越來越少,城市綠化引種的花卉品種和各類喬灌木將逐步豐富城市景觀。


如果要杜絕菊科蒿類植物,那麼我們就要與茼蒿,萵筍,苦菊,葵花籽,葵花油等說「再見」了。


「我們也會向上級部門建議,由衛生、疾控等部門牽頭,對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進行調查研究,尋找出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同時也建議市民加強體育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該負責人說。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有特定的發作時間,不少患者認為是小毛病,扛一扛,過了這個季節就好了。


其實不然,如果鼻炎總是反覆發作,鼻黏膜總是受刺激充血水腫,時間長了,局部的黏膜和組織會增厚,出現結構上的改變。


鼻甲肥厚是不可逆的,長期發展下去就是哮喘。」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有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70%的鼻炎病人最後發展成哮喘,50%-70%的哮喘病人同時合併有鼻炎。



出現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對症治療,雖然目前不能根治,但能有效控制和緩解病情,防止繼續惡化。

 

總的來講,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有六個方向,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遠離過敏源,在容易過敏的季節減少外出,避免接觸過敏源。


其次是抗過敏治療,常用的藥有氯雷他定、息斯敏等。


三是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治療,目前比較有效的一種鼻噴霧劑叫做輔舒良, 主要成分是布地奈德,抗敏效果比較好,門診患者使用較多。


四是白三烯拮抗劑,代表性藥物是順爾寧。


還有一種重要的治療方式是脫敏治療,前提是明確自己的過敏源,通過小劑量的過敏源刺激,讓身體逐漸適應過敏源,不再出現過敏反應。


除此之外,通過中醫藥調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是應對過敏性疾病的重要方法,體質好也能降低過敏的機率。

  也就是說,蒿屬植物的花粉的確屬於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過敏源之一。

但看清楚,是花粉!!!

來源:銀川新聞網

分享,發到朋友圈,讓大家也看看!

相關焦點

  • 【鬧機密】蒿屬類植物到底是不是張家口人過敏性鼻炎的「罪魁禍首」?
    「張家口地區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而且越來越低齡化,其罪魁禍首就是蒿屬類植物。」近日,這條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轉發。 你們朋友圈裡有嗎?為求證該信息內容是否屬實,記者採訪了市第四醫院副院長郭慶生,就蒿屬植物是否能夠引發過敏性鼻炎進行求證。
  • 茂名朋友圈​瘋傳「三亞鯊魚吃人」視頻,真相來了!
    近日,一條三亞出現鯊魚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根據網友們轉發的兩段視頻顯示,一條「鯊魚」在淺水區撲騰,周圍海域被染成一片紅色,岸邊站滿圍觀遊客。網傳視頻網傳消息中還有一張微信聊天截圖,網友稱鯊魚遊到三亞海邊的淺水區,還吃了人。
  • 德州:朋友圈瘋傳"地震雲" 其實是"高積雲"
    原標題:德州:朋友圈瘋傳"地震雲" 其實是"高積雲"   近日,不少山東德州網友的朋友圈被雲朵刷屏了。地震雲特點有以下五種:  1、外形呈細長條帶狀,有時如一直線,有似飛機的尾跡;有時為輻射狀,數條地震雲交於一點,如一把沒有扇面的扇骨鋪在空中;有時為幹涉紋狀,形似人的兩排肋骨。  2、邊界清晰,此點有別於傍晚出現的輻射狀高積雲,也是幾條長條形雲延長交於一點。
  • 最近朋友圈瘋傳的這種水果究竟是什麼?既像胡蘿蔔又像草莓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和不斷的發展,這網絡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另一途徑,平時無論什麼稀奇古怪的事都喜歡發在朋友圈上面。想必各位每天都會刷微信朋友圈吧,最近朋友圈瘋傳的這種水果究竟是什麼?既像胡蘿蔔又像草莓,你們認不認識想必大家跟我一樣平時都喜歡刷微信朋友圈,這經常刷著刷著有時候都會忘了時間了。這朋友圈裡面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太多了,經常能看到一些沒見過的東西,比如前幾天朋友圈瘋傳的一種水果,看過的人說法千奇百怪的,有人說它是草莓味的胡蘿蔔,也有人說它是胡蘿蔔味的草莓,甚至還有人說它是香蕉味的草莓,你們認識嗎?
  • 昨天,玉林微信群朋友圈瘋傳的空中發出巨響,相關部門做了回應!
    「轟」的一聲有點嚇人,玻璃還有震動的聲音,昨天中午13時至14時之間左右,空中不明來歷的一聲巨響引起了了玉林眾多市民們的好奇,好多網友後臺詢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微信群和朋友圈同時也在砸鍋著,大家紛紛猜測聲音的來源。今天上午,玉林市音樂交通音樂廣播992民生匯記者向玉林市地震監測服務中心了解了有關情況。
  • 「三亞鯊魚吃人」視頻網上​瘋傳,真相併非如此
    今天,一條三亞出現鯊魚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根據網友們轉發的兩段視頻顯示,一條「鯊魚」在淺水區撲騰,周圍海域被染成一片紅色,岸邊站滿圍觀遊客。網傳消息中還有一張微信聊天截圖,網友稱鯊魚遊到三亞海邊的淺水區,還吃了人。
  • 「9人參加婚禮成密接者」截圖瘋傳,官方證實
    據華商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從1月4日晚到5日,幾張有關西安疫情的截圖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瘋傳,這些截圖顯示,西安有9位市民於2020年12月28日在河北正定縣參加婚禮,河北省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參加了該場婚禮,已返回西安的9人被確認為B類密切接觸者。
  • 昨晚宜賓瘋傳的「珙縣多地有大蛇出沒要地震」!真相是…
    掃碼加好友拉你入群昨晚(6月24日),不少宜賓人的朋友圈流傳了一個視頻:珙縣巡場出現兩條大蛇!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對此情景表達了擔心。特巡警隊員將塑料網袋剪割開後,發現兩條體型較大的蛇,並將蛇送交相關職能部門處理。網傳珙縣多地有蛇出沒為謠言隨後,不知什麼原因,網絡上又開始瘋傳:珙縣金河新區、雙三公園等多地發現蛇出沒。截至6月24日23時,珙縣公安尚未接到其他地方發現有蛇的報警,只有這一起蛇被人裝進口袋放在垃圾箱裡的警情。
  • 昨天靖江街頭的一幕在朋友圈瘋傳!當事人找到了!
    這感人的一幕被路人拍下並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不少網友紛紛為女孩點讚,有網友留言「今天雖然是陰霾天,但這個小姐姐的舉動照亮了全世界」。在途經工農路飛羚大酒店路段時,突然看到一群人在路邊圍成一圈,「這裡有人暈倒了!」一名路人大聲呼救:「有醫生嗎,救命,救命!」石佳煒立即跳下電動車,她看到一名年齡不足30歲的年輕女子暈倒在路邊。「患者還有意識,但是自主呼吸很弱,身上還帶著動態心電監測設備。」石佳煒說,「記不清壓了多久,十幾分鐘應該是有的吧。」直到120到達,石佳煒才匆匆趕往醫院照常上班,對這次路邊救援的經歷隻字未提。
  • 對蝦體內有白色寄生蟲視頻被瘋傳 是真的嗎
    繼皮皮蝦注膠視頻熱傳後,一段「對蝦體內有寄生蟲」的視頻最近又開始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引發網友關注。視頻中,一名女子撕開對蝦的頸部,擠出幾小團白色線狀固體,並稱「這就是蝦體內的寄生蟲,每個蝦都有」。該女子還表示這種情況「嚇死人了」,以後不能再吃了。
  • 朋友圈瘋傳
    這兩天一條內容為「火星的小恆星今晚靠近地球,輻射大,提醒家人今晚務必關手機」的消息在微信群及朋友圈裡被廣泛傳播引起不少市民的恐慌看起來,有點可怕!!這個時候小編的職業病又犯了必須得弄明白咋會事兒上網一搜這些說法好熟悉啊事實上這些一模一樣的「提醒」早在前幾年便在網際網路上傳開而且當時全國多家媒體和多地網警都有闢謠沒想到時至今日又被傳出來了還有不少人被騙
  • 過敏性鼻炎久治不愈引發哮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億人患有哮喘,約5億患過敏性鼻炎,並且全球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正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迅猛增長。在中國,過敏性鼻炎患者已經超過1億,哮喘患者近3000萬。  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同一氣道,同一個疾病」。
  • 「哈佛校訓」瘋傳不只是造假者「高明」
    原標題:「哈佛校訓」瘋傳不只是造假者「高明」  「哈佛校訓」瘋傳不只是造假者「高明」   假的哈佛校訓瘋傳,正是社會邏輯之「權威論證」和「投機主義」、「成功主義」這些與科學精神相違背的邏輯方式以及價值觀造成的必然結果。
  • 腦筋急轉彎:朋友圈瘋傳的變態題目,真的很欠揍,我才答對一題
    下面這10則腦筋急轉彎就是曾經朋友圈瘋傳的腦筋急轉彎,看看你還會做嗎?腦筋急轉彎開始:1、一家麵店以「一個人吃七碗不用錢」招來顧客,為什麼春嬌吃了七碗還是要付錢?看完題目,不禁讓人覺得這些題目真的很變態,簡直讓人想揍他的衝動,這是因為你的腦筋急轉彎水平不到家,做完對照答案,摸摸其中的套路。
  • 韓國當紅小鮮肉不雅視頻外流 9分鐘畫面瘋傳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網上瘋傳一段不雅影片,長達9分鐘的錄影中,某男性裸體出現,並做出自慰行為。  網友將徐河俊和影片中的人做對比。  截止至現在,徐河俊所屬經紀公司並未做出任何回應,而他本人的instagram也突然被設置成非公開,更加引發了大眾的猜測。
  • 微信回應引擎誤翻 各種奇怪的符號能翻譯一句話
    對此騰訊微信團隊官方微博作出回應,微信方面表示,這是由於我們的翻譯引擎在翻譯一些沒有進行過訓練的非正式英文詞彙時出現誤翻,導致部分語句翻譯出現問題,目前正在緊急修復中。【延伸閱讀】微信朋友圈真將開通訪客記錄功能?網友炸鍋了!官方回應了……最近,一則「微信朋友圈將開通訪客記錄功能」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網友瞬間炸鍋......
  • 外來植物在寧夏
    ,在銀川進行植物資源分布情況調研,這期間,除了關注寧夏本地植物的生長情況,一些身份特殊的植物也是他調研的對象。它們就是從國外漂洋過海來到寧夏安家的外來入侵植物。事實上,從十幾年前,朱強就開始關注這些外來植物了,它們有的是自然傳播,主動來到了寧夏,傳播力強,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比如蒼耳、反枝莧、小蓬草以及最近兩年偷偷入侵的黃花刺茄、義大利蒼耳等。
  • 網傳蘇州吳江發生爆炸天空一聲巨響 警方回應
    網傳圖片5月10日下午5點左右,蘇州市吳江區市民的朋友圈都被一聲巨響搞得 " 沸騰 " 了,大家都稱聽到了爆鳴聲,甚至稱有震感,於是瘋傳吳江有地方發生了爆炸,但具體在哪裡卻沒有人能說的清楚。也有網友稱是吳江的西湖花苑社區,還有人說是吳江油庫,但很快又被反駁吳江是沒有油庫的。一時間,眾說紛紜。現代快報記者第一時間向吳江公安進行了求證,相關人員稱,他們在吳江公安的大樓內也確實聽到一聲爆鳴聲,但是當天公安指揮中心、消防都沒有接到類似警情。他們猜測是音爆聲。消防部門相關人員也表示聽到巨大的爆鳴聲,但沒有接到、也沒有收到任何有這聲爆鳴相關的報警。
  • 朋友圈都傳瘋了......
    攝/河青新聞網記者崔靖謠言不要亂傳!謠言不要亂傳!謠言不要亂傳!什麼是日暈?有卷層雲時,天空中會飄浮著無數冰晶,在太陽周圍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將同一種顏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裡形成內紅外紫的暈環,(實際並沒有)天空中有冰晶組成的卷層雲時,往往在太陽周圍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以太陽為中心、內紅外紫的彩色光環,有時還會出現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點和光弧,這些光環、光點和光弧統稱為冰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