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一切可能發生的正在發生,量子疊加顛覆你的人生觀!

2020-11-22 吃藕不醜小仙女

大家好!我是吃藕不醜小仙女!前兩天做了量子力學和量子糾纏的簡單講解,簡單的講解了量子領域的奇妙奧義。文章有點長,耐心讀完會解決你現在遇到的所有問題,接下來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薛丁格的貓」我聽過最有趣回答是說 「你是指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講清楚這隻特別的貓的由來和它的意義。可能稍微涉及一點量子力學的知識,但是相信我,並不複雜。而且比起來從此了解薛丁格的貓的本質,知道量子力學到底在講什麼,甚至能夠讓我們用全新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的收穫來說,肯定值得。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實驗具體說了些什麼。

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將一隻貓放到一個不透明的盒子裡,同時還放入一個放射性的粒子和一瓶毒藥。放射性粒子發生放射的概率是50%,不放射的概率也是50%。一旦放射,將觸發機關打破藥瓶毒死這隻貓。:哎,真是可憐了貓了。。。


按照量子力學的觀點,在未打開盒子之前,這隻貓將處於既活著也死了的狀態(注意,這裡有一個關鍵點:不是生死不明,而是「既死又生」)。直到打開盒子觀察的瞬間,貓的狀態變成一個確定狀態(量子力學中叫做:坍縮),貓的生死被瞬間決定了(這裡的第二個關鍵點:打開盒子觀察,不是看到了貓的生死,而是決定了貓的生死)。


這個實驗的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概率,一個是觀察。這兩件事,也是理解量子力學的關鍵。

其實大多數人看到這個實驗的第一反應都是有點懵,然後會嘗試用物理常識和生活經驗加以理解。最常見的理解方式,這就像我們下班回家,母親可能在家,也可能去跳廣場舞了不在家,所以在沒有打開房門之前,她就處於可能在家也可能不在家的狀態,而只有打開房門才能確定她是不是在家。可這不就是生活常識嗎?跟量子力學有什麼關係。但在這個宏觀的例子中,母親在家或不在家是個確定的狀態,只是處在什麼狀態我們還不知道,直到打開門,我們才能確定母親是否在家。而量子力學告訴我們說,在微觀量子世界裡,母親處於在家和不在家同時發生的疊加狀態,而你打開房門的動作不是確認母親是否在家,而是決定了母親是否在家。這是觀察狀態。


接下來我們用一個真實的實驗來說明薛丁格的貓在微觀世界裡的情況。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們在高中物理都學過雙縫幹涉實驗,就是在絕對黑暗的密室中,把一束光射向兩道相近的窄縫,會在後面屏幕上出現明暗相間的條紋(幹涉條紋),以此來證明光是一種波。因為所有的波(聲波,水的漣漪,電磁波等)在穿過兩道窄縫後,都會因為彼此不斷地疊加(波峰+波峰 or 波谷+波谷)、抵消(波峰+波谷),最終形成明暗條紋。


後來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證實光同時也是一種粒子,從而為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這個量子力學重要概念打下基礎。儘管「波粒二象性」現在已經廣為人知,但事實上這是一件非常違背常識的事,只要我們把光換成電子,就可以理解這個事情有多奇怪了。

我們都知道電子是一種粒子,帶負電,並且圍繞著原子核運動。而1920年代的實驗就已經證明,一束電子流也能像一束光一樣在雙縫實驗中留下幹涉條紋,從而證明電子也是一種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這似乎是高中物理知識,乍一聽好像也沒有什麼讓人震驚的。


但是在實驗室,電子卻呈現了完全不同的一面。一開始,和子彈打靶一樣,穿過縫隙的電子在屏幕上留下的亮點也沒什麼規律,但逐漸的,規律開始顯現,但卻不是左右兩堆亮點,而是,明,暗,明,暗....的幹涉條紋!


沒錯,一個一個地發射,最終也表現出波一樣的特性!但這怎麼可能?每次只發射一個電子,每個電子怎麼知道自己最終要飛向「亮」的區域還是「暗」的區域?而且幹涉條紋是兩道波之間幹涉產生的,每次只發射一個電子,它和誰幹涉?難道...和自己?是的,自己和自己幹涉。是誰賦予了它「意識」?


通過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和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我們似乎對「現實」產生了根本性的疑問。一方面,真正的「現實」竟然是個「概率」,而看到的「現實」卻是因為我們想要看它,甚至可以叫「觀察創造現實」。這樣的「現實」還算什麼現實?真讓人想哭... 而這一切竟然印證了王陽明那句經典的哲學名言:「你不看事物,事物就不存在」。


我們同時也推翻了「客觀」。一切所謂客觀的觀察都會影響被觀察者,這導致被觀察者究竟是怎樣的永遠是不確定的。如此看來,純粹的客觀世界壓根就不存在,一切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下次再有人說自己「客觀,獨立,第三方」,我們就跟他好好聊聊量子力學。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與平行宇宙
    作為量子當你看它的時候,它以粒子形式存在,當你不看它的時候,它以波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量子同時以波和粒兩種疊加態形式存在。這就是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薛丁格的貓是為了說明量子帶有同時具備幾種疊加狀態特性而建立的思想實驗。實驗把一隻貓裝進一個盒子裡。盒子裡同時放一個放射性原子,一個盛有毒氣的毒氣瓶。毒氣瓶連接一個裝置。
  • 夢境發生的事情是真是假?薛丁格的貓或能解釋這一切
    每當進入深夜的時候,躺在床上睡覺的我們就會有可能進入夢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般夢境中發生的事情,通常與我們在白天經歷的事情有關。由於夢境神奇的特性,所以一覺醒來,我們往往還會沉浸在昨晚的夢中,久久不能自拔。對於絕大多數的人而言,夢境發生的事情往往屬於非常難忘的事情。所以即使夢境結束,仍然對夢境的內容記憶猶新。
  • 怎樣了解量子?或許你要先解開薛丁格貓的生死之謎……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把薛丁格的貓這個問題單獨拿出來說的話,其實我們已經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就詳細地講一講這隻著名的又死又活的貓。薛丁格的貓是死還是活?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問題?首先,量子論裡面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叫作量子疊加態,如果我扔一枚硬幣,然後我把這枚硬幣抓在手裡面,在我沒有看這枚硬幣的時候,它是什麼狀態呢?
  • 量子理論實驗「薛丁格的貓」,讓我們認識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認為一切歸咎為宇宙規律,歸咎為構成我們物質世界的量子。根據量子理論,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電子在原子裡的運動是不確定的,時而在這軌道,時而在另一個軌道,其他粒子也一樣,存在觀測與不觀測的兩種結果。科學界一直對粒子的狀態爭論不休,1935年,奧地利科學家薛丁格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量子力學的現狀》,在論文中提出了這個噩夢般的實驗。既然一個粒子的狀態是模糊不清,處於各種狀態的疊加,完全不確定,那麼我們取一個放射性原子,它的衰變是完全概率性的,如果不測量,它應該是處在衰變跟不衰變兩種疊加狀態。薛丁格想像了一個設計巧妙的密封精密裝置,裡面放置了放射性原子,一個裝滿毒氣的瓶子,以及一隻活生生的貓。
  • 量子力學的悖論,所有人都知道薛丁格的貓,但你知道湯普森的燈嗎
    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嗎?量子力學的發展讓我們無數次顛覆對世界的認識!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
  • 操控量子:拯救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貓咪了,它一直遊走於生死邊緣,似生非生,似死非死,而最近,耶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宣稱,他們找到了拯救這隻貓咪的辦法。這時候,這隻貓以兩種狀態存在,直到你打開盒子這一刻,它要麼活著,要麼死去,完全隨機,不能再同時是兩者。這整個想像的設置是一種被稱為量子疊加的東西的隱喻,一個粒子(比如一個原子,一個電子,或者一個光子)可以同時存在於多個能量狀態——直到你觀察到它為止。一旦被觀察到,它的能量狀態之間的突然、隨機的躍遷就被稱為量子躍遷。
  • 黑洞、薛丁格的貓與愛因斯坦:量子物理學顛覆的世界
    在量子論的引導下,科學顯得如此朝氣蓬勃,它的各個分支以火箭般的速度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偉大的技術革命。從半導體到核能,從雷射到電子顯微鏡,從集成電路到分子生物學,量子論把它的光輝播撒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有史以來在實用中最成功的物理理論。許多人覺得,爭論量子論到底對不對簡直太可笑了,只要轉過頭,看看身邊發生的一切,看看社會的日新月異,目光所及,無不是量子論的最好證明。
  • 薛丁格的貓不可能存在,可是你們為何要相信它存在!
    薛丁格的貓究竟存不存在?薛丁格的貓究竟是死還是活?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薛丁格貓是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通過這思想實驗,薛丁格指出了應用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於宏觀物體會產生的問題,以及這問題與物理常識之間的矛盾。在這思想實驗裡,由於先前發生事件的隨機性質,貓會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
  • 薛丁格貓死了嗎?
    量子的狀態是可以疊加的,那麼除了生存和毀滅之外,是否哈姆雷特還可以有一個狀態是「生存並且毀滅」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下面請出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的薛丁格貓。 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裝有一個量子儀器和一隻貓,這個量子儀器,比如說是一個量子的粒子,它有一半的可能會衰變,另一半的可能則不發生衰變。如果這個粒子衰變了,就會引發一瓶毒藥被打破。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這個黑箱子中有一個存放放射性物質的毒氣裝置,該物質可能發生原子衰變、也可能不發生原子衰變,這兩種過程的概率相等.倘若發生原子衰變,這個原子會觸發這個裝置,放出毒氣,貓咪就會死亡,若沒有衰變,貓咪則一切安好。那麼,如果我們不打開箱子,這隻貓咪是死是活呢?
  • 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這兩件東西顛覆了整個世界
    量子講堂第十三期: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親手創建的這兩件東西,第一件東西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第二件東西則顛覆了整個宏觀世界說起薛丁格,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隻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薛丁格的貓,但薛丁格的貓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已。
  • 薛丁格的貓將帶人類走進量子世界和平行宇宙
    快遞小哥回答道,這我不知道,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好和壞可能同時存在,你只有在打開盒子的一瞬間,這兩種可能才會坍塌到一種可能上。雖然這只是撒貝寧老師說的一個段子,但是其中的梗是量子力學中著名鼎鼎的「薛丁格的貓」。
  • 誰殺死了「薛丁格的貓」?引力-物理,引力,薛丁格的貓,量子力學...
    理論物理學家認為,是扭曲的時空造成了量子效應在大尺度物體上的消失。在埃爾溫·薛丁格那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中,量子世界裡的貓既是活的又是死的,它處在活與死的疊加態上,但為什麼在日常的宏觀世界中我們看不到這類現象呢?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鬼?
    量子理論曾經引起的困惑直到21世紀仍困惑著人們。正如玻爾的名言:「誰要是第一次聽到量子理論時沒有發火,那他一定沒聽懂。」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薛丁格嘗試著用一個思想實驗來檢驗量子理論隱含的不確定之處。
  • 薛丁格的貓
    原題設計者把它叫薛丁格的貓。下面這一段是從百度上摘下來的介紹(註:本來不想加這段,但公眾號規定文章必須夠300字才可以發,所以摘一段貓的介紹。已經知道這個概念的可以跳過這段,沒有新內容。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的人,如果讀了這段,而且搞懂了,或許這是你今天上網的最大收穫)。
  • 薛丁格的貓證實了平行世界的存在,如果沒有它,量子領域無人突破
    可以說,這部電影也讓很多人對於「量子領域」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並且在現代科學中,科學家們通過量子領域的不斷研究,最終成功通過量子糾纏,發現了平行世界的存在。不過,在這之前,有一隻貓不得不提,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隻貓,雖然它的外表與其他貓毫無區別,但是它卻幫助人類打開了「量子領域」的大門,如果沒有這隻貓,或許知道今日,人們在量子領域的研究還是一無所獲。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邏輯呢?
    第一部分@現象篇:"薛丁格的貓"是由早期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關於貓生死疊加的著名實驗!簡單的說就是:把一隻貓放進一個帶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的盒子裡,放射性物質有50%的可能發生衰變並且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相反也有50%不會發生衰變而讓這隻貓存活下來!那麼貓的死活必須是在觀察者打開箱子後才能夠確定!那麼一個小時以後,這隻貓是死還是活呢?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薛丁格的貓是什麼邏輯?他又想表達什麼呢?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說這句話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然》、《科學》這些所謂的頂級學術雜誌,本質上是一個商業機構,這個特點決定了它們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公正和可信,因為它們要生存,就要考慮商業利益。當然,它們因為是經過包裝的學術商業雜誌,不太可能赤裸裸的說你給我錢你給我發表文章,但是會以各種名義,如贊助、捐贈、合作等形式進行商業交易。
  • 量子計算新進展:薛丁格糾錯貓
    貓的概念引入量子計算機,將可以解決量子計算機複雜糾錯問題。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位是量子比特,具有0、1以及量子疊加態。研究者稱,這意味著量子計算機除了可能發生數位翻轉錯誤,還可能發生「相位翻轉」錯誤,即量子疊加態出現錯誤。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都在用大量的物理冗餘量子比特才能保證一個「有效的量子比特」。
  •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要說在物理學當中,最神奇的一種「生物」,莫過於「薛丁格的貓」了。這隻貓到底是死是活,許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科學家,而且除了科學家,也讓許多的的科學愛好者同樣滿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