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不可能存在,可是你們為何要相信它存在!

2020-12-06 國學大觀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

薛丁格的貓是不存在的!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假想實驗,叫薛丁格的貓。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是你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薛丁格的貓究竟存不存在?薛丁格的貓究竟是死還是活?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薛丁格貓是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通過這思想實驗,薛丁格指出了應用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於宏觀物體會產生的問題,以及這問題與物理常識之間的矛盾。在這思想實驗裡,由於先前發生事件的隨機性質,貓會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

根據退相干理論,貓不可能永遠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由於環境的影響,很快地會產生退相干效應,貓改而處於生存或死亡的經典統計學狀態,因此,一般而言,絕對無法觀察到這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

1935年,薛丁格原本目的是在用這思想實驗來討論EPR弔詭(因發表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鮑裡斯·波多爾斯基、納森·羅森而命名)。EPR論文凸顯了量子糾纏的怪異性質。假設兩個量子系統相互作用,然後彼此分離,但其中任意系統都不處於明確態,則它們的量子態會疊加在一起,共同形成的量子態具有量子糾纏特性。

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電子版在靈遁者淘寶有

根據哥本哈根詮釋,當其中任意系統被測量之時,則兩個系統糾纏在一起的量子態會坍縮為明確態。那時,薛丁格與愛因斯坦常互相通信,交換意見,研討EPR論文的相關問題。

在愛因斯坦寫給薛丁格的8月8日信件中,他勾勒出一個「粗略宏觀案例」:給定一桶不穩定的火藥,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這桶火藥會處於爆炸與不爆炸的疊加狀態。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這現象,薛丁格回信描述原則上怎樣能夠將原子系統的疊加態轉移至大尺度系統。

他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假設把一隻貓、一個裝有氰化氫氣體的玻璃燒瓶和放射性物質放進封閉的盒子裡。貓的性命因此與原子核的狀態密切相關。

薛丁格表明,根據哥本哈根詮釋,在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貓會同時處於活狀態與死狀態(對於盒子外的世界而言),直到盒子被打開為止。

薛丁格並不想要推銷周旋於生死之間的貓這點子;恰恰相反,這弔詭採用的是一種經典反證法,試圖藉此顯露出描述量子態所需倚賴的量子理論尚存瑕疵。

薛丁格的原文是這樣的:實驗者甚至可以設置出相當荒謬的案例來。把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裡面,並且裝置以下儀器(注意必須確保這儀器不被容器中的貓直接幹擾):在一臺蓋革計數器內置入極少量放射性物質,在一小時內,這個放射性物質至少有一個原子衰變的概率為50%,它沒有任何原子衰變的概率也同樣為50%;假若衰變事件發生了,則蓋革計數管會放電,通過繼電器啟動一個榔頭,榔頭會打破裝有氰化氫的燒瓶。

經過一小時以後,假若沒有發生衰變事件,則貓仍舊存活;否則發生衰變,這套機構被觸發,氰化氫揮發,導致貓隨即死亡。用以描述整個事件的波函數竟然表達出了活貓與死貓各半糾合在一起的狀態。

類似這典型案例的眾多案例裡,原本只局限於原子領域的不明確性被以一種巧妙的機制變為宏觀不明確性,只有通過打開這個箱子來直接觀察才能解除這樣的不明確性。

它使得我們難以如此天真地接受採用這種籠統的模型來正確代表實體的量子特性。就其本身的意義而言,它不會蘊含任何不清楚或矛盾的涵義。但是,在一張搖晃或失焦的圖片與雲堆霧層的快照之間,實則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上面是薛丁格的原文思想,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很多個版本。在這裡我不重述這些版本內容,內容太多。

但我強調人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是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在這個問題上,人要將問題簡單化,必須有這麼幾個前提。細心的朋友會注意到,其實我在本書第二章,就有提到過關於玻爾和愛因斯坦的爭論。我說:「上帝讓人類擲骰子。」

其話意思是上帝不擲骰子,真正擲骰子的是人!! 所以人一定要小心,而且自信。

那麼回答我開頭所提到的問題:薛丁格的貓究竟是死還是活?是半死不活的疊加態嗎?

答案是很明確的:貓不可能是死和活的疊加態!必須不可能!

如果承認貓是死和活的疊加態,那麼我們現實中的所有人,也都是處於這樣的狀態。

為什麼貓不可能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 如果你注意薛丁格實驗設想,你就知道,這個實驗是不可能。

薛丁格說:把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裡面,並且裝置以下儀器(注意必須確保這儀器不被容器中的貓直接幹擾)。

這是他開頭的第一句話。試問大家貓會不會影響到儀器? 貓是有輻射的,萬物皆有輻射。所以就不能避免影響。第一點就不能保證。

外部環境也是這樣的。一開頭就寫道了:根據退相干理論,貓不可能永遠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由於環境的影響,很快地會產生退相干效應,貓改而處於生存或死亡的經典統計學狀態,因此,一般而言,絕對無法觀察到這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

這是開頭的介紹,我認為還不夠精確。應該說貓從來就沒有處於過活和死的疊加態。

什麼叫退相干性原理,定義是這樣的:在量子力學裡,開放量子系統的量子相干性會因為與外在環境發生量子糾纏而隨著時間逐漸喪失,這效應稱為量子退相干。

量子退相干是量子系統與環境因量子糾纏而產生的後果。由於量子相干性而產生的幹涉現象會因為量子退相干而變得消失無蹤。量子退相干促使系統的量子行為變遷成為經典行為,這過程稱為「量子至經典變遷」。

德國物理學者漢斯·澤賀(英語:Heinz Zeh)最先於1970年提出量子退相干的概念。自1980年以來,量子退相干已成為熱門研究論題。

實際而言,不存在孤立系統,特別是不存在孤立宏觀系統,通過某種方式,每個量子系統都會持續地與外在環境耦合,發生量子糾纏,從而形成糾纏態。因此,量子退相干可以視為存在於量子系統內部的相干性隨著時間流易而退定域(delocalize)至量子系統與環境所組成的糾纏系統,換句話說,量子系統內部的幾個成分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會逐漸地退定域至整個系統,也就是說,量子系統的相位信息會持續地洩露至環境,從而有效地促使伴隨著相干性的幹涉現象消失無蹤。

量子退相干能夠解釋為什麼不會觀察到幹涉現象,但是,量子退相干能否解釋波函數坍縮的後果,這論題至今仍舊存在巨大爭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難將這論題跟量子力學的詮釋做分割,而人們各自有各自青睞的詮釋。

量子退相干不是一種量子力學詮釋,而是利用量子力學分析獲得的結果。它嚴格遵守量子力學,並沒有對量子力學的基礎表述做任何修改。很多完成的量子實驗已證實量子退相干的存在與正確性。

所以薛丁格所描述的實驗,是無法隔絕微擾的。一般大家會討論的是觀測者對實驗的影響,儀器對實驗的影響等等,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好了,這一點現在確定了,從內到外,都不能保持實驗系統的獨立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進行討論。

但是其實討論已經缺乏必要性,因為已經不再符合薛丁格的描述。這就是為什麼貓不可能處於生和死的疊加態。

那麼貓會處於什麼狀態? 將問題轉化,簡單化。盒子是透明的,貓換成人。

有人會問,這樣可以換嗎? 我反問:盒子的顏色對實驗有影響嗎?人是生命嗎?

即使這樣,我再問你:「下一分鐘貓是死的還是活的?」 你也不能給我確定回答,得到了下一分鐘才知道情況。但答案一定是要麼活,要麼死,不可能是兩者的疊加態。

但這一秒,貓是活還是死,觀測者是看的到的。

把貓換成人,其實沒多大的本質意義,不是為了讓人自己發出信號。說他活著或要死了。而且讓人去思考,你在裡面真的可以體驗到那種「生和死的疊加態嗎?」

還有一些科學家,學者提出多世界觀點,來解釋薛丁格的貓。看過我科普書籍《變化》的朋友肯定知道,我是持反對意見的。

這只是想像力的問題,不是現實的問題。高維度空間值得懷疑,大家可以去讀讀我在《變化》中的論述。

所以世界可以存在的想像之中,但想像之中的世界不是現實世界。如果想像世界等於事實,那麼世界上就不會存在問題。

比如就薛丁格的貓來說,有一個人無所不知,記住這個人無所不知!

那麼薛丁格的貓是死,還是活,你什麼時候問他,他都能給你確定的答案。

聽懂了嗎,各位。如果想像世界等於事實,那麼世界上就不會存在問題。

但現實世界問題眾多,就像維特斯坦思考的那樣:世界是怎麼存在的這不奇怪,奇怪的是世界為什麼存在著?

很多問題,現在不回答。比如量子世界與宏觀世界的間隔界限標準是什麼?

現在不能回答,不代表這個世界是不確定的。我一直說世界是確定的。量子世界也是確定的!上帝讓人類擲骰子。我說的是事實,我傳遞的是希望。

我們知道不確定性的概率,難道這不是一種確定嗎? 我們知道世界是確定的,我們不能回答某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無法掌握全部系統的每一個要素和每一個要素之間的關聯。

貝爾不等式,即任何關於定域隱變數的物理理論無法複製量子力學的每一個預測。給了我們很大啟發。也就是說不存在完備隱變量理論。所以也就打破了薛丁格最初設想薛丁格貓的意圖。

在我的認識裡,宇宙還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所以全部掌握這個系統是一個無限挑戰。但世界是確定無疑的。

人類發展史,印證了這一點。所以我贊同馬克思的認識論觀點。人要相信自己才會獲得成長,否則就會迷失。

對於現在的我們,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更應該是這樣。薛丁格貓很真實。大家要相信它的真實。而不是它又是活,同時還死。

我記得在文章中,我說過如果我們贊同貓是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那麼我們也處於這樣的狀態。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不是一個盒子嗎?在地球上觸發大的核爆是可能的。 那麼我們是處於什麼狀態?? 你現在是活,還是死?你不知道嗎?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將貓換成人。貓換成人沒有本質區別,但人具有主觀思考。

可是我在上面還說了,人一定要小心,且自信。 是因為人有主觀的一面。就拿熱來說,「熱」這個詞不是客觀的,是主觀的。「熱現象」是客觀的。對於人類來說是熱,對於石頭來說,熱是什麼也沒有的感覺。

同一個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稱謂。伴侶有人叫老婆,有人叫賤內,有人叫婆姨,還有人叫baby。

一切科學都可以上升到哲學層次做總結認識,但一切哲學認識需要用語言來表述。所以這是件很值得謹慎的事情。所以有語言哲學這樣的研究,我認為很必要。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薛丁格的貓,這隻根本不存在貓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轟動?
    據不完全統計,在2009年全世界的貓已經超過了6億隻,在這6億隻貓中有一隻貓十分的特別,這隻貓誕生於1935年,它在物理學屆乃至全世界都十分著名,著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曾經表示:當我看到這隻貓時,我恨不得馬上拿槍,究竟是怎樣的一隻貓引起了霍金如此的舉動呢?
  • 薛丁格的貓原來影響了網際網路的存在?
    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文·薛丁格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但是他最為大眾所知的,卻是他從未做過的一項試驗:一個關於貓的思想試驗(即薛丁格的貓實驗)他假想將一隻貓置於一個密閉盒子內,裡面安放了一個一小時內有50%機率殺死貓的裝置。在那一小時的結尾,他提出一個問題,現在貓是活的還是死的?常識告訴我們,貓不是活的,就是死的。
  • 名聲大噪的薛丁格的貓,根本就不存在?
    實驗探索量子理論認為:如果沒有揭開蓋子,進行觀察,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貓是死是活,它將永遠處於半死不活的疊加態,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薛丁格的貓本身是一個假設的概念,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光子、原子、分子中實現了薛丁格貓態,甚至已經開始嘗試用病毒來製備薛丁格貓態。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怎樣一隻貓?為何它如此出名?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會看見有人會說「薛丁格的貓」,這是一隻怎樣的貓,為何如此的出名?同樣是小貓,為何自己家的貓就一生平平……要想了解這隻貓,我們不妨先從它的「主人」說起吧。他其實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指將貓關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裡面裝有一個衰變概率為50%的放射性原子、一個粒子探測器、一個裝有劇毒物質的瓶子以及一把錘子。如果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就會被粒子檢測器探測到,這樣就會發出信號讓錘子打碎瓶子,這樣貓必死無疑;如果粒子不衰變,那麼貓就會存活下來。也就是說貓的生死是由粒子決定的。
  • 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根本就不存在?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最成功的理論,從亞原子到天文學層面,它完美解釋了所有物質的行為。不過,它也是最奇怪的理論。在量子領域中,粒子似乎會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信息的傳播速度似乎比光速還快;而貓可能同時既是死的又是活的。物理學家已經與量子世界裡顯而易見的悖論鬥爭了90年——可是他們的努力收效甚微。與演化論和宇宙論的觀點已經被大眾普遍理解不同,量子理論迄今仍被很多人看作奇談怪論。
  • 薛丁格的貓證實了平行世界的存在,如果沒有它,量子領域無人突破
    可以說,這部電影也讓很多人對於「量子領域」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並且在現代科學中,科學家們通過量子領域的不斷研究,最終成功通過量子糾纏,發現了平行世界的存在。不過,在這之前,有一隻貓不得不提,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隻貓,雖然它的外表與其他貓毫無區別,但是它卻幫助人類打開了「量子領域」的大門,如果沒有這隻貓,或許知道今日,人們在量子領域的研究還是一無所獲。
  • 科學史上最負盛名的貓——薛丁格的貓,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物質在微觀尺度上存在兩種完全相反狀態並存的奇特狀況,這被稱為有效的相干疊加態。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的宏觀世界是否也遵循量子疊加原理?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為此在1935年提出著名的「薛丁格貓」佯謬。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 麥克斯韋妖和薛丁格的貓齊名,若它真的存在,宇宙的結局將會改變
    愛因斯坦不過科學家們樂此不疲,時不時地提出一些「腦洞大開」的思想實驗,經典例子就是薛丁格的貓。在物理學領域中,沒有哪只貓比它還有名。疊加態是量子力學的核心理論,薛丁格的貓是專門用來描述它的。薛丁格的貓麥克斯韋妖也是個「荒謬」的存在,它和薛丁格的貓齊名,它描述的是熱力學領域。
  • 麥克斯韋妖和薛丁格的貓齊名,若它真的存在,宇宙的結局將會改變
    在物理學領域中,沒有哪只貓比它還有名。疊加態是量子力學的核心理論,薛丁格的貓是專門用來描述它的。簡單地說,這隻貓生死不明,不把箱子打開誰都不知道它的狀態。薛丁格曾經說過,量子力學就是這麼的荒謬。麥克斯韋妖也是個「荒謬」的存在,它和薛丁格的貓齊名,它描述的是熱力學領域。
  • 薛丁格的貓屬於假象實驗,現實無法還原,為何相信它的人這麼多
    貓這種生物在人類社會中是比較常見的,許多人將貓作為一種貼身的寵物飼養著,但在物理學中,貓這種生物卻被冠以了別樣的含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著名的實驗——薛丁格的貓。這是一種薛丁格對「人類意識具有特殊地位」的說法進行諷刺的思想實驗,在實驗中,薛丁格將一隻貓放進了一個裝有鈾元素並且有可能會產生衰變的盒子裡,這個實驗的結果無非只有兩個,鈾元素發生衰變,貓受到輻射死亡,亦或是鈾元素沒有產生衰變,貓存活。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提出它的意義是什麼?
    哥本哈根學派認為,任何系統都不具有確定性,沒有確定的狀態,只能用概率來度量他們的行為,而測量行為會影響系統,從而使概率變為1,他們把這種情況成為波函數塌縮。 也就是說,我們在觀察之前,它處於每種可能的疊加態,我們觀察到的情況就是由于波函數塌縮,概率變成了1導致的。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怎麼回事?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但是是不可能存在即死又活的貓,則必須在打開箱子後才知道結果。
  • 薛丁格的貓告訴我們,宇宙不只有一個,還有其他平行宇宙存在?
    在平行宇宙的理論提出以後,引起了天文學界的廣泛討論,只可惜實際上關於平行宇宙的存在與否到今天也還是沒有明確的解釋。而對於這種理論性研究,能夠有實際實驗來證明它是最好不過的,在關於平行宇宙的實驗中就有一個著名的思維實驗——「薛丁格的貓」。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薛丁格說: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要等到打開箱子看貓一眼才決定其生死。  即原子核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狀態,那麼貓就處於死於活的疊加狀態。這使量子力學的微觀不確定性變為宏觀不確定性,微觀的混沌變為宏觀的荒謬——貓要麼死了,要麼活著,兩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時既死又活。
  • 破解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悖論
    量子物理的奠基人尼爾斯·波爾曾經說:「如果誰不對量子力學感到困惑,他就沒有理解它。」 為何波爾這樣說,因為量子力學太反邏輯了。 不信請看天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薛丁格的貓」悖論。
  • 薛丁格的貓或許能解釋,夢境有可能是真是存在的!
    或許你曾經夢到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對於夢境很多人都心存幻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成語和俗語來形容夢境的,比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痴人說夢等等。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所做的夢境和自己白天一天的經歷有關。相信有人肯定這樣做過,在自己做了一個比較奇特的夢之後,會首先第一時間打開百度來搜索自己做的這個夢境是什麼意思,有很多人認為夢就是可以預測未來的。
  • 《天道》裡的大智慧,丁元英為何要騙劉冰?這是一個薛丁格的貓
    01:薛丁格的貓世界上的萬千隻貓中,最出名的那一個叫「薛丁格的貓」,但若說世界上哪只貓最可憐,應當也是「薛丁格的貓」。由於某種玄之又玄的設定,這個被加了「薛丁格」前綴的貓處在了某種不死不生的玄妙狀態中,但這個世界上又哪有真正不死又不生的物種。
  • 「薛丁格的貓」將證明平行時空的存在?另一個時空的你或許很特別
    「薛丁格的貓」將證明平行時空的存在?另一個時空的你或許很特別不知道大家是否相信平行時空的存在,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又確實發生過不少與平行時空相關的事情。難道宇宙中真的存在著平行世界嗎?在揭開這一謎題時,我們先來了解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即「薛丁格的貓」。在薛丁格看來,微觀世界中的粒子會在不同的時間處於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位置會出現不同的狀態,而且它們的性質不會因為外部世界的影響而變成一種固定狀態。
  • 薛丁格的貓在講一個什麼道理?真的存在「既死又活」的狀態嗎
    學物理的朋友對「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非常了解的吧?但是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可能大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門的吧?「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
  • 如何偷窺薛丁格的貓而不打擾它?
    來源:新浪科技薛丁格的貓是一個量子系統,代表了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謎題之一:如何測量一個量子系統而不改變它?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描述了亞原子粒子的神秘行為。現在,通過一種新方法,我們或許可以在不殺死這隻(假想中的)貓的情況下,對它進行觀察。